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一
《《庄子》中最有深意的十句》

《庄子》中10句最有深意的经典文字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来自《庄子》的话,至今值得细细品味。《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今天小编从中摘出10句经典名言,与大家一起品味其中的深意。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出处>《庄子·逍遥游》

<大意>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迁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天然大池。

2.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出处>《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情淡薄得像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甘美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薄却亲切,小人甜蜜却易断绝。

3.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

<出处>《庄子·天道》

<大意>水清静便能明澈照见须眉,水平面合于规准,可为大匠所取法。水清静便明澈,何况是精神呢!圣人的内心清静,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鉴,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乃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的极致。

4.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出处>《庄子·秋水》

<大意>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5.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出处>《庄子·齐物论》

<大意>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他物那方面就看不见这方面,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就知道了。所以说彼方是出于此方对待而来的,此方也因着彼方对待而成的。

6.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出处>《庄子·齐物论》

<大意>道是被小的成就隐蔽了,言论是被浮华之词隐蔽了。

7.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出处>《庄子·至乐》

<大意>至极的欢乐在于“无乐”,最高的声誉在于“无誉”。

8.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出处>《庄子·逍遥游》

<大意>整个世界都夸赞他却不感到奋勉,整个世界都非议他却不感到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

9.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出处>《庄子·人世间》

<大意>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10. 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出处>《庄子·山木》

<大意>以利而结合的,收到窘迫祸患的时候,就互相遗弃了;以天性相关的,遇着窘迫祸患的时候,就互相收留了。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二
《有深意的励志句子:有些东西留不住了就应该放手》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三
《2015年三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一(9分) 1.【参考答案】C

【解析】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属于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表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D

【解析】汉字不是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C

【解析】不是“形声字”而是“汉字”的字形少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参考答案】A

【解析】逾:超过,越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C

【解析】画线句子的意思是:翟銮说:“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6.(3分)【参考答案】B 【解析】“始终赞同皇帝看法”不准确。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 (1)(5分)(1)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译出大意给2分;“诘”“谢”“不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的行装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译出大意给2分;“竣”“遗”“柄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5分)【参考答案】 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3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9.(6分)【参考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

语文评分参考 第1页(共5页)

(3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 (三)10.(6分)【参考答案】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5分)【参考答案】E 3分 A 2分 D 1分,

【解析】B“情感主线”的说法错误;C“讴歌”说法不当;D不仅包含感激,还有信任。)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6分)【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2分)②“怕人”和“心安”构成对比,形成悬念,吸引读者。(2分)③同时也写出了人物的心情(即将得手的窃喜)。(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6分)【参考答案】①潦倒落魄。欠下巨额赌债,无奈逃亡在外。②偷盗者。为改变

境遇,借人们参与晚会之机企图去偷盗藏獒。③良知未泯。母獒的行为唤醒了他的良知;期盼结束流浪生活,与妻儿团聚。(每点2分,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4)(8分)【参考答案】观点一:小说现在的结尾更好。①具有开放性的结尾,使小说主题更耐人寻味,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②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凸显人物心灵面对选择时的挣扎。③照应开篇,结构严谨。

观点二:另一种结尾更好。①主题更清晰,更具艺术冲击力。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泪水滑落”这一细节,表现出“你”感动、悔恨和心灵复苏的复杂情感。③情节发展上,是经过情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必然高潮。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谈理由,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参考答案】(5分)C 3分 E 2分 D 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答案解析】A是“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B两次搜家事件混淆;D“结为忘年之交”是在奉天关东模范学校时。

(2)(6分)【参考答案】①年轻时就追求进步,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作为教师,时时处处对年轻学子以爱国主义的影响和教育。③七七事变后,力据亲日派邀请,在贫困中独善其身。④舍家为国,虽家人受其牵连备受酷刑,仍矢志不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语文评分参考 第2页(共5页)

(3)(6分)【参考答案】①侧面表现高亦吾对革命的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照应文章标题,体现周恩来对启蒙老师高亦吾的感念与回报。(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4)(8分)【参考答案】①高亦吾对少年时的周恩来十分赏识,接受其质疑发难。②高亦吾启迪了周恩来,使其走上革命的道路。③高亦吾曾为周恩来命“字”,激励周恩来坚定革命信心。④高亦吾在周恩来处于危境时及时提醒,周入狱后又奋力营救。

(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参考答案】B

【解析】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装腔作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摆出某种姿态。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14. (3分)【参考答案】C

【解析】A宾语残缺,“服务”后加“需求”;B两面对一面,在“有”后加“没有”;D结构混乱,“将„„锁定”和“„„被锁定”杂糅。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15. (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16.(5分)【参考答案】 ①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 ②暂时看不清远处物品 ③短暂休息即可恢复(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17.(6分)【参考答案】(1)节目的播出与收视比重不完全成正比(科普与综艺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差悬殊);影视、综艺等休闲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对均衡。(2)开放性问题。针对以上结论,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图文的能力。 六、(6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提示】

全面阅读材料,可以综合材料中的“六不”进行论述;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进行论述。

赋分字数要求。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5分。未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按等级评分标准评分之后,酌情扣5-10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0分,每少50字扣2分。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语文评分参考 第3页(共5页)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11文句有表现力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4.○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写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

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翟銮,字仲鸣,考中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年间,他几经迁升,做了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天,朝廷推举阁臣,世宗有意用张孚敬,(群臣)不赞同。就命令再一次推举,才提及翟銮。侍从宦官大多称赞翟銮,皇帝于是越级任用他。杨一清认为翟銮名望低,请求任用吴一鹏、罗钦顺。世宗不答应,命令翟銮入值文渊阁。翟銮刚入内阁时,杨一清辅佐政事,不久孚敬与桂萼入阁,翟銮都小心服事。孚敬、桂萼都用世宗赐给他们的银章密封上书奏事,唯独翟銮无所进言。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世宗心里很喜欢他。杨一清、桂萼、孚敬

语文评分参考 第4页(共5页)

