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现代诗

| 内审师 |

【www.guakaob.com--内审师】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一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2009-08-15 22:11“唐诗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目标〕

①了解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对应关系。

②了解对同一“情景”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

③对同一题材的作品试作研究性的分析。

〔重点与难点〕

①唐诗中音乐描写的“各有侧重”分析。

②相关的音乐描写的“不同手法”分析。

〔思想方法与人文因素教育

①时代造就了诗人,诗作反映了时代。

②个性化的风格,创作出风格化的诗作。

〔教法与学法〕

① 比较阅读,专题讨论。

② 对象-手法-目的,三者间的协调统一。

〔课前预习〕

查找有关描写某一情境的诗句。

〔教学步骤〕

师导入: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非常讲求“景与情”的对应关系,无论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或词人都很注重对有关“景”的信息的撷取。讲究对有关“景”的信息的转达,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概莫能外。今天,我们就以“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为话题,从分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的手法和特点入手,通过比较阅读来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对同一景况或情境,因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表述的基本特点。 师:这里的“景与情”的对位具体指什么?

生:用什么样的景,抒什么样的情,要合乎情理。

师提示:大家应该记得《琵琶行》中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吧!下面分小组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诗句。

(边打出幻灯片,边请上网查阅过的同学说明这些有关音乐描写的句子的共同的特点) 让我们在诵读中聆听

――《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边归纳边打出幻灯片)

师: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生:分别回答。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

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

间关萤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

银瓶乍破水浆进——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

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师阶段小结:白居易的描写“常物设喻,朴实自然,可见可闻”。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李贺《李凭箜篌引》是如何描写音乐的。请大家打开课本39页。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生:集体朗读。分头找到。

师提示:根据课文前面的提示,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

师: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描写,明显与《琵琶行》有区别,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生:《琵琶行》侧重于对音乐本身的描写,《李凭箜篌引》侧重于对音乐效果的描写。 师:总体的风格是什么?具体的表现在哪里?

生:浪漫主义。

(归纳并逐条打出幻灯片)

鬼泣神惊 妙不可言

—《李凭箜篌引》的音乐效果

乐声使神女感动得悲啼不止;

乐声使天帝感动得变暖天气;

乐声使天惊石破落下萧萧秋雨;

乐声使神妪感动得也来求教李凭;

乐声使鱼龙感动得随波起舞;

乐声使吴刚忘情而夜不能眠……

师生共同归纳: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

白居易——侧重于音乐的形象描写;

李 贺——侧重于音乐的效果描写。

师:下面请10位同学把他们查找到的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朗读并分析一下。

生:分别朗读并分析。

师归纳: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大致如此。

(打出幻灯片)

对好音乐的描写与赞叹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欣赏一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首同样是描写音乐的诗歌――《听颖师弹琴》。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

生: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师:与《琵琶行》及《李凭箜篌引》比较,《听颖师弹琴》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及手法又有哪些特点或不同?

生:既有有关音乐本身的描写,也有相关音乐效果的描写。

师:很准确!我们再请几位同学就着具体的诗句来赏析一下。

(在学生赏析的过程中适时打出幻灯片)

生: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生: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再也不能承受琴声对感情的牵扯,赶紧伸手止住颖师不要再弹下去了。

好本事啊!你弹琴给我听,简直就是:一会儿放块冰在我的心里。一会儿又放块炭在我的心上。

师:现在我们可以把三位诗人诗作中的音乐描写作一番归纳小结了吧!

(打出幻灯片)

白(居易)诗移人—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

李(贺)诗泣鬼—笔下的箜篌音乐使鬼神动情落泪;

韩(愈)诗惊天—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

师:可见――诗国乐声别具一格,诗作状乐各具特色。

〔布置作业〕

课后查找、阅读与整理:

愁”(包括忧、悲、恨、,恼等等)是一种感情活动,如何才能形象而又生动地把它表现出来呢?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比喻。

请从你所阅读过的诗词和现在正在阅读的课文中,回忆和查找出借助比喻来描写“愁”的诗句。要求如下:

1、写出具体的诗词原句,能标明作者和出处最好。

2、在原句下注明喻体并说明此句突出表现了“愁”的何种情态。

3、一律写在练习本上,作为本次练习的第一项,多少不计。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108 更新时间:2008-3-22

Tags:中学语文免费教案,为您提供优秀的免费教案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专题教学设计

