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失去健康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形容失去健康篇一
《关于健康》

1、下午3点适合谈心

有研究发现,下午3-6点是最适合人们会面谈心的时间。虽然这个时间人们的身体会比较疲惫,但科学家发现,这个时间人体内的皮质醇水平(一种压力激素)也会下降。这意味着,尽管你的大脑不像之前那么灵敏,但你会更加随和,很适合安排一个悠闲的会面,与同事讨论些问题。

2、经常熬夜的人一定注意通过食物调节身体

1.猕猴桃、猪脚可以呵护皮肤;2.绿茶、枸杞能够养肝明目;3.鸡蛋、燕麦帮助补充大脑营养;4.香菇、干红葡萄酒消除腹部脂肪堆积;5.山药、杜仲可以滋养肾气;6.苹果、冬瓜消肿利尿;7.三文鱼、酸奶防止肌肉萎缩。

-----------

3、12个信号告诉你该喝水了

无端感到疲倦;2、消化不良;3、出现便秘;4、不出汗;5、经常发热;6、头晕目眩;7、血液变稠;8、脸红;9、腰部赘肉增加;10、头痛头沉;11、有体臭;12、频繁眨眼。

4、【美丽驿站】

卸妆油的用法

„„„„„„

▲不是人人都需要用卸妆油

有的女生认为即使只用隔离霜或者化淡妆也需要用卸妆油,实际上,卸妆油通常只有像新娘妆之类的浓妆才需用到,一般的日常生活妆只需要选择适当的卸妆乳液或卸妆啫喱清洁就足够了。

▲双手是最好的工具

很多人习惯把卸妆油倒在化妆棉上进行卸妆,这样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容易因为掌握不好力度和手法对脸部肌肤造成损伤。将卸妆油倒在双手手心,再以画圈按摩的方式进行卸妆才是最佳方式。

▲没乳化的卸妆油效果等于零

卸妆油中的乳化剂需要遇水经一段时间后发生乳化作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如果把卸妆油涂在脸上按摩后直接用纸巾擦掉或者用大量清水冲洗,卸妆油并不能完全卸妆,残留的物质还可能导致毛孔堵塞、引发痘痘。最好将掌心的卸妆油加水揉搓后再于脸上按摩。

5、【养生堂】

软化血管的药食两用粥

„„„„„„„„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都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对此,小编给您介绍几款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的药食两用粥: >紫薯麦片粥

紫薯洗净后切丁和燕麦片放入水中,熬煮成粥,调味后即可食用。紫薯富含膳食纤维素和药用价值很高的花青素,具有降低血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燕麦片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葡聚糖,可降血脂,两者协同可起到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苦瓜黑木耳粥

将苦瓜去瓤,切成小块,黑木耳水发后切末,梗米洗净后和黑木耳放入水中,大火煮开后,用文火煲,八成熟后放入苦瓜熬煮成粥,调味后食用。黑木耳能有效地防止血栓的形成。苦瓜能调节血脂,有“植物胰岛素”的美称。

【食字街头】

--------------

6、吃出好记忆的食物(一)

--------------

脑力劳动者吃什么好?

营养保健专家研究发现,一些有助于补脑健智的食品,并非昂贵难觅,而恰恰是廉价又普通之物,日常生活随处可见,脑力劳动者的饮食也是很讲究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种健脑食物。

[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牛奶]

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此外,它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

[鱼类]

它们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鸡蛋]

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

实验证明,吃鸡蛋的妙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

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1、2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小米]

小米中所含的维生素B1和B2分别高于大米1.5倍和1倍,其蛋白质中含较多的色氨酸和蛋氨酸。临床观察发现,吃小米有防止衰老的作用。

如果平时常吃点小米粥、小米饭,将益于脑的保健。▲

服用这些药物不宜喝热水

*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催化剂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维生素C--是水溶性制剂,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止咳糖浆类--此类糖浆为复方制剂,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影响对咳嗽的治疗效果。

7、螃蟹哪些部位不能吃

蟹泡即蟹胃,将蟹盖里的黄挖出扳开,蟹泡在口器部分;蟹腮和腮下的三角形蟹白,这些都

是大寒之物,而且比较脏;蟹心,呈六角形,在螃蟹的中央,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蟹肠,藏在蟹黄里小小的一条线。

8、[葡萄酒的妙用]

*把肉浸入葡萄酒内,由于酒有多种酵素和酒精,与肉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使肉变软,保持相当的新鲜度,肉煮熟后鲜嫩好吃。

* 葡萄酒开启后,若存放过久,就会变成醋,具有芳香味,用来做沙拉非常好吃。

* 鱼肉独有腥味,用红葡萄酒处理,酒中鞣质及香味可将腥味消除。

*当你买了熟肉分次吃的时候,将暂时不吃的那块在切口处涂上一些葡萄酒,然后包好放在冰箱里,这样可以保持其新鲜不变味。

*炒洋葱时,加上一点葡萄酒(一个洋葱加1/4小杯),这样就不会将洋葱炒焦。

*感冒时,将一小杯红葡萄酒在火上加热,再打一只鸡蛋在酒里,搅拌一下即停止加热,晾温后便可饮用。

这就是德国医生治疗感冒的鸡蛋酒。在法国是在加热后的红葡萄酒里加上一些柠檬汁和砂糖,效果也很好。

9、立冬饮食应少咸增苦

专家提醒说,立冬时节公众在起居和饮食上,要遵循“早睡晚起”和“少咸增苦”的原则。早睡可养人体阳气,迟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在饮食养生方面,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

10、大雪节气养生要吃"三大"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我国不少地区会有较明显的降温、大风天气过程。专家提醒,大雪节气养生要从饮食开始,其中大白菜、大红萝卜缨和大葱都为这个节气较好的食疗佳品。

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但能起到润肠、促进排毒的作用又刺激肠胃蠕动,促进大便排泄,帮助消化的功能。大红萝卜缨补钙,一份凉拌萝卜缨就能完全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A和K,以及55%的维生素C和27%的叶酸,和10%的钙和锰。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

11、营养食物10种“最”健康

1、最好的早餐:全麦食品;2、最好的水果:猕猴桃;3、最好的蔬菜:菠菜;4、最好的主食:谷物;5、最好的快餐:披萨;6、最好的坚果:杏仁;7、最好的肉类:瘦牛肉;8、最好的甜点:酸奶;9、最好的果汁:橙汁;10、最好的沙拉原料:西红柿。