先后被罢官,翟銮留下独自执掌政事两个月。后来李时入阁,位居翟銮之上,翟銮也没有不高兴。世宗多次召李时和翟銮进见,世宗曾问他们:“都察院拟定抄没谷大用的家产,合适吗?”李时说:“拟定的结论不合乎法律。”翟銮说:“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皇帝说:“谷大用扰乱先朝政事,正合奸党这一条?”翟銮说:“陛下就是上天,春天让万物萌生,秋天让万物凋零,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世宗最终从重拟罪。翟銮替生母守丧回家。服丧期满,很长时间内不被召用。夏言主持政务,翟銮和他商量召用自己。正好皇帝即将南巡,担心边塞有警情,商议派重臣巡视,夏言等就借机推荐翟銮担任行边使。嘉靖二十一年,夏言罢官,翟銮担任首辅。进身少傅、谨身殿。严嵩刚入阁,翟銮因资历地位在严嵩之上,权力却远远不如严嵩,但严嵩终究憎恶他,容不下他。恰逢翟銮的儿子汝俭、汝孝一同考中二十三年进士,严嵩就嘱咐给事中弹劾其营私舞弊。皇帝大怒,交给吏部、都察院审查。翟銮上书辩解,用自己在西苑值勤为自己开脱。皇帝更加生气,勒令翟銮父子罢官为民,把主考官和乡试主考官关入钦犯监狱,并且杖责六十,剥夺官职。翟銮当初辅政时有廉洁的名声,中间守丧居家时到了贫困不能自给的程度。当他以行边使身份起用后,各边镇的文武将官都全副装束到郊外迎接,常常怕不合翟銮心意,馈赠的财物不可计量。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装了千辆车(的财物),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又受他儿子的牵累,最终一蹶不振。过了三年死去,终年七十岁。

语文评分参考 第5页(共5页)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四
《2015年广州一模语文部分答案》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邓训用恩德信用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想杀掉赤沙乌桓,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先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守信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

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以悲伤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呼号。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大义啊。”便释放了他们。 10.【古诗鉴赏】(7分)

(1)在外飘泊,看到秋景萧瑟,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国家战乱不息,种种原因都让诗人悲从中

来,所以发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

[4分。“在外飘泊”“秋景萧瑟”“年华老去”“战乱不息”,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

天江面的渺远、苍茫。

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黄叶送走了寒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凄清。 [3分。解释字义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11.【名篇名句】(6分)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4)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2.【概念理解】(5分)

B D(A.原文“中国现代化„„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

思想”。C.“和谐之境”只是儒家的最高境界。E.“已经世界化”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可能”。)

[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3.【内容整合】(3分)

D(原文是“东方差异性文化使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对‘东方’的全新关注”,而不是“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

14.【内容概括】(4分)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观点分析】(4分)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促进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4分,观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6.【写法分析】(4分)

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

[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17.【思路分析】(5分)

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8.【主题探究】(6分)

(1)隘口: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或考验。人要有坚定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才能闯过一道道

难关。

(2)谷地:象征我们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一往无前。 (3)马:象征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伙伴。他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鼓舞与力量,但他能陪伴你走过艰

难的人生路。

[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 19.【内容概括】(4分)

①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②时刻用心去寻找、钻研并解决问题。③努力将哲学付诸实践。 [4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中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20.【特征分析】(5分)

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写体现了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结合”)的文体特点。

[5分。阐述分析,3分;文体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21.【问题探究】(6分)

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还和俗人一样,并非真的遁入空门。(3分)梁漱溟先生出家的经历,看似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相违背,但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寻找解救天下人的方法,与后来转向儒学的目的是一致的。(3分) [6分。意思对即可。] 22.【简明、连贯、得体】(6分)

(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到货。

(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 (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 [6分。答对一句2分。]

23.【鲜明、生动、句式选用】(6分)

答案示例:

双手变鼠标,看似输入快捷,实则尴尬重重。 [6分。每句2分。表述合理即可。] 24.【写作】(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五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参考答案】C

【解析】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属于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表述。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D

【解析】汉字不是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C

【解析】不是“形声字”而是“汉字”的字形少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参考答案】A 【解析】逾:超过,越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3分)【参考答案】C

【解析】画线句子的意思是:翟銮说:“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6.(3分)【参考答案】B

【解析】“始终赞同皇帝看法”不准确。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10分)【参考答案】

(1)(5分)(1)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译出大意给2分;“诘”“谢”“不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的行装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译出大意给2分;“竣”“遗”“柄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5分)【参考答案】

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3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和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9.(6分)【参考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3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 (三)10.(6分)【参考答案】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1)(5分)【参考答案】E 3分 A 2分 D 1分,

【解析】B“情感主线”的说法错误;C“讴歌”说法不当;D不仅包含感激,还有信任。)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6分)【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紧张气氛,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2分)②“怕人”和“心安”构成对比,形成悬念,吸引读者。(2分)③同时也写出了人物的心情(即将得手的窃喜)。(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6分)【参考答案】①潦倒落魄。欠下巨额赌债,无奈逃亡在外。②为改变境遇,去偷盗藏獒。借人

们参与晚会之机企图盗取幼獒。③良知未泯。母獒的行为唤醒了他的良知;期盼结束流浪生活,与妻儿团聚。(每点2分,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4)(8分)【参考答案】观点一:小说现在的结尾更好。①具有开放性的结尾,使小说主题更耐人寻味,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②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凸显人物心灵面对选择时的挣扎。③照应开篇,结构严谨。

观点二:另一种结尾更好。①主题更清晰,更具艺术冲击力。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泪水滑落”这一细节,表现出“你”感动、悔恨和心灵复苏的复杂情感。③情节发展上,是经过情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必然高潮。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谈理由,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参考答案】(5分)C 3分 E 2分 D 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答案解析】A是“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B两次搜家事件混淆;D“结为忘年之交”是在奉天关东模范学校时。

(2)(6分)【参考答案】①年轻时就追求进步,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作为教师,时时处处对年轻学子以爱国主义的影响和教育。③七七事变后,力据亲日派邀请,在贫困中独善其身。④舍家为国,虽家人受其牵连备受酷刑,仍矢志不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3)(6分)【参考答案】①侧面表现高亦吾对革命的贡献之巨大,影响之深远。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照应文章标题,体现周恩来对启蒙老师高亦吾的感念与回报。(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4)(8分)【参考答案】①高亦吾对少年时的周恩来十分赏识,接受其质疑发难。②高亦吾启迪了周恩来,使其走上革命的道路。③高亦吾曾为周恩来命“字”,激励周恩来坚定革命信心。④高亦吾在周恩来处于危境时及时提醒,周入狱后又奋力营救。

