带学孟的成语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带学孟的成语篇一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孟版)2006a_》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

1-1(略) 1-2(略) 1-3解:

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hc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hc。给定值为希望水位hr(与电位器设定。 电压ur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hc

=hr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一但hc≠hr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

降低),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或上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工作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hr。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

1-4解:

受控对象:门。 受控量:门的位置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门开关自动断开。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开闭门门实际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

1-5解:

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

1

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

第二章 习题

2-1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1(s)=R(s)−C(s)+N1(s)⎪X(s)=KX(s)

11⎪2

⎪⎪X3(s)=X2(s)−X5(s) ⎨ TsX(s)X(s)=43⎪

⎪X5(s)=X4(s)−K2N2(s)⎪2⎪⎩K3X5(s)=sC(s)+sC(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1(s)

5(s)

3(s)C(s)/R(s)=

K1K3

Ts3+(T+1)s2+s+K1K3

2

C(s)/N1(s)=C(s)/R(s), C(s)/N2(s)=−

K2K3Ts

Ts3+(T+1)s2+s+K1K3

2-2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1(s)=K[R(s)−C(s)]⎪X(s)=τsR(s)⎪2⎪⎪(s+1)X3(s)=X1(s)+X2(s)

⎪(Ts+1)X4(s)=X3(s)+X5(s)⎪C(s)=X4(s)−N(s)⎪⎪⎩X5(s)=(Ts+1)N(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

将方块图连接得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τsK

+

K+τs(s+1)(Ts+1)(s+1)(Ts+1)C(s) ==2

R(s)Ts+(T+1)s+(K+1)1+

(s+1)(Ts+1)

C(s)

N(s)

=0

2-3解:(过程略)

(a)

G1+G2C(s)1C(s)

=2 (b)= R(s)ms+fs+KR(s)1+G1G3−G1G4+G2G3−G2G4

3

(c)

G2+G1G2C(s)C(s)G1−G2= (d) = R(s)1+G1+G2G1R(s)1−G2G3G1G2G3G4C(s)

= R(s)1+G1G2+G2G3+G3G4+G1G2G3G4

K1K2K3s(Ts+1)

KKKG(s)

C(s)/R(s)==2123

1+G(s)Ts+s+K1K2K3G(s)=

(e)

2-4解 :(1)求C/R,令N=0

求C/N,令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

K3

KKs−K1K2K3GnKC(s)/N(s)=(Kn−GnK12)=n23

s1+Ts+s+K1K2K33

K12

Ts+1s

(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C(s)/N(s)=Ks

Gn(s)=n

K1K2

2-5解:(a)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

KnK3s−K1K2K3Gn

=0

Ts2+s+K1K2K3

∑L

a=1

3

a

=L1+L2+L3=−G1G2G5−G2G3G4+G4G2G5

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1−

∑L

a

=1+G1G2G5+G2G3G4−G4G2G5

(2)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

P1=G1G2G3,∆1=1P2=1,∆2=1

(3)闭环传递函数C/R为

G1G2G3+1C= R1+G1G2G5+G2G3G4−G4G2G5

(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

∑L

a=1

3

a

=L1+L2+L3=−G1G2−G1−G1

=1+G1G2+2G1

4

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1−

∑L

a

(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

P1=G1G2,∆1=1P2=G1,∆2=1P3=G2,∆3=1P4=−G1,∆4=1

(3)闭环传递函数C/R为

G1G2+G2CG1G2+G1+G2−G1

== R1+G1G2+2G11+G1G2+2G1

2-6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1−

∑L

a

=1+G1G2G3+G2,可得

C(s)G1G2G3+G2G3C(s)

==C(s)/R(s) R(s)1+G1G2G3+G2N1(s)

(1+G2)G3C(s)C(s)−1×(1+G1G2G3+G2)

===−1 N2(s)1+G1G2G3+G2N3(s)1+G1G2G3+G21+G2−G2G3E(s)E(s)C(s)−G2G3−G1G2G3

==−= R(s)1+G1G2G3+G2N1(s)N1(s)1+G1G2G3+G2−(1+G2)G3E(s)C(s)E(s)C(s)

=−==−=1 N2(s)N2(s)1+G1G2G3+G2N3(s)N3(s)

第三章 习题

3-1解:(原书改为G(s)=

10

0.2s+1

采用K0,KH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0K01+10KHC(s)G(s)

=K0=φ(s)=

R(s)1+G(s)KH

s+1

1+10KH

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0.1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10,时间常数为0.2)

