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前一句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一
《咬文嚼字》

教学目的

1.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精神。

2.借鉴吸收本文的分析方法。

教学设想:

1.允许求异,总体上欣赏并理解本文的见解。

2.与马南邨“不求甚解”理论对照吸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借鉴吸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

1.如何咬文嚼字?

明确: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挖掘思想感情的内涵。

2.为什么必须去咬文嚼字?

明确: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3.本文的思想内容给我们以何启发?

预设:(1)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

(2)咬文嚼字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

(3)咬文嚼字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二、拓展延伸,比较两种读书方法。(打印下发)

不求甚解

邓拓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探究问题

《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为什么?

朱光潜:咬文嚼字。从字面入手,联系其情境、竟境、思想感情,联想意,创新意,参悟透彻,全面精深。

马南邨:不求甚解。要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学诸葛亮“独观其大略”,学陆象山主张:“读书且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马南邨要求人们“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2.分析评价借鉴。

其实,咬文嚼字的三个义项,没有一个是褒扬的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际,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但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也常被用来指摘别人的学习毛病,马南邨也赋予它褒扬意义。

我们记三句话。这两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有益的教诲。朱先生教我们精读的方法,教我们阅读写作时严谨创新的精神。马先生教我们博览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时重在积累和会意。

实际上,我们在读书时,这两种方法常交互使用,只是该用什么方法时就用什么方法。

三、迁移应用

我们也来咬文嚼字。在诗中的括号内,填入六个字,构成六幅画。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元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 ),淮山数点青如( ),

江帆几片疾如( ),山泉千尺飞如( )。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 ),塞鸿一字来如( )。

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 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咬文嚼字》导学案

湖北 余林

【学习目标】

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重点难点】

懂得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推敲语言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这一道理,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读写能力

【学法指导】

品尝实例比较阅读绝知躬行

【知识链接】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897年9月19日生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文章分别收入《孟实文抄》(后略作增删,改名为《我与文学及其他》和《谈文学》)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翻译了柏地耶、哈拉普、柏拉图、克罗齐、黑格尔、莱辛、维柯等人的论著

【学习过程】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讲究“咬文嚼字”有什么好处?

有些人不大重视语言文字,误以为语言文字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读了本文,应有很大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由此明白:“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

一、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展示时分两组:前三后二对开)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二 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答: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三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

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

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四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二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三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四
《咬文嚼字(教师)》

咬文嚼字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清思路,理出作者观点。

2、品味佳句,培养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迁移应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鉴赏诗句,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难点: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的严谨精神。

三、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一: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活动】利用早读预习完成学案上的字词句的练习

【教师活动】点拨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积累重要字词

1、 正音:

婵娟(chán) 茗烟(míng) 憎恶(zēng wù) 箭镞(zú) 斟酌(zhēn zhuó) 岑寂(cén)付梓(zǐ) 尺牍(dú) 烹饪(pēng rèn) 下乘(chéng) 清沁肺腑(qìn)

2、 解释下列词语: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付梓:古时用木板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泛指写定著作。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点铁成金:传说中仙人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配套练习】

1.下列划线的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晕车(yùn) 红晕(yùn) 轮外圆晕(yùn) 晕头转向(yūn)

B.咀嚼(jué) 嚼舌(jiáo) 细嚼慢咽 (jiáo) 咬文嚼字(jiáo)

C.没镞.(zú) 斟酌.(zhuó) 蕴.藉丰富(yùn) 清沁.肺腑(qīng)

D.岑..寂(cén) 付梓.(zǐ) 锱铢..必较(zīizhū) 尺牍宣言(dú)

1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文章要简捷,努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

B.每讲一题,老师都要告诉我们一些简洁的解题方法。

C.我们要养成学习所必须的好习惯。 D.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王祥同学学习上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扫地出门。

D.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摔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1.C(沁qìn) 2. D(A B互换。C应用‚必需‛。)

3.C(ABD都是贬义词,现被当褒义词用了。)

学习目标二:了解朱光潜及其主要著作:

【学生活动】阅读学案上的材料,圈记要点,了解朱光潜。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简介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新中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几句句子的差别。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时与日常生活语境相联系

一、尝试分析比较下列几组句子的差别:

1、尝试分析比较下列几组句子的差别:

2、同学集体朗读,请个别同学示范朗读,然后比较、分析不同句子的感受,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前句是一个表判断的叙述句,语气一般;后者在骂人的语气上更强,杀伤力远大于前者,表现出强烈的憎恶感。

A、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2

B、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一句含有假设语气,也带有‚你不是‛这样一种讽刺的意味;后者反而有了几分调皮的赞许,跟后个分句语气不太搭配。

小结:由以上两组句子的分析可见:‚你这‛式句子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更有力。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两句主要的区别是语法上,前一句是主谓宾结构,‚有‛是谓语动词,‚风度‛是其宾语;后一句其实不是一句话,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风度‛是中心语。

【方法指导】

2、学生讨论分析后,看课文中朱先生的分析,由这些实例的分析,作者引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或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引出了第三段中的这句话――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要根据思想感情来‚咬文嚼字‛。

二、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活动】根据下面问题梳理课文,理清思路。

问题: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分别说明了哪些‚道理‛?

