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金线蛭价值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宽体金线蛭价值
水蛭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蛭俗称蚂蟥、马鳖等,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朋a)、蛭纲(Him山nes)。水蛭与蚯蚓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的身体都有许多环节构成。所不同的是,水蛭的每一体节又分为若干个体环,在它们的身体前端和后端各有一个吸盘(图l—1),用来吸附、取食和运动。多数水蛭生活于淡水中,少数生活于海水或潮湿陆地上。在它们进行自由生活的同时,又营暂时性的体外寄生生活,吸食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对人体或其他动物产生一定的危害。

  但蛭类对人类也有许多的益处。水蛭的体内含有某种抗凝血物质(即水蛭素),自古至今被人们作为一种祛病救人的良药,可以治疗跌打损伤、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还可以用于断肢(指)再植的术后辅助治疗。许多水蛭是评价水质和环境污染的“指示”动物。

  目前,水蛭的医用和药用价值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其经济价值倍增。由于人们的乱捕乱捉,特别是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野生药用水蛭的数量急剧下降,人工养殖药用水蛭已成必然趋势。开展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对保护野生蛭类资源,开发我国药用动物品种都有重要意义。

  水蛭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我国人民利用水蛭的历史比西方要早近千年。水蛭作为中药始记于《神农本草经》中,历代的本草也均有记载。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一书中称水蛭为“蚑”,又将其个体较大者称“马蜞”。此外还有称水蛭为“山妓”的。唐代之后的本第一章概述草中还有草蛭、石蛭、泥蛭、马蛭、马蟥、马鳖、红蛭、蚂蟥蛭、黄蜞等别名。所有这些名字,都是水蛭的俗称,我们在养殖或使用药用水蛭时应提倡使用其学名或中文名,以免发生错误。

  关于其药用功能,《本经》中谓之“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消积聚……”。医圣张仲景取其祛邪扶正,治疗“瘀血”等证,显示了其独特疗效。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蛭主要用来治疗女子月闭、跌打损伤、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现代中药药典中则记载水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经、消积散瘀、消肿解毒和堕胎。1986年召开的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上,水蛭被确定为35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材之一。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水蛭对治疗肿瘤、肝炎和心血管疾病都有重要疗效,因此,水蛭中药用量急增。

  欧洲人利用水蛭始于100多年以前,当时的西方人认为人体失调和发热的症状是由于血液过多而引起的,因此就使用医蛭放血。1884年威尔士国家医学院J.B.海克拉夫特(J.B.Hagcraft)首先发现了医蛭咽部具有的水溶性抗凝血物质。1904年C.雅各比(C.Jacoby)将这种物质命名为“水蛭素”。直至1955年德国的F.马克沃德特(P.Markwardt)首次从医蛭体内分离出较纯的水蛭素。

  随着对水蛭素纯化技术的日趋完善,迄今已有10多个国家公布了研究专利,并有数家公司出售不同纯度的天然水蛭素制剂。研究结果表明,水蛭素是最有效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多肽,其中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的含量较高,并含有3个二硫键,在70~C以下可保持活性。水蛭素能有效地抑制凝血酶诱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处理诸如败血性休克和遗传疾病等缺少抗凝血酶Ⅲ的病例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林克尔(Linker)等在1960年发现医蛭的唾液腺分泌物中还含有一种透明质酸酶。之后,尤基(Yuki)和菲什曼(Fishman)证明,这种酶只降解透明质酸而不降解其他粘多糖,不被肝素抑制,能促进药物的渗透、传递和扩散,又具有抗菌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巴格达萨罗夫(Bag—dasarova)在1969年首先发现水蛭在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方面的独特效果,英国人用其治疗心血管病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以色列科学家从医蛭唾液腺中分离出4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而血小板聚集正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的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医生还利用水蛭清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使静脉血管畅通,减少坏死发生,为静脉血形成侧枝循环赢得时间,从而提高了再植或移植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的成功率。1987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湖北医学院附属二院骨科合作,成功地用饥饿的日本医蛭为5名断指病人治疗术后瘀血。俄罗斯的医生用吸血的医蛭治疗耳鸣和口咽缺损再造手术后的瘀血,均获得成功。

