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肌肉酸痛原因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一
《发热原因分析》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二
《肌肉酸痛的原因及自我处理》

肌肉酸痛的原因及自我处理

为何肌肉会酸痛

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乳酸堆积。②肌肉痉挛。③肌纤维或结缔组织损伤。④其他因素。如组织间渗透压产生变化或急性发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乳酸是怎样产生的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而无氧运动时葡萄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就形成了乳酸堆积。

肌肉酸痛的自我处理

1、休息

休息能减缓肌肉酸痛的现象,并可慢慢促进血液循环,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并能消除肌肉酸痛部位营养的供给与修复,使之恢复正常。

2、静态伸展

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痉挛肌肉的恢复。对酸痛局部进行静态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有助缓解痉挛。

3、拍打按摩

对酸痛局部进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有助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当然也可以进行自我放松治疗,一般以颈背、四肢为主,头部和胸腹为辅,具体手法是:

(1 )捶打腰背:双手握成空拳,轻捶肩背和腰部。拍打时,注意背部宜轻,下肢可偏重。

(2) 推拿腿部:从上至下在大腿的前内侧及前外侧反复推拿。

(3) 抖动双腿:站或坐位,腿部肌肉放松并抖动,同时可进行踝关节的上下左右环形活动。

4、热敷 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肌肉酸痛的缓解和恢复,尤其是配合轻微的伸展运动或按摩,将更能加速消除延迟性肌肉酸痛,促其恢复正常。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三
《发热原因分析》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四
《发热概述》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五
《发热、疼痛》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六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思路》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7月第16卷第7期・435・

・讲 座・

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思路

陆传统,叶俊茂

【中图分类号】 R58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07-  原因不明发热(Feverofunex2

plainedOrigin,FUO),通常指成人发热

脏、胆囊、。根据临床检查提示,必要时可进行血(包括分支杆菌)、尿(如怀疑结核应包括分支杆菌)和其他体液(脑脊液、腹水、胸水)培养。对于复杂病例,进行脓腔内含物的厌氧菌培养、血培养寻找需要复杂营养的细菌、酵母菌

分类感染性疾病 脓肿 肉芽肿 血管内感染

 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

体感染 寄生虫感染非感染性炎症疾患 胶原血管性疾病 肉芽肿 组织损伤肿瘤

 淋巴瘤/白血病 癌 前房黏液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药物热人为疾病其他原因

疾病名称

。活组织检查也可,对怀疑肝脏、肺、骨骼和其他深部活组织脓肿和肿瘤的病人,应用组织穿刺活检是很有价值的。

经过各种周密仔细的检查评估后,70%~90%的原因不明发热病例能明确诊断。

  原因不明发热,一般可分成六大类(见表1)。

连续3周以上,≥,室检验、。

对于原因不明发热病人,仔细询问病史十分重要,通过仔细询问病史,有关社会、职业、旅行和医疗史等新线索会随之发现。反复细致的体格检查也同样重要,应特别注意皮肤黏膜、淋巴结和腹部区域的检查。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应重复进行,如血细胞分类计数、血沉、尿液分析、肝功能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皮肤试验和大便隐血试验等。大多数急性炎症病人伴有贫血。白细胞分类能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线索:中性白细胞增多提示潜在性的细菌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提示结核、布鲁氏菌病、炎症性肠道疾病或其他慢性炎症;淋巴细胞减少提示免疫缺陷或恶性肿瘤。血沉明显升高提示巨细胞病/短暂性动脉炎、风湿病、Still’s病、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其他隐匿性感染。上述疾病多半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如果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首先应予以考虑肝脏的阻塞性或浸润性疾病,尽管非特异性升高也时有发生。

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最终可通过病原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和综合分析确诊。仔细复读原先的X线片有助于肺部小肿瘤、肺部炎症、肺结核等的确诊;腹部超声、放射性同位素白细胞形态标记、深部X线摄片、MRI有助于肝