12、7个经典祛痘方法

1、鼻头:少吃冰冷的食物。2、鼻翼两侧:不要过度的纵欲或禁欲。3、印堂:避免烟、酒等刺激性食品。4、左侧脸颊:不要让身体处于过度的闷热环境中。5、右边脸颊:避免芋头、海鲜类易过敏食物。6、侧面下颌骨:可用刮痧方法帮助身体排毒。7、发髻边上:加强卸妆和清洁。

13、【养生之道】

九月养生宜吃梨子粥

„„„„„„

进入九月后虽然秋高气爽,但很多人都会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专家推荐,食疗选择梨子粥,可生津润燥,是秋季较好的保健食品之一。专家指出,人们在秋季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秋燥症状,因此九月里防秋燥对于保健养生非常关键,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例如可以多吃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还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同时要少吃鱼虾、海腥,如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辣椒等。专家还推荐给市民秋季养生佳品梨子粥,取梨两个、粳米100克,将梨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梨子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14、【“慧”生活】

牙齿问题不同牙膏选择不同

„„„„„„

▲牙齿问题:牙黄。高含量的小苏打配方的牙膏,溶解后的小苏打颗粒深入清洁牙齿缝隙和牙龈线,低磨损配方,安全提亮牙釉质,让牙齿更洁白。如果牙齿的烟渍和茶渍比较重,要想除去这两大难题,一定要选择含有山梨醇、甘油、已经氧化锌等成分的牙膏,可温和去除烟渍和茶渍,不给牙齿带来任何负担。

▲牙齿问题:牙齿敏感。真正的防敏感牙膏可以释放构成牙齿的天然成分,比如NOVAMIN专利技术,它可以释放出钙已经磷酸盐,在牙齿表面形成矿物保护层,帮助牙齿修复敏感的受损部位。

▲牙齿问题:口气。牙膏中的冰霜珠子含有天然茶香成分,因此具有超爽活力,能在刷牙时立即融化,带来强劲的清新口腔的能力,有效帮助清除口气,让口腔进入意想不到的清爽境界。

▲牙齿问题:牙周病。含有CLINICA的独特成分“酵素”可以达到牙缝深处、分解、清除隐藏在牙龈沟的牙垢,且抑制牙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大大降低了患牙周病的几率。

▲牙齿问题:牙釉质脱落。液体钙是一项突破性的专利技术,它可以通过填充牙齿表面的细微裂缝来补充牙表牙釉质,此外它还有助于防止斑渍,保持牙齿持久洁白。

【美容美体】

▲皮肤粗黑:用白醋与甘油,按2:1混合,常搽皮肤,一日二至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性黑皮肤均有疗效)。

▲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半两,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以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除雀斑:杏仁5钱,磨成细粉,用鸡蛋清调成糊,每晚睡前涂面部,次日清晨用温水洗去,一日一次,10—15日显效。

▲黄褐斑、蝴蝶斑:冬瓜汁、白醋等量,调匀搽面部,一日2—3次,搽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除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与蜂蜜按2比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将黑色素分解,皮肤变白红润。

▲除粉刺(酒刺、青春豆、痤疮):鲜黄瓜汁、白醋等量调匀,先用热水洗脸后再搽脸,一日三次,搽后过10分钟用温水洗去,连用半月可愈。

▲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加陈醋2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头发。

15、【健康达人】

偏方治慢性支气管炎

„„„„„„

杏仁粥

原料:粳米100克,杏仁30克,冰糖适量。做法:粳米淘净,加水1000毫升,大火烧开后,再将杏仁去皮尖,捣烂放入,转用小火慢熬至粥将成时,下冰糖,熬至糖溶粥成。分2次空腹服用。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胸闷、便秘。

16、【新知】

▲你的“睡商”高不高?

„„„„„„„„

除了智商和情商,人还有“睡眠智商”,简称“睡商”。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美国,该国睡眠基金会为此曾做过一次测试,超过83%的美国成年人“睡商”不合格,对睡眠认识错误太多。以下关于睡眠的知识,你都知道吗?

>如果开车想睡觉,可以提高收音机的音量来保持清醒。

错。有研究显示,无论是提高音量、嚼口香糖、打开窗户,都不能抵抗困意的侵扰,只有轻微的减轻作用。

>没睡够觉可以补回来。

错。周末大睡一上午不仅不能补回失去的睡眠,还会打破正常的睡眠规律。因为人体生物钟相对固定,睡眠都是有规律的。

>数羊可以帮助入睡。

错。不管是数什么,都是靠分散注意力来达到催眠的,能睡着基本上也是由于太累了。 >闭目养神不能满足睡眠需求。

对。睡眠就像食物、水对身体的重要性一样,是无法被短暂的闭目养神所替代的。

17、【养生堂】

▲身体疼痛可能是“心情不好”

„„„„„„„„

如果你突然有胸闷气喘、心悸的感觉,请不要着急,因为这不一定是某种急性疾病发作了,或许仅仅因为你“心情不好”。

身体的疼痛有两种类型:一是实际的器官伤害造成的疼痛,如受伤;另一种就是由于心理问题,通常是焦虑和抑郁情绪表现在身体上,造成身体不适。胃痛可能因为心里有害怕情绪,肩颈痛是有怒气未消,胸痛是因为伤心、悲痛情绪的压抑,骨盆及下腹部的不适可能是由于性压抑„„在心理学的临床经验里,身体不适的区域和特殊情感的压抑有一个大致的对应关系。

情绪压抑既然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适当的发泄就很重要,否则情绪积郁在身体中,时间长了甚至会给身体脏器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18、【小贴士】

▲ 一招去黑头:打一个鸡蛋,取少量清澈的蛋清涂在黑头上,然后盖上棉花,待蛋清风干

后将棉花拉起,黑头就消除了。若拉起棉花时感觉有些痛,可把棉花沾湿。

19、◎巧吃食物可治病

>>1、呕吐:吃蕃茄;2、龋齿:喝茶水;3、口臭:多饮水;4、感冒:吃大蒜;5、心脏病:喝苹果汁;6、高血压:喝橘子汁;7、脱发:吃红枣、牛排;8、哮喘:多吃鱼;9、牙出血:吃猕猴;10、运动疲劳:吃香蕉;11、不育症:吃杂粮;12、打嗝:吃白糖。告诉关心的人„

20、【养生堂】

四大养生汤冬季保健康

>排骨汤抗衰老。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

形容失去健康篇二
《关于健康》

关于健康

健康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给人遮风挡雨,不管男人也 好,女人也好,首先要善待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才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 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浮云。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段话:

穷人失去健康,等于雪上加霜;

富人失去健康,等于一辈子白忙;

男人失去健康,她会成为别人的新娘;

女人失去健康,他将会从新妆点自己的洞房;

老人失去健康,天伦之乐成奢望;

儿童失去健康,他的父母会痛断肝肠。

人这一辈子,没了健康,都是在白忙。

形容失去健康篇三
《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

2006年健康与健康生活方式培训讲稿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残疾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也就是说健康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身体生理没有疾病残疾,体格健全;二是心理和精神处于平衡稳定状态;三是人与社会相适应,达到了和谐相处的完美状态。 •健康是人生价值中最基本的要素,常被形容为数字1,而其他方面每获得一份成功既是1后面加一个0,可见成功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然而,一旦失去健康这个1,那后面一串0也就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 追求健康的目的是什么•人人都希望拥有健康,那么为什么要追求健康,追求健康的正确目的是什么呢?