安徽无为襄安中学高一(2)班语文教师 陈荣胜

[三维目标]

①了解古典诗歌中的“景”与“情”之间对应关系;

②留心对同一“情景”或形象描写的不同手法与特点;

③尝试对同一题材的描写音乐的诗歌作品进行探究性分析;

④赏读几首唐诗中的音乐形象;

⑤学习渲染、烘托的笔法。体会比喻摹声、通感的描写技法;

⑥激发兴趣,初步品味诗歌意境的美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趣味。

[教学方法]

1.拟用讨论互动式、精要点拨法。

2.准备中国经典乐曲带,适时播放,生成情境,营造音乐氛围,获得听觉享受,以期让师生满意,达成教学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时数]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播放古曲,营造赏读的音乐氛围

1.导入专题 :天地万物皆成画,喜怒哀乐都是诗。好的音乐百听不厌。好诗不厌百回读,其中必有动情声。大诗人白居易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今天我们专题赏读唐代著名诗人几首关于描写音乐的诗——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

2.板书专题“唐诗中的音乐描写”。

3.伴乐朗诵《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经典语句——“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简评]音乐之声具有严格时间限制的表演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诗,是生命的诠释,是真情的流露;诗,是清新的韵律,是飘逸的舞蹈。随着浔阳江头枫叶纷飞、荻花的谢幕,那琵琶女在万籁俱寂的江上,奏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幽怨绝响,让每位听众浮想联翩。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探究三位诗人如何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特征的表演艺术,需要潜心体悟古人高超的形象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把读者带进怎样的声音世界里。

4.齐读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预习《琵琶行》时已这两首诗印发给学生)

二、整体感知三首诗,理清基本思路

1.韩愈在《听颖师弹琴》里如何调动丰富的生动意象来构造听琴的具体感受及意境的?

2. 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乐声时摹写的意象有哪些?

(分组齐读)明确:儿女语/赴敌场/浮云柳絮/百鸟群/孤凤凰(旋律变化:柔—刚—柔)

归结:诗中的琴音忽高忽低,起伏缓急,忽远忽近,难以捉摸.前10句,后8 句思路明晰,既有正面摹写,又有听琴感受;选取的画面有“起坐”不安,有“推手止之”、“泪雨滂沱”、“冰炭置肠”。大喜大悲,冷暖刺激实叫人无法承受。这种情绪上的强烈震荡,无法用语言形容,但韩愈能凭真切的感知,生动的文字描摹得穷形尽相。

(指名同学一人读白居易《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前的调弦、校正指法,弹奏过程。)

归结:诗人是这样选择意象凸现音乐特征的。意象:急雨/私语/珍珠落盘/莺语/泉流/瓶破浆迸/铁骑刀枪/裂帛(旋律变化:繁密的声势→清幽的音韵→清脆而和谐→悠扬而明快→低沉而冷涩→突发而激烈→清脆而尖锐→刚劲而激越。意象组合呈现出琴声的起伏变化,由徐缓而激越,而低沉,而休停,而快捷收束,戛然才止。搞艺术有一句行话:雕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也是流动的雕塑。音乐形象看不见,诗人们却能用如此丰富的意象完美地再现乐声,把抽象听觉转化为可视之物象(即具象)。

3.集体朗读或背诵(借助想象)。请大家想想以上二首诗意象组合都采用什么修辞或描写方法?

讨论后归纳板书: 比喻—通感;正面渲染,塑造音乐形象。[提示:比喻传递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因为喻体是可以不断变换的,于是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脑子里形成鲜明可感形象,才能品味语句,领会意境。以上二首诗运用了比喻摹声和视听切换处理(即通感),成功地描写出音乐形象,就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三、布置作业:要求背诵白居易《琵琶行》描写乐声的名句,熟读韩愈《听颖师弹琴》。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比较研习,赏读探究

1.检查背诵。再齐读《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启发同学们思考:白居易《琵琶行》和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乐声的侧重点有何区别?其风格各自有什么特色?

讨论后明确:《琵琶行》侧重于音乐本身描写,风格写实;《李凭箜篌引》侧重于音乐效果描写,风格相当浪漫;《听颖师弹琴》则兼而有之。

2.《行》《听》《引》三首诗描写技法主要是正面铺描,摹声渲染得充分,想想还有没有别的笔法?

