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诗词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山水情诗词篇一
《山水诗词鉴赏》

第七讲 山水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发展的脉络,分析其中的名篇佳作,归纳出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山水诗词中的文化意蕴。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山水诗词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山水诗,诗歌的一种。以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抒情诗。对景物观察细致、形象清新逼真、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朓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撷英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创作以大谢为形成期的标志。如《登池上楼》。

第二位诗人是谢朓,世称“谢宣城”。《之宣城郡出新蒲向板桥》:“江路西南永,

归流东北鹜。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三、唐代山水诗举要

(一)山水田园诗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

(二)唐代山水田园诗概述 山水诗在唐代达到最高峰。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三)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赏析】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孟浩然的山水佳篇很有意境。如《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出了旅人的哀愁情绪和对大自然的细微感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夜归鹿门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

(2) 山水诗派诸人与禅的瓜葛

(3) 空明诗境与淡远风格

“淡”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特征。关于孟浩然的诗作,更是以“淡“著称。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其风格。

( 4)幽独情怀与静寂氛围

韦应物山水诗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白的山水诗

总体特色:雄奇、豪放。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如黄河、泰山作为描写对象,给人以阳刚之美的享受,如《将进酒》〈〈游泰山六首〉〉等诗;从艺术手法上看,李白的山水诗总是充满着奔放的激情及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为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大量运用等,如《蜀道难》等诗。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的山水诗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柳宗元的山水诗:善于将压抑、愤懑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色之中,使情与景契合无间,风格比较凄清幽冷。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评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寄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四、宋代的山水词

(一) 柳永的《望海潮》

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本词以清新的笔墨,铺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把杭州景象描绘得富丽非凡。钱江潮的壮观,西湖的美景,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都一一呈现在词人的笔下。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通俗形象,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二)欧阳修《采桑子》词作

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安徽阜阳(西湖)作的10首词。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赏析】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下片写醉后俯视湖水,只见白云朵朵,飘于船下。船在移动,云也在移动,似乎人和船在天上飘飞。“空水澄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赏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山水诗词的特征

(一)自然的多情的风物。

(二)音画的融通的佳境。

(三)生命的诗意的栖居。

(四)精神的璀璨的光华。

(五)精神的时间体验。

(六)精神的空间张势。

山水情诗词篇二
《描写山水的古诗》

描写山水的古诗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课外描写山水的古诗: 辛夷坞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课内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思乡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课内送别的古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送别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内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外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课内情景交融的古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情景交融的古诗: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课内咏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内赞颂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外赞颂母爱的古诗: 别老母

黄景仁 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内爱国的诗: 示儿 陆游 宋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官军收河南河闻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外爱国的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内描写革命精神的诗: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外描写革命精神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内情景交融的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课内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课外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光好

(唐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出塞 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课内咏物言志的词: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山水情诗词篇三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整理)

祖国的万水千山如此多娇,历来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欣赏不完的诗词绝句,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几首,请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搜寻更多。请选择喜欢的诗词,多读几遍,体会诗人的情怀,看谁记得最多。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物我合一而物

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

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 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 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 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 年年衰病减心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描写山水诗词名句(建议适当记忆一部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山水情诗词篇四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水情诗词篇五
《山水田园诗(完整)》

山水情诗词篇六
《山水田园诗》

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专题

一、山水田园诗的概念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创造一种田园牧歌

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二、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

活的闲情逸志。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整传神,语言质朴淡雅。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情感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

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

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

之间真挚的友情。

(提示)表现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

关系: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通过对山水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

闷,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但

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提示)1.常出现的景物有: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

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等。

2.常出现的人物有: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等。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脱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

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脱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三)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人刻画了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一方面通过首联、颔联对

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描写,间接表现其高洁不俗。另一方面通过颈联尾联西邻对其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潇洒疏放。

(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还有一部分诗作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或揭露封建剥削。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 前两句写景,气氛淡雅凄清,给人寂寞萧条之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寓情于景。寂寞的诗人“独出门前望野田”,似乎想凭此排解烦闷,“月明养麦花如雪”,写景转为轻快明丽,诗人的心情肯定也立即欣慰。诗人巧妙地借助景物色调的变化,反映出诗人情绪的微妙变化。