作者单位: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浙江宁波315010

作者简介:陆传统(1957-),男,浙江省宁波市人,主治医师,发表论文8篇。

表1 原因不明发热的分类

肝脓肿,肝下脓肿,胆囊脓肿,膈下脓肿,脾脓肿,阑尾周围

脓肿,肾周围脓肿,骨盆脓肿,其他部位脓肿

肺外和粟粒性结核肉芽肿,非典型性分支杆菌感染肉芽肿,真菌感染肉芽肿

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脑膜炎球菌血症,淋球菌血症,李氏特菌、布鲁氏菌、鼠咬热、回归热所致的血管内感染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HIV感染,肝炎,Q热,鹦鹉热

肠外阿米巴感染,疟疾,弓型体病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尤其是Still’s病),血管炎(各种类型)

类肉瘤病,肉芽肿性肝炎,克罗恩氏病肺栓塞,镰状细胞病,溶血性贫血

何杰金和非何杰金淋巴瘤,急性白血病,脑脊髓综合征肾癌,胰腺癌,肝癌,胃肠道癌,肺癌,转移性癌

磺胺类,青霉素类,硫尿嘧啶,巴比妥类,奎尼丁,轻泻药(尤其是酚酞)

注射毒物,体温计使用不当

家族性地中海热,法伯瑞病,周期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

1 感染性疾病

位分全身性感染和局灶性感染。局灶性感染,常因原发感染部位的症状不

感染性疾病约占FUO的50%。显著而不能明确表现。诊断感染性疾根据感染的病原学不同,可分为细菌

病时要考虑病人本身的体质和免疫力

(含结核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

情况,流行病学资料也很重要。有些

克次体、螺旋体、原虫。根据感染的部

疾病并不属于本地流行病,但随着人

・436・ModernPracticalMedicine,July2004,Vol.16,No.7

口流动性增加和国际国内交往频繁,有可能出现对本地来说是新的感染

(传染)病,故不能放松对此类疾病的

痛,睾丸炎,并有易复发的特点。发热与症状分离:高热时无明显不适,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多汗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夜间、凌晨热退而大汗淋漓,虚弱无力。不发热者也有多汗。关节痛常发生在大关节,如髋、肩、膝关节、非对称性局部红肿,急性期呈游走性,慢性期固定;伴神经痛、肌肉痛、经或腰骶神经痛,结组织、脑脊液、关节液培养。可做血清凝集试验(Wright’stest)等。

1.4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

治疗。

1.7 巨细胞病毒感染 具有复杂多

样性,常表现为发热及肝损害。新生儿先天性感染为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涉及呼吸、神经、肝脏损害;4岁以下幼儿可表现为长期发热、呼吸道感染,类似百日咳样咳嗽;7。、淋巴细胞、异。诊断依赖于血清学检查,血清CMV抗体、CMV2IgM阳性可以明确诊断,要注意类风湿因子干扰产生的假阳性,婴儿产生IgM能力差可致假阴性。观察CMV2IgG动态变化,由阴转阳或滴度增高4倍以上可以诊断。严重免疫缺陷者可致假阴性。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除发

警惕。诊断时首先要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但也不能无视少见病、非流行病。

1.1 败血症 发热无明显局灶症状,

首先应考虑败血症。临床诊断的线索有发病的原因:如皮肤感染,疮疖,外发热伴全身中毒症状,皮疹,大,心内膜等。因广泛应用抗生素以及L型菌、厌氧菌培养要一定条件,血培养阴性仍不能排除败血症。提高血培养阳性率,要注意以下方面: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样本,已用的要停用抗生素1~3天;在寒战高热时采样,血量要足够(幼儿

5ml,成人10ml以上);多次反复送检,

伤史,呼吸道、泌尿道、胆道的感染史。炎、病灶,肺、高、骨髓培养及淋巴

杂音是最有价值的体征。但临床表现涉及多种脏器,既有多样性又缺乏特异性,如贫血、血尿、脾肿大、栓塞及血白细胞升高。因此高热病人要注意听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病人常有心瓣膜病的病史。个别无心脏杂音的病人,晚期有心力衰竭表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菌血症为持续性,无需在高热时采样,但

1.5 局灶性感染 局灶性感染如缺

热外,可有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也可有皮疹及神经症状。血象改变是主要特症,白细胞增高,单核细胞增高,异型淋巴细胞>10%或绝对值>

