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内审师】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一
《环境保护主题诗朗诵1》
环境保护主题诗朗诵:呼唤
犁铧划出两片紫唇
种子顺着开合小沟钻进温热的大地 发芽的不只是希望
开放的不只是花朵
结果的不只是桃李
生命在泥土中继续
不知什么时候
黑色的泥土上面下着酸雨
土壤里渗着废水
空气里弥漫着废气
身上压着无尽的现代文明的垃圾
大地病了
大地在萎缩
大地过早的到了更年期
乳房干瘪
奶水有毒
排卵时断时续
产出的果实被人注入了催化剂
人类在践踏大地
人类在撕咬着大地的五脏六腑
人类在对大地自杀式的摧毁
我们有时怀念过去
有时我们感到这一代和我们那一代无法相比 那时的天很蓝
那时的空气很鲜
那时的水很甜
即使那时候我们衣衫褴褛
大地病入膏肓
人类的病也古怪稀奇
我傻傻的想
大地有一天真的死去
人类有一天会销声匿迹
还我蓝天白云
还我青山绿水
还我本真的大地
还我庄严的人类
我知道很少有人理我
我知道有人骂我 愚不可及
大地在哭泣
我也在哭泣
眼角是染毒的泪水
人类共同的泰坦尼克在慢慢下坠
无数个母亲和无数个婴儿在哭 撕心裂肺 据说宇宙不只一个
地球只是一个宇宙的一颗尘粒
当人类连同这个尘粒化为空气
我们将为贪婪、短视、狡诈后悔
我们将为自私、凶狠、忘恩负义而一声叹息 我知道这只是一场噩梦
我情愿这是一个梦呓
我傻傻的想
梦醒时分
让大家齐心协力
从美利坚到英吉利
从华夏九州到法兰西
从北极到南极
从喜马拉雅到阿尔卑斯
让我们清除垃圾
让我们清心寡欲
让我们保护好大地
让我们从每一个人做起
让我们保护好每一抔泥土从第一缕晨曦
阳光明媚
花香鸟语
母亲安康
婴儿欢天喜地
地球永恒
人类生生不息!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二
《保护环境诗》
保护环境诗
垃圾不可随手丢, 废物不可随处排, 绿化不可乱破坏; 水电资源要珍惜; 废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树木多种植; 携手共建好家园; 保护环境起做起。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三
《保护环境诗》
保护环境诗
垃圾不可随手丢, 废物不可随处排, 绿化不可乱破坏; 水电资源要珍惜; 废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树木多种植; 携手共建好家园; 保护环境起做起。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四
《保护环境诗歌》
这是一个严肃和沉重的话题, 这也是一个严重而紧迫的呼吁,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的警告还响在耳际, 一百多年中的现实,却让我们百分焦急! 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 破坏性的征服,大自然的报复十分严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草场退化、森林消失
一切的一切,都在警告我们:生态在危机!难道我们没听见?
被污染的江河在身边哭泣! 难道我们没看见吗?
被破坏的大自然已满目疮痍! 突然袭来的沙尘暴, 无情的抽打着我们的身体; 不期而至的酸雨,
正在腐蚀着我们的笑容和美丽, 再不要把大自然当作任意宰割的奴隶; 让贪婪的索取随心所欲, 也不要把大自然看成是, 沉默的上帝, 他一旦发怒,
就会带来无尽的悲剧!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五
《保护环境诗》
保护环境诗
垃圾不可随手丢, 废物不可随处排, 绿化不可乱破坏; 水电资源要珍惜; 废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树木多种植; 携手共建好家园; 保护环境起做起。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六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主持词》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主持词 老师们,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地球,我们的母亲; 地球,我们的家;
可我们不爱她,剃了她的长发,截了她的肢体,时时把她践踏…… 看,她的皮肤干裂,她的泪水浑浊,她碧绿的外套泛着恶臭的白沫;
看,她已经奄奄一息,极度需要我们良知来拯救,迫切需要我们用行动来保护! 今天,就让我们发出“保护环境、保护绿地”的呼喊,唱响对地球家园的保护之歌! 一三四团第一中学“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现在开始!下面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致词!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致词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环境问题,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人们乱砍滥伐,随处排污,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在我们周围,空气变脏了,水变臭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实在让人担忧。 生态的破坏,不仅危害到我们的身体,更关系到我们的后代,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的家园、校园,不再砍伐树木,不再乱扔垃圾,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有所改善。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也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请让我们每个人牢记在心,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谢谢大家!
