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功效

| 临床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临床执业医师】

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大全
牛黄功效(一)

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大全

安宫牛黄丸属中医三大名药之一,成分如下: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

安宫牛黄丸历来是中医用于治疗各类急证的必备要药。临床应用发现,安宫牛黄丸对脑外伤、重症肝炎、农药中毒等导致的意识障碍或昏迷,均有十分显着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炎、降低血压、降低机体耗氧量等作用,还对细菌内毒素性脑损害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中风闭证用药前清洗结肠,将安宫牛黄丸栓一枚经肛门置入直肠,每日1~2次,每次1枚。配合西药对症治疗。适用于中风闭证和热证,证见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者。

脑外伤综合征每次服1丸,每日两次。脑外伤后未能及时清除瘀血凝痰,脉络不通,引起肝风内动所致昏迷等,服用安宫牛黄丸能清心熄风,豁痰开窍。

有机磷农药中毒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4小时服1次,热降时停服。安宫牛黄丸适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高热(40℃以上)、神昏、痰壅等邪陷心营等

证。

急性黄疸型肝炎(肝昏迷)首次服两粒,8小时后再服1粒。同时可配合大黄30克泡开水鼻饲。适用于全身黄染,巩膜色黄如金,昏睡,时有谵语,全身大汗,呼吸有腐败味,体温升高,小便深黄,大便干,胸胁胀满,下腹拒按,舌质红,苔黄腻等。

乙型脑炎将安宫牛黄丸制成冰冻栓剂,每粒含纯药3克。3岁以下者每次1/2粒,4~10岁每次1~2粒,置入肛门内2~6厘米,对深眠或深昏迷患者用手阻压肛门口10~15分钟。6~12小时重置1次。同时可配合其他药物同治。

肺脑病低氧血症每次1丸,每日2~3次,开水调服或经鼻饲管导入。并酌情给予对症支持疗法。适用于昏睡不醒,呼之不应,喘促痰鸣,呼吸气促,咳吐黄脓痰量多,面唇青紫,脉滑数的患者。

婴幼儿肺炎3个月以下者每次服1/6丸,3个月以上者每次1/3丸,每日3次。一般口服,昏迷或严重呼吸困难者插胃管注入。此药可配合常规抗感染药同用。【牛黄功效】

中晚期肝癌每日服1丸,温水调化,饭后服。病情较稳定后改为每日服半丸,10丸为1疗程。同时可配合汤药治疗。安宫牛黄丸对控制肝癌出现发热、黄疸、肝痛、消化道出血、纳呆等症状有较好疗效,对肺癌发热也有一定效果。安宫牛黄丸为蜜丸(亦有散剂),每丸重3克,成人每次可口服1丸,温开水送服,1日3次。小儿用量可酌减。

若昏迷不能口服者,可用温开水化开,由鼻饲管给药。

【禁忌症】

【牛黄功效】

1 中风脱证神昏(包括舌苔白腻寒痰阻窍者)不宜用

2 孕妇慎用

3 安宫牛黄丸含朱砂等有毒之物,不可久服或过服。即神志清醒后当停用。另外因安宫牛黄丸中含有雄黄,与亚硝盐类同服可生成硫代砷酸盐可使疗效下降,同理与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可使雄黄所含的硫化砷氧化增加毒性,因此也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安宫牛黄丸的功效大

全:

安宫牛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应用
牛黄功效(二)

安宫牛黄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应用

作者:李丹

单位:海军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临床传统应用于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主治热邪内陷、传入心包引起的高烧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浊痰壅盛以及小儿惊风等症。近年来,随着中药基础研究以及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安宫牛黄丸的药理学作用得以阐明,临床应用范围也得以扩展,但在扩大适应范围的过程中也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安宫牛黄丸在临床上的新用途和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1 药理作用