1.0×109/L具有诊断价值。其他可测

同时作L型菌、厌氧菌、真菌培养,培养时可加入破坏抗生素的药物(如硫β酸镁、2内酰胺酶、对氧苯甲酸)或作血胸腹水培养以提高培养率。已用抗生素而发热不退者应考虑抗生素的选择、配伍是否正确,以及厌氧菌、真菌的感染。

1.2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

嗜异凝集试验,EBV抗体及EBV2DNA等。

1.9 艾滋病 当高危人群(性乱交、

块培养。作骨髓、脓液、痰液、脑脊液、要注意重复采样,足够血量。

乏局灶性表现,会给诊断带来困难。长期药瘾、输血制品等)存在持续发要注意呼吸道、胆道、泌尿道、腹腔、脑膜的病史和症状、体征。对各部位采样作细菌培养,如作痰液培养、十二指

B超、CT、MRI检查可搜寻到各部位的

热,体重下降10%以上,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多种系统疾病(如长期咳嗽、腹泻等)时要注意,关键是检测HIV抗体,

(包膜糖蛋白)抗体,ELISA法连续2

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未能及时诊断的原因与肥达反应、血培养阴性及用药不当有关。其发热的特点是在

2周以后一般为稽留热型,不典型者可

肠引流液、中段尿培养、脑脊液检查。还要检测P24(核心蛋白)抗体和gp120潜在性病灶,如脾脓肿、腹腔脓肿等。

1.6 结核病 结核病约占感染性发

次阳性,再作WB(免疫印迹法)确定。

1.10 病毒性脑炎 散发性病毒性脑

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中毒症状包括无欲貌、表情淡漠、呆滞、重听;消化道症状包括腹泻或便秘,右下腹常有压痛。反复做肥达氏反应,血、骨髓、大便、尿液培养有助于及时诊断。血嗜酸性细胞减少或并发肠出血、肠穿孔时诊断应不再有疑问。

西北、西南牧区及农村,有接触史,包括饲养羊、猪、牛,毛皮加工,饮用乳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

热的一半,是引起FUO的比较常见的原因。疑为结核病的线索有:①结核发热高但中毒症状不显著;③粟粒性肺结核早期在胸片上未表现,但有咳嗽、气急、心率增快及心悸症状;④血展,各部位结核会逐渐出现该部位的症状体征。确诊结核病有难度:PPD各种标本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低;PCR检查TB2DNA未广泛开展,且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高度怀疑者可作诊断性

炎可有多种临床表现,有的病人持续发热而缺乏脑实质和脑膜刺激征而辗变,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巴氏征阳性及其他椎体系体征。结核性脑膜炎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也有类似的情况,要注意脑脊液的鉴别。

1.11 莱姆病 是蜱传播的伯氏疏螺

毒性症状:乏力、纳差、盗汗、消瘦;②转求诊。诊断的关键是检查脑脊液改

消失不是伤寒特有的,但有助于诊断。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⑤随着病情进

旋体感染,有地域局限性,多发生在林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特征性症状为蜱叮咬后出现慢性游走性皮肤红斑,红斑移动至叮咬口之外,逐渐增大,可呈手掌般大小,伴灼热痒痛

1.3 布氏杆菌病 主要流行于东北、试验阳性率不高,阴性不能排除结核;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7月第16卷第7期・437・

感,后期可出现多系统损害,累及神经皮肤红斑、系统损害、关节病变三期症状可单独出现,故引起诊断的困难,确诊有赖于特异性抗体IgM、IgG的检测。

1.12 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在腹泻

病率有所上升。组织胞浆菌病和曲菌疑为肺结核但缺乏结核的证据及肺炎、肺脓肿者应予考虑。

1.16 其他 如弓形体等疾病也偶有

变(骨关节炎),晶体性病(痛风),感染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具有自身免疫性,以血管及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病理改变为基础,累及多个系统,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血管炎Still病原称,也属自身免疫性,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咽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与败血症不同之处:①发热虽高,病情期;②皮疹短暂,反复出现;③嗜酸性细胞一般不减少;④血沉增快,粘蛋白和α2球蛋白增高,后期γ球蛋白增高;⑤血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皮质激素及消炎痛可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