(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参考答案】B

【解析】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装腔作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摆出某种姿态。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14. (3分)【参考答案】C 【解析】A宾语残缺,“服务”后加“需求”;B两面对一面,在“有”后加“没有”;D结构混乱,“将„„锁定”和“„„被锁定”杂糅。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15. (3分)【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16.(5分)【参考答案】 ①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 ②暂时看不清远处物品 ③短暂休息即可恢复(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17.(6分)【参考答案】(1)节目的播出与收视比重不完全成正比(科普与综艺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差悬殊);影视、综艺等休闲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对均衡。(2)开放性问题。针对以上结论,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图文的能力。 六、(6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提示】

全面阅读材料,可以综合材料中的“六不”进行论述;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进行论述。

赋分字数要求。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5分。未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按等级评分标准评分之后,酌情扣5-10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0分,每少50字扣2分。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特征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二等 (15~11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 (10~6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四等 (5~0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发展等级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

酌情扣分。

四、写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翟銮,字仲鸣,考中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年间,他几经迁升,做了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天,朝廷推举阁臣,世宗有意用张孚敬,(群臣)不赞同。就命令再一次推举,才提及翟銮。侍从宦官大多称赞翟銮,皇帝于是越级任用他。杨一清认为翟銮名望低,请求任用吴一鹏、罗钦顺。世宗不答应,命令翟銮入值文渊阁。翟銮刚入内阁时,杨一清辅佐政事,不久孚敬与桂萼入阁,翟銮都小心服事。孚敬、桂萼都用世宗赐给他们的银章密封上书奏事,唯独翟銮无所进言。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世宗心里很喜欢他。杨一清、桂萼、孚敬先后被罢官,翟銮留下独自执掌政事两个月。后来李时入阁,位居翟銮之上,翟銮也没有不高兴。世宗多次召李时和翟銮进见,世宗曾问他们:“都察院拟定抄没谷大用的家产,合适吗?”李时说:“拟定的结论不合乎法律。”翟銮说:“按照法律,抄家的罪行只有三条:谋反、叛逆和奸党罢了。不合乎法律规定,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呢?”皇帝说:“谷大用扰乱先朝政事,正合奸党这一条?”翟銮说:“陛下就是上天,春天让万物萌生,秋天让万物凋零,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世宗最终从重拟罪。翟銮替生母守丧回家。服丧期满,很长时间内不被召用。夏言主持政务,翟銮和他商量召用自己。正好皇帝即将南巡,担心边塞有警情,商议派重臣巡视,夏言等就借机推荐翟銮担任行边使。嘉靖二十一年,夏言罢官,翟銮担任首辅。进身少傅、谨身殿。严嵩刚入阁,翟銮因资历地位在严嵩之上,权力却远远不如严嵩,但严嵩终究憎恶他,容不下他。恰逢翟銮的儿子汝俭、汝孝一同考中二十三年进士,严嵩就嘱咐给事中弹劾其营私舞弊。皇帝大怒,交给吏部、都察院审查。翟銮上书辩解,用自己在西苑值勤为自己开脱。皇帝更加生气,勒令翟銮父子罢官为民,把主考官和乡试主考官关入钦犯监狱,并且杖责六十,剥夺官职。翟銮当初辅政时有廉洁的名声,中间守丧居家时到了贫困不能自给的程度。当他以行边使身份起用后,各边镇的文武将官都全副装束到郊外迎接,常常怕不合翟銮心意,馈赠的财物不可计量。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装了千辆车(的财物),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又受他儿子的牵累,最终一蹶不振。过了三年死去,终年七十岁。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六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模语文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参考答案】C

【解析】不合题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C

【解析】说法绝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B

【解析】曲解文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参考答案】A

【解析】“麾”一词,意为“指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6.【参考答案】D

【解析】“调解了与突厥之间的争执”错误,长孙平调解的是突厥两个部落之间的争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参考答案】(1)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做了丞相,对他礼待恩遇更深。 (2)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 【解析】(1)译出大意给3分;“及”“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3分;“劝”“令轨”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5分)【参考答案】第三联选取了蒙蒙细雨、迟迟归人、萋萋芳草、习习春风、满地落蕊、慵懒黄牛等意象(答出3个给3分),描绘出了一幅(蒙蒙细雨中,农人晚归、牛枕花眠的)宁静秀丽的暮春乡野图。(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9.(6分)【参考答案】聚会饮酒之乐——艰难生活之怨——良好收成之盼。(情感过程3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能力。 (三)10.(6分)【参考答案】(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参考答案】E(3分)、B(2分)

【解析】A.“为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带来了一丝光亮”,分析错误,作者是通过“我”这个囚犯不该释放却获得释放,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了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的。C.“表现出‘我’是一个性格坚毅顽强的

人”分析错误,这些细节描写是主人公对付听众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善于应对或狡诈性格的表现。D.1分,对“‘我’的表现太差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从听众的角度看,似乎可以;一是从“我”的角度看,就不是“太差了”,而是一种极大地成功。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参考答案】①犯人把自己说成“无辜的受害者”,以家有老母在等自己、想念自己的孩子等原因来打动听演讲的人们,但人们不为所动;②来听犯人演讲的这些人,不是因为有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上、事关重大而认真对待,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而来看热闹,并不是真正关心这些人的死活。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参考答案】①首先,见到那些决定他命运的听众后,一反先前那些演讲者的做法,既不要求听众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②其次,向听众承认自己有罪,说明自己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家人,不想离开监狱,而且自己在监狱中过得很好,用这样的话来刺痛听众。③最后,把听众称为“好心人”“大慈大悲”的人,哀求这些人可怜自己,通过发出嘘声别让自己离开。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4)【参考答案】本小说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①作者虚构了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获得自由的故事,这样就会引发读者对这种特殊的做法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利于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②这种虚构,自然就划分出了演讲者和听众两类人,于是就产生了罪犯想离开监狱和决定罪犯命运的听众是否让他离开监狱的矛盾,这就更容易表露听众的心理,揭示出听众的阴暗心理,表现小说的主旨。③这种虚构,使小说更具有讽刺意味,主人公是以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逃脱刑罚,正是当权者那种荒谬的释放犯人的方法造成的,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某些制度的不合理。(如果有其他观点,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亦可。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6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参考答案】(1)B(3分)、D(2分)

【解析】A项不给分,“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为宗旨”说法错误,“消除”一词绝对。C项1分,“都源自他们个体的精神孤独”,信息不完整。E项不给分,“从未想过”不对,相关链接中有“试图将北大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参考答案】①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后来变法维新失败;

②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武昌起义成功;③严复、鲁迅等文人反对专制,著书立说,改造国民性格,呼吁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启民智,使中国的启蒙事业薪火相传。 【解析】每条2分,其中途径1分,结果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文的概括分析能力。