安宫牛黄丸主要由牛黄、犀角、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麝香、冰片、明雄黄、郁金等组成,有清热开窍、镇心安神作用。其中牛黄、犀角、珍珠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及化痰;麝香、冰片活血消肿止痛;黄连、黄芩止血燥湿、清热泻火;生栀子、朱砂利尿解毒、清心镇惊;明雄黄、郁金祛风杀菌、行气解郁、凉血破瘀。现代研究表明,朱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镇静和催眠作用,外用能抑杀皮肤细菌及寄生虫,研磨作丸外衣,有防腐作用。明雄黄含三硫化二砷,能抑制疏基酶系统以影响细胞代谢,因而抑制生长迅速的肿瘤细胞。冰片含右旋龙脑,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麝香含各种甾醇,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促进腺体分泌的作用。珍珠粉含碳酸钙及多种氨基酸,与牛黄合用(珠黄散) 具有抗真菌感染的功效。黄连所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用于湿热、呕吐、泻痢、黄疸及高热神昏。黄芩含的类黄酮成分可显著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故安宫牛黄丸为一种积抗炎、抗癌、抑制细胞代谢、强心利尿和抗真菌感染等复合作用的中成药。

2 临床新应用

2. 1 治疗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抽畜、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等,发生病毒脑炎时,常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水肿、坏死等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喻平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病毒性脑炎13 例,口服或鼻饲。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病程长短方面疗效满意。

2. 2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征。一般西医多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但有时效果不佳,若加服安宫牛黄丸则能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常怡勇提出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内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 次,每次1 丸,一般服半个月可使空腹血糖有明显下降,同时其他症状也有好转。

2. 3 治疗脑中风 脑中风为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邢峰丽等采取给患者降低颅内压、控制脑血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使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常规综合抢救治疗,对昏迷、抽搐、发热控制后,再结合使用安宫牛黄丸,每次半丸,温开水溶化鼻饲,2 次/ d ,疗程3~5 d。结果患者抽搐在24h内停止12例,占35% ,在48h内停止8例,占24 % ,在72 h 内停止6 例,占17 % ,因再出血或梗死加重8 例,占24 %。

2. 4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 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系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致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近年来尽管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防治已引起临床重视,但脑出血发生率仍高,占各类型脑卒中20 %~30 % ,为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张文燕等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1 粒/ 次,2 次/ d ,连用7 d ,疗效显著。

2. 5 治疗精神病 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

障碍。临床常表现为:意识恍惚、感知迟钝、运动减少、呆滞等。毛伟松报道用安宫牛黄丸2 次/ d ,1 次0. 5 粒,饭后口服;并同服归脾汤加味或猴菇菌片,服药10 余剂后精神症状完全消失出院。

2. 6 治疗晚期肺癌发热 熊春荣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热闭心神型晚期肺癌高热患者25 例,结果实验中的治疗组显效10例, 占40.0%,有效12 例, 占48. 0 % , 无效3 例, 占12. 0 %,总有效率88. 0 % ,对晚期肺癌高热患者有减轻痛苦、改善症状等功效。其机制为物理、药物降温及抗感染。在充分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后,给予安宫牛黄丸1 粒,溶于50 ml 生理盐水注射液中,调成稀糊状鼻饲,对体温仍不降且神志无改变者,24 h 后再给1 粒。

2. 7 治疗婴幼儿肺炎 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病毒等引起。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病情不典型且并发症多。刘文报道用安宫牛黄丸,3 个月以下患儿每次服1/ 6 丸,3 个月以上患儿每次1/ 3 丸, 3 次/ d。一般口服,昏迷或严重呼吸困难者采用胃管注入,结果全愈48 例,好转1 例,治愈例98 %。

2. 8 治疗败血症 败血症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中医属于“温毒”、“疔疮走黄”,系感染病灶的毒邪炽盛,扩散入血,内攻脏腑。王肖蓉等用安宫牛黄丸治愈败血症150 例,1 次/ d ,每次1 丸,且联合应用抗生素。结果口服安宫牛黄丸2 d 后即有见效,平均5 d ,治愈98人,显效29 例,有效20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8 %。

2. 9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安宫牛黄丸与西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较满意。近年来,虽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其病死率有明显的下降,但其死亡、致残率仍较高。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所致的高颅压、脑干损伤尤其是原发伤基础上继发的二次颅脑损伤,即伤后的致死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是最主要原因。颅脑损伤的重要方面是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引起分子的、生化的、细胞的以及微血管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方面。周杰等用此方法治疗3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或手术后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安宫牛黄丸(不能口服者鼻饲) 。每次1 丸,2 次/ d ,连服5d。结果显效16 例,有效28 例,重度残疾和持续植物状态(PVS)2例,死亡6例。【牛黄功效】