选择《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中的其中一首,加工为现代诗歌。

[教师示范]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喁喁私语/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群音中一声独闯如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以上是正面写琴声)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音乐的耳朵/一窍不通竟也被乐声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终被美妙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再也不能承受琴声对感情的牵扯/

赶紧伸手去止住颖师不能再弹下去了。/好本事啊!一会儿放块冰在我的心里,一会儿又放块炭在我的心上。(以上是侧写听琴感受)。

韩愈以自己百感交集、无可名状的体验来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催人泪下;而白居易用听者入迷沉醉其中,“悄无言”、“秋月白”句,将人物景物和谐烘托,突出琵琶女弹奏艺术的高妙,行文笔法是有区别的。

3.再读《李凭箜篌引》。李贺的诗与前二首既有相同表现手法,更有在意境创造、描写技法的不同。

[提示]李贺作诗想象奇特,选取物象非凡。箜篌之音使鬼泣神惊,简直妙不可言。

你想——乐声使神女感动得悲啼不止;乐声使天帝感动得变暖天气;乐声使天惊石破落下萧萧秋雨;乐声使神妪来求救李凭;乐声使鱼龙感动得随波起舞;乐声使吴刚忘情而夜不能眠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二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

《列子》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古诗中的音乐描写

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从口头创作到书面创作的过程。最初的诗歌是在口头上传唱的,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都与音乐密不可分。“诗歌”本身就是“诗”与“歌”的结合体。好的诗歌往往以其铿锵的节奏、优美的韵律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而描写音乐的诗歌更是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两者交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随手翻看几首描写音乐的古诗,发现这些作品在描写音乐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以声喻声。这是最常见的描写手法,姑且叫“拟声法”吧。就是用我们生活中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来具体形象地比喻音乐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其中作者大量运用了以声喻声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里作者妙笔描绘琴声如“急雨”般沉重舒长,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刀枪鸣”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般强烈清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诗歌怎会给我们带来如此摇曳多姿的美感。

再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中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诗人以“一”与“万”对比,写出了蜀僧起始演奏的一刹那就带来了巨大浑厚的声响。小小一支琴,仅凭指弹,却有如万壑松鸣,涛声澎湃,不能不令人惊叹蜀僧演奏技艺的高超。 后来的欧阳修在他的《秋声赋》里也运用了不少以声喻声的句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枞枞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以形喻声。人的各种感觉之间是互通的,听觉的声音可以转化为视觉的形象,甚至是嗅觉的气味等等,我们称之为“通感”。古诗中常常用视觉所见的形体去比喻听觉所闻的声音,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音乐声更具有质感,这样能把音乐的特点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出来。

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一诗中有“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风扬”的诗句。“浮云柳絮”本不发声,似乎与音乐无关,但它们“无根蒂”、“随风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扬,诗人取这一形态特点,比喻琴声的自由奔放。诗中还用“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的诗句来形容音乐声陡然由高到低的急剧变化。“分寸”“千丈”这些距离长度,也属于视觉范围之内,本与听觉无关。但诗人却用来比喻声音的变化,我们也似乎随着声音攀登到了高峰,突然又随着声音落下千丈深涧。这样就把抑扬顿挫的琴声有形化了,把听觉与视觉沟通,使读者浮想联翩,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中唐诗人张祜有一首写音乐的绝句《听简上人吹芦管》:“细芦僧管夜沉沉,越鸟巴猿寄恨吟。吹到耳边声尽处,一条丝断碧云心。”那隐隐哀伤的芦管声远远地传来,传到耳边,已越来越细,终于消失,仿佛是“一条丝断”了,诗人的“碧云心”也彻底地抛弃了。这里把声音由细微到消失的听觉感受,比喻为可以看见的“一条丝断”,显得新颖别致。

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中写明湖居听书的

情景。先写黑妞的演唱“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后写王小玉:“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对音乐描写的一段美文,摘自《老残游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以境显声。诗歌描写音乐还常常通过周围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曲调的优美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盛唐诗人李颀写过一首《琴歌》:在“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的夜晚弹琴的人先弹了《渌水》,又弹了《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琴声一起,万籁俱寂,乌鹊不飞,林木不响,连星星也躲了起来,似乎都陶醉在琴曲之中了。这里作者并不直接描写琴声如何动听,而通过情景的描写来烘托,你看,世间万物乃至天上的星星都听得入神了,更何况人呢?