2011年6月4日
1、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开始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给未来一片更浓更厚的绿!请欣赏初一(2)班诗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
2、当滚滚的风沙夺走我们美好的家园,咆哮的洪流吞噬我们的田园村舍。大地、祖国,我们为你植树,为你的明天披上秀美的绿色。请欣赏初二(2)班带来的诗朗诵《献给大地,祖国的歌》。
3、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画笔,你想给未来的世界画些什么?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广阔浩瀚的大海,还是清澈见底的溪流?初一(1)班的同学说,他们要画出一个更美的地球,请欣赏诗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
4、你看,蓝蓝的天空黑烟笼罩;你看,碧绿的湖水臭鱼烂虾翻转;你看,青青的草地露出黄沙。人们啊,对此,你怎么能不捶胸自责!——请欣赏初二(3)班诗朗诵《自责》。
5、作为游子,虽然远离故乡,但对故乡的眷恋,并未随时间的延续而有丝毫的减少,也未因空间的推移而影响情感的流动。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心灵依托之地。下面请欣赏初二(1)班佘欣悦给大家朗诵《故乡的那条小河》
6、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也就是保护我们生命的延续。人类,地球的子孙,应该醒来,用自己的行动让母亲不再叹息!下面请听初一(3)班诗朗诵《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7、自古以来,人类居住在这个蔚蓝而美丽的星球上,每一片落叶,每一朵鲜花,都是地球对于人们的厚爱,可是人们却把本来美丽的星球折磨得遍体鳞伤,我们应该保护她了-------请欣赏初二5班给我们带来的诗歌:《环保之歌》
8、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但今天我们道德的沦丧、让文明哀伤,我们要把爱心化作绿色的家园,把爱心化作坚固的屏障。保护野生动物,让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下面请欣赏初二(1)班带来的朗诵《文明的呼喊》。
9、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她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我们却让她变得污浊不堪!现在,面对地球母亲,我们发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呼喊,请听初一(4)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地球,母亲》
10、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我们,给未来的世界留下什么?在这里,我们要庄严宣誓:给未来一片绿色!请欣赏初二4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歌《给未来一片绿色》。
11、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可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致使我们的地球妈妈病了,病得很重,真怕有一天她会死去,人类也跟着销声匿迹,在此我们呼唤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好好保护我们的家园。请欣赏初二(6)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 》
出
场
序题 目 号
1 给未来一片绿色
2 献给大地、祖国的歌给未来一片绿色 3 环保之歌
大家一起做环保 4 自 责 5 故乡的那条河
6 行动起来,保护环境7 环保之歌
朗诵配朗诵熟练,声音宏朗诵轻松自然,
上下场及内容紧扣乐,形式亮,脱稿,吐字清晰,有较好的舞台气着装整韵律明显。能质,能与观众产齐、得体,主题,积富有创节奏、总 分 精神饱满 极向上! 意,给人正确把握诗歌内涵,生共鸣,整体效耳目一新声情并茂,朗诵富有果好。时长不超(10分)(1分)
(2分) 之感!(2韵味和表现力!(3过5分钟。(2分) 分) 分)
8 文明的呼喊 9 地球,母亲 10 给未来一片绿色 11
134团第一中学“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比赛评分表 年 月 日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总结
本次“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诗歌朗诵活动,在语文老师,年级主任,班主任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得以顺利开展。 从整体来看,各队准备都比较充分。 优点: 不足:
本次活动,我们的根本目的有两个:
一、旨在通过朗诵活动,促进师生们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推动全校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师生们的环保意识。尤其呼吁同学们,从自身做起,不随手扔垃圾,自觉捡垃圾,切实维护我们校园环境的清洁。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争当小小播音员;也希望,从现在起,大家能有一个“弯弯腰、净校园”的好习惯。 谢谢大家!