  由于水蛭在中医和西医上具有多种医疗效果,而使其身价倍增。欧洲每年饲养100多万条医蛭用于外科手术治疗,现已有多家养殖医蛭的专门公司。从1988年开始,日本每年从我国进口水蛭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近年来,我国已批准生产的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有十几种,由于其在心血管病、肿瘤、肝病及外伤上的特殊疗效,中药配伍中水蛭的用量越来越大,每年达数百吨,价格也居高不下。1998-1999年我国中草药市场上,水蛭干品的售价在每千克70—180元之间。随着第一章概述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干旱缺水的影响,加之人们的乱捕乱捉,药用野生水蛭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售价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养殖药用水蛭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人工养殖水蛭,投资少,效益高,每667平方米养殖水面,可收获干品200千克以上,价值一万多元,是农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

  水蛭的养殖历史:

  水蛭的养殖,最早起于欧洲。为了给发热的病人进行放血治疗,100多年前欧洲人就开始饲养医蛭。在19世纪,欧洲人收集医蛭并在池塘中放养已达到商业规模,至今还有一些养殖水蛭的公司存在。不过现在饲养医蛭主要是为了再植等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心血管病的治疗与医学研究。由于生态平衡的破坏,野生水蛭的数量越来越少,而从水蛭体内提取的“水蛭素”也极其微量,因此,很难满足现代临床的需要。法国、德国的生物学家率先将合成水蛭素的基因转移到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出廉价的重组水蛭素。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成功。传统中药使用的水蛭多以无吻蛭目、黄蛭科的宽体金线蛭为主。一般从野外捕回后,加工成整体的干品直接人药。古籍中还未发现有它的养殖记录。

  为满足当今中医药对水蛭的大量需要,人工养殖宽体金线蛭等药用水蛭已成必然。这几年,我国的湖北武汉、河北邢台等地有人已开始试养宽体金线蛭,但成功率很低,因为,金线蛭不同于一般的医蛭,不吸食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而以淡水的软体动物如河蚌为主要食物,所以要实现其规模化的养殖并非易事。

篇二 宽体金线蛭价值
药用水蛭的品种

水蛭种类繁多,目前已知全世界有300余种。药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宽体金线蛭

这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饲养品种,它的体大而扁平,呈纺锤形,背面凸,腹面子,体前端尖细,后端钝圆。成年体长6—15厘米,宽1—2厘米。背部通常暗绿色,有5条由黑色和淡黄色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腹团浅黄白色,有许多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体分107环,体节由:;环组成,各环之间宽相似、雌雄生殖孔分开,各开口于环的中央,雄孔开在第33—34体环间,雌孔开在38—39体环间。眼10个,排成弧形,位于头部背面,腭齿不发达,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吸附力强,肛门开口于最末两环的背面。它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主,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软体动物幼体等。宽体金线蛭主要特点是个体大,生长快,繁殖率高,易于捕捞,是目前养殖推广的主要品种。

(二)尖细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别名茶色蛭、柳叶蚂蟥:其身体细长,呈披针形,头部极细小。前端1/4尖细,后半部最宽阔。体长28—67毫米,宽3.5—8毫米,尾吸盘其小-体背部为茶褐色,有6条黄褐色或黑色斑纹构成的纵纹,其中以背中㈠寸最宽。各纵纹在每节中环上似有白色乳突1个。背中纹上的黑色素有规则地膨大,成为20对新/J形的黑褐色斑,较清晰的约18对。身体两侧各有1条黄色的纵带。

腹面灰黄色,两侧边缘有黑褐色斑点聚集成的带各1条:体分105环,环沟分割明晰,眼5对,位于2—6官的两侧。雄性生殖孔位于第35环,雌性生殖孔位于第40环。肛门位于第105环与尾吸盘的交界线上,前吸盘很小,口孔在其后缘的前面。

以水蚯蚓和昆虫幼虫为食,不发达的颚虽然能刺破皮肤,但不能吸血。

(三)日本医蛭

体狭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稍扁平:前端钝圆,后端粗大。体长3—5厘米,宽0.4—0.5厘米,重5克左右。背面墨绿色,有黄色纵线5条,背面平坦,无杂色斑纹。身体共有103环,第6—7和第8—9环沟在腹面消失,使之成为两环,前一环构成前吸盘的后缘。眼5对,大而明显,在2—6节背侧排列成弧形。生殖带不显著,共占据15环(即第26—40环)。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均内陷,分别位于6节和7节的31—32环沟仁和36—37环沟上,彼此相间5环。阴茎细长。肛门在第103环背中,尾吸盘碗状,朝向腹面,其背面有延伸的体背条纹。