•从个人来讲,追求健康就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享受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从家庭来讲,就是为了为家庭作贡献。

•从社会来讲,就是为了为社会创造财富。

•总之,追求健康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而且也是家庭、社会的需要,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需要。

•如果失去健康,除经济高消费外,个人受罪,家庭受累,社会倒退。如何追求健康•追求健康的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健康行为。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做到的,最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途径。其他途径都是协助解决某种健康问题的补充措施。

•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切忌放弃主观努力,而去依赖医生、药物和保健品。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得健康、减少疾病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包括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学习掌握健康知识。

•合理安排膳食。

•坚持适当运动。

•改变不良行为。

•保持平和心态。

•自觉保护环境。

•洪昭光现象:健康需求,卫生科学知识普及化的典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四大基石

健康快车争论•健康无快车可登,要靠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去交换。 •健康生活方式付出多,健康状态良好。反之,健康就差,疾病就多。 •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获得的,而是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要保证健康,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否则就会失望,失去信心。

四大基石的由来•美国上世纪70年代推广四句话: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经常运动。慢病下降,人均寿命增长10岁。

•后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者引进,改为:不吸烟、少饮酒、合理膳食、经常运动、情绪稳定。

•后洪昭光教授改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合理膳食•健康的饮食(吃什么)+良好的饮食习惯(怎么吃) •讲原则,灵活掌握(因地、因时、因人、因经济与条件而宜。) 基本原则是:

健康饮食:越杂越好。饮食种类一般无好坏之分,符合个人生理需求即好。

良好饮食习惯:适时适量有规律,咀嚼充分好心情。

洪昭光提出: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总体讲,很具体、很形象,好理解。缺点也是太具体、太死套,所以,大家不能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和运用

合理膳食:一二三四五•一、一袋牛奶;补钙,800mg——500mg;两袋豆浆;从小补。

•二、250g——350g主食:5——7两,调控体重;一句话减肥:“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三、三份高蛋白;不能太多太少,3——4份/天即可(每份一个蛋,一两肉)

一把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二两肉。

动物蛋白以鱼类最好,“四条腿的尽量不吃,两条腿的控制吃,无腿的放开吃。” 植物蛋白:以豆类为好,减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前列腺肥大。

•四、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一多三少(多醋,少糖、盐、油。)七八分饱因每顿有保障。”•五、500g蔬菜、水果,防癌,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减肥。

合理膳食:红黄绿白黑•红:西红柿1个/天,熟吃,预防前列腺癌。 一点红葡萄酒,预防心脑血管病。

•黄:红黄色菜,含v——c,防癌,动脉硬化,眼花,儿童呼吸道感染。

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瓜等。

•绿:绿茶。含抗氧化自由基,防癌、益寿、防动脉硬化。

•白:燕麦片。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减肥、通大便,控制糖尿病。 •黑:黑木耳。降血粘稠度、防栓塞、5——20g/天。

•五谷杂粮是基础,蔬菜水果要充足,奶鱼肉蛋天天有,适当控制盐糖油。 •强调要吃早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早餐不可少,午餐适量好,晚餐适当早。

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所有健康生科学研究方式中最重要的内容。它超过其它一切保障作用总和。(占一多半)。因为心理健康本身就是健康的组成部分,另外,心理是否健康直接还影响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

•如许多100岁以上老人,其它生活方式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态好,爱劳动。

•具体说就是心胸开阔豁达,性格随和,心地善良,不懒惰,爱劳动 •而许多人非常讲究生理养生,但由于没能调整自己的心理情况而患病早亡。

•如梅兰芳先生,62岁就是由于亲近的几个朋友,过分悲痛而成疾早忘亡。 什么叫心态好(心理平衡标准)•三句话: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对待自己:不越位,不自卑。多数人把自己看高了,少数人看低了,自知自明难。

•对待他人:不求回报,感激之情,宽容他人缺点

•对待社会:讲奉献,讲互助,乐观态度看世界。认为世界是美丽有趣的 生

活就是美好的就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者可以长寿,厌恶生活的人必是早亡。

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心理•1、目标适当:最好适当不调,起码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

•2、善于化解:不顺心事谁也免不了,但要学会自我化解。如换位思考。 •3、适应社会:不要光想着以已为中心改造环境,要适应环境。看不惯腐败。

•4、降低欲望:行为上尽可能争取改善生存环境,思想上要学会乐于所处环境。要知道前面有个骑驴的,还有许多不如的。前三名。

•5、善待人;以助人为乐趣。

•6、爱好广泛,热爱生活。

心理平衡(情绪稳定)要靠自我修练•1、增强承受能力:包括欢喜事、悲伤事

•2、避免自导烦恼,大部分烦恼为杞人忧天,日本100岁老医生:“无愧疚于昔日之非,不忧愁于明日之是”。

•3、主动寻找美好感受,一般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只要换位思考,同样的事就能找到好的感受。如老太太的故事。

•一时做不到不怕,慢慢来,功到自然成。

•新编一二三四•一、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人为生之本,钱财乃身外之物。

•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难得糊涂,聪明反被聪明误。 •三不如: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即好,人

形容失去健康篇四
《关于健康的内容》

形容失去健康篇五
《关于生命健康》

关于生命健康

热爱生命,崇尚健康,是人一生追求的全部内涵。有健康才有蓬勃的生命,然后才会有努力、奋斗和财富。选择健康产业,是我们对生命的敬佩,是对人类生存本质意义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健康,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健康呢?