⎧10K0

=10⎧K0=10⎪

⇒⎨⎨1+10KH

⎪1+10K=10⎩KH=0.9

H⎩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

3-2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反馈……”

σ%=e

tp=

−πξ×100%==0.1

1.3−1

×100%1

5

带学孟的成语篇二
《试论汉语成语的俗化_孟肇咏》

带学孟的成语篇三
《孟胜男六年级语文成语日积月累》

一、六年级语文叠词:

AAB式:

晶晶亮 欣欣然 飘飘然 密密麻 冰冰凉 闪闪亮 毛毛雨 喷喷香 轻轻柔 叮叮当 乒乒乓 嗒嗒响 洗洗手 刷刷牙 写写字 喷喷香 蒙蒙亮 呵呵笑 看看报 读读书 聊聊天 说说话 打打球 跳跳舞 做做饭 品品茶 解解馋 擦擦脸 洗洗脚 吹吹头 扭扭腰 动动腿 悄悄话 乖乖女 排排坐 拉拉手 谈谈心 团团转 啦啦队 咪咪笑 ABB式:

红彤彤 红通通 百茫茫 灰蒙蒙 绿油油 黄澄澄 白皑皑 黑乎乎 金灿灿 血淋淋 湿漉漉 冷冰冰 热乎乎 火辣辣 暖烘烘 香喷喷 急匆匆 慢悠悠 贼溜溜 灰溜溜 孤零零 直愣愣 恶狠狠 傻乎乎 胖乎乎 气呼呼 气鼓鼓 气冲冲 笑眯眯 笑嘻嘻 乐呵呵 笑哈哈 顶呱呱 光秃秃 文绉绉 AABB式:

战战兢兢 吞吞吐吐 形形色色 风风火火 熙熙攘攘 洋洋洒洒 郁郁葱葱 慌慌张张 清清楚楚 扭扭捏捏 林林总总 轰轰烈烈 沸沸扬扬 浩浩荡荡 唯唯诺诺 袅袅婷婷 朝朝暮暮 世世代代 曲曲折折 高高兴兴 支支吾吾 花花绿绿 纷纷扬扬 层层叠叠 断断续续 反反复复 清清白白 来来往往 安安静静 匆匆忙忙 浩浩荡荡 平平安安 秀秀气气 斯斯文文 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 ABAB式:

打扫打扫 溜达溜达 打扮打扮 清醒清醒 搅和搅和 休息休息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孝敬孝敬 锻炼锻炼

琢磨琢磨 考虑考虑 教育教育 教训教训 活动活动 比划比划 练习练习 切磋切磋 糊弄糊弄 考验考验 学习学习 比试比试 放松放松 检查检查 按摩按摩 暖和暖和 凉快凉快 尝试尝试 打听打听 享受享受 ABAC式:

大模大样 大摇大摆 大手大脚 大智大勇 火烧火燎 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穷无尽 无声无息 不卑不亢 不三不四 不仁不义 不屈不挠 自吹自擂 不三不四 作威作福 有声有色 群策群力 自吹自擂 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 先知先觉 活龙活现 全心全意

作威作福 不可不问 一心一意 千与千寻 不偏不倚 不屈不挠

ABCC式:

白发苍苍 白雪皑皑 大名鼎鼎 得意洋洋 风度翩翩 风尘仆仆 虎视眈眈 饥肠辘辘 来势汹汹 妙手空空 目光炯炯 暮气沉沉 热气腾腾 人才济济 人心惶惶 杀气腾腾 神采奕奕 生机勃勃 文质彬彬 喜气洋洋 相貌堂堂 想入非非 小心翼翼 心事重重 人才济济 议论纷纷 文质彬彬 繁星点点 人才济济 目光炯炯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神采奕奕 逃之夭夭 无所事事 得意洋洋 AABC式:

窃窃私语 恋恋不舍 彬彬有礼 井井有条 面面俱到 循循善诱 沾沾自喜 振振有词 滚滚而来 赫赫有名 津津乐道 炯炯有神 井井有条 闷闷不乐 默默无闻 念念不忘 丝丝入扣 闪闪发光

亭亭玉立 滔滔不绝 堂堂之阵 娓娓动听 栩栩如生 欣欣向荣

息息相关 息息相通 星星之火 心心相印 孜孜不倦 源源不断

ABBC式:

春风风人 解衣衣人 上医医国 言人人殊

自欺欺人 疏刺刺沙 不了了之 自欺欺人

ABCB式:

出尔反尔

ABCA式:

举不胜举

二、六年级语文成语:

1、三字成语:

白日梦 百里才 百世师 摆架子 败家子 拜把子 半吊子 半面妆 半瓶醋 绊脚石 帮倒忙 饱眼福 保护伞 抱不平 抱佛脚 暴发户 杯中物 背黑锅 比翼鸟 闭门羹 壁上观 避风港 表面光 并蒂莲 并头莲 不成器 不倒翁 不二门 擦边球 擦屁股 拆烂污 唱反调 唱高调 炒鱿鱼 车轮战 吃白食 池中物 丑八怪 出风头 出锋头 出气筒 出头鸟 出洋相 初生犊 杵臼交 吹鼓手 吹牛皮 醋坛子 催命鬼 打边鼓 打光棍 打擂台 打埋伏 打前站

2、四字成语:

鸟语花香、繁花似锦、春意盎然 、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姹紫嫣红、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 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文质彬彬、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容光焕发、、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心无旁若、专心致志、心如刀割、泪如泉涌、光阴似箭、胆小如鼠、 挥汗如雨、视死如归、胆战心惊、魂飞魄散、兴高采烈、舍己为人、 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赴汤蹈火、穷途末路、日暮途穷、瞠目结舌

3、六字成语:

八字没见一撇 百思不得其解 百闻不如一见 不知天高地厚 出淤泥而不染 过五关斩六将 海水不可斗量 恭敬不如从命 高不成低不就 可望而不可及 不打不成相识 不得已而为之 不登大雅之堂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打肿脸充胖子

4、八字成语: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5、出自古诗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行路难》李白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

《踏沙行》 晏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鹊桥仙》秦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东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浪淘沙》 刘禹锡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三、六年级语文日积月累:

(上册):第一单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飘落的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落在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天没有言语却有情义,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今天晚上我格外的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 春虫的叫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吹奏“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

带学孟的成语篇四
《关节痛-于孟学》

带学孟的成语篇五
《孟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进行本节课的对话学习》

孟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进行本节课的对话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构建自己的交流经验。通过各种支架的有效连接,架起了通向顺利交流的桥梁。学生在听说上都能极大的提高,尤其是角色表扬环节,参加的同学积极性都很高,那些类似于真实的语言情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每一节对话课都能这样上的话,何愁我们的学生不会交流呢?其实对于一节课来说并不是非得全部练习该节课的知识,利用其它的语言知识点,把以前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知识不是孤立的。本节课的对话是重点,也需要完整的语言能力才能体会的更加清晰。语言是一个交流的工具,需要真正的达到会说的程度,这条路还很长。在细节方面孟老师也做的很好,比如听音正音,培养听的能力方面。可以说这节课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带学孟的成语篇六
《与孔孟庄等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色厉内荏 sâ lì nâ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ãng rãn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后生可畏 hîu shēng kě wâi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rân zhî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任重道远

6、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见贤思齐 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zhī zhǐ wãi zhī zhī,bù zhī wãi bù zhǐ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出处〗《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1、杯水车薪 bēi shuǐ chē xīn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2、不言而喻 bù yán ãr 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曾经沧海 cãng jīng cāng hǎi

〖解释〗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成仁取义 chãng rãn qǔ yì

〖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箪食壶浆 dān sì hú jiāng

〖解释〗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ã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解释〗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地利人和 dì lì rãn hã

〖解释〗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9、寡不敌众 uǎ bù dí zhîng

〖解释〗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10、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解释〗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1、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2、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与庄子有关的成语

1、越俎代庖 yuâ zǔ dài páo

〖解释〗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处〗《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3、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4、游刃有余 yïu rân yǒu yú

〖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6、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7、见笑大方jiàn xiào dà fāng

〖解释〗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9、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0、沉鱼落雁 chãn yú luî yàn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武丁) 17、暗渡陈仓(刘邦 ( 韩信)) 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0、手不释卷(吕蒙) 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 32、司空见惯(刘禹锡) 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 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 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韩信) 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63、江郎才尽(江淹)64、七擒七纵(诸葛亮) 65、毛遂自荐(毛遂)

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 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69、曲高和寡(宋玉)70、开卷有益(宋太宗) 71、凿壁偷光(匡衡)

72、刮目相看(吕蒙)73、围魏救赵(孙膑) 74、一诺千金(季布)

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 77、不学无术(霍光)

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 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536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