3.2 系统性红班狼疮(SLE) 美国风

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晚期为关节损害。病多侵蚀肺部,对发热伴呼吸道感染、因子相关性疾病(风湿热、反应性关节

报道。

2 肿瘤

后可致阿米巴肝炎。肝脏内未见实质性占位病变。阿米巴肝脓肿在脓肿未液化前影像学诊断也无特异性,病人压痛,白细胞增多,B、粘稠带腥臭味的脓液可以确诊。找到阿米巴原虫诊断无疑。

1.13 黑热病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

肿瘤引起的FUO20,表现为长期发热和消耗症状,肝肿大、,  是常见的引起FUO的

,。3.1 Still病 以发热、皮疹、关节痛、肿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痛痒等全身肝脾肿大为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如果体检未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或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可致误诊。诊断主要依靠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病理切片检查,B超、CT、MRI检查和骨髓检查对诊断有帮助。

2.2 恶性组织细胞瘤 对长期发热

症状,晚期可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虽长,但无明显毒血症状。可有缓解

起,以白蛉为传播媒介,称为内脏利什曼病,在我国长江以北平原及西北、西南地区流行。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长期发热,脾脏进行性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血浆球蛋白增高。发热的特点是起病缓,热型多样,早晚双峰热,虽长期发热但一般情况尚可,全身中毒症状轻,高热可持续数月,亦可持续一段时间后热退但过一段时间后复升。诊断有赖于骨髓或淋巴结穿刺寻找病原体,也可用PCR、ELISA法作免疫学检查。

1.14 急性血吸虫病 在流行区接触

不能以感染性加以解释,尤其是伴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肿大,应考虑恶性组织细胞瘤的可能,骨髓涂片为重要依据,必要时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3 白血病 当病人白细胞计数正

湿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有11项,如有≥4项阳性,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为SLE。SLE临床上多以发热、关节痛、日晒部位皮疹、肾损害及血小板减少为常见,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抗

ds2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有助于

常或减少,可造成误诊。骨髓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

2.4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内有异常

诊断。

3.3 类风湿性关节炎 美国风湿病

疫水(如洪灾时)后感染,发热时伴有荨麻疹、淋巴结肿大、神经性水肿、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症状。血嗜酸性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大便找虫卵、毛蚴孵化试验及免疫学检查。

1.15 深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一般

浆细胞增生,引起骨髓破坏,血液出现异常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蛋白,巴结、肾、口腔、胃肠道、神经等)浸润性损害,以及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高黏滞综合征和出血倾向以及肾损害,诊断可根据骨髓中浆细胞>15%,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和尿本周蛋

2.5 实体瘤 各种恶性肿瘤也可表

学会1987年诊断标准:①晨僵持续至少每天1小时,病程至少6周;②3个及以上关节肿,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

20),上述7项中4项阳性即可诊断。

细胞增高,提示是寄生虫病急性感染。临床表现有骨髓破坏,髓外(肝脾、淋

表现为急性发热。在特殊病人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状态低下,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静脉置管者)在原发疾病基础上会继发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有赖于细菌培养和鉴定。念球菌可引起各部位的感染,开放性腔道检出念珠菌诊断不可靠,血液、体液、尿液和密闭部位分离出念球菌是诊断的可靠依据。近期隐球菌感染发

白,以及溶骨性改变和广泛骨质缺损。3.4 多肌炎/皮肌炎 ①四肢对称性

近端肌无力;②肌酶谱升高;③肌电图呈肌源性改变;④肌活检正常;⑤皮肤特征性表现:上眼睑为中心的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紫红色血疹,颈部上胸部V型红包皮疹, 

(下转第386页)

现为发热,尤其是肝癌。

3 风湿病

风湿病引起的FUO约占20%,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Reiter综合征),退行性病

・386・ModernPracticalMedicine,July2004,Vol.16,No.7

移酶基因(vatD、vatE),即出现了交叉

4〕耐药现象〔。喹奴普丁/达福普丁在

物体内分离到的VRE具有相同的耐药基因(van)。耐药菌由动物传递给人类。1997年欧盟已取销了阿伏帕星作

1〕

为AGP使用〔。

250.