四、方法总结: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一)了解作者,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二)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三)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四)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⑴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变化。

⑵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

⑶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比兴手法的运用。

⑷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①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②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五)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读懂一首古诗,要尽量做到“四读”,即读诗题,读作者,读注释和读诗句(即读懂诗家语和炼字句),并能串译全诗。要读懂诗句,就是要读懂中国古诗语言变形的诗家语和炼字艺术。古诗中改变词性、颠倒语序、省略句子成份等诗家语,常常是为了格律与音韵美而形成的独有的语言组合规律。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使全诗增色不少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韵词和表颜色的词,或成为诗眼,或使诗句生动传神,或增强诗句的感染力,多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

五、实战训练:阅读下面几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1、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参考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2、 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析】(1)答题步骤: 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作者情感)。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解析】表达技巧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3、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⑴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⑵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简析】王诗从情入理,以情证理,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周诗以哀景衬乐情,写出了诗人的闲适安静。

【参考答案】:⑴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⑵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4、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参考答案】:(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山水情诗词篇七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

——李灵资老师

一. 学习方法

①初读诗词,疏通文字

②细读诗词,理解词句

③朗读诗词,体会情感

二. 分析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③厌:满足。

[理解词语及句义]

解题: 解词: 句义: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理解诗意及诗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背景知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词义]

查找有关资料,理解字、词意思。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③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④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中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部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辽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兴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理解词义]

补充词语解释: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怀念之情。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青、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做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3. 辨析

思考:三首诗各自描写了什么?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第一首诗写的是作者独坐敬亭山看到的、感受到的。第二首诗写的是作者远望洞庭湖水和君山的景色。第三首词写的是江南的江花和江水。三首诗词都写山、水,但写法上不同,第一首运用拟人的写法写敬亭山;第二首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洞庭湖水和君山的美丽;第三首妙不可言,首尾呼应,词句对仗,反问结束,极富感染力。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分析:

1、观赏漓江的水

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观赏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3、山水相映的景象

“„„连绵不断的画卷„„”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古人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

桂林山水岂止是应该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她还应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她是当之无愧的双遗产。因为她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滴水都浸透了诗情画意,她已经是“人化的自然”了。 桂林的官方之所以不申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桂林山水的知名度已经足够了,中国大多数地方申遗是为了借遗产的广告效应搞旅游。而桂林不需要世界遗产名录来做广告,她早在千年前就有无数大诗人做的广告了。

唐代有一位叫任华的官员在漓江边给朋友送行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大诗人韩愈这样描绘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杜甫诗曰:“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据考证,韩愈、杜甫从没去过桂林。没去过,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一定是耳闻了。可见在唐代桂林已经知名度很高了。

有人统计过唐代有30多位诗人写过桂林,宋代就更多了。如果说唐代的诗歌是对桂林山水情景交融的描绘的话,那么宋代的诗词对桂林山水就是直接的赞颂和打分了。

张孝祥的诗句“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还算是含蓄的;李纲的“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原是小玲珑”;大诗人黄庭坚的“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张洵的“桂林山水冠衡湘”;邓公衔的“桂林岩洞冠天下”;曾几的“江山清绝胜中原”;张孝祥的“桂林山水之胜甲东南”等,就是直接的评判了。

过去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不知起于何时。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在对独秀峰石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这里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原来早在801年前的宋代,时任广西提点刑狱兼权府事的王正功,在为赴京城赶考的桂林考生饯行的宴会上,当众赋诗,最早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

历代诗人描绘桂林山水的诗歌,至今已有1万多首。这些诗描写山水之准确,比喻之贴切传神,情感之真挚,炼词造句水准之高,都是文学的奇葩。

对于诗人们从古到今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我并不感到意外。但是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意外:诗人们对桂林山水的描绘与今日地理和地质学家用科学语言对桂林山水的解释竟然相互呼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好像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一对孪生姊妹。诗人描述现象,抓住特征,科学家则分类命名,解释原因。

如诗人注意到了桂林的山与其他地方(如中原)的山不同。按照地质学家翁文灏对山的分类,山有褶皱山、断层山、蚀余山、火山等,但桂林的山的确无法归到以上几类中,勉强归的话,归到蚀余山还算差强人意。