(3)【参考答案】①维新运动时期,严复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提倡改良,其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②戊戌维新失败后至辛亥革命前,严复翻译西方资产阶级有关论著,介绍并提倡“西学”中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但同时受现实政治的影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③辛亥革命后到去世前,严复仍坚持改良主张,政治思想远远落在时代之后。(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4)【参考答案】①人称“西学第一人”的严复留学归来却在近十年间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且都失利。②1894年之前一直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而后却成了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最终与专制政体作彻底清算,但一直坚持“改良”,反对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革命。④一方面他对君主专制恨之入骨,一方面又要遥遥无期地等待民智终开的那一天。⑤反对专制政体,却又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带着某种藕断丝连的感情,甚至自甘把清王朝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⑥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同时,却吸食鸦片,染上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七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5安徽省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A.“他善用侦探小说的创作元素和创作方法”错,与后文的阐述相反。C.“有意避让”“使各部小说的悬念互不相同”属无中生有。D.文中只是强调莫迪亚诺绝不用枪声、血迹、绳索、毒药瓶来揭示悬念,并不是不描写这些具体事物。)

2.A(A.“分析了其作品侦探小说的特性”错,莫迪亚诺的小说只是借用了侦探小说的创作元素和创作方法,但其作品并非侦探小说。)

3.C(A.随意嫁接,文中第②段强调在侦探小说里,常用“具体事件与具体人物”来设置悬念,并未表明在悬念设置上,莫迪亚诺“从不关注具体的事件与具体的人物”。B.“近乎相同”错,由原文第②段可知两部作品在设置悬念的角度和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D.从文章的最后可以看出,莫迪亚诺追求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使作品有深意,并没有涉及悬念的设置。)

4.A(A.愿:希望。)

5.D(D.均为副词,才。A.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表时间,按照;B.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对象,对;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6.C(C.“讨伐敬槃陀和柴保昌均告大捷”概括错误,原文中有“经年不能破贼,诏徵还”之语,可见“讨伐敬槃陀和柴保昌”并未取胜。)

7.(1)富贵了不回故乡,真可谓是穿着华丽的衣服夜里行走啊。(关键词:“衣”名词用作动词1分,“绣”1分,语义通顺1分)

(2)妙计良谋,都须等待你想出来,现在把这酒杯赏赐给你,作为长寿的吉兆。关键词:“嘉”“俟”“瑞”各1分,语义通顺1分)

(3)樊子盖病重的时候,深为雁门之耻抱憾。关键词:“笃”“恨”各1分,语义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樊子盖,字华宗,是庐江人。隋炀帝即位后,子盖转任凉州刺史,改授他为银青光禄大夫、武威太守,因良好的政绩而闻名。

大业五年,炀帝御驾西巡,准备去吐谷浑。子盖认为那里瘴气多,向炀帝进献青木香,来抗御雾露。炀帝回朝,对他说:“人们说你清廉,是不是这样?”子盖感谢说:“我哪里称得上清廉,只不过是谨慎不敢受贿罢了。”于是赏赐他美味一百多斛,升授右光禄大夫。大业六年,炀帝到陇川宫避暑,又说想到河西巡视。子盖一心盼望着皇帝的车马,希望炀帝能巡视他所在的郡境。炀帝知道后,下诏给予慰劳。这年,到江都宫朝见,炀帝对他说:“富贵了不回故乡,真可谓是穿着华丽的衣服夜里行走啊。”于是下诏在庐江郡设置三千人的聚会,赏赐米麦六千石,让他拜谒父祖坟墓,宴会家乡父老,当时人们都以他为荣耀。

大业九年,炀帝又巡视辽东,命令子盖留守东都。恰遇到杨玄感起兵作乱,并率叛军逼进东都,子盖派河南赞务裴弘策迎击叛军,反而被叛军打败,于是斩了裴弘策示众。国子祭酒杨汪稍不恭敬,子盖又将要把他斩首。杨汪下拜谢罪,叩首流出了血,过了很久才将他免罪。于是三军将士没有谁不

害怕他,将吏见他都不敢抬头。杨玄感每次都是集聚全部精锐前来攻城,子盖从容不迫设防,致使叛军每次进攻都被子盖挫败。恰巧遇到来护等人率军前来救援,杨玄感才解围而逃。

大业十年,炀帝回到东都,炀帝对子盖说:“玄感谋反,是神明以此显示公的赤心。分封进爵,应该有好的决策。”当天晋升爵位为济公,以示其功济天下,特为他立此名,并没有这个郡国。后来同苏威、宇文述在积翠池陪宴,炀帝亲自以金杯给子盖祝酒,说:“妙计良谋,都须等待你想出来,现在把这酒杯赏赐给你,作为长寿的吉兆。”

大业十一年,跟从炀帝到雁门,被突厥包围。炀帝想挑选精锐骑兵突围出去,子盖和来护劝谏,子盖哭着说:“希望暂且停止征讨辽东,以安慰民心。圣上亲自出来抚慰,提高他们的功勋等级,那么人心自然振奋,围困不足忧虑。”炀帝采纳了,后来援军赶到,突厥才退去。纳言苏威追议说勋格太重,应当斟酌。子盖坚持认为不应当失信。炀帝说:“公是想收买人心吗?”子盖沉默不敢回答。

跟从炀帝回到东都。当时绛郡的贼首敬槃陀、柴保昌等人拥兵数万,汾州、晋州吏民深受其害,炀帝下诏叫子盖前往讨伐,但过了一年时间还是不能击败贼寇,于是下诏令他回朝,又率兵进击宜阳的贼寇,因病作罢,死于东京。炀帝为此伤悲很久,面对黄门侍郎裴矩说:“子盖临终说了什么?”裴矩说:“子盖病重的时候,深为雁门之耻抱憾。”炀帝听后很感叹,叫文武百官前去祭吊,追赠子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景。送葬的达一万多人。武威的吏民听到他死的消息,没有不哀痛的,并为他立碑以颂扬他的德行。

8.一二句笑捻花枝,表现了词人悠闲轻淡的心境;(1分)三四句笔锋陡转,表现了词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1分)五六句承前,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1分)最后两句表现词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期盼。(1分)。

9.“鹃啼血”语带双关,既指杜鹃花,又名映山红,用“处处”修饰,再现了鲜花烂漫的春景;(2分)又化用了“杜鹃泣血”的典故,暗含悲伤之意,为后面两句蓄势铺垫,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2分)