2011年6月9日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七
《保护环境诗》
保护环境诗
垃圾不可随手丢, 废物不可随处排, 绿化不可乱破坏; 水电资源要珍惜; 废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树木多种植; 携手共建好家园; 保护环境起做起。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八
《古诗词中的环保》
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 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 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 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 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 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 示春天即将离去。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 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 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 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 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 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 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 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 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 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 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 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 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 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 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 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 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 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 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 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 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 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 系的问题。
恩格斯曾把中国古典文学喻为"地球上最灿烂的花朵"。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重要组 成部分的古代诗词无疑是这"灿烂花朵"中的灵魂与精华。在强调保护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 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古诗词中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对于 我们当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值得珍视和借鉴的
以保护环境为内容写诗篇九
《关于写诗》
我不会写诗,也不善言说,当然就更谈不上在诗的理论上有所研究。关于诗的看法,仅仅是因为在几个论坛当了几年版主,也就是说读了几年别人的诗,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而已。
一、诗忌直
诗忌直,不但是忌语言的直白,而且还忌讳形式上的平铺直叙。俗话说,猫有猫路,狗有狗道。同理,诗有的语言,诗有诗的技巧。诗与其他文体,最大区别就在于空灵、跳跃,给读者以较大的思维空间。现在写诗的人相当多,其中相当部分以为,断句就是诗,结果是ok。那我们当然就只能无语。
有人说,诗很简单,我的诗性来了,一天可以写很多首。甚至有些人称,我写诗能坚持每天写,我每天的日记,都是用诗写的。对此,除了对作者的创作热情表示钦佩以外,只能苦笑。文学,本身就不是流水线,更不是日记本。可以重复的艺术,只是工匠的手艺。如工艺品。诗,既不是记日记,也不是简单的捉对嬉戏。记得看过一篇趣闻,它说的是郑板桥辞官后,有一次在郊外赏雪景,途遇几个秀才喝酒、赏雪他们看到郑板桥衣着寒酸,而又有点文士风度,便邀请其喝酒赏雪,并向他展示诗作,秀才们见郑板桥沉吟不语,很生气。其中一个忍不住叫道,难道你也会写诗,请写一首来让我们欣赏,欣赏。郑板桥笑了笑,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吟道: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吟声未仿,轰笑声不断,纷纷说这穷老头是门外汉,郑板桥也不出声,只管喝酒,待笑声停息,他又接着吟出两句,整个场面便没人做声。他后两句是:千片万片无数片,飞人梅花总不见。(引自《野诗趣谈》)由此可见真正的诗句是可以化腐朽于无形。当然,朋友之间的相互嬉戏,相互砥砺,本也不可厚非,但自羽为诗,略显稍过。
写诗,语言是关键。积累是基础,灵感是触点。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也就是说,如果你读的多,读得熟,别人的很多东西就已经融入了你的自身。一旦有所触发,诗情,就会自然而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画面,当你到某地,偶遇某一景色与你相熟知的某句诗句相吻合时,你就会忍不住大声吟上那么一两句。成语叫触景生情。其实,这也就是日常生活的积累,找到了突破点。
积累,除了读书、练习,以及审美意识的培养外,我以为,勤记不失为一大捷径。将偶尔闪过的一些东西,包括一些想法和好的句子记下来,沉积多了,你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就像是写小说的人做卡片一样。这是厚积薄发。是笨人的笨办法。天才不再此类。
诗的语言与其他文体的语言还是有所不同的。诗,常常使用倒装句,或是将物体在拟人的描写中,人与物,物与人的随时置换。这样的结果,就是让诗更有灵气,让句子更具赋有诗意。所以,如何调动语言,让语言随心所欲的为你所要表达的意境服务,这也是诗避免直白的重要因素。在诗忌直的话题中,我也曾有幸读了一个朋友关于诗的大小写的问题,我很是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重大的题目,如政治题材,以及诗体小说之类的长篇大叙的诗体,语句可作大写,即不强迫人为的要求语言的精细,而个人情绪的作品则需小写,即精细化。他说:“哪一类诗是属于大写的呢?以社会(政治、经济、新闻)为题材的即时类作品,作者手筋强劲,情绪饱满,近于直抒胸襟,其形式、技巧屈从于题材与主题。这样的诗在阅读与批评时也应从大处着眼。作者的立场、观点乃至于倾向性决定了诗作的品味。评论可以忽视作者在写作时的某些方面的缺陷。