一、健康的标准

现代医学成果表明,人类健康的标志既取决于人体吸收营养成份多少,更取决于生命功能的高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制定的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健康作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其十条标准是:

⑴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⑵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⑶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⑷对于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⑸体重标准,身体均称,站立时身体各部位协调;

⑹眼睛明亮,反应敏捷,无炎症;

⑺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⑻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⑼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⑽善于休息,睡眠好。

二、健康的四大基石

健康的机体必须有: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心理这四大基石。

民以食为天,人生下来就会吃,但如何吃得合理、吃得科学是现代人健康必不可少的第一基石,可以说,现在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生命在于运动,缺乏运动,人就失去了活力;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有两大作用:①保存能量:睡眠可以使体内所有系统的运作都缓慢下来,如心跳减缓、血压降低、体温降低、使能量的释放大大降低,从而达到保存能量的作用;②自我修复:在睡眠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的生长激素,生出大量的新细胞,同时受损细胞进行自我修复,以维持身体健康。人不吃饭能活20天,不喝水能活7天,但不睡觉只能活5天,一夜睡眠的不足就可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巨大损伤,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健康更为重要的因素,祖国医学认为七情皆可致病,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良过激的情绪刺激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如果你的健康是100分,那么以下几条因素会影响到你的分数: 10%来自于社会。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是人过七十不稀奇。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使人的寿命大大提高了。

15%来自于你家庭的遗传因素。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结肠病、癌症……与遗传有直接的关系。

8%来自于医疗。你所接触的医院设备、医生的医疗水平对疾病的影响为8%,并不象有些人想象地那样,有了病找个好医院、好大夫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7%来自于你所处的环境、气候。空气、水源、食品的污染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破坏环境、乱砍乱伐森林,导致大自然对人类进行各种各样的惩罚,威胁着人类健康。

以上四点可影响我们健康的比例一共是40%,而健康的60%因素不在外界,而在我们每一个人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方法上,很多疾病可防而不可治,然而,许多人正不知不觉地“等待”疾病,然后去求医。需要唤醒人们的是:生命在你自己手中。所以今天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

2001年2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01年第三号消费警示:绿色消费最安全。

中消协经调查发现,目前消费领域存在以下涉及健康、安全的问题: ⒈食品遭遇各种污染,表现为追求利润和缩短生长周期而滥用生长素和农药化肥等。

⒉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形成的不健康饮食方式。

⒊日常生活习惯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学品,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长期使用清洁剂等化学品,会损伤人的神经中枢,并有致癌因素。

⒋家庭装饰材料中化学污染严重。

⒌一些厂家故意隐瞒产品所含有害成份,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大

量接触有毒物质,健康权益受到损害。

鉴于此,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中消协特发出郑重警示:绿色消费最健康,并提醒消费者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的观念,选择绿色食品,培养健康饮食习惯,选择绿色生活用品,绿色家居用品和绿色居室装修,科学理智、健康安全地消费。

形容失去健康篇六
《关于健康》

形容失去健康篇七
《失去一个人表达的痛苦句子》

失去一个人所表达的语句

走过了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了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了味,才知道有涩有凉。再多的纠结和彷徨,再多的挫折和沧桑,笑中变淡,淡久弥香。爱恨也许仅仅就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爱,那不仅是要懂得宽容更是要及时的,很多的事可能只是在于你心境的转变罢了。

.爱让一个人失去自我,情让一个人无法超脱。爱上一个人,最终会爱上寂寞,爱上一个人,最终会习惯冷落。慢慢你会懂得,只有爱是不够的,滚滚红尘,你需要的远比爱更多,比爱更温暖的是拥抱,比爱更久远的是牵手,比爱更灿烂的是笑容。

.爱一个人,就是要他远离孤独的烦忧;爱一个人,无论他在何方都要为他默默的祈祷;爱一个人,就是要他告别失意的困扰;爱一个人,就是要他不再经受心灵的折磨;爱一个人,情愿让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为他铺平道路。

.想看一个人是不是真喜欢你,就观察他会不会主动找你。如果每天都找你,有话没话都聊几句,哪怕看起来平常,其实心里爱煞你了。如果有人爱搭不理,等你找他了才回几句,那大概是可有可无。若有人连续几天都不和你说话,就等同于分手。爱是主动,因为相爱,就是急不可待。

.距离不是难题,心的距离才是利器;时间不是苦药,爱的时间才是真谛。若你拥有一份异地恋,不必焦虑,也不要心急,只需相信:真爱经得起考验,也需要考验。若你失去一份异地恋,不必难过,也不要伤心,只需明白:你失去的叫爱情,并不叫真爱。真正的爱情求之不来,挥之不去。

.爱情如果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三分是望穿秋水的等待,三分是痛不欲生的误会,三分是心心相印的珍惜,剩下一分是偶尔的心猿意马和思想背叛。友情如果是十分,我愿意这样珍存:三分是惺惺相惜的欣赏,三分是淡如清茶的牵念,三分是雪中送炭的相助,剩下一分是和而不同的争论、辩驳和各执己见。

.相似的人适合一起欢闹,互补的人适合一起变老。如果有人想娶你,根本用不着等到你长发及腰。如果有人愿意去为你做到,历经千辛万苦也是会一直的去做下去。所以啊,当别人在你面前说出了那一套又一套的理由,找出一个又一个拖延的借口时。毫无疑问,他只是不够爱你而已。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是依靠法律维系的,爱情则依靠浪漫。浪漫的事,大多发生在恋爱时,它是确认两人亲密关系的重要手段。婚后两人除了彼此责任之外,如果还能继续浪漫,爱情之树就常青了。

.爱上一个人,可能不需要什么理由,但是不爱一个人时,一定得弄清楚原因,要不然,同样的伤感故事还会重演。

.时间会过滤掉感情中的渣滓……爱过的人,要记得。给过的情,要承认。对那些曾经喜欢自己、向自己告白的人说谢谢,记得他们的真诚与付出。人生岁月里,他们给过温暖,给过爱意,孤独时的陪伴,失落时的鼓励,哭泣时的拥抱,微笑时的追随……直到有一天,你会遇到你的归宿!

.如果有人爱你,就让他爱。如果有花送来,就谢谢。如果有人约你,就考虑。在这世上,别人对你好,都不太会伤害你。只有你对别人好,才会一再反噬,令你痛苦。所以,放心大胆的让人爱,而小心谨慎的去爱人。其实,爱上一个人,就是给了他,伤害你的权力…… .如果把爱情经营成亲情,尽管分不开,但是会越来越没感觉。亲情给人温暖的感觉,爱情给人浪漫温馨的感觉,亲情里不可能有浪漫,爱情里却可以有温暖。所以,爱情不是亲情,爱人不是亲人。

.无论生活还是爱情,往往都是先有珍惜才有幸运。不要丧失了对生活的危机感,这样你才是能感谢每一天的平安;不要丧失对爱情的危机感,这样你才是会感谢他又多爱你一天。爱情那往往就是神秘的东西,一个人是可以有好几次恋爱,你会发现,最爱的人也就是只有一个,而在你身边的,又往往不是你最爱的人。