高适在《听张立本女吟》中也有“清歌一曲月如霜”的佳句。“清歌”是什么样子人们不易想象,而“月如霜”却是人人都可以见到的。看到了洁白如霜的月光,“清歌”的明净清凉、令人神爽的韵味就感受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也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声音,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以感衬声。描写音乐除了正面写演奏者的技艺外,还可以写听众的反映及感受,由侧面烘托,以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先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并没直接写笛声的哀怨婉转,而是通过听众的反映,情感的变化来写乐曲声:听着这暗暗飘来的《折杨柳》的玉笛声,谁能不触动怀念故乡之情呢?

中唐诗人王表的《成德乐》也是采用这种手法:“赵女乘春上画楼,一声歌发满城秋。无端更唱关山曲,不是征人亦泪流。”赵女是“乘春”上画楼,但听众从声音里感觉到的却

是“满城秋”,一声歌发竟使人感到满城皆有秋意,那歌声的悲切动人,就可想而知了。不知为何她又唱起了以征戍为主题的《关山曲》,使得那些没有征戍生活体验的人都热泪横流了,对那有过戍边生活的人,就更不必说了。这里没有直接写歌声,但那悲悲切切的哀怨之声,如响在耳边,令人嘘唏不已。

《琵琶行》中的“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不也是如此吗?

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 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 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 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 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 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 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

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听颖师弹琴》赏析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三
《描写音乐的诗词》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四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五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研究》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六
《国内诗歌与音乐的联系》

国内诗歌与音乐的联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近年来,研究界有一种说法,谓:我国文体的发展(如词)是由音乐的体式决定的,说词是“按乐谱填辞”的“音乐文学”,词体的构成是:“依曲定体、依乐段定片、按曲拍为句、据腔押韵、审音用字”云云,这种事是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即以宋代而言,词人数以千计、词作数以万计,当然全是“文”作;“乐”呢?除了姜白石在其十几首“自度曲”词作文字边上有不完整(又不知道在流传过程中有没有抄错)的乐音符号之外,一个音都没有留下来。而那些“自度曲”,姜白石老先生自己说了,是他“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而成词(再然后才有那些乐音)的,哪有先有“乐谱”然后“填辞”的事呢?因为不可能。

事实是,无论在历史上以至今日,我国各种体裁、体式歌唱中的“文”与“乐”的关系,总体上是:“文”为主,“乐”为从。稍微具体些说,是四条:

一、以文的篇、章为乐的篇、章;

二、以文的“韵(断)”处为乐中的“住”——约略相当于今称的“乐段”;

三、以文的“句(断)”处为乐中的“顿”——约略相当今称的“乐句”;

四、以文句中的“步节”为乐句中“乐节”组合的疾徐促疏;

以上四条,罕有例外,在这四条的前提下,在具体的文辞、句字与乐音旋律如何结合的关系上,则可大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稳定的或基本稳定的旋律(我称之为“定腔”)敷唱各种不拘平仄声调的文辞; 一类是:以文辞句字的字读语音的平仄声调化为乐音进行,构成旋律;

前者我称之为“以腔传辞”,典型的是“段谱体分节歌”,如众多的“民歌、小调”及现今的创作歌曲,如《兰花花》可以用完全或基本相同的旋律去唱“青线线那个兰线线,兰个英英地采”和“你要死来就早早死”。

后者,我称之为“依字声行腔”,典型的是“曲唱”,如《牡丹亭·游园》[皂罗袍]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其音乐必须按诸字声“阳平/、阳平/、去∧、上∨、阴平—、阳平/、阴平—、去∧”的起伏化为乐音旋律进行组成唱腔。

大分有以上两类,然而,我国的歌唱中,“文辞”的地位在总体上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是上面说的我国(至少在历史上)没有“无辞之歌”,又一方面,即使是在“以(确定的唱)腔传辞”的歌唱中,如果乐音旋律与字读语音发生太过于矛盾的时候,唱者往往会对唱腔作一些调整即所谓“润腔”、“小腔”去适应字读语音。更多的一些问题不能在这里多说了。

所以,回过头来想对音乐界同道们进一言:我觉得有两个现象是不能无视和轻视的:一是近百年来,西洋音乐(其思想、概念、观念、理论以至使用的术语)全面覆盖了我国;再一个是我们的音乐界对“我们自家民族韵文与音乐的关系”、“歌唱中之文与乐关系”的关心不够,我们乐界学“文”的热情远不如文界的学“乐”。是不是呢?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七
《诗歌的音乐性》