2. 10 其他用途 近年来对安宫牛黄丸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除以上所述作用外还可用于中毒性菌痢、恶性组织增生、忧郁症、尿毒症、脑血管意外等急性流行性和内源性的热毒病症及扁桃体炎、哮喘、急性肾炎、夏季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癫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紫癜、胰腺炎等。

3 不良反应

因安宫牛黄丸中含有朱砂和雄黄,据药典记载,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merouric sulfide) ,其含量比例不同,大致为含汞86.2 % ,硫13.8% ,对于单味朱砂或含有朱砂成分的中成药,不宜超量或持久服用,尤其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更不宜服用,以免造成汞中毒而加重病情,出现中毒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救治,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因安宫牛黄丸中含有雄黄,与亚硝盐类、亚铁盐类同服可生成硫代砷酸盐,可使疗效下降。同理,与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可使雄黄所含的硫化砷氧化,增加毒性。因此,也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

4 小 结

安宫牛黄丸要慎用,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和服用时间,不可过量服用。尤其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以防服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由于安宫牛黄丸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应该送往医院采取洗胃等解毒急救措施。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牛黄功效】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牛黄功效(三)

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天然牛黄是牛科动物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表面呈金黄或棕黄色,所以称作牛黄(Calculus Bovis)。牛黄性甘味凉,归心、肝经,具有清心、开窍、豁痰、凉肝、息风、清热解毒等功能。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惊厥抽搐、中风痰迷、癫痫发狂等疾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对牛黄的记载:“牛黄是百草之精华,世之神物,诸药莫及”。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牛黄)能安魂定魄,辟邪魅,卒中恶”。古代文献中尚有牛黄能“入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久服轻身延年,令人不忘”等记载。牛黄作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从古代许多宫廷御用药,如返魂丹、回生丹、健步丹等,直至现代中成药中的珍品,如安宫牛黄丸、牛黄降压丸等都是以牛黄为主药。本文仅就牛黄及其复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

【牛黄功效】

一、药理学研究

镇静作用 牛黄对小鼠自主活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加强催眠药物的催眠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牛黄混悬液,给药后1.5小时,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结果牛黄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杨继凡等报道,天然牛黄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苯巴比妥钠的安眠作用。小鼠灌胃天然牛黄,能加强水合氯醛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的研究表明,体外培育牛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作用强度与天然牛黄相近。

抗惊厥作用 牛黄对咖啡因所致的小鼠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均可推迟小鼠出现惊厥的潜伏时间。腹腔注射给药50分钟后,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安钠咖,记录30分钟内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惊厥动物数。结果表明,天然牛黄对安钠咖引起的小鼠惊厥有极显著的对抗作用。采用最大电惊厥休克法,将发生惊厥的小鼠腹腔注射天然牛黄,可显著延长惊厥潜伏期,明显减少小鼠惊厥的反应率。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的另一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对安钠咖致小鼠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作用强度与天然牛黄相近,体外培育牛黄和天然牛黄均能显著对抗吗啡致小鼠竖尾反应。

二、单味牛黄对神经细胞的影响

武汉同济医院的蔡红娇教授等人研究了体外培育牛黄对缺氧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能提高动物机体耐缺氧能力,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体外培育牛黄还能使缺氧小鼠的脑组织匀浆及血清SOD活性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脑组织超微病理观察表明,缺氧组小鼠存在神经元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数量减少,部分胶质细胞核周积液,细胞器溶解,部分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紊乱,部分无髓神经纤维肿胀,毛细血管管径不等,内皮细胞肿胀等病理变化,而体外培育牛黄组仅有少量神经元细胞轻微变性,线粒体轻度肿胀,粗面内质网无明显扩张,核糖体数量基本正常,少数胶质细胞核周间隙增宽,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肿胀,毛细血管周围无积液性间隙。研究人员认为,牛黄减轻脑损害的机理之一是通过提高SOD 活性从而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减轻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从而达到保护脑细胞的目的。