日本医蛭主要吮吸人畜血液。自然界中以鱼类和其他动物血为主。日本医蛭个体小,因以吸活体血为主,所以不易人工大面积饲养,在医学上多以活体使用,不用来加工药品。国外对医蛭有大量需求,但必须是活体。

(四)光润金线蛭

体略呈纺锤形,前面逐渐变尖细。后面较宽且圆,体后半宽度变化不大,尾吸盘较小,约为体宽的1/3。生殖环带在10—13节,成熟个体此部分明显膨大。长度一般为32—81毫米,体宽5—12毫米,通常背面为棕色,有5条黄色纵纹,以侧中一对最宽。体分105环,肛门在最后一环的背中。头部眼点5对,前吸盘小。口孔在其后缘的前面(图2-7)。

由于光润金线蛭,体形较小,生活习性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常以螺类(田螺,椎实螺)及昆虫幼虫等为食。但它的繁殖量小,产量低,不宜人工规模养殖。

(五)棒纹牛蛭

棒纹牛蛭别名蚂蟥,体长100—160毫米,最大的标奉为225毫米,体的最大宽度为10—19毫米,后吸盘的直径为10—19毫米,常等于体的最大宽度。体有103环。眼点5对,位于第之,第3,第4、第6,第9体环的背侧上。雌雄生殖孔相隔7环-体表颜色极为艳丽,活时背面为草绿色,腹面淡灰绿色或砖红色.背面中央有黑褐色纵纹1条,自前端延伸至肛孔,断裂为22根棒状条纹,在体的正侧面有1条带状横行条纹,呈棕黄色或古铜色。故称之为“铜边蚂蟥”。

由于棒纹牛蛭的生活习性和约用功能都与宽体金线蛭相似,而且它体形大,产量高,易饲养,所以棒纹牛蛭也可以作为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进行规模养殖。

篇三 宽体金线蛭价值
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_邱楚雯

42(5)水产科技情报2015,

doi:10.16446/j.cnki.1001-1994.2015.05.001

225

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王韩信刘晓东姚丽平(1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

2上海鑫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上海201717)

要:为研究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技术,以野外采捕的宽体金线蛭成体作试验材料进行室外繁殖和室

邱楚雯

1112

内孵化试验,统计其产茧量、空茧数、孵化率。试验结果:约5000kg种蛭共产卵茧351.5kg;当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为60%时,产茧量达到最大值;当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40%时,空茧数显著低于湿度50%、70%的组(P<0.05),50%、70%组(P<0.05),为20%、孵化孵化率显著高于湿度20%、空茧数、率与湿度30%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采用室外繁殖、室内孵化的方60%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案可行。当投入产茧床时,显著提高种蛭的产茧量。孵化箱的土壤湿度控制在30%~40%时,孵化率最高。关键词:宽体金线蛭;繁殖;孵化;土壤湿度;产茧量;孵化率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Whitman)隶属

于环节动物门、蛭纲、真蛭亚纲、无吻蛭目、黄蛭科、金线蛭属。水蛭作为中药的原料历史悠久,其体内的水蛭素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凝血、抗血栓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纤维化、抗炎以及细胞保护作用

[1-5]

效率。本研究采用水泥池内交配、产茧床产茧、孵

化箱孵化、水泥池养殖的模式,研究产茧床以及孵化箱的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利用水泥池规模化养殖宽体金线蛭提供参考。

。水蛭的药用效果获得普遍认同,国内

外市场广阔,导致捕捞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加上环境污染,野生水蛭的资源日益减少。为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保护水蛭自然资源,人工养殖水蛭已是大势所趋。宽体金线蛭是水蛭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目前,有关宽体金线蛭人工

繁殖技术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池塘建设、种蛭放养、自然繁殖以及饵料投喂、水质调控等日常管理

[6-10]

1

1.1

材料和方法

材料

试验用宽体金线蛭主要购自市场,选择规格

整齐、活动力强、体质量在20g以上的2龄个体作为种蛭。种蛭在放养前进行消毒处理,以降低死亡率。

2

养殖水泥池面积108m(36m×3m),水深

。池塘养殖的宽体金线蛭交配后,将茧产

约30cm。水质良好,溶氧量保持在5~7mg/L,

0.2mg/L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控制在0.5、以下。【宽体金线蛭价值】

1.2方法1.2.1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

于2014年3月25日至4月27日在上海鑫

在池塘边的潮土中。这种室外养殖模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不利于种蛭产茧及卵茧的孵化。王信海等