在此的启发、引导下,上述疑云就豁然开—喜爱娇憨的幼小者、厌恶狡诈的老朗起来——

大者乃人之常情,因而,人们赋予本义为“小狗”的“犬”字以褒义,赋予本义为“大狗”的“狗”字以贬义,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在“犬”为褒义、“狗”为贬义的“一般”之中也有“个别”例外:《史记・司马相如列“(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传》中有:名曰犬子”句,在这里,“犬子”显然是爱称,属褒义;但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里,当诸葛瑾为孙权之子向关羽之女求婚时,关羽所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一语的“犬子”却又明显是贬义是贱称了;《楚辞・九章・怀沙》中有句,大意是说村子里“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成群的狗在叫,只因少见多怪;汉代王充在《潜夫论》中也说过“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话,以比喻世人往往在不察真伪的情况下就盲目附“犬”字虽然有一些贬义,但和的弊病,在这里,

《归园田居》中有“狗吠深巷仍不失文雅;陶潜

中”的优美诗句,其“狗”字却又毫无贬义了;春秋时,为越王勾践复国立下大功的文种被迫服毒自杀前说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西汉韩信被害前也曾说此语。后来,也就有了“兔死狗烹”这一成语。在这里,“狗”乃被害忠臣良将此外,俗语“狗的自喻,所以,也没有什么贬义。不嫌家贫”中的“狗”字则明显是褒义。

由于“犬”、“狗”两字在运用表义上有上述诸多差异,所以许多“犬”词语与“狗”词语中的“犬”、“狗”两字大多不可换用。例如:不可把“鸡犬相闻”换用为“鸡狗相闻”、把“警犬、军犬”换用为“警狗、军狗”、把“犬子”换用为“狗子”……也不可把“兔死狗烹”换用为“兔死犬烹”、把“狗腿子”换用为“犬腿子”……

形式上表现为诗歌语言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并通过声音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以打动人心;在内质上,则体现为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心灵的律动,是诗人情感、情绪的声音显现形式。

诗歌的音乐性,首先应视之为诗的内在素质,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因素。“诗言志”“诗缘情”,诗歌抒情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诗歌必有与之俱来的音乐性,即诗歌的抒情性决定了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声律化的特点。我们知道,人们情感的抒发,要用一种既不是叙事也不是论说的抒情语体裁形式来实现,这种语言只能是一种特别能显现心灵律动的音乐性语言,而一般的日常的交际语言不具有这种表现功能。当这种音乐性的语言融入诗中,它就直接成为表现情感最有力的因素,是一种同诗人情感、心灵、呼吸相契合的特殊语言,甚至可以说,这种音乐性就是诗人内在的情韵与气势。因此,只要诗还是诗,只要诗的抒情功能没有丧失,诗歌的音乐性就必然同在。

音乐性不但适应了诗歌抒情的需要,而且也是诗美的重要体现,是诗歌进入读者心灵,感动读者、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最快捷的通道。当诗人把内心情感律动外化为诗的节奏和韵律,使人吟咏品味时,就能让读者直接从声音上感受到诗人内在音绪和诗意的美。同一般言语相比较,人对音乐有一种天然的敏感,音乐具有能迅速打动人的心灵的特点,诗歌如失去音乐性,也就失去其吟诵的功能,就会极大地限制它的美感,限制它感人的力量,从而制约它的传播和生命力。当我们在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李清照的《声声慢》等诗篇时,即使对其内容还没有太多的领悟,我们仍可感知到诗人所表现的情感和诗韵,并被其感染。

诗的音乐性,还直接关系到诗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诗的发展与生命。作为一种艺术化程度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艺术形式的规范是不可或缺的。早在新诗草创时期,闻一多先生就对当时许多新生诗人对诗体形式特别是诗的音乐性的忽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对那些“要打破诗的音节,要“诗的自杀政它变得和言语一样”的诗,认为是策”。鲁迅先生对新诗的发展方向也做出过明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性即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所具有的跟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在外在

确的回答:“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让大家容易记,又顺口、

唱得出来。”因此,强调对新诗体式规范的认同,特别是强调诗的音乐性,就直接关系到诗的发展前途了。

父亲还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住上宽敞一些的大房子,最好能有一间属于他的书房。怕给我增添压力,从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我知道他的心思,曾经拍着胸脯对他说:“爸,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住上大房子。”但最终不但没能兑现这个承诺,而且感到对父亲的孝敬实在太少太少。