10.甲: ①波澜不惊 ②上下天光 ③一碧万顷 ④沙鸥翔集 ⑤锦鳞游泳 ⑥岸芷汀兰

乙: ①任重而道远 ②故木受绳则直 ③岂余心之可惩 ④潮平两岸阔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⑥一片神鸦社鼓

11.在内容上:交待了老人受伤无人施救的情况,为主人公的出场提供一个典型的社会环境;以周围人们冷漠或怕惹事的表现与主人公的挺身而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4分)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为后面写伤者家人无端怀疑主人公作铺垫。(2分)

12.(1)通过描写他说话时的神态,表现他被误解后窘迫、畏惧的心理;将他的话比喻成“鱼儿吐出的水泡”,表现他的无助与无奈。(2分)

(2)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众人惊讶、怀疑、防范的心理。(2分)

13.示例一:以“一个英雄的小小要求”为题更好。(1分)①以此为题,点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他是一个助人的英雄。②与文中的“他成了救人于危难的英雄”“有一个要求”相照应,涵盖了小说的基本情节,以救人的方式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5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以“救与求”为题更好。(1分)①三个字的标题,且字形有相关之处,新颖简洁醒目,给人以新鲜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救”“求”两个字涵盖了小说两部分的基本情节,小说写的是“救人”与“求救”的故事,让读者读后产生丰富的联想,去思考救人与自救的关系,凸显小说的主题。(5分,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言之有理即可)

14.①传递了仁爱的美德。救助老人,是仁爱之举;自我牺牲换取理解和尊重,是爱亲人的典型表现;最终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是爱的力量感动了他人。别人的冷漠麻木,在他的仁爱面前更显卑陋。 ②传递了宽容的理念。小说在结尾揭示主人公想通过救人换取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原因是包括亲生女儿在内的许多人对他过去的错误缺乏宽容之心,用意在于提醒人们要拥有宽容之心。

③传递了善良的美德。小说中写主人公的遭遇,既写人们凭善良之心帮人,也写了以恶毒之心来疑人。心中有善则行善,心中存恶则视善为恶。小说以善人的胜利收尾,正是对善良的彰显。

(每点4分,其中观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如答“知过则改”“诚信”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5.C(A.以偏盖全—以偏概全;B.精譬—精辟;D.高品味—高品位。)

16.D(D.切中肯綮:切中,(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肯綮,骨肉结合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关键。形容庖丁的技艺高超,后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A.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此处应为“汇聚一堂”,人员聚集在一起。B.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此处不合语境。C.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此处不合语境。)

17.C(A.介词“由于”掩盖了句子的主语,把“由于”移到“李光耀”后面。B.前后两句不存在转折关系,不合逻辑,应删去“可”。D.误解词意“包揽”改为“位于”。)

18.(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以网络实体及物联网为技术基础,从而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并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4分,一个长句1分,信息完整3分)

19.示例:节日的锣鼓已经敲响,一个个烟花在空中绽放,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条条瀑布„„它们在天空中飞舞,绽开了动人的笑颜,把天空点缀成一朵绚丽的鲜花。(6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分,语言表达准确生动2分,不超过90字1分)

20.(1)②④①③(答对两处得1分,答对三处得2分,全部答对得3分)

(2)甲:曲调丰富(1分,意思对即可) 乙:走出国门(1分,意思对即可)

21.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孝”。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以这一话题切合了时代主题。但是,如何更好地做到“孝”,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分析材料,一方面“医学教授”武敬的孝母之心和刲臂救母的行为感天动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医病需要用医术,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参考题目:①什么才是真正的“孝”,②“孝”的方式,③目的与效果,④孝,需要对症下药;⑤“刲臂”非良药,孝心何处寻?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八
《2015届高三“一测”语文答案》

201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邓训用恩德信用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想杀掉赤沙乌桓,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先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用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守信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

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以悲伤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呼号。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大义啊。”便释放了他们。 10.【古诗鉴赏】(7分)

(1)在外飘泊,看到秋景萧瑟,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国家战乱不息,种种原因都让诗人悲从中

来,所以发出“潸然”并不是“偶然”的感慨。

[4分。“在外飘泊”“秋景萧瑟”“年华老去”“战乱不息”,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迷,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

天江面的渺远、苍茫。

示例②:送,送走。秋天的黄叶送走了寒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天的萧瑟凄清。 [3分。解释字义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言之成理即可。]

11.【名篇名句】(6分)

(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3)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4)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6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2.【概念理解】(5分)

B D(A.原文“中国现代化„„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

思想”。C.“和谐之境”只是儒家的最高境界。E.“已经世界化”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可能”。)

[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3.【内容整合】(3分)

D(原文是“东方差异性文化使西方一流思想家开始对‘东方’的全新关注”,而不是“全盘西化并没有给东方带来福音”。)

14.【内容概括】(4分)

导致东方各国的“全盘西化”(或使人类单面化和异化),带给人们各种生态灾难。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观点分析】(4分)

中国现代化必须坚持文化拿来与输出中的自主创新,才能使中国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如果只“拿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文化生态失衡。设立孔子学院就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自主创新,能给西方中心主义以新思维,促进人类文化融合,避免文化生态失衡。 [4分,观点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6.【写法分析】(4分)

渲染登山路上阴森恐怖的气氛,衬托人物迷茫恐惧的心情,为后文写“我”依靠顽强的意志通过隘口作铺垫。

[4分。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17.【思路分析】(5分)

通过隘口前,充满自豪;走向隘口时,开始感到孤独迷茫、恐惧失望,后来又变得坚定,充满信心与欣喜;通过隘口后,变得平和与豁达。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8.【主题探究】(6分)

(1)隘口: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难关或考验。人要有坚定的勇气与顽强的意志,才能闯过一道道

难关。

(2)谷地:象征我们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才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一往无前。 (3)马:象征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伙伴。他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鼓舞与力量,但他能陪伴你走过艰

难的人生路。

[6分。答对一点3分,其中象征意义1分,启示2分。意思对即可。] 19.【内容概括】(4分)

①无论什么到他嘴里都成了哲学。②时刻用心去寻找、钻研并解决问题。③努力将哲学付诸实践。 [4分。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中一点2分,两点4分。意思对即可。] 20.【特征分析】(5分)

作者先分析评价哲学家与一般人的区别,接下来叙写梁漱溟先生回忆自己中学时代因想问题而憔悴的经历,最后对梁漱溟先生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写体现了评传“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传结合”)的文体特点。