另一类以表现个人(情感、事件、经历、思想)的诗,我们可以称为特写类作品。对这一类作品,因为题材的相对狭隘与主题的暧昧,我们要求有更高的诗的品味与表现力的呈现,而不仅仅是主题。在这些诗品中往往不是题材与主题说了算,而是诗艺在起作用。特写就是细节,细节的真实可信度愈高,处理得愈艺术,则诗的品味愈高。”(引自卢兆玉《大写与特写》发表于中成诗界)
记得拙作《我想有一间书屋》发帖后,跟帖者众,但是涉及话题能点题的不多。大多以为只是表达一种愿望,其实不然。在蓝岸社区论坛就有一位叫晨思的朋友就是这样理解的“一种
愤世的情结,一种内省的情怀,以书屋的意象,寄寓着作者的灵魂剖白。欣赏好诗。问好剪灯夜话。”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心里一阵发凉,我感觉自己的失败。既然我要表述的东西不为大家明白,这就说明我在语言的组织,意象的阐释上的功力欠佳,没能把一个简单的意象提升,让大家明白意象之外的东西。同时,也说明一个意象除了适当的表达外还需要通过语言的调配、组织来烘托你所要表达的命题。
二、言而无物
尽管诗与其他不一样,不要求完整的故事,也不要求完整的叙事,甚至可以不要求完整的文字。但是,诗毕竟是一种文学作品。需要以情动人,需要你所表达的内容能够感染或者触动人的某一部分。一大堆废话,显然达不到目的。这就需要哪怕是一丝的感悟,你也要用某种东西,把它显现出来,从而引起别人的共鸣。现在很多的诗,动辄贴上什么主义的大标签,写得云里雾里,意向杂乱,把各处搬来的还没炖烂的一些大块头,堆砌一气,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先回避三舍。怪吓人的,想说几句,又怕别别人说你无知,进退不得。他们总以为,把一些光怪陆离的意向和句式安多一点,我就成了现代派。其实不然。那只是在掩饰自己的浅薄无知。诗,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传播,希望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如果别人读不懂,或者感悟不到,诗歌的功能又如何体现?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那有何必拿出来呢?既然拿出来了,就是希望能够有人明白你的思想。 读过外国几本小册子,本来不算什么。要高举什么主义,最好能读懂原作,读懂整个系统的思想。我们不是说外国的东西不好,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能够读到的都是译本。翻译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需要译者的理解、修养以及自身文学水平的修为。我曾亲眼见过一个大学老师,被请来做外语翻译,他将“轴承”一词,翻译成圆的,能滚动的东西,意思上没错。如果,听者不是机械行业或者没有正在接触这类东西的人能理解吗?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设及到思想、意识以及摹写等方便的问题,如果你了解作者所生活的背景以及那个时代的背景,那么,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马克思主义刚进中国,水土不服那样。我曾有个朋友。她精通外文。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她提议她背诵一首外国小诗给大家听,大家表示都不懂,要求解释,她谦虚的告诉大家,她也解释不好,只是希望大家能欣赏她背诵的诗的音节。说真的,外国诗的音节真的很美,远不像我们所见的译诗那么苍白。
不管什么文化,都有其精髓。如果只挥舞着皮毛就招摇过市,那只是自身的浅薄。正应了那句老话,“拉虎皮做大旗”所以,要想言而有物,就必须蹲下身子来重新积累。除了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都应该如此。
有人说,诗无定论。当然这话不错,但是,不能说没一点章法,没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如果没章法,东拉西扯,就像画画一样,这也想画,那也想画,最后画出来的就什么都不像。当然,很多人本心并不愿这样,心中想表达的却是太多,所以最后的结果就差强人意。如果本身能意识到,到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最怕的是,本身意识不到,反而沾沾自喜,其结果不但是言之无物,而且还无中心,无主题。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语言的表述。很多人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很巴适,说了很多自己想说而又无法说清楚的东西,这除了技巧和总结以外,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地驾驭语言。不能为了完美其形式,而丢掉了内容,这就是典型的因词害意。
三、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
其实,诗的表现形式,就像我们每个人穿衣服一样,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根据季节的特点,根据环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这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就是为了凸显长处,掩饰短处,以期获得更美的感受。在写诗的实践中,我个人认为主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点来决定形式。你喜欢什么,想表达什么;其次,是根据题材的需要。如果自由诗不能很好的表达,不妨换作散文诗;短诗不能尽兴,就写长诗;而长诗难以驾驭,就把它变成组诗。总之,合适的形式才能完美的反应出合适的内容。
有朋友告诉我,要用动词写诗,动词造句。对于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它不完全适合我的写作习惯。当然作为提议,我觉得还是可以适当加以注意。中国古典讲究“赋、比、兴”,似乎主要的还是使用形容词,在使用形容词写诗的同时,尝试着用动词造句,写诗,又有何尝不可呢。事实上,在形式上的灵活,就是为了赢得在内容上最大程度的展示。短的以哲理诗、格律诗、十四行诗,中的以抒情短诗、散文诗,长的就写长诗、组诗,如果有合适的题材不妨也可以试试写诗体小说。
常常听人说,“我就只想好了这几句。”其实,暂时写不出来可以放一放,不用勉强。说不一定放上一段时间后你会有意外的惊喜。当有一日,你构思的意象重合时,你就会一条新的思路。如果一定要写,那么就有几句,算几句。只要是好的,实在难续就把它断成短句,或哲理诗一类。现在有人把其称为,短裤档。说句笑话,冥想苦思的去填塞一些无谓的东西,即浪费你的精神,又浪费别人的时间,不如不写。
诗写完后,最好是先认认真真的读上几遍,剔除一些没必要的句式和词语,使之更趋完美。说真的,诗就像自己的孩子,谁都难以看到和正视自己孩子的缺点。有时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不愿承认。如果是把它换作是自己的老婆,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变。因为有句老话,婆娘是人家的漂亮。娃娃是自己的乖。
如果有一天,别人读到你的诗,突然叫到:哎呀!这就是我一直想说,想表达而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东西时,你或许就成功了。
最后一个问题,诗人是需要潜质的。你可能在生活的某一段时期,能够写一些东西,但如果没有诗人的潜质,没有诗人锐利的眼光和悟感,尽管你可以很努力,很坚持,但是相信:你的成就不会太大。
说句题外话,诗、书、画同源。都是从摹仿期到成长期,再到停滞期,最后进入升华期。脱俗与否就是成功的关键。
上一篇:命中说自立门户什么意思
下一篇:如何把网页设置成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