[2] NCCLS.Performancestandardsforan2

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Four2teenthinformationalsupplement[S].2004,24(1):113.

[3] RobertsML,SutcliffeJ.CourvalinP,et

al.Nomenclaturemacrolideandmacrolide2B

[J].Antimicrob,43(12):2823-[4] SoltaniM,BeightonD,Philpott2Howard

J,etal.Mechanismsofresistancetoquinupristin2delfopristinamongisolatesofEnterococcusfaeciumfromanimals,rawmeat,andhospitalpatientsinWest2ernEurope[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0,44(1):433-436.[5] AminovRI,Garrigues2JeanjeanN,

MackieRI.Molecularecologyofte2tracgclineresistance: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primersfordeteetionoftetracyclineresistancegenesencodingribosomalprotectionproteins[J].ApplEnvironMicrobiol,2001,67(1):22-32.

[6] CetinkayaY,FalkP,MayhallCG.Van2

comycin2resistantenterococci[J].ClinMicrobiolRev,2000,13(4):686-707.[7] WhitenerCJ,PakrSYBrowneFA,etal

Vancomycin2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intheabsenceofvancomycinex2posure.[J].ClinInfectDis,2004,38(8):1049-1055.

我国并没有进行临床使用,但从浙江省分离到的屎肠球菌已表现为对其耐药,原因可能为维及尼亚霉素在我国家禽、家畜饲养业广为应用所致。erm基因、vatD/E基因可用PCR法快速检测(引物序列见表1)。

4 四环素类耐药

糖肽类的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壁上的五肽糖前体的羧基末端D2ala2

D2ala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抑制了肽

糖聚合所需的糖肽基和转肽反应,2D2ala2而

肠球菌可以通过获得tetM基因表达核糖体保护蛋白使其免受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

〔5〕

,故细菌。

VRE可分3类,一类为对万古霉

带率。PCR列见表1。

5 糖肽类耐药

素、替考拉宁均高度耐药,由vanA基因介导;二类为对万古霉素不同程度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由vanB基因介导;三类为对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由vanC基因介导。近年又发现由vanD、vanE介导的耐药菌。其中对临床最重要的为由vanA介导的VRE

〔6〕

万古霉素是McCormick和

McGuire(1956年)从东方链霉菌中分

离到的首个糖肽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很窄,仅局限于一些革兰阳性球菌和螺旋体。该药很快于1958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上市后一方面因该药副作用强烈(实际为药物中的杂质作用),另一方面因新型青霉素、头孢菌素的不断上市,约有20年被冷落在一旁。上世纪70年代起,万古霉素的类似物阿伏帕星在欧洲被广泛用作

AGP。在将阿伏帕星作为AGP使用的

。van基因的PCR检测

是VRE监测的有效手段(引物序列见表1)。目前,我国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在1%~4%,尚无

VRE的暴发流行报道。但加强监测是

必要的。我们已从国内分离到的VRE菌中检出vanA、vanB、vanC基因。最近,国外学者报道肠球菌中的vanA基因可传递给金黄色葡萄球菌,使之成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2

7〕SA)〔。

国家不仅在饲喂该药的食用动物中发现耐药肠球菌,同时在健康人和宠物的粪便中也发现了耐药肠球菌。阿伏帕星在动物肠道内提供了选择性压力,促使了糖肽类耐药菌的形成。

1988年,英国首先报道了耐万古霉素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04-06-10

(责任编辑:翁可为)

陈代杰.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M].的肠球菌(VRE)在医院内暴发流行。[1] 

而后的研究发现从人体内和从食用动

(上接第437页)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33-

类风湿因子阴性。多见于青少年。

4 其他

淋巴结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骨髓纤维化等。原因始终不明的约占5%左右。

收稿日期:2004-05-25

(责任编辑:夏忠圣)

肩颈后披肩状皮疹。5项全部具备为皮肌炎,具备前4项为多肌炎。

3.5 风湿热 发热,咽痛,心脏炎,四

引起FUO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变态反应性疾病、功能性发热、夏季热、银屑病、菌丝热、克隆病、坏死性