【学生活动】默读1-7段的内容,列出事例。

①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中的一句台词,后依此又改动另一文(调整句式) ②《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③王若虚改《史记》中"李广射虎"(增减字数)

④‚推敲‛的故事 韩愈改字(品味谴词)

⑤‚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⑥《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⑦‚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学生活动】体会作者的分析,结合你的理解,与小组内成员讨论各例所要说明的道理,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

郭沫若改字——‚是‛改‚这‛——句式不同 感情变化——文字与情感有关

王若虚改文——增与减——意味不同 ——文字与意味有关

贾岛作诗——推与敲——意境有别 ——文字与意境已经有关

① 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

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② 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③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④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⑤字有直指意义,有联想意义。文学的文学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3

4

江华一中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必修五) 明确:‚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显得和谐,把风人格化了,因而更形象生动;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总结归纳

作者提倡阅读和写作要‚咬文嚼字‛,实质上是说,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

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

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

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 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

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

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

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 (本文来源:2008-3-15中国青年报 有删节)

1.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 )

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

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5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五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张岱《湖心亭看雪》上阕: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小草”何以用来写舟,“两三粒”何以来写人?请同学来品味一下

明确:自然与人的关系,白雪皑皑,人在自然界的渺小

二、作者及课题解释

“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生成的,……决不能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人得生命、意志的体现。语言的历史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历史。”

对于文字的咀嚼,古已有之。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在平时学习中也有体会:

朱光潜《咬文嚼字》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他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三、整体感知:

1、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明确: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得出结论:

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吻合

语言是随着作者思想感情走的,好的语言文字能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正所谓“睹字思情”,让人浮想联翩。

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也是作为人类心声的对具体的个别的心灵的同化。

冰心《漫谈语文的教与学》: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是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纱灯上的美丽的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四、合作探究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朱光潜先生如何论述他的观点的

1、文中哪些段落是谈文字与思想情感的关系的?

明确:第1到第5自然段

2、作者在论述观点的时候,用了很多例子,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例子,可不可以删除? 明确:不能,说明了不同的意思

3、让学生读句子,得出结论:

A、(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读起来有什么不同?(语言的情感强度不同)

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2)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

效果怎么样?和前面的例子相比

(结合水浒情境,醉后骂的,清醒的状态下读不出那种意味)

(3)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有什么不同?前一句想说明什么问题?

“你是个好小子”,含假设语气,你要是个好小子,就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不敢动,你不是个好小子。含讥刺意味。下句没有这个意味。

(4)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明确:前一句:“你”是主语,“有”是谓语,“风度”是动词的宾语

后一句:是一句话吗?“风度”是附着在人身上的,病句。改病句需要语法知识

总结:由以上几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你这„„

你是„„

这两个句式本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根据需要(语气、环境)来选择

可否得出咬文嚼字的原则之一:

选择句式,符合语法

B、让学生读句子,得出结论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三行变两行,两行变一行,再改就没有了,越改越精炼,改完后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感觉没了,味道淡了

(一开始把石头看成老虎,很紧张,射虎,以为射中,心里稍微轻松一点,走进一看,不是射中老虎,而是射到石头里了,心里惊讶,再返回来射,却再也射不进石头里。) 得出咬文嚼字原则之二:

繁简得当 意味深长

C、让学生读句子,分析,谈自己观点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补充:《题李凝幽居》 唐 ·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学生自己谈哪个字用得好,再找找朱光潜的观点

明确:朱光潜的高明之处在于无所谓对错,写诗和意境分不开

得出咬文嚼字原则之三:

细细推敲 品味意境

总结:

刚刚我们说1到5段是谈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那么思想感情哪去了?这三个原则和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这三个原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三个原则是为思想感情服务的,选用文字的根本原则是表情达意

三个原则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五、学以致用

学了就要用,要学以致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现

红杏枝头春意生

红杏枝头春意闹

哪个好,谈谈自己的观点并分析。

对照三个原则,看看好不好,第一个原则都符合,但利用原则二、三就能分出四句话的高下了,为什么用“闹”最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 “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如果说这一句是画面上的点睛之笔,还不如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为什么可以体会出这种意境?运用了什么?