三、牛黄复方的实验研究

高峻钰等使用c-fos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中枢神经元的活化作用,结果显示安宫牛黄丸能够活化包括脑干、丘脑及皮层的神经元,证实了前人关于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而达到促进清醒作用的推测;同时发现在下丘脑内有相当数量的神经元被标记,提示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及与情绪、意识等有关的下丘脑等中枢起作用;杏仁核、隔核、终纹床核等部位大量神经元被活化,说明安宫牛黄丸可能通过激活边缘系统而发挥作用;广泛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被活化,提示安宫牛黄丸对皮层神经元可能还有直接的作用。

黄玉芳等研究了安宫牛黄丸对百日咳杆菌诱导的家兔实验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药能降低脑脊液及脑组化LDH活性,能使SDH、ATP酶作用趋于增强,能减轻水肿脑组织含水量和水肿的范围及程度,提示该药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开窍醒脑作用的原理之一。

李丽等应用牛黄醒脑液2号给小白鼠活体注射,结果表明牛黄醒脑液2号具有促使成年鼠颈上神经节细胞进行无丝分裂的作用。

王玉良等观察了牛黄熄风胶囊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疗组体感诱发电位(SEPs)各波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和模型组,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的神经病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与模型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脑切片的病理检查显示,治疗后脑血肿缩小,局部脑水肿消失,巨噬细胞数目及活性增加,组织及血管增生明显,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牛黄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单味牛黄在脑病中的应用

蔡红娇等用单味体外培育牛黄制成胶囊,并用单味天然牛黄作为对照用药, 采用随机单盲法,观察其治疗暑温风痰闭窍证(乙脑)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治疗组有效率99.12%,天然牛黄对照组有效率87.18%;牛黄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尤其是神志恢复正常最为明显,单味体外培育牛黄治疗5天,神志复常率达94.35%,对照组为90.24%。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治疗组治疗痰热闭证中风的痊愈率为8.4%,显效率为29.5%,有效率为48.4%,总有效率为86.3%;天然牛黄对照组痊愈率为3.2%,显效率为29.0%,有效率为48.4%,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在目前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味体外培育牛黄的临床疗效与天然牛黄相似。

二、牛黄复方在脑病中的应用

牛黄的复方在临床应用最多的是安宫牛黄丸,广泛应用于中风、乙型脑炎及其他各种脑病,疗效确切。傅志慧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36例,其中神昧者16例全部显效,神昏者20例显效2例,有效13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86%。杨小锋等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对其中的70例进行了1年的随访,其中15例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人能恢复工作或恢复到病前状态),占21.4%;27例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人生活能全部或部分自理),占38.6%;18例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占25.7%;8例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7%为以内),占11.4%;另有2例死于心肌梗塞,占2.9%。张忠顺等鼻饲安宫牛黄丸加西咪替丁,治疗58例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治疗2周内可显著降

低病死率,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55.2%。朱永库等观察了安宫牛黄丸治疗105例急性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疗效,结果显效58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52%,与对照组比较肢体偏瘫恢复较快,后遗症相对较轻。

甘大春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组较一般治疗组的平均热程、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后遗症及病死率低。许再玲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极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80例,痊愈47例,好转26例,死亡7例,总有效率91.3%,而且能有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减少气管内分泌物、减轻脑水肿及脑细胞的损害、促进大脑细胞功能的恢复。王永桓报道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颅脑损伤性意识障碍患者l04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6%,安宫牛黄丸可明显促进患者清醒,尤其是意识障碍处于5、6度(嗜睡阶段)时疗效最显著。

问题与展望

牛黄及其复方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名药,在临床有确切疗效。近年开展的研究已证实牛黄及其以安宫牛黄丸为代表的复方,在防治脑病,尤其是中风、乙型脑炎等,具有一定的保护脑神经细胞的作用,而且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但是,综合近年的文献来看,牛黄及其复方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也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单味牛黄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少,复方较多,且以安宫牛黄丸最多。但因单味牛黄的成分相对简单,研究单味牛黄则有利于阐述其作用和机制,为复方研究奠定基础。