.爱你内心的人,其实并不比爱外表的人高尚多少,只是会掩饰而已。爱你才华的人,其实也并不比爱钱包高尚多少,只是关注点不同。其实相爱,就是喜欢对方的某些优点。但那远远不够。因为爱优点容易,但爱一个人的缺点却难。正因为此,爱你多少不重要,包容你多少才重要。

形容失去健康篇八
《关于健康的故事》

几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故事

1、一个关于健康、成功和财富的寓言故事

一名妇女归家时,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自家门口。 她不认识他们,便对他们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 三位老者问道:“男主人在家吗?” 她回答:“不在,他出去了。” 老者们答到:“那我们不能进去。” 傍晚时分,丈夫回来了,也发现了门口的老者。妻子向他讲述了所发生的事。丈夫说:“快请他们到屋里坐。”妻子请三位老者进屋。但他们说:“我们不一起进屋。” 其中一位老者指着身旁的两位解释:“这位的名字是财富,那位叫成功,而我的名字是健康。”接着,他又说:“现在你们进屋去讨论一下,看你们愿意我们当中的哪一个进去。” 于是,丈夫和妻子进屋里商量。丈夫说:“我们让财富进来吧,这样我们就可以黄金满屋啦!” 妻子却不同意:“亲爱的,我们还是请成功进来更妙!” 他们的女儿在一旁倾听。她建议:“请健康进来不好吗?这样我们一家人身体健康,就可以幸福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了!” 丈夫对妻子说:“听我们女儿的吧。去请健康进屋做客。” 妻子出去问三位老者:“敢问哪位是健康?请进来做客。” 健康起身向她家走去,另外两人也站起身来,紧随其后。妻子吃惊地问财富和成功:“我只邀请了健康。为什么两位也随同而来?”两位老者道:“健康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就会陪伴他到什么地方,因为我们根本离不开他。如果你没请他进来,我们两个不论是谁进来,很快就会失去活力和生命。所以,我们在哪里都会和他在一起的!”

2、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3、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见本报1月7日的《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4、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

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5、如果是你,你会吗?

有一个人被老虎追赶,紧迫之下被逼下悬崖,幸运的是,在跌落的过程中,悬崖边生长的一棵小灌木接住了他。抬头看,那只老虎在上面虎视耽耽。怎么办?要等老虎离开后再想办法上去吗?突然,“咔咔咔”的声响从脚下传来,循声望去,一只小老鼠正在啃咬他现在抓着的“救命稻草”———小灌木的根部。

正在这时,一团团鲜艳的红吸引了他的眼光,那是一些熟透的野草莓,近在咫尺呢!于是,他伸手拽下野草莓,毫不犹豫地塞进嘴里,不由得发出感叹:“哇,好甜呐!” 点评:在现实生活中,当不幸、危难和压力一齐向你逼近,你是否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具备这种精神的人,也是能在职场高压下坦然生存的人。

6、心态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7、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

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8、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9、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路上的风雨,如此,难免会跌倒于泥泞地上。就如小孩看老人,以为只要有钓竿就有吃不完的鱼,像职员看老板,以为只要坐在办公室,就有滚进的财源。

形容失去健康篇九
《当我们用疾病这个字来形容人体的时候》

当我们用疾病这个字来形容人体的时候,我们带着恐惧,拒绝,抵触,害怕和担心。我们一生都不希望生病,我们把一切不舒服的状况,都归为疾病,并以一切办法,各种药物,甚至不惜动用激烈的,破坏性比疾病更可怕的手术与化疗来摧残身体,以换得一时的舒服,从而感到安全。然而这是真像么?我们甚至连敌人是谁都还没看清楚,就起用炸弹轰炸。很多情况下,对身体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严重地破坏和干扰了正常的组织和系统。医生们乐于迁就病人的企图,并不探求对疾病的根本了解,就把一切看来不利的状态尽量掩盖。这是个很赚钱的买卖。病人大多情况下,永远都治不好,所以,永远都需要医生来帮助压制不舒服的状态,直到死亡。

万物的兴衰都有其节率,再好的车,即使停在那里不开,也一样会在一定的时间里损坏。春去秋来,每个物种都会随季节、节气而发生体能及机体的变化。这是必然,不是偶然。人体时刻都会因环境、气候、地理、压力的变化而发生身体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状况,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工作需要而停止。而为了满足人类的周而复始的工作需求,人体被迫需要保持时刻的状态以适应工作要求,这样就令人们不愿意接受身体的不适,急于鞭策已经疲倦需要调适的身体快速投入亢奋的状态。各种医疗手段恰好满足这种需求。由于这种需求可以很轻易的就得到满足,以至于人们

相信这种治疗的作用,并放大胆地去伤害自己,放大胆地、不顾身体的节律随意驱策身体不停地支出和损耗。

很难相信在现今科学如此昌明的年代,却有一个行业,人民最敬重,最信赖的行业。所做的行为,却是时常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地伤害那些辛苦工作,为社会,为家庭拼命工作的人们。这真是一个悲剧。必须终止,是到了该终止的时候了。

尽管医学不断在发展,对于急救、外伤医疗控制、妇产科等等,有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现存的漏洞也的确大的吓人。 无数的人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痛失亲人却哭诉无门,有的终身服药,活的战战兢兢。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了。尽管这很冒险,传统的势力实在太庞大了,人们也已经缺乏面对真相的勇气和决心。虽然他们当中无数的人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和亲人的病治好过,但他们却全力以赴地维护着这个系统。这实在是很滑稽和荒谬的事。

虽然有很多有良知的医生一直企图改变现状,然而却那么困难。

事实上上疾病只是人体的一阶段的表现。人体总是不停地有所表现,就象风吹动了树枝。又象雨落在花瓣。宇宙万物始终都在建立平衡又打破平衡的过程中,变化,相对地,总是不断地在进行。疾病正是力的一种新的平衡方式。对于自然来讲,你和一草一木没什么两样,你不会更尊贵,也不会更

低贱。你长长什么样都是正常的,树可以弯腰长,你也可以驼背走。没有疾病的存在,只有力的平衡模式在变化着形态。

从感觉,到反应,到对抗,采取措施,也维持新的平衡,到采取更厉害的办法来调节平衡,身体随时做着一系列的动作来适应状况。状况总在变化,身体的表现就跟着变化。这是必然的。变化并没有好与坏,变化,只是对应与状况而进行的调适。调适的方式,有些是我们的神经系统捕捉得到的,有感觉的,痛、酸、肿、胀、痒、麻。我们就产生恐慌,觉得害怕,把它叫做病症。有些调适方式,是我们感觉器官未能捕捉到的,我们就当做是健康的,没问题的。 问题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究竟要治疗什么?