联想

再看一个例子:

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眼”改成“忍”(悲愤、凄凉)

“刀边”改成什么?

引出由联想带来的“套板反应”

为什么会产生套板反应?

六、学习六至八段

1、前面谈到“联想”,现在我们来看看文字的联想意义。

读第六段: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确:善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唯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唯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都说明的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准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唯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六
《咬文嚼字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咬文嚼字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一、课前交流

上课前先送给大家一句卢梭的名言: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自己是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是绝版的。

二、新课导入

都说实验班的学生特别的优秀,我就先出几个题目考一下大家。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宋祁 《玉楼春》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一“闹”字表现出两个sheng字(1)“声”,闹字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2)“生”,“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入海流”这一倒装有一股强劲的力量,“流”字发音舒缓绵长,放在句末,可以想象黄河宽广辽远、浩荡千里的形态;“入海”这一瞬间景象可以想见黄河惊涛骇浪、奔腾咆哮的气势。

这里学生首先说的肯定是对仗的问题――“流入海”和“依山尽”不对仗,教师引导进一步探讨,如果把“依山尽”改为“尽依山”如何?而且我们平时说“小河流入海”,而不说“小河入海流”(教师故意拖长音)。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明白这里只所以用“入海流”主要是表述对象――黄河的缘故,理解黄河的宽广辽远、奔腾咆哮的气势。

(二)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1)逸:马脱缰奔跑。(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过渡:做这几个题目,我们其实是在――咬文嚼字。

投影课题――咬文嚼字(朱光潜)

三课文赏读

[问题一]:何谓“咬文嚼字”,同学们可以查工具书――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却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二]:朱光潜给咬文嚼字赋予了怎样新的含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前半部分,找出关键语句。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教师提示:关键词处,用转折连词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何谓谨严――谨慎、严密。如治学谨严。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板书:观点――谨严

[问题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为何要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或者说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段)

板书:实质――调整思想感情

推敲思想情感

我们说,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四]对于这个观点,作者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例子一、郭沫若改台词――句式;

例子二、王若虚改李广射虎――繁简;

例子三、韩愈推敲――炼字。

句式、繁简、炼字三个方面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就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问题五]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那么我们就以这种精神对“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来推敲一下,看看是否有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2、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李广所看到的是石?是虎?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朱光潜说史记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我们先来看发现错误这四个字,用数学的推理的方式来判断:

原来 现在

错误 正确

虎 石

试想如果李广知道是石头,或前文出现石这一字,就不再有惊讶之意味。先前见“虎“后知为“石”方能形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反差。

2、李广为何先前能“中石没镞”而后“终不能复入石矣。

想象李广发现“虎”之时的思想及心理――紧张、害怕,这紧张情绪加上他勇悍的性格,才会有集全力于一箭“中石没镞”的情形。

可改为:广出猎,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此“石”字可去,亦可留)矣。

[问题五]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为何会把石当作虎,岂不成为笑谈?

仅仅只是有草吗?

草浅,则石现;草深,则连石也无法见。可见李广以石为虎还需要有其它的外在的条件――风、时间(光线)等。

关于李广射虎的故事,好多作品都提及过,但最著名的还是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题六]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境: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数字化资源第六册 第8课《李广射虎》

可见同一件事,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中间选择一个最好、最准确的表述。

[问题七]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看是“推”好,还是“敲”好。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动写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

而这首诗写李凝隐居处的荒寂清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题目和首联来加以评述。这“推”字的静更显示出环境的冷寂与清幽。

朱光潜的观点: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问题八]我们就以这个观点来从意境及字词与整首诗的调和上来分析来看下面这首诗的空缺中应该填哪个字?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千枝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万枝开?既然是《早梅》,前一句又是‘深雪’,可见‘千枝’、‘万枝’、‘百枝’都不恰当。 三枝开?因为’在古代可以是虚指嘛,古人说数目的时候,往往就是‘三’啊,‘九’啊什么的,像‘三生有幸’,‘九死一生’等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三枝开’。

数枝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几枝开?在经过了一夜的飘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清晨想象着,不知昨夜的风雪过后,早梅开了几枝呢?就像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也可说“花开知多少”?