[5分。阐述分析,3分;文体特征,2分。意思对即可。] 21.【问题探究】(6分)

他的出家是指心理现象和思想的归趣而言,形式上还和俗人一样,并非真的遁入空门。(3分)梁漱溟先生出家的经历,看似与“对社会充满热忱”相违背,但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寻找解救天下人的方法,与后来转向儒学的目的是一致的。(3分) [6分。意思对即可。] 22.【简明、连贯、得体】(6分)

(1)我们的意思是“本月2号”到货。

(2)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和送货费由您付。(我们已付包装费、保险费,送货费由您付。) (3)对不起,我们工作不细致,给您带来了不便。 [6分。答对一句2分。]

23.【鲜明、生动、句式选用】(6分)

答案示例:

双手变鼠标,看似输入快捷,实则尴尬重重。 [6分。每句2分。表述合理即可。] 24.【写作】(6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套作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九
《2015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_________:号考 ______________:区校试考 ______________:名姓2015年深圳市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说明:1.全卷共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不 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作文写在答题卷作文格内。

一、本大题共5题,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 A.青睐(lài) 笨拙( zuō) 繁衍(yǎn) 脍炙人口(zhì) B.社稷 (jì) 蓦然(mò) 窈窕(yǎo) 颔首低眉(hàn) C.桑梓 (zǐ) 恐吓(hè) 挫折(cuō) 风流倜傥(tǎnɡ) D.遒劲(qiú) 惬意(xiè) 荣膺(yīnɡ) 弥留之际(mí)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 A.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

B.在今年深中自主招生的面试现场,他以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无所不至....的经历,获得评委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C.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过程,想靠考前突击,一口吃成胖子,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D.在深圳市近期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一本课外书”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读纸质书,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C.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D.香港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

的一项。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①③②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与《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这句话标点符号有问题。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轻快明朗;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第

1页(共4页)

D.“大家都说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芝麻豆之类的小事都斤斤计较。”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 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_。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 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4)一部文学史,其实就是许多人物在争奇斗艳,推波逐浪,并引领着文学队伍上下求索,开疆拓土,正如赵翼在《论诗》中所言:“ , ” 。

(5)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中有“景”,白居易用“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贫妇捡拾麦穗的场景;诗中有“情”,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对王昌龄的思念之情;诗中有“志”,杜甫用“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 三、本大题共3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9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有删节)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⑴月色入户. ⑵怀民亦未寝. ⑶麦田浅鬣.寸许 ⑷呷.浪之鳞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9.【甲】文中的“闲人..”和【乙】文中的“此官..

”在文中均有深意,试结合原文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3题。(9分)

突显生命灵魂的土库曼地毯

①来到土库曼斯坦就仿佛进入地毯的世界,随处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地毯。地毯与汗血宝马、天然气一起成为土库曼斯坦最负盛名的名片,它是土库曼斯坦人民引以为豪的工艺品,堪称国宝。

②土库曼斯坦的地毯完全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从用料到染色一切皆取自大自然。尽管现在编织地毯也使用丝、棉和驼毛,但仍以羊毛为主要原料,而且以春季所剪的羊毛为最佳。挑选用料时,土库曼人极其重视羊毛的柔软性、色泽和弹性,只选用纤维最细长的羊毛纺成纱线。染料则是萃取当地生长的植物精华制作而成,同时对制作染料的植物采摘有严格的规定。染料颜色不同,采摘原料的季节也不同。有的植物在开花期采摘,有的则是在其枯萎期内。花朵采摘下来后,接下来进入漫长的干燥期,然后使用铜锅加热制作。

③地毯是土库曼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走近土库曼人传统的“家”——毡房,首先映入眼的便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第2页(共4页)

是门口上的挂毯。这种充当房门挂毯的图案被分为四块田地,寓意着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和人生的四个阶段。毡房中还挂、铺着饰以象征清真寺拱形门、圣坛、尖顶、拱廊或织有《古兰经》经文的礼拜毯。孩子一出生,父母要编织地毯以示纪念,孩子正是在这块地毯上迈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姑娘出嫁,陪嫁的物品中地毯是必不可少的。新娘子要坐着挂满地毯的骆驼“花轿”来到婆家,而新郎则用地毯、挂毯将新房装饰一新。土库曼人在地毯上进食,在地毯上做礼拜,在地毯上睡觉,使用地毯做成的袋子盛放乐器、服装等各种生活用品,去世后要裹上地毯安葬,可以说地毯是伴随土库曼人一生须臾不可离开的必备物品。

④土库曼人民视编织地毯为极其神圣的事情,要举行仪式诵经祈祷。编织地毯是一项繁重艰苦的工作,地毯上的线头一平米可以达到上百万个,而这些线头全要由手工编织而成,一个人有时一个月仅能织出4-5平方米,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这种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其中艰辛和付出不啻于一种考验意志的修炼。因此,编织完成从织机上取下地毯时,所有的家庭成员和来客要举行仪式诵经祈祷,载歌载舞予以庆祝。

⑤土库曼斯坦的地毯更像是一本书,不仅记录了编织工匠的审美情趣,更承载着土库曼人民的理念、信仰,可以说是土库曼人民的文化载体。地毯图案融入土库曼人民的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也反映了土库曼斯坦人的民族习性。土库曼人民通过图案的巧妙构思,表达出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他们利用图形、线条和颜色的有机结合,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土库曼人用象征性的手法,将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牛羊、马匹、鲜花和飞鸟等绘织入地毯中。土库曼人认为地毯是有灵魂的,如果你凝神注视的话,你就会发现每个地毯都是有生命力的,每个地毯图案背后都蕴藏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地毯不能用刀裁剪,也不能随意丢弃。

⑥正因为视地毯为国宝,所以土库曼斯坦对地毯出境实施严格限制。如果你想购买带到国内,一定不要忘掉了向商家索要出境证明,否则,出境时极有可能被海关扣留。

(文/李继忠 选自《海外文摘》2014年第11期 有删改)

10.通读全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土库曼地毯“堪称国宝”的?(2分) 11.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2.有人说可以将第④段中加点的“仅”换成“也”,你同意吗?为什么?(2分)

13.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国宝,每件国宝都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读完本文,你觉得土库曼地毯 承载着土库曼民族哪些文化?土库曼斯坦对“国宝”的保护对我们有何启发?(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5分)