阳光照在你的脸上,你会有感觉。风吹过你的发际,你很舒服。

树木被移到缺乏阳光的地方,逐渐枯萎。有些叶片干枯着,该怎么治疗呢?不就是移到阳光下就可以了么?

生命的诞生,或许只是为了储藏水分的一种方式。氧气也来自于水。最初的地球,可能只是冰冷的冰的世界。随着气温上升,水分将不断流失。各种生物其实大部分都是水,在整个体重中含量很高。可以把所有生物体都当成是装水的装置。脂肪可以保护水分不易被蒸发。蛋白质结构提供一个完

整构造。风、水,风水。风是氧气,也带着水。云、雾、江河、露珠、植物,都是水的不同形态的体现。生命的质量,其实就是水的质量。人如此。植物如此。地球也如此。 自然疗法的基础,在于相信人体作为大自然创造的精华,本身具备了大自然几十亿年来,抵抗各种伤害和压力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密码的方式写在DNA内。一旦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密码就会打开,从而启动一系列的应急,修复措施。这些措施的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被称作疾病的症状。它是人体受到伤害时,一种根据体内现有资源,进行生物治疗的方式。也是人在压力状态下,采取的自我保护手段。是一中折中。目的是从被破坏的平衡中建立新的平衡办法。这些办法是随机的,根据压力的不同,随机地进行调整。每一种调整,最后都表现为一系列的症状,医学上也根据不同的症状,取名不同的疾病。这也是各种疾病一直找不到有效的治疗办法的原因。因为疾病本身就是治疗。在没有充分认识疾病对于身体的实际意图之前,医生们是无法帮助身体的康复的。

适用于战争的技术,并不适用于建设

可能我们需要让大众彻底明白慢性疾病与急性病之间,本质上的差别。适用于战争所需要的思想和技术,并不适用于建设。就像1949年10月,中国结束了战争,这个经历了百年创伤的国家,“各项指标都不正常”,不能靠急于调整某个农业生产指标或者大炼一下钢铁来改变。改革需要时间,需要各个系统的共同的建设与逐步地完善。

比如:能源、交通、金融、工业、科技、教育、商业等等,需要一同发展。人体也一样。当一个慢性疾病经由多年的累积而形成的时候,所需要的,不是急性病的控制方法和思想,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一个完整而持续的整体自然医疗计划。

这些计划包括改善呼吸、饮食、心情、运动、放松、营养补充以及按摩、针灸、药草等等,多种有利的方式的组合,扶助身体的建设。

适当地借助医疗技术的力量,以帮助身体能够获得时间来进行调整,从而让身体赢得时机来获取更多的帮助,在某些时候,是有意义的,我们并不排斥。我反对的是,扩大了医疗的作用,而忽略了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而慢性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重点取决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对环境因素的主动调适。也就是掌握在患者自己手中。所以,病人如果愿意学习整体的、自然的、医疗观念,建立新的生活、饮食、呼吸、运动等习惯,病人就可以有能力自愈。

医患之间的矛盾,其实主要集中在慢性病的处理上。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其实也在于这一点。一旦把医院分拆。医院在急救方面继续发挥其作用,可以使医疗水平更进步,更有效。另一方面,国家因此产生了新的行业,将由具有整体医疗养生观念的机构来制定系统的调理综合计划。国家可以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又有一个新的增长点,而人们的健康,才有了真正的保障。

人体的损耗,需要的是修补。这个时候,医药的作用是极小的。修补需要的是时间和材料,而这些材料,就来自于人体所摄取的食物。

几乎没有人反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这个从中国到印度,到希腊医学系统都达成的共识。奇怪的是,却又似乎很少有人愿意相信,靠食物就可以战胜疾病。很少有人真正去实施运用食物来战胜疾病的计划。人们有一句口头禅:医生都治不好,你怎么可能吃食物就治好。这句话听起来可是很厉害的。可惜这本身就不合逻辑。医生只是在健康领域的一个职业之一,还有很多公认的对健康很重要的方式,比如:运动管理、按摩、行走、呼吸。医生都治不好。只代表这条路不通。并不是代表没有路。

可惜人们习惯了这条狭窄的专业医疗之路,却不知道,迈向健康,有着广阔的,宽广的各种道路。需要的,是人们原意站起来,主动去寻找,而不是绝望地在那里等待,等待神医的出现,等待神药的发明!

一个关键的思想是,“损耗”需要的不是治疗手段,而是修复过程,或者叫作计划。任何妄图把损耗治好的人,最终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对症下药”这句话,在这个问题上,显得错误百出,因为慢性疾病“损耗”的症状复杂多样,层出不穷,而且相互交错。如果“对症下药”,就要下各种各样的药了,因为症状实在太多,等于,每个医院设置的科室都可能得参观一遍(实际情况也接近这个样子)。问题是,各种各样的药,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副作用,就会导致各种各样新的不同的疾病---这些新的病来自于药物所引起。

“副作用”这个词用了个“副”这个字,在中文里,副就是不太要紧的意思。人们真的天真地接受了副作用的发生,因为他们以为不要紧。天啦,这是多大的一个误区呢,副作用,就是代表另外一个可怕的疾病的发生,代表另外一种严重的健康损害,你怎么可以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小问题呢?

在慢性疾病的问题上(损耗性疾病),实际上症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它是身体和我们交流的语言。这和急性病的症状控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们习惯上把症状当成了敌人,与身体进行对抗,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扰乱了身体自愈修复的程序。所以,我需要呼吁和强调,现代医学,要把急性疾病和损耗(慢性疾病)更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它们的性质,是全然不同的。

五 对待慢性疾病,不用着急

一个重要的新思想,需要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和病人明白,不要再为治疗慢性疾病

形容失去健康篇十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自人类存在以来,我们一直就面临着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困扰,并由此促使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加深对疾病和健康认知的深度和全面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还在不断探索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当前,我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更细致了,对疾病的分类定义更详尽了,对病因的阐述更深入了,但我们好像并没有真正解决多少疾病和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困扰。甚至可以说,现代医学科技似乎让我们的生命周期延长了,但我们的生命质量在每况愈下,我们面临的健康与疾病问题也在日益增多。诚然,这与我们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诸如环境污染、食物和水源污染等因素有关,但难道我们医学界就不要承担一点责任吗?本文拟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作简要探讨,希望能引起社会尤其是医学界的思考。

一、健康的概念

首先是健康的生命观。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活动中充满了争斗,若失去健康便无法生存,因此那时候的健康即等同于生命。