半枝开?因为是‘早梅’嘛,所以梅花肯定不会开很多,我觉得‘半枝’能恰当地表现梅花将开未开,含苞欲放的姿态。而且‘半’这个字嘛也很有诗意,古诗里面也有很多用‘半’字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异。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七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八
《高一下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一、课前交流

上课前先送给大家一句卢梭的名言: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自己是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是绝版的。

二、新课导入

都说实验班的学生特别的优秀,我就先出几个题目考一下大家。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宋祁 《玉楼春》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一“闹”字表现出两个sheng字(1)“声”,闹字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2)“生”,“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入海流”这一倒装有一股强劲的力量,“流”字发音舒缓绵长,放在句末,可以想象黄河宽广辽远、浩荡千里的形态;“入海”这一瞬间景象可以想见黄河惊涛骇浪、奔腾咆哮的气势。 这里学生首先说的肯定是对仗的问题――“流入海”和“依山尽”不对仗,教师引导进一步探讨,如果把“依山尽”改为“尽依山”如何?而且我们平时说“小河流入海”,而不说“小河入海流”(教师故意拖长音)。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明白这里只所以用“入海流”主要是表述对象――黄河的缘故,理解黄河的宽广辽远、奔腾咆哮的气势。

(二)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1)逸:马脱缰奔跑。(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过渡:做这几个题目,我们其实是在――咬文嚼字。

投影课题――咬文嚼字(朱光潜)

三课文赏读

[问题一]:何谓“咬文嚼字”,同学们可以查工具书――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却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二]:朱光潜给咬文嚼字赋予了怎样新的含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前半部分,找出关键语句。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教师提示:关键词处,用转折连词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何谓谨严――谨慎、严密。如治学谨严。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板书:观点――谨严

[问题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为何要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或者说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段)

板书:实质――调整思想感情

推敲思想情感

我们说,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四]对于这个观点,作者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例子一、郭沫若改台词――句式;

例子二、王若虚改李广射虎――繁简;

例子三、韩愈推敲――炼字。

句式、繁简、炼字三个方面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就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问题五]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那么我们就以这种精神对“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来推敲一下,看看是否有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2、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李广所看到的是石?是虎?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朱光潜说史记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我们先来看发现错误这四个字,用数学的推理的方式来判断:

原来 现在

错误 正确

虎 石

试想如果李广知道是石头,或前文出现石这一字,就不再有惊讶之意味。先前见“虎“后知为“石”方能形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反差。

2、李广为何先前能“中石没镞”而后“终不能复入石矣。

想象李广发现“虎”之时的思想及心理――紧张、害怕,这紧张情绪加上他勇悍的性格,才会有集全力于一箭“中石没镞”的情形。

可改为:广出猎,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此“石”字可去,亦可留)矣。

[问题五]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为何会把石当作虎,岂不成为笑谈?

仅仅只是有草吗?

草浅,则石现;草深,则连石也无法见。可见李广以石为虎还需要有其它的外在的条件――风、时间(光线)等。

关于李广射虎的故事,好多作品都提及过,但最著名的还是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题六]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境: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数字化资源第六册 第8课《李广射虎》

可见同一件事,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中间选择一个最好、最准确的表述。

[问题七]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看是“推”好,还是“敲”好。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动写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

而这首诗写李凝隐居处的荒寂清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题目和首联来加以评述。这“推”字的静更显示出环境的冷寂与清幽。

朱光潜的观点: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问题八]我们就以这个观点来从意境及字词与整首诗的调和上来分析来看下面这首诗的空缺中应该填哪个字?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千枝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万枝开?既然是《早梅》,前一句又是‘深雪’,可见‘千枝’、‘万枝’、‘百枝’都不恰当。

三枝开?因为’在古代可以是虚指嘛,古人说数目的时候,往往就是‘三’啊,‘九’啊什么的,像‘三生有幸’,‘九死一生’等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三枝开’。

数枝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几枝开?在经过了一夜的飘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清晨想象着,不知昨夜的风雪过后,早梅开了几枝呢?就像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也可说“花开知多少”? 半枝开?因为是‘早梅’嘛,所以梅花肯定不会开很多,我觉得‘半枝’能恰当地表现梅花将开未开,含苞欲放的姿态。而且‘半’这个字嘛也很有诗意,古诗里面也有很多用‘半’字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异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九
《高一下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2)》

高一下册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一、课前交流

上课前先送给大家一句卢梭的名言: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理解?自己是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是绝版的。

二、新课导入

都说实验班的学生特别的优秀,我就先出几个题目考一下大家。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