清明节,我怀着悔恨和悲伤的心情去悼念父亲。我带了两样祭品:一样是纸做的“大房子”,一样是发表的作品。我一边烧“纸房子”,

“总有一天”到底有多远

一边流着泪把文章读给父亲听……泪光中,我仿佛看到父亲会心的微笑。

“总有一天我会……”,这个美好的愿望和“总有一天”,到底有多承诺本无可厚非;可这

远?它又会给人留下多少遗憾?与其等到“总有一天”,不如就从“今天”开始行动。不能马上让

直到父亲病故的那一天,悲痛之余,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个不孝之子。因为我给父亲的两个承诺还没有来得及兑现,他老人家就离我而去了。

“笔父亲是个文学爱好者,是单位有名的杆子”。上中学时,大概是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基因”,我的作文写得不错,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记得那时我总是把“范文”带回家骄傲地拿给父亲看。他会高兴地说:“写得很好!儿子随爸,是块好料。爸有个心愿,期待你的文章有朝一日能变成铅字发表。”我自豪地保证:“爸你放心,总有一天,您儿子会把发表的大作拿给您看!”父亲连连点头:“好!好!爸爸期待着这一天。”

可是,也可能由于功课太紧,也可能因为没太往心里去,我从没有写过一篇稿子。一转眼,大学都毕业了,我仍旧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儿子这回好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爸爸对我说:

了,也没有功课加身了,一边上班,一边抽空写“行!爸,点儿东西。”我这才恍然大悟连忙回答:您放心,儿子的文章总有一天会变成铅字。”

也不知是因为自己太懒还是工作太忙,始后来,父终没有写过只言片语,更别说发表了。亲提醒过我,但自己总在潜意识里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将这个写作计划一拖再拖。直到父亲去逝后,我才意识到这个无法弥补的过失。于是,我万分遗憾地提起笔。我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纪念父亲的,很顺利地发表了;这或许也算是对父亲在天之灵的一点抚慰吧!再后来,我勤奋地写作。当我不断地收到样报样刊时,兴奋之余总有一种隐隐作痛的感觉。

父母住上大房子,不妨装台空调、买个按摩椅让老人享受一下现代生活;不能立即让爱人坐上小汽车,不妨常常骑着电动车或是自行车去接她下班,也让她体会一下丈夫的无微不至……只有这样,“总有一天”才会越来越近。

丹心报国慷慨悲歌

一气贯注撼山摇岳

———重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有感

张小兵

初读《指南录后序》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了,至今胸中仍激荡着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那股英雄气!读过这篇文章,文天祥就像一尊雕像一样牢固地占据了我的脑海:夕阳拖长了他高大的身躯,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地投向南方,眼角的褶皱和额头上的“年轮”都显得那么执著、刚《指毅!如果说少年时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南录后序》的,如今再读这篇传世佳作更多了一份理性,我意识到这是一曲丹心报国的慷慨悲歌,是一气贯注扶山摇岳的大作。而这理性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八
《音乐之声,诗歌之韵》

关于音乐的现代诗篇九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自由,绝对的自由,这是其他体裁不能比的一个优势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关于现代诗: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就是自由诗,指“五四”

以来的诗歌。有抒情诗,有叙事诗,还有说理诗。诗歌主要的特点就是:对生活做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凝集着鲜明强烈的感情,充满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也有人把诗歌的特点概括为: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音乐性。 闲话新诗

一、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是在对传统文学解构的同时建构起来的。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新诗的创作原则,这就是必须“推倒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胡适提出的新诗创作“作诗如作文”的指导思想,成了中国新诗最基本的创作规范,也是促成新诗以自由诗为主要文本形式的重要原因。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早见诸报端的新诗作品,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的第一部诗集。1921年郭沫若诗集《女神》的问世,显示了中国新诗的初步成就,也意味着新诗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20年代诗坛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是象征诗派和新月派,前者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等,后者则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到了30年代,围绕着当时影响较大的文学刊物《现代》杂志,许多优秀诗人纷纷登上新诗创作舞台,这其中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30年代艾青、藏克家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4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收获季节,以胡风、冀汸、曾卓、鲁黎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以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为代表的九叶诗人,以及写出水平相当高的《十四行诗》(共27首)的西南联大代表诗人冯至,他们的相继出现,使40年代的诗坛呈现出群星璀璨、熠耀争辉的繁荣态势。1949年后直到新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诗创作出现了相对的低潮期,这一时期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抒情诗较有影响。新时期以后,中国新诗再度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创作局面,以艾青、流沙河、公刘等为代表的“归来诗人”,在“复出”后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以舒婷、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用现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勾勒了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灵世界,把中国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随后,以海子、韩东、王家新、于坚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又称“第三代”)诗人,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演绎新诗,使中国新诗在20世纪末出现了群雄逐鹿、异彩纷呈的状况。综观20世纪的新诗创作,可以看出其间不乏优秀诗歌和优秀诗人,但总体来看,新诗的成就还不高,还没有出现唐诗宋词那样的经典作品,也没有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享誉世界、照亮历史的大师级诗人。即便如此,新诗还是在中国几代诗人的不懈努力中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了某些共同的文学文体特征。