随后为健康的疾病观。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人类才有可能去消除和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因此,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以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也就是说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把有疾病定义为不健康。这种健康的疾病观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神灵医学疾病观。认为生命是神灵所赐,疾病则是神灵的惩罚。人们认为疾病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与人体是两种实体关系。人之所以患病,是因为鬼神缠身,或者因为人失去生命之本源。因此治疗疾病多占神问卜,或者是医巫混杂。这实质上是一种本体论的疾病观。其二是自然哲学疾病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医学逐渐脱离了巫术的羁绊,人们开始形成了自然哲学的疾病观。即引用了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哲学概念来解释疾病,例如疾病是因为身体诸多元素失衡所致,或是“气”发生紊乱而产生。像我国传统医学就有阴阳五行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等。其三是自然科学疾病观。强调的是疾病是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害作用的反应,是机体功能紊乱的表现。

进入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Stress)、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逐渐建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亦即全面的健康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种认识是现代人对健康概念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更新,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状况的反映,同时还必须是心理活动正常、社会适应完满的综合体现。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主办的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布的《渥太华宪章》

[1]对健康进行如下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强调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以及个人躯体的能力。”“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健康定义的一种飞跃式认知,从另一个视角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从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来又有人提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个体、公众、环境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以更远、更大视角关注着整个系统的演化。健康的概念也因此从人、动物、植物、公众、环境走向了所有的生命存在形式,甚至是非生命的机械、桥梁。

二、疾病的概念

对于疾病本质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同的回答[2]。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谓疾病就是这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医学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则提出:“偏阴偏阳谓之疾”,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1682~1771年)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其后不久的法国毕夏(1771~1802年)则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1821~1902年)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甚至断言“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那时他把时代搞错了”。以上所述大致是人类医学史长河中关于疾病本质的最有影响的几种观点,概况起来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变化方向:

疾病解剖学概念:疾病的本质是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疾病的生理学概念:疾病是恒定稳态的破坏,健康是体内环境的恒定或稳定;疾病的生化遗传学概念:疾病由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差错(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所致;疾病的病因学概念:是特殊病因引起的异常生命过程;疾病的生态学概念: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灵活性(adaptive flexibility)不能面对改变了的环境;心理学方向:疾病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的产物,即身心关系的失常;社会学方向:疾病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文明病”(disease of civilization),“情景病”(situational disaese)等,同时还与文化背景有关,出现了“生物文化”的概念;系统论方向:疾病是调节代偿机制的破坏从而使机体定态丧失(loss of the steady state);系统论控制论疾病观:疾病是低熵(有序)稳态的破坏,从而是熵(entropy)的增加和机体自由能的减少(负值)。

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又有人认为所谓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即疾病新概念——基因病和分子医学。分子医学的疾病观:疾病是某一层次或各层次形态和功能(包括其物质基础——代谢)的异常,归根结蒂是某些特定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变异,而这些蛋白质又是细胞核中相应基因借助细胞受体和胞中信号转导接收信号后作出应答(表达)的产物。基因及其调控正常与否实质上是决定身体健康或疾病的基础。基因病:基因在有序调控机制下的表达是人类健康的前提,人体细胞应答异常以及很多人类疾病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该机制的失调。基因病还被分为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或single gene disorder)、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或multigene disease)、获得性基因病等。目前细胞和基因学说尤其重要,它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代表了现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似乎很少有人对其正确性产生疑问。

综上,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给疾病一个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疾病可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症状是疾病所引起的患病动物主观感觉异常;体征是医生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者机体上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社会行为异常是患者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发生异常。

三、社会发展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前面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演化中就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渐趋深入与完善。从而为维护健康、祛除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2010年9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与解

放前的35岁相比大幅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500/10万下降至2008年的34.2/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下降到2008年的1.49%,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导,部门配合,专家努力,社会参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局面,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另有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全国医院床位总数403.6万张,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3张。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的发展是综合的发展,其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和经验的发展与积累,当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健康意识的提升,因此才使得我们可以从建国初期的人均期望寿命35岁提升的现在的73岁,同时还消灭了天花、丝虫病等传染病。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当然医学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那么,医学的发展是否和人们的健康水平成正比呢?医学的发展是否真的让民众大受其益呢?当今各学科最先进的知识和科技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医学中,被现代医学所用。比如在今天,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电脑和网络的现代医学会是什么样,因为CT、核磁共振等很多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和治疗手段、远程会诊等都是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的,还有用于航天飞机的制造材料也被用于制造假肢等。但我们也看到一点,那就是无论医学有多先进,我们遇到的健康问题似乎有增无减,更有讽刺意义的是,医学对很多疾病根本无能为力,甚至连病因都“未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在现代医学中都成了“不治之症”。而这些疾病正困扰着我们无数的民众,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严重威胁,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损失。陈竺最近提出,在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已有约2亿人。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四、重新认识疾病

前面我们探讨了关于疾病和健康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诚然,这些概念代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当今的医疗方向有没有问题?我们对待健康和疾病的方式有没有偏差?我认为,这些问题是涉及到我们能否获得持久健康,远离疾病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看疾病到底是什么?举发烧为例,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就会十分紧张,担心会烧坏脑细胞,首先会想到送往医院,医生就会给其打针吃药挂盐水。于是烧很快褪去,家长马上送了口气,医生也很有成就感,孩子又活蹦乱跳了,实现了“三赢”。但没多久,孩子又发烧,于是又开始了以上的重复,只是发烧的间隔越来越短,每次发烧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已。孩子又因此被定性为体质差、免疫力低下等。如果我说发烧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当身体发烧的时候,我们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发烧,你一定会大跌眼镜。其实就是这样。首先发烧是因为身体收到细菌、病毒侵袭的时候,身体免疫系统和外来侵袭物作战的信号,是人体自我改善的表现;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当体温升高时,侵入体内的细菌、病毒复制速率就会大幅度减缓乃至停止,这时是人体杀灭或清除这些细菌病毒的最好时机;发烧也会促进人体代谢速度加快,从而为清除毒素提供更多能量,甚至可能将毒素直接转化为能量等。所以我强调的是,发烧(疾病)首先是信号,然后是保护机制。但我们治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降温!虽然我们也有抗病毒、抗菌治疗,但我们却同时在支持细菌病毒繁殖,破坏身体的免疫反应。这又进入到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医疗方向有没有问题?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我们只看信号,而且还没读懂信号,同时还要抑制信号、抑制身体的保护反应。到底利弊孰大?那再看看我们对待健康和疾病的方式有没有偏差?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回答,因为认知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对待方式的偏差。当然,我还想从患者和医疗两方面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阐述。很多健康人平时并不注意健康,往往有“病”了才去看,或者有小毛病先自己扛;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40岁前拿命还钱,40岁后拿钱换命;我们也知道,有的人一有毛病就吃药,或者把药当饭吃;我们还知道,有的人把医生当圣人,还有人广告说什么好就买什么;更有甚者,有的患者去看医生,如果医生没给他开药,他就认为这个医生医术很差或者极不负责任。我们再看看医生,他们也慢慢觉得给病人开药是天经地义的了,在诊断方面只要靠仪器、看指标就好了,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用的频率越来越低,有的甚至不挂了。而且,开药、开化验单、开治疗单这些与他们的收入和奖金密切挂钩,很多医生就成了开单专业户。 《剑桥医学史》[3]记载,在新英格兰的医生,“方法是一致的,放血、呕吐、发疱、用泻药、止痛等等;如果病情依旧,就重复用过的措施,直到病人死亡”。堪萨斯边界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他的行当,“我几乎想不起在早年有哪怕是一种能被医生真正治愈的疾病”。我想在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很简单,只要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医生就说了要终身服药,更具讽刺意义的是很多内分泌科医生自己就得糖尿病,也没办法治好。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五、资本世界对医学的影响