寂寞的稻草人

①播种时节和谷豆熟了的日子,田地里就会站起一些稻草人。它们大都头上戴一顶旧草帽,身上穿着破旧衣服,有的扬起手臂,仿佛正在用力抛掷什么厉害物件;有的手举竹竿,仿佛正向可疑的目标用力挥去,却迟迟没有挥下去,那竹竿,就那样被费劲地举着,倾斜着悬在半空,让过路的好心人看了,都有点同情那一直举着而不能放下去的手臂,它是太辛苦,太疲惫了。人这么一想,就为自己悠闲的手感到不好意思了。

②我家地里的稻草人,与别人家地里的稻草人一样,总是穿着父亲穿过的破旧衣服,戴着一顶破草帽,不论白天黑夜风吹日晒,都寂寞地站在田头,守护着我们的庄稼和日子。

③我们的父亲勤劳、清贫,但他很善良,有着柔软的心肠。他不忍心让忙里忙外、缝衣纳鞋的妻子,再穿着旧衣服,戴顶破草帽,以稻草人的形象,站在田野里受日晒雨淋,受鸟儿嬉笑。他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像稻草人的样子去开始生活,他不让孩子在烈日下暴晒童年。

④所以,那时,在我的家乡,田野里站着的稻草人,几乎都是男人的形象,都是父亲的形象。我们的父亲,他坚决地做了稻草人的原型。我们的父亲,他有着比稻草人还柔软、温和的心肠。

⑤被父亲们守护的田野,笼罩着丰富的氛围和意境。他们破旧的衣服和草帽,让人感到一种辛苦和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第

3页(共4页) 清贫;他们的坚持、忠厚和习以为常,却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宁。

⑥又一次,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忽然看见田地里同时出现几个真人和稻草人,都像是我的父亲。一个父亲正在坡地上弯着腰为豆子除草,那是真的父亲,我看见他在豆子地里起伏和移动着的身影。另外还有三个父亲,他们都戴着一顶破草帽,穿着父亲的破旧衣服,一个站在稻田东边,一个站在稻田中间,他们手里都举着竹竿做着赶鸟的动作。

⑦我幼稚的心里,竟忽然涌起一种辛酸的感情。我寂寞的父亲,劳苦的父亲啊。恍惚间,我感觉满田野都是我的父亲,都是我劳苦的父亲,满田野都是我穿着破旧衣服的父亲。

⑧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睛湿了。我不忍心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即使化身为三,即使化身无数,难道都是这劳苦寂寞的样子吗?我流着眼泪,走到三个稻草人------三个父亲面前,向他们一 一鞠躬,并轻声问候:“辛苦了,爹爹。”

⑨忘不了,田野里的稻草人,我们的父亲,我们辛劳的父亲,我们清贫的父亲,穿着一身旧衣服的父亲,戴着旧草帽的父亲,被寒风吹彻烈日暴晒的父亲,越走越远的、我们务农的父亲,我们忠厚的父亲。

⑩每当看见头顶飞来飞去的鸟儿,我都忍不住想问它们一声,你们,还记得那些稻草人吗?还记得我们的父亲吗?那些手总是举着,却从来没向你们抛掷过厉害物件的、那些田野里站立着的父亲,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文/李汉荣 选自《读者》2015年第5期 有删改)

14.通读全文,你认为文章以“寂寞的稻草人”为题,有何含义?(2分)

15.文章由稻草人及父亲,由父亲及稻草人,最后二者完全融为一体。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稻草人和父亲 联系在一起的?试结合原文分析。(3分)

16.本文言语通俗而意蕴深厚,试分析第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7.自选角度,赏析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3分)

18.“父亲”是文学作品中塑造最多的一个形象。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感动无数人,80年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震惊中国画坛,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结合本文,说说“父亲” 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哪些特点?(4分) 四、本大题共2题,共4分

请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19~20题。(4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9.以上选文的作者是 ,文中的“他”指 (2分) 20.简要分析选段在作品...中的作用。(2分)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 21. 写作,40分;书写,3分。

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请以“执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有XX代替。 ④书写要求:工整,美观,大方。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第4页(共4页)

2015最有深意的句子篇十
《2015年长春四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质量监测(四)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9分)

1.【参考答案】C 【解析】不合题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 2.【参考答案】C 【解析】说法绝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 3.【参考答案】B

【解析】曲解文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参考答案】A

【解析】“麾”一词,意为“指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5.【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 6.【参考答案】D

【解析】“调解了与突厥之间的争执”错误,长孙平调解的是突厥两个部落之间的争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7.【参考答案】(1)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做了丞相,对他礼待恩遇更深。

(2)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

【解析】(1)译出大意给3分;“及”“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译出大意给3分;“劝”“令轨”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 (二)(11分)

8.(5分)【参考答案】第三联选取了蒙蒙细雨、迟迟归人、萋萋芳草、习习春风、满地落蕊、慵懒黄牛等意象(答出3个给3分),描绘出了一幅(蒙蒙细雨中,农人晚归、牛枕花眠的)宁静秀丽的暮春乡野图。(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9.(6分)【参考答案】聚会饮酒之乐——艰难生活之怨——良好收成之盼。(情感过程3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语文评分参考 第1页(共5页)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能力。

(三)10.(6分)【参考答案】(1)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参考答案】E(3分)、B(2分)

【解析】A.“为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带来了一丝光亮”,分析错误,作者是通过“我”这个囚犯不该释放却获得释放,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了那个黑暗扭曲的社会的。C.“表现出‘我’是一个性格坚毅顽强的人”分析错误,这些细节描写是主人公对付听众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善于应对或狡诈性格的表现。D.1分,对“‘我’的表现太差了”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从听众的角度看,似乎可以;一是从“我”的角度看,就不是“太差了”,而是一种极大地成功。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参考答案】①犯人把自己说成“无辜的受害者”,以家有老母在等自己、想念自己的孩子等原因来打动听演讲的人们,但人们不为所动;②来听犯人演讲的这些人,不是因为有人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上、事关重大而认真对待,而是带着逛庙会、看戏的心情而来看热闹,并不是真正关心这些人的死活。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参考答案】①首先,见到那些决定他命运的听众后,一反先前那些演讲者的做法,既不要求听众安静,也不做任何表示。②其次,向听众承认自己有罪,说明自己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家人,不想离开监狱,而且自己在监狱中过得很好,用这样的话来刺痛听众。③最后,把听众称为“好心人”“大慈大悲”的人,哀求这些人可怜自己,通过发出嘘声别让自己离开。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4)【参考答案】本小说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有利于主旨的表达。①作者虚构了一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获得自由的故事,这样就会引发读者对这种特殊的做法产生极大的兴趣,有利于读者对小说主旨的思考。②这种虚构,自然就划分出了演讲者和听众两类人,于是就产生了罪犯想离开监狱和决定罪犯命运的听众是否让他离开监狱的矛盾,这就更容易表露听众的心理,揭示出听众的阴暗心理,表现小说的主旨。③这种虚构,使小说更具有讽刺意味,主人公是以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逃脱刑罚,正是当权者那种荒谬的释放犯人的方法造成的,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某些制度的不合理。(如果有其他观点,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亦可。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6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究能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参考答案】(1)B(3分)、D(2分)