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滴度升高,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七
《发热》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八
《全科医学案例讨论 病例八、发热》

全科医学案例讨论

作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个性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中接诊、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协调病人-家庭-社会关系,利用双向转诊合理支配医疗资源的能力和技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在这里,我们精选了一些国外的全科医生案例,介绍给大家,希望国外全科医生的服务宗旨和诊疗模式能对大家有所启示(本案例素材来自《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感谢原作者和杂志社)。

病例八、发热

一天早晨Gloria Taylor给全科医生诊所打电话,告诉护士她两岁大的女儿Sarah发热到38.3℃。护士赶到Gloria Taylor家里,查看了患儿后,发现患儿除了有一些早期的感冒症状外其它情况良好,尽管患儿服用了退热药,但仍旧不吃不喝,哭闹不止。护士告诉Taylor太太最好带Sarah到诊所去检查。1个小时后,她们赶到诊所,此时Sarah的体温已降到37.2℃。Bert Walter医生注意到既使坐在妈妈膝盖上,患儿也是哭闹不止,曲颈和弯腿时更加烦躁不安,其它体格检查均正常。他怀疑Sara患了脑膜炎,建议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Walter医生的助手Iohn Bullard医生正在医院轮转,她为Sarah做了脊髓穿刺、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液培养,同时给予静脉输液和抗生素治疗。脊髓液检查结果显示奈瑟氏脑膜炎菌阳性。Walter医生立即对患儿的家庭成员以及住在Taylor太太家中的两个日间服务中心的孩子进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以便能够采取干预措施,避免脑膜炎的进一步流行。

讨论1:发热的流行、危险因素和可及性服务

发热是全科医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全科医生诊所接到最多的电话大都是发热病人的咨询。各种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都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一般儿童较成人多见。发热的伴随症状与年龄和引起发热的病因有关。发热的伴随症状可以有肌肉酸痛、意识模糊或精神错乱、浑身不适等。婴儿和老年人的发热症状有时不明显,医生要根据病人其它的症状和表现来加以判断。发热预示着患有某种疾病。而大多数家庭都找到了对付发热的一些措施,并根据发热和其它的相关症状寻找病因。比如:口服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药物;或用湿毛巾冷敷、酒精擦拭等家庭疗法治疗。一般在发热和其它症状严重超过病人或家庭照护人所经历过的症状时,他们才去寻求专业性的建议或服务。这些症状包括高烧、没有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的发热、发热持续时间超过病人以往发热的持续时间、家庭疗法治疗无

效等。如果患了一种社区内不常见的如脑膜炎之类的疾病或突发性发热,也需要到医生那里去寻求专业性的建议或服务。

病人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去寻求专业性的医疗服务,可以通过打电话、预约门诊、立即到诊所求诊或到医院急诊室求诊。病人到哪里去看病,取决于病人及照护者对发热和引起发热原因的担忧程度。病人白天发热的时间、过去发热的治疗史以及健康状况也能影响病人决定到哪里去求诊。如果是一个婴儿发热,他的父母会经常往医生诊所打电话以证实他们的做法有没有错误,并向医生报告可能造成孩子病情加重的任何迹象,询问哪些症状预示着病情比较严重。如果孩子有糖尿病、哮喘之类的慢性疾病,一出现发热症状他们的父母就会立刻带他到医生诊所或急诊室求诊,经常患咽喉痛或耳道感染的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其父母常常通过打电话开一些抗生素药物治疗。没有慢性病的成人出现发热症状后,如果在几天内没有消退或发热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也通常到医生那里去接受治疗。患慢性病的成年人在他们的健康状况出现变化时通常会给他们的全科医生打电话,汇报他们的病情,咨询是否需要到诊所接受检查。

全科医生经常向病人提供一些关于发热的基本的医疗知识,比如:如何进行适当的家庭保健,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包括发热的一般过程、如何测体温、退热药物的服用方法和剂量、出现哪些伴随症状需要立即去看医生、发热对长期健康的影响、病毒性疾病的合理治疗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如果发热患者是个孩子,全科医生要给予他们的父母细心的帮助和安慰,了解他们对孩子的病情最担心什么,同他们讨论详细的治疗计划,确信他们能够正确实施最终决定的治疗计划。

