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一篇
《渔家傲 秋思 诗歌鉴赏》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写作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边防军事的副长官),兼管延州(今陕西延安),地处边塞,荒漠孤寂,与羌人为邻。他率领将士戍守边城四年之久。本词即写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三、【注释】

①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

③边声:边境特有的风声,乐声和马嘶声等。

④角:军中的号角。

⑤千嶂:崇山峻岭。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羌管:羌笛。羌族乐器的一种。

⑧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⑨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四、【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五、【简评】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此词慷慨悲凉,既写出了边地生活的艰辛,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六、【赏析】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作者用一个“异”字概括南北季节变换之不同,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

“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

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起谓“边声”,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颇得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神韵,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上片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边塞,虽然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淘洗,但在古诗人的笔触下,却依然留着相同的印迹。

下片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

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发的是凄切之声,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总之下

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七、【中心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边塞肃杀、荒凉战地风光的描绘,婉转地传达出戍边将士的爱国激情与浓重思乡的矛盾情绪,抒发了词人沉郁的爱国之情及忧患意识。

八、【写法举要】

1、用典。“燕然未勒”指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2、拟人。“衡阳雁去无留意”

九、【相关试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睡觉(2分)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

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

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二篇
《渔家傲 秋思》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三篇
《渔家傲·秋思》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四篇
《渔家傲_秋思》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五篇
《渔家傲·秋思》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六篇
《《渔家傲》《天净沙 秋思》导学案及答案》

诗词曲三首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渔家傲》《天净沙 秋思》。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怀,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3.品味诗歌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思乡的思想感情。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你觉得这两首词曲中哪些字词的字形、字音或成语比较重要,写在下面并在文章圈画出来。

(2)了解作者。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学习《渔家傲》。

1.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意。

2.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问题探究。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2)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学习《天净沙 秋思》。

1.解题,了解“元曲”。

一、目标导学

2.问题探究。

(1)这首小令哪几句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

(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

(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塞下( ) 衡阳( ) 千嶂里( ) 燕然未勒( )( ) .....

羌管( ) 人不寐( ) 枯藤老树昏鸦( )( ) ....

2.下面对《渔家傲》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课内阅读。

1.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描写荒凉的秋景,以显示 ,下阕自抒怀抱,表达了作者 和戍边将士 的复杂心情,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 。

(2)这首描写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片写景,围绕 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下片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 的抑郁情怀。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2.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 、 ;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知识链接

1.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死后谥号“文正”,他的文章诗词风格豪放,语言简练,

有《范文正公集》,其中诗歌268首,词传世仅五首,这首《渔家傲》写得慷慨悲壮,最为脍炙人口,散文代表作《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影响深远。

2.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任浙江行省官吏。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诗词曲三首答案

第二课时

三、互动探究

(二)学习《渔家傲》。

2.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3.问题探究

(1)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

(三)学习《天净沙 秋思》

2.问题探究

(1)前三句 后两句

(2)苍凉、恬静、荒凉 思乡

(3)游子思乡图

(4)烘托

(5)第二句与第一、三句之间是对比反衬的关系。突出断肠人的思乡之情之切。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略

2.B

3.C

(二)课内阅读

1.(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描写荒凉的秋景,以显示 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阕自抒怀抱,表达了作者 慨叹功业未立 和戍边将士 思念家乡 的复杂心情,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2)这首描写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片写景,围绕“ 异 ”字着笔,勾勒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塞下秋景;下片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将士内心的苦闷,那种 壮志难酬、有家难归 的抑郁情怀。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紧闭的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D )

(5)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1)答案:依次: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2)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A)

(5)(D)

(6)答案: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鱼家傲.秋思全诗呈现.第七篇
《古诗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6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