【解析】A项不给分,“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为宗旨”说法错误,“消除”一词绝对。C项1分,“都源自他们个体的精神孤独”,信息不完整。E项不给分,“从未想过”不对,相关链接中有“试图将北大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

语文评分参考 第2页(共5页)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2)【参考答案】①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后来变法维新失败; ②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武昌起义成功;③严复、鲁迅等文人反对专制,著书立说,改造国民性格,呼吁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启民智,使中国的启蒙事业薪火相传。

【解析】每条2分,其中途径1分,结果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文的概括分析能力。

(3)【参考答案】①维新运动时期,严复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提倡改良,其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②戊戌维新失败后至辛亥革命前,严复翻译西方资产阶级有关论著,介绍并提倡“西学”中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但同时受现实政治的影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③辛亥革命后到去世前,严复仍坚持改良主张,政治思想远远落在时代之后。(每点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传主事迹的概括理解能力。

(4)【参考答案】①人称“西学第一人”的严复留学归来却在近十年间连续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且都失利。②1894年之前一直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而后却成了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最终与专制政体作彻底清算,但一直坚持“改良”,反对孙中山对清政府的革命。④一方面他对君主专制恨之入骨,一方面又要遥遥无期地等待民智终开的那一天。⑤反对专制政体,却又对清政府抱有幻想,带着某种藕断丝连的感情,甚至自甘把清王朝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⑥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同时,却吸食鸦片,染上了鸦片烟瘾。

【解析】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悖论”的意思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如果认为它是真的,则它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则它是真的。如说:“我现在说的是一句谎话。”如果认为它是真的,那么它就是一句谎话,是假的;如果认为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是一句谎话,是真的。悖论长期被认为是一种无聊的诡辩,后来在严谨的数学理论中发现了悖论,才对悖论作了科学的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果。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从文中找出体现“严复‘人生的悖论’”的内容,分点概括。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参考答案】A

【解析】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14.(3分)【参考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速度快”后加“等特点”;C项语序不当,“更好地将体现”应为“将更好地体现”;D项结构混乱,应为“距离”„„“还很远”或“和”„„“还有较大差距”。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15. (3分)【参考答案】B

语文评分参考 第3页(共5页)

【解析】注意分析空格前“为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后文要解释两个内容:一是“官方机构”的作用,二十有无私人机构。然后分析几个句子之间的联系即可。分析时要注重语句中有标志性意义的词语,比如“不过”“越来越”等。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

16.(5分)【参考答案】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意思对即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17.(6分)【参考答案】标题:盲从的代价。(2分)寓意:没有主见,听从别人的指引,盲目的前进,可能会一败涂地。(4分)(意思表达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图文的能力。 六、(60分)

1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提示】

(1)创意(或创新)可以带来财富; (2)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是艰难的; (3)人应该有份社会担当(或责任); (4)读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5)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关注精神追求。

赋分字数要求。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5分。未成文文章,600字以上的,按等级评分标准评分之后,酌情扣5-10分;不足600字的,最高赋分30分,每少50字扣2分。具体评分标准请参照2014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细则。

语文评分参考 第4页(共5页)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11文句有表现力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4.○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写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

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长孙平,字处均,是河南洛阳人。长孙平有器量和才干,读书很多。任职于北周,出仕任卫王侍读。当时武帝受宇文护的威逼,图谋与卫王一起诛杀宇文护,卫王先后经常派长孙平往来与武帝互通信息。等到宇文护被诛杀后,拜授长孙平乐部大夫。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做了丞相,对他礼待恩遇更深。尉迥、王谦都先后兴兵轻慢朝廷,高祖特别担心淮南地区。当时贺若弼镇守寿阳,高祖怕他怀有二心,派遣长孙平兼程赶往替代他。贺若弼果然违命不从,长孙平就指挥强壮的军士逮捕他,押送到京城。开皇三年,朝廷征调长孙平任度支尚书。长孙平见当时天下州县多遭水旱灾害,百姓不能自给,上奏建议令民间在每年秋收后各家交出粟米麦子一石以下,按贫富区别等级交纳,储存在村巷公仓,以防备灾害之年,称之为义仓。接着呈递奏书说:“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去年大旱,关右发生饥荒,陛下调运山东的粮粟,设置平抑物价的部门,打开仓库,广泛予以赈济恩赐,大德洪恩,可以说到了极至。但治国之道,应该依靠长远规划,请下令各州刺史、县令,以鼓励农耕积储粮食为急务。”皇上大为嘉许采纳。从此州县乡村粮食充足,百姓多得益于此。几年后,长孙平改任工部尚书。当时有人告发大都督邴绍,说他毁骂朝廷昏愦,皇上盛怒,将要斩杀他。长孙平进谏说:“河流大泽容纳污物,所以能成就其深广;山岳能藏纳疾疠之气,所以能成就其高大。望陛下发扬高山大海的洪量,推广宽恕优容的大德。邴绍的言语,本不应奏闻圣上,陛下又再加诛杀,我担心千秋后世,有损圣上仁德之名。”皇上于是赦免了邴绍。后来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互攻伐.都派使者来请求援助。皇上派遣长孙平持符节宣告旨意,要他们和解。长孙平到了突厥人的地方,为他们陈说利害关系,于是各自罢兵。可汗赠送长孙平二百匹马。回来后,长孙平进献所得的马,皇上全部赐给了他。一年多后,授任汴州剌史。其后历任许州、贝州刺史,都有好的政声。邺都风俗薄恶,素来号称难治,先后几任刺史大多不称职。朝廷因为长孙平在各处都有称誉,改任他为相州刺史。他很有贤能的美名。在任几年后,遇正月十五,百姓肆意玩乐,把衣服画成头盔铠甲的样子,皇上大怒,罢免其官职。随即又感念他平定镇守淮南时的功绩,升官位为大将军。仁寿年间在任上去世。

语文评分参考 第5页(共5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