1、春风又过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浓。

--宋祁 《玉楼春》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一“闹”字表现出两个sheng字(1)“声”,闹字使我们联想到杏花盛开的枝头,蜂飞蝶舞的生动景象。(2)“生”,“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3、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入海流”这一倒装有一股强劲的力量,“流”字发音舒缓绵长,放在句末,可以想象黄河宽广辽远、浩荡千里的形态;“入海”这一瞬间景象可以想见黄河惊涛骇浪、奔腾咆哮的气势。

这里学生首先说的肯定是对仗的问题――“流入海”和“依山尽”不对仗,教师引导进一步探讨,如果把“依山尽”改为“尽依山”如何?而且我们平时说“小河流入海”,而不说“小河入海流”(教师故意拖长音)。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明白这里只所以用“入海流”主要是表述对象――黄河的缘故,理解黄河的宽广辽远、奔腾咆哮的气势。

(二)一次,欧阳修和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你认为下面哪种表述较好。

1、逸马杀犬于道 。

2、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注(1)逸:马脱缰奔跑。(2)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1、视点不同,(1)以马为主角,(2)以犬为主角。

2、“道”不及“通衢”具体,“杀”不及“蹄而毙之”准确、精彩。

过渡:做这几个题目,我们其实是在――咬文嚼字。

投影课题――咬文嚼字(朱光潜)

三课文赏读

[问题一]:何谓“咬文嚼字”,同学们可以查工具书――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篇《咬文嚼字》,却赋予了这个成语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二]:朱光潜给咬文嚼字赋予了怎样新的含义?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前半部分,找出关键语句。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教师提示:关键

词处,用转折连词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何谓谨严――谨慎、严密。如治学谨严。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咬文嚼字是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板书:观点――谨严

[问题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们为何要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或者说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四段)

板书:实质――调整思想感情

推敲思想情感

我们说,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我们阅读文章时,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四]对于这个观点,作者并没有进行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三个例子,分别从哪个角度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例子一、郭沫若改台词――句式;

例子二、王若虚改李广射虎――繁简;

例子三、韩愈推敲――炼字。

句式、繁简、炼字三个方面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就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问题五]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文章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那么我们就以这种精神对“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来推敲一下,看看是否有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1、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2、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其实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李广所看到的是石?是虎?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朱光潜说史记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我们先来看发现错误这四个字,用数学的推理的方式来判断:

原来 现在

错误 正确

虎 石

试想如果李广知道是石头,或前文出现石这一字,就不再有惊讶之意味。先前见“虎“后知为“石”方能形成一个较为强烈的反差。

2、李广为何先前能“中石没镞”而后“终不能复入石矣。

想象李广发现“虎”之时的思想及心理――紧张、害怕,这紧张情绪加上他勇悍的性格,才会有集全力于一箭“中石没镞”的情形。

可改为:广出猎,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此“石”字可去,亦可留)矣。

[问题五]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为何会把石当作虎,岂不成为笑谈?

仅仅只是有草吗?

草浅,则石现;草深,则连石也无法见。可见李广以石为虎还需要有其它的外在的条件――风、时间(光线)等。

关于李广射虎的故事,好多作品都提及过,但最著名的还是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问题六]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境: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苏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数字化资源第六册 第8课《李广射虎》

可见同一件事,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中间选择一个最好、最准确的表述。

[问题七]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看是“推”好,还是“敲”好。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以动写静,有了敲门的动作和声响,更显出四野的静谧荒寂。

而这首诗写李凝隐居处的荒寂清幽,引导学生结合诗歌题目和首联来加以评述。这“推”字的静更显示出环境的冷寂与清幽。

朱光潜的观点: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问题八]我们就以这个观点来从意境及字词与整首诗的调和上来分析来看下面这首诗的空缺中应该填哪个字?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千枝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万枝开?既然是《早梅》,前一句又是‘深雪’,可见‘千枝’、‘万枝’、‘百枝’都不恰当。

三枝开?因为’在古代可以是虚指嘛,古人说数目的时候,往往就是‘三’啊,‘九’啊什么的,像‘三生有幸’,‘九死一生’等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三枝开’。

数枝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几枝开?在经过了一夜的飘雪后,大地白茫茫一片,诗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清晨想象着,不知昨夜的风雪过后,早梅开了几枝呢?就像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也可说“花开知多少”?

半枝开?因为是‘早梅’嘛,所以梅花肯定不会开很多,我觉得‘半枝’能恰当地表现梅花

将开未开,含苞欲放的姿态。而且‘半’这个字嘛也很有诗意,古诗里面也有很多用‘半’字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郑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将其中的“数”字改为“一”字,一字之异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篇十
《《咬文嚼字》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06439.html

    【咬文嚼字的前一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