二、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以抒情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以较短的篇幅来具体形象地凸显诗人的主体意识,集中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诗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抒情性。晋代文论家陆机曾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就是强调诗歌是因情而生,缘情指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也是把情感放在诗歌表达的第一位。

从篇幅上来说,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可以说是最短小的。诗歌要在较短的篇幅内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诗情和诗美,这就决定了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必须凝练、集中与概括。如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就把被十年浩劫耽搁了美好时光的青年一代决心战胜蒙昧、追求真理的坚定

信念鲜明地表露出来。诗歌虽然不具有小说表现生活的直接性与逼真性特征,也不具有散文反映现实的写实性和现场感,但它通过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意象来呈现一个审美化的世界,常常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中睹见宇宙的奥妙,领悟人类生存的深刻内涵。

同时,在反映社会生活时,诗歌常常浸润了诗人强烈的主体意识,因此诗歌中的物象并非是从现实世界中直接拍摄的,而是通过了诗人的心灵过滤;诗歌中的时间与空间也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心理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诗人在表情达意时常常能穿越时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在不受时空拘缚的自如书写中,呈现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实心灵体验。

(二)以意象为诗情传达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单个或多个的意象来凸现诗意,抒发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影像。在一首诗歌中,意象或者是单一的,如徐志摩《沙扬娜拉——赠$%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只有娇羞的“水莲花”;或者是繁复的,如海子《九月》:“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整首诗中反复出现了“草原”、“远方”、“琴声”、“泪水”等多个意象。诗歌正是借助这些意象来传达诗意,抒发诗人主体的情感的。

(三)常常采用复沓和铺排的修辞手段,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性。

诗歌的主要表达功能是抒情。为了使诗人的情感充沛地抒发出来,诗歌常常出现诗句的复沓与铺排。如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对“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反复寻呼,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这一诗句的多次出现。这些复沓的诗句给人一唱三叹、情萦意绕的感受。再如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这样的铺排,使诗歌显得气势磅礴,有力地强化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复沓和铺排在诗歌中的频繁出现,丝毫不显得累赘和多余,反而使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四)诗句分行排列,是一种特别讲究文学形式的艺术。

诗歌是一种十分注重形式的艺术,在语言的外观上,诗歌通常是以分行排列的方式构成文本。综观近100年来的新诗创作,大致出现了下面几种诗行排列方式:“格律体”,诗句整齐,节奏一致,每节的行数也相同,如闻一多的《死水》;“参差体”,诗句与诗句间无论长短还是节奏都不相同,显得参差不齐,诗歌各节的行数也多少不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楼梯体”,这样的诗句排列主要是学习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写法,每节前后的诗句排成楼梯状,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回环体”,相同的语词和诗句反复出现,回环旋绕,如闻一多的《忘掉她》、戴望舒的《雨巷》等。诗句的分行排列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构成了人们判断诗歌文体的显在外形标志。

(五)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语义含蓄多解,富于朦胧美。

诗人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呼吁出来的,而是借助诗歌意象间接地暗示出来的,因此,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认为:“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要有大的暗示能。诗的世界固在平常的生活中,但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诗是要暗示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

戴望舒的好友、现代派诗人杜衡曾经指出:“一个人在梦里泄漏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漏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地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地来说,它底动机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这些诗人都强调了暗示在诗歌中的重要性,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构成了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同时,诗歌暗示的表现策略,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诗句语义的含蓄多解,使诗歌充满了朦胧美。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歌借用了“桥”、“风景”、“楼”、“明月”、“窗子”、“梦”等多个意象来写照,究竟要传达什么诗意,诗人没有直说。所以这首诗诞生以后,围绕它的解读有多种版本,有“相对”论,有“距离”说,等等。诗歌的复义和多解不是它的缺陷,往往正是它迷人的地方。