二、研究都不够深入,亦不够系统,未能集中力量重点研究牛黄临床作用的可能机制及途径,尤其是有关牛黄和安宫牛黄丸等治疗脑病过程中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不够深入。

三、临床研究质量较差,未能贯彻随机、对照、双盲等临床研究原则。研究设计不严谨,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科学性较差,不能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等。

四、对于非天然牛黄的研究,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对其药理学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仍停留在一般药理学、药效学等较低水平,有待提高。

总之,对牛黄及其复方的研究既有基础,也有不足,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注意解决以上问题,进一步推动牛黄用药的发展。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功效(四)

僵蚕的功效与作用:僵蚕别名天虫、僵虫、白僵虫。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僵蚕的功效:
僵蚕别名天虫、僵虫、白僵虫。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别名: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科属分类:蚕蛾科
性味:辛咸,平。
归经:入肝经、肺经、胃经。僵蚕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主治:中风失音、中风口嘴眼斜、惊痫抽搐、头风、喉风、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炮制方法:
1、炒僵蚕:用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
2、白僵蚕:拣去丝毛,洗净灰土,晒干。

僵蚕的作用: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
僵蚕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白僵蚕含有氨基酸和活性丝光素,有营养皮肤和美容作用。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上皮脂腺,调节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对女性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一定疗效。僵蚕含维生素e9。89%,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其所含的活性丝光素能促使皮肤细胞新生,调节皮脂,改善皮肤微循环,可增白防晒,消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弹性。日本人就十分喜用蚕丝保健品。若无僵蚕可用蚕茧、蚕蛹代替。
白僵蚕含有草酸胺,还有蛋白酶,壳质酶,脂酶等水解酶可消化角质,分解色素防疤痕去粉刺治瘀斑的作用。
1、白僵蚕一般情况下炙用,散风热宜生用。
2、小儿脾虚久泻之慢惊,可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相配。
3、小儿高热惊风,其轻者,可与桑叶、钩藤配伍;重而痰喘欲死者,可与牛黄、朱砂、全蝎、南星等同用,以镇惊化痰。
4、若热盛痰壅气粗者,可与牛黄、天竺黄等并用。
5、惊痫中风,抽搐痰鸣者,可与全蝎、天麻、胆星等相伍。
6、 临床多与蝉衣、薄荷等同用,能退疹止痒、疏散风邪。
7、癫痫发作手足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痰涎者,可配天麻、全蝎、半夏、石菖蒲等。
8、白僵蚕与白芥子、肉桂、莪术等配用,治腋窝淋巴结结核、胸避结核、胸前疽、腋疽等多种阴疽症。
9、痰气捕结颈项而致瘰疠核者,可与浙贝母、夏枯草、牡蛎等配伍,以增化痰软坚散结之功。

1、僵蚕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2、僵蚕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3、僵蚕治重舌、木舌:僵蚕一钱,黄连(蜜炒)二钱。为末,掺之,诞出为妙。(<积德堂经验方>)
4、僵蚕下奶:白僵蚕末两钱。酒调下,少顷以脂麻茶一钱热投之。(<经验后方>)
5、僵蚕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6、僵蚕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7、僵蚕治肠风下血:僵蚕(炒,去嘴、足),乌梅肉(焙)各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白汤下,一日三服。(<卫生杂兴>)
8、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9、僵蚕治空洞性肺结核:白僵蚕、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10、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白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蚕散)
11、僵蚕治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12、僵蚕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13、治野火丹从背上两胁起: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之。(<产乳集验方>)
14、僵蚕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衣中白鱼、僵蚕等分。为末。以井花水服之,日三服。(<千金方>)

僵蚕用药禁忌:
心虚不宁、血虚生风者慎服僵蚕。僵蚕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茯神、萆薢。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多服则小腹冷痛,令人遗溺,以其性下行而成寒也。
僵蚕内服可致过敏反应,出现痤疮样皮疹及过敏性皮疹,停药后均能消失。少数患者有口咽干燥、恶心、食欲减少、困倦等反应。由于僵蚕有抗凝作用,故对血小板减少,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患者应慎用。僵蚕、僵蛹均含草酸铵,进入体内可分解产生氨,对肝昏迷患者慎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44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