在传统的交换互惠的医患互动模式中,医生在看病后将得到回报 (financial reward),这建立在医生对社会的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上[4]:医生承诺将发挥利他(altruism)的精神,以社会利益为己任,而民众愿意在接受诊疗后给予医生回报,也给予医生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样的交流更倾向与情感和道义方面。而在当今,披上了资本外衣的医学或者说是受到资本影响的医学就难以维持这样的互动模式了。在当前尤其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中,财富反映了社会地位也决定了权力分配结果。医生则出现了自我利益与利他行为的冲突,从目前看来,更多的医生倾向于前者。于是出现了医疗商业行为,医生也有了新的角色,在医学领域中,他们的服务热忱、道德观念逐渐淡化,而赚钱欲望日趋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付诸行动;在商业领域,则是一群身着白袍、贩售各种医疗产品(药品、化验单、器材、治疗等)的商人,而这些商品是在最大限度不危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将患者的身体作为交易标的。

我们都知道,当今易患双方永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其中有供需不对等、资讯不对等,更有医患双方在商业原则下的不对等,这是根本的不同,此地位由利益分属所致,医疗行业是医疗垄断资本的附庸,患者即处在与之对立的位置上,因为患者从属于医生,为医疗提供财富(如果医疗商业化的话)。这种关系是阶级的。可笑的是,医生在医疗领域以外,或支配于消费,或从属于金融投资,也同时是对立于垄断资本的阶级,代理人的身份也未能逃脱被资本的控制和掠夺。只不过对某些工具的垄断、高收入、高消费使其在其他人面前似乎有了很多的优越感,从而丧失了位置而已。在医者把自己从属于商业,社会也以医学为商业的情况下,医学哪里还能有独立性以尽医者的天职呢?病人无法決定自己的需求,医生在诊断的同时,一边创造医疗的需求,一边提供服务,这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损害消费者(患者)权益。

再看资本对医学资讯及研究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当今有一个概念,叫“学术资本主义”。依据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 Leslie)的界定,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是指大学组织或教师个人为获取外部资金所表现出的市场行为或类似市场的行为[5]。学术资本主义渗透到医学科学领域的结果就会导致市场为导向或者利益为导向的科研,甚至会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学术造假行为的发生。市场逻辑主导学术活

动标志着传统的学术观念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之间的根本对立[6]。斯科特(Peter Scott)进一步指出,“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不仅大学优先关注的研究领域发生了改变,学术研究的操作方式、主导价值观,乃至其核心理念都发生了变化”[7]。

因此研究领域更关注于有市场空间的范畴,而不真正考虑患者的需求,虽然有时候患者需求和市场空间是挂钩的,但发生矛盾的时候,患者只能成为牺牲者。我们都知道,资讯在健康领域中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的研究成果如何被医患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水平和结果,有时甚至是觉有决定意义的。然而当今我们的医生在读时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则来自于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工作后则多来源于医药公司。医生开什么药基本上是被医药公司组织的研讨会上的所谓专家和医药代表所教育的,而最后用什么药,如果有选择的话,医生则更多会考虑哪家公司给的回扣多等因素。病人就更惨了,尽管在现今社会,对于医疗资讯的获取有了更多更便利的途径,但其真实性却难以辨识,尤其是对于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一般人群,所以他们也只好寻求医生的帮助,即使在很多人的内心中已经不再相信医生。所以我认为,患者就像那待宰的羔羊,根本没有选择权。

六、回到本位,走出迷途

前面我们提到了关于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其实这些概念的发展都源于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模式的差异而引起的。什么是认知模式?怎样改变疾病治疗和维护健康的认知模式呢?认知模式意味着本质的信息、假定和认识。借助于某种认知模式的引导,我们可以产生更多的知识和见解。例如,地球是一个球体,以这种共识为基础设计出的地图和模型,就会反映出地球的球体特征,这种共识就是基本的认知模式。从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地球并不是当初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平面,我们对宇宙结构就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就是认知模式的飞跃。假如认知模式以错误的前提为基础(如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我们就难以得到客观而公证的结论。我们凭借错误的认知模式获得的一切联想、想象和观察,只会让我们远离事实和真相。 当今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知模式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将健康交给了医生,但医生并不能为我们的健康负责。前面举过发烧的例子,医生会做治疗发烧的工作,而不是支持身体康复的工作。我们人体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长达数十亿年的进化,有谁能找到我们人体这样饱经风霜的系统吗?可以说,我们的机体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完善、最科学的系统,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但我们很少相信这个医生,在这个医生给我们发信号的时候,我们烦恼,我们要熄灭信号,而并不认真去读这个信号。结果一次次地加剧伤害我们的医生。你想结果会怎么样呢?逐渐虚弱,加速走向死亡。很多医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因为利益诉求,还有个别医生的声音很容易被湮没。科学家呢?其声音永远没有资本家响亮,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探讨过。所以,要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到本位,以正确的认知模式指导我们捍卫健康,远离疾病。无论是人民、医生还是科学家,当然医生和科学家还要面临着资本的考验和挑战。我觉得这还学要社会的统一认知,那就是健康是资源,我们真个社会要共同维护我们有限的健康资源,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定更为广阔,更可持续!

七、结语

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我们要回到正确的认知模式,这样才能达成我们要维护健康、远离疾病的目的。而维护健康,我们自己、医生、医学科学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尤其是对于我们个体的健康,我们更要勇于负起责任来。对于社会来说,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所有健康的个体一定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并能促使社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7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