褶皱山和断层山等抬升以后,受到河流的侵蚀,都会形成脊线,一条大山脉的脊线或者呈鱼骨状,或者呈梳子状等;但是在桂林的山上找不到山脉的脊线,山峰一个个是独立的,拔地而起;峰丛则一簇簇地像莲花一样,也无脉。

一些诗人注意到了桂林的喀斯特山峰与褶皱山、断层山的不同。如唐代的柳宗元在《訾家洲亭记》中说:“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这样说桂林的山:“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清代诗人袁枚说得就更清楚了,他的《独秀峰》一诗这样写道: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这还不算,他后来直接在散文中写出对桂林山的这一看法:“大抵桂林之山,多穴,多窍,多耸拔,剑穿虫啮,前无来龙,后无去踪,突然而起,戛然而止,西南无朋,东北丧偶,较他处山尤。”(《随园全集・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十九)这样的文学作品有些像地理学论文了。

南朝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代张固的诗“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说的都是喀斯特峰林平原上孤峰的特征。

宋代诗人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这句诗就是对喀斯特峰林平原的形象化解释了。

诗人们用诗说桂林的气候。杜甫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白居易诗:“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今天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漓江流域由于季风的影响,5月至8月为雨季,与盛夏伴行,可为游客带来凉意。又因桂林在地貌上处于湘桂走廊,是南北气流的通道,这也是桂林夏日凉爽的另一个原因。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漓江水色的美和清澈是闻名的,假如漓江的水是浑浊的,那么桂林山水就黯然失色了。

韩愈的诗千古传诵: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蓟北处士的诗: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袁枚的诗: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他们写的都是漓江水的清澈。

漓江的水为什么清呢?地理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在喀斯特地区,降水对地表和河水对流经地区的侵蚀是一种化学过程,并以化学溶液的形式搬运,这是喀斯特地区河流水体泥沙含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非喀斯特地区,山坡和地表会覆盖一层风化壳,或者发育成土壤,降水和河水侵蚀产生的是泥沙,河流以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形式把这些泥沙搬走。因此在非喀斯特地区,河流在雨季经常是浑浊的。

到了徐霞客这里,他则把诗人与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优美的文学游记,而且还是17世纪伟大的科学著作。他已经不是对山水游览赏玩,也不满足于对山水美的歌咏和赞叹,他开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探险和考察。桂林山水吸引了他,让他在此驻留了一月之久。他在桂林探索了100多个洞穴。他两探七星岩,按他对七星岩的描述画下图来,几乎就是现代洞穴探险家对洞穴的实测图。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陈述彭、施雅风、周廷儒对七星岩进行了实地测量,并画出图来,他们发现徐霞客的记述精准无误。

他辨析了“石山”和“土山”,他分清了“峰林”和“峰丛”,他命名了一系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他称石芽地貌为石齿、石萼,岩溶漏斗为井和龙并,洼地中积水为石潭、天池,称地下河为伏流,称天然桥为天生桥,称岩洞中的碳酸钙沉积物为石乳、乳柱、石笋、石盆、石田、石丸等。他对钟乳石的成因说是“皆玉乳之所融结”,“石膏日久凝胎而成”,对石潭的成因说是“皆平地下陷”,落水洞的成因说是“由于水捣成井”尽管这些发现和思考并非都是在桂林山水的考察中得到的,但桂林的确是他喀斯特考察用力最勤,也是他最喜爱的地方。

山水情诗词篇八
《山水诗词》

描写山水的古诗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课外描写山水的古诗:

辛夷坞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课内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外描写景色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课内思乡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课外思乡的古诗:

绝句

唐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课内送别的古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送别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课内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外回乡之作: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课内情景交融的古诗: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情景交融的古诗: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课内咏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课内赞颂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课外赞颂母爱的古诗:

别老母

黄景仁 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课内爱国的诗:

示儿

陆游 宋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官军收河南河闻北

杜甫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课外爱国的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课内描写革命精神的诗:

长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外描写革命精神的词: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课内情景交融的词: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课内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课外描写景色的词: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 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春光好

(唐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课内咏物言志的词: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毛泽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3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