耽误治疗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发热大部分都是由一些毒性较弱的病毒引起,病程一般也较短。当然有时候问题也会变得比较严重,患病后总耽误治疗的孩子免疫力会下降,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常患一些呼吸道感染的综合征,如扁桃体炎、中耳炎或者鼻窦炎,这些疾病有时候会转化成慢性,甚至造成残疾。如果不认识熟悉和信任的医生,病人一般不可能通过打电话来获得一些专业性建议,也不会耐心等候很长时间去接受治疗,因此就会耽误发热的病因治疗,从而造成病情最终发展到需要住院治疗及病死率的增加。

讨论2:发热的生物医学评价

发热意味着可能有潜在的疾病。能引起发热的常见的疾病种类有感染、恶性肿瘤、发炎性疾病和药物反应(如疫苗反应等)。其中,感染是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详细地询问病史、进行系统回顾以及体格检查,一般都能够找到病因。

发热病人何时给予药物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还要根据病人

全身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决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全身中毒的表现有: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身上有淤斑、肌肉无力、微循环缓慢、苍白面容、脱水、精神错乱、无法慰藉、倦怠。

对发热病人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是详细地回顾病史、询问症状以及系统的体格检查。大多数急性发热的病人都伴有其它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往往患有胃肠炎、尿道感染或呼吸系统感染等其它疾病。对发热病人进行评价时,旅游史、动物接触史以及有关社区或者家庭的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起病的速度、伴随的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的结果对于做出正确的实验室评价、决定要采取的治疗方法都是有帮助的。对发热病人需要做出的决定有:(1)是否必须住院治疗?(2)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3)是否要用抗生素治疗?(4)需要哪些支持性治疗?

这些问题的答案与病人的年龄、临床症状和体征、疾病发病过程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有关。大多数情况下,仅仅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就能对发热性疾病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有时也需要做实验室检查,但仅仅是做一些简单的全血细胞计数(CBC)、尿液分析或胸片之类的检查,就能发现病人可能患有的疾病(肺炎、尿路感染、鼻窦炎等),从而针对病人的状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在决定使用适宜的抗生素治疗时,一般要做尿液培养或其它的体液培养。虽然还有一些发热性疾病(如病毒性疾病)不易做出诊断,但此类疾病都是自限性的,除了对症治疗外,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一小部分发热性疾病可以归为“原因不明的发热”(UFO)。这类发热的诊断标准是无明显病因,持续14天以上,在发热期间至少有4次体温超过38.3℃。有这种症状的病人都要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还要进行详细的生活习惯的调查。导致这种发热的原因一般有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沙眼或艾滋病毒感染等。

3岁以下的儿童发热要引起全科医生的特别注意。在过去的5年里,针对3岁以下儿童的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全科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灵活地运用这些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和实验室检查。

讨论3:发热的社会、心理和家庭评价

有的患者因心理因素出现发热症状或假装发热,这种现象非常特殊(除非患者是想借此逃学的儿童),但是精神因素和恐惧确实能引起发热。患者或他们的亲属都希望能用一些药物把发热症状去除,他们害怕如果症状不去除,会给自己或他们所爱的人带来危险。他们还听说保险公司付钱让医生不给发热病人做血液检查和X线检查以及不给病人用抗生素治疗等等,对此他们非常的担心。与此同时,对一些不适合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疾病(中耳炎和支气管炎),医生确实是在尽量减少抗生素的应用。而发热的病人通常都急于寻求治疗,往