三、诗歌的写作方法

作诗有法,但无定法。诗歌创作的过程可划分为“发现”——“构思”——“表达”三个步骤。我们只有深入生活,用心观察和体味,才能在平凡的世界里发现诗意。发现诗意只是诗歌创作最初的阶段,接下来我们要仔细谋划和构思诗歌的篇章结构,将散漫的诗情集中起来。诗歌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表达,也就是将诗情语言化的过程。概括起来,诗歌写作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是:

(一)、注意观察生活,敏锐捕捉瞬间感受和体验。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这是诗人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里写下的诗句。可以说,是生活的宽广博大和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观察触发了何其芳蓬勃的创作灵感。如海洋般广阔的生活不仅处处有快乐和宝藏,而且处处充满了诗情和诗意。不过,这诗情诗意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才能发现,只有异常敏锐的心灵才能捕捉。诗人艾青说:“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

很显然,艾青把生活实践看作诗歌创作重要的源泉。当然,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生活”的含义应该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社会实践,而且包括内心生活,二者的配合才构成了诗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敏锐地捕捉瞬间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将它积淀在思维的信息库中,以备日后的诗歌构思和诗歌创作之用。藏克家《歇午工》写道:“睡着了,/铺一面大地,/盖一身太阳,/头枕着一条疏淡的树荫”

,可以说,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厚积累,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

(二)、注重灵感的培育和意象的提炼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创作灵感的解释是很多的。柏拉图认为灵感是附着在诗人身上的神力,苏格拉底把灵感解释为诗人天生特有的禀赋。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灵感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它是突如其来的;第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灵感的意义是

非凡的,灵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正如艾青所说:“灵感是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调协、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于事物的禁闭的门的偶然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

灵感尽管很重要,但它并不能轻易获得,只有长期积累才可以偶尔得之。所以,诗歌创作要注意灵感的培育,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锤炼诗思,集聚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只有做到了这些,诗歌灵感才会在我们的创作活动中不期而至。

同时,还要重视对诗歌意象的采撷与提炼。诗情表达必须借助典型的意象,而典型意象的得来必须依靠我们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春夏秋冬,时序更替,天南地北,空间转换,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空间中,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我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也迥然有别,优秀的诗人都善于在不同的时空里提取独特的意象,把自己对于世界与自我的独特认识与理解用语言来物化。比如诗人李金发,从1919年(当时他年仅19岁)起开始离开祖国,到法国求学长达5年,出于对异域生存的深刻理解,他择取了许多独具个性的意象来写自己的生命境遇,他以“弃妇”隐喻自己卑微的人生地位,以“寒夜”来写周围的环境,以“可死的生物”交代自己孤苦的灵魂,等等。对意象的诗化采撷和精心提炼,使李金发的诗歌达到了很高水平,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

(三)、以超常化的语言构造来呈现意象

意象在诗歌中的呈现需要借助超常化的语言,一般来说,呈现意象的语言方式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动词精选

对于诗意呈现来说,动态的意象比静态意象作用更大,它能使诗歌更显得情绪流溢,力度扩张,意蕴生动,充满饱满的内在张力。动态意象还能抓攫住读者的阅读视线,撩发他们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

,“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藏克家的《难民》:“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溶”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夜幕慢慢降临的情形;还有“浓云把闷气写在天上。”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写”与“扣”也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

2,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诗歌作品中是相当平常的现象。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一般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的词性转换,通过活用,扩大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空间,充分挖掘了词语的表达潜能,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表现力。“田亩已荒芜了——/狼藉着犁翻了的土地” ,“请停下来,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但它的生命内部/却贮满了这么多的芬芳”

,其中“狼藉”、“奔波”、“朦胧”、“芬芳”都属于词类活用,表意效果很明显。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一语双关,这也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知道,古诗中常用自然之“丝”来表达心理之“思”,以天气之“晴”暗示情感之“情”,以“折柳”的动作行为来喻示对朋友的依依难舍和百般挽留。新诗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不少,如吴晓的《给奏琴的少女》中有这样的诗句:“笼罩我的琴面的/是月光一样轻柔地洒落的/你的凝视/我的弦因幸福而绷得紧紧/一颗渴望歌唱阳光、花朵、溪流的心/在你芳香的呼吸的抚摸下/刹那间明朗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18641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