往直接到专科医生那里去求诊而不经过他们的全科医生,这就破坏了服务的连续性,并影响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医生要想办法消除病人及其亲属的恐惧心理,了解他们的“家庭和民间疗法”,肯定这种疗法的作用或建议用更合适的治疗方法。要对病人讲明体格检查的意图和结果以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的疗效。医生还必须同病人及其亲属就发热的原因和治疗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一个人出现发热症状对他的家庭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发热会使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被打乱,人们总担心家庭内的其他成员或客人也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社会交往频繁和日常生活比较混乱的家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麻烦就会更大。这样的家庭没有可靠的方法测量病人的体温,往往因为交通不便、打电话不方便等因素使持续性治疗很困难,也可能因为药源不足或沟通不便,患者得不到合适的药物治疗,这种情况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全科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和长久治疗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等具体情况,并要对患者给予持续足够的关注和健康教育,这样可以改变患者家庭对发热治疗的一些错误观点。一个家庭关于发热的观点都是受家庭内健康知识比较多的人的影响形成的,一般是母亲或祖母。因此,要想改变一个家庭的观点和行为,必须意识到这些人的影响。

讨论4:发热对社会和社区的影响

发热是造成旷课和旷工的常见原因。发热需要有人照顾,这就需要陪护人不去工作或上学而呆在家里陪病人;托儿所和学校之类的公共场所通常也不允许发热的儿童呆在那里;发热对成年人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平时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发热时就会变得很困难。发热是否有传染性、是否有康复的需要以及引起发热的病因,决定着病人何时可以重新开始工作或学习。

时常有传染性疾病在社区内流行,例如流感、脑膜炎(包括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水痘、胃肠道传染病、肝炎,等等。当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全科医生必须能正确地认识,并帮助卫生行政部门做一些筛检、种植疫苗等预防工作,减少易感者的发病率。所有的全科医生都必须掌握由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推荐的技能和知识,做好发病率的每周报告,掌握传染病的疫苗种植和预防方法。

讨论5:发热的预防和健康促进

搞好预防和健康促进的首要工作是确保每个病人对传染性疾病都有免疫力,对在儿童时期没有接种流感、肺炎、脑膜炎、水痘等疾病疫苗的少年和成人,要给予立即接种。全科医生还要及时为人们接种新发明的疫苗,对那些在特殊岗位上工作的人以及有特殊经历的人还

要接种特殊的疫苗。尽管接种过各种疫苗,人们在生活中仍然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全科医生要通过健康教育让病人明白什么是发热,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生那里接受诊疗,如何测量体温以及哪种家庭疗法是安全有效的,全科医生诊所里进行的任何规范的预防服务和健康教育,都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儿童访视时也是宣传这些知识的好机会。

有的人接触了肺结核、脑膜炎、肝炎以及水痘病人后惴惴不安,这就要求全科医生对他们用心理和精神疗法进行治疗,消除他们的顾虑。对一些特殊的人群,如怀孕的妇女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全科医生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讨论6:健康服务的利用和成本分析

面对一个发热的病人,全科医生要清楚,除了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外还需要掌握病人的哪些信息。一般情况下,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就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否则,就要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和尿液培养、痰培养或摄胸片等。病人是住院治疗,还是看了门诊后回家治疗,要视病人的临床状况而定。对儿童患者,在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时,要考虑家长的期望、所患疾病如不治疗可能出现的后果、可能的治疗效果以及医疗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评价全科医生诊所对发热病人的服务质量,包括调查对3岁以下患儿的服务质量、调查通过电话咨询为病人提供的建议、评价按病人发热症状的轻重安排治疗顺序的程序。此外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对这些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讨论7:持续性服务和协调性服务

想要为发热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全科医生必须详细地了解病人的病史,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对社区内的疾病流行情况有所了解。全科医生还必须了解病人的家庭状况,以便决定病人在哪里接受治疗。医生可以为病人做腰椎穿刺或膀胱插管,还要能对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些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尿液分析、尿培养结果报告、脑脊髓液分析、胸片以及其它的放射线检查。医生还要能够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交流,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合作,同他们讨论决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出现中毒症状或不稳定生命指征的病人必须住院治疗。许多引起发热的疾病需要在医院进行肠道外抗生素治疗或静脉输液。是否需要专家会诊,则要根据引起发热的病因和病人的状况而定,要请的专家可涉及急救、传染病、风湿、外科、神经以及肿瘤等各个专业。

协调性服务一般包括全科医生诊所里的护工队伍为病人的服务、健康教育以及对发热病人的持续性服务。有时,当地的卫生部门、社区和家庭护士、学校和托儿所、托老所的卫生

发烧肌肉酸痛原因篇九
《1.发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0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