[6]

采用搭建孵化平台等人工可控高效的

宽体金线蛭繁殖技术,减少外界干扰,提高了孵化

收稿日期:2015-01-13

作者简介:邱楚雯(1988—),硕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养殖、繁育。女,助理工程师,

。项目资助: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4)第2-1-1号]

226

【宽体金线蛭价值】

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试验。当水温达到14℃以上时,每个水泥池放养种蛭300kg,进行亲本的强化培育,定时投喂螺蛳并添加配合饲料。宽体金线蛭性腺成熟后,让其在水泥池中自行交配,之后移入产茧床产茧。产茧床的规格为30m×2m,土壤厚度为20~30cm。土壤表面覆盖稻草,下雨天用塑料薄膜遮盖,避免雨水淋湿。繁殖期间不时用喷雾器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1.2.2

种蛭投入产茧床时不同的土壤湿度对产

茧量的影响

宽体金线蛭投入产茧床时,进行土壤湿度的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的土壤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根据养殖预试验结果,投入产茧床的土壤湿度低于50%时,不利于种蛭钻入土壤中;土壤湿度高于80%时,又不利于种蛭在特定土壤深度下产茧。因而,本试验将宽体金线蛭进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设定为60%和70%两种。试验方法如

2组各5个下:产茧床共18个,分为4组,其中1、

3、4组各4个重复。1、2组种蛭的投放量为重复,

300kg,土壤厚度30cm,土壤湿度分别为60%、70%;3、4组种蛭的投放量为150kg,土壤厚度为20cm,70%。产茧期间,土壤湿度分别为60%、产茧床的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种蛭钻入土壤20d后,翻土查看产茧情况,每1~2d查看一次。卵茧刚产出时呈紫红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转变为浅红色,最后变成紫色。当紫色的卵茧数量逐渐增多后,翻土取茧。1.2.3

宽体金线蛭的孵化

将收集到的卵茧放在室内孵化。使用规格为50cm×40cm×40cm的泡沫箱作孵化箱,每个箱内铺上2层卵茧,覆盖顺序从下到上依次为土壤→卵茧→土壤→卵茧→土壤,构成夹心结构。箱内的土壤以细土为主,底层土厚度为2cm,中间层土和顶层土厚1cm。每层放卵茧0.5kg,卵茧挨个排放,卵茧之间的空隙用土填满。孵化期间细心观察,每2h观察一次,如细土湿度不够,喷雾保持湿度。

1.2.4孵化箱的土壤湿度对孵化率的影响试验共分为5组,每组2个重复,孵化箱的土

30%、40%、50%、70%。壤湿度分别为20%、

孵化期间每日观察卵茧的孵化情况。20d后,在

42(5)水产科技情报2015,

箱内随机取出卵茧100枚,统计空茧的数量,计算

孵化率。

孵化率(%)=1.2.5

数据分析

孵出水蛭的卵茧数

×100(1)

总卵茧数

试验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采

P<用ANOVA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0.05表示差异显著,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

差”表示。

2

2.1

结果

宽体金线蛭的繁殖

3月25日,将收集到的种蛭约5000kg放入水泥池进行亲本强化培育,培育期间定时投喂螺

蛳和配合饲料。约30d后,种蛭生殖腺基本发育成熟。待种蛭自行交配后将其均匀投放在土壤疏松的产茧床表面,种蛭会迅速钻入土内。由于性腺发育程度不同,种蛭分别于5月2日和5月18日产茧,两批共采集卵茧351.5kg。

2.2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

将种蛭投入产茧床时,不同的土壤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见,当产茧床土壤湿度为60%时,产茧量较大。当产茧床的土壤厚

1组的产茧度为30cm、种蛭投入量为300kg时,量为(25.95±0.51)kg,显著高于第2组(P<

0.05);当产茧床的土壤厚度为20cm、种蛭投入3组与4组的产茧量差异显著(P量为150kg时,<0.05)。

表1

组别1234

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对产茧量的影响

土壤厚度/

cm

30302020

投入种蛭量/土壤湿度/

kg%

300300150150

60706070

产茧量/

kg25.95±0.51a23.10±0.98b14.88±0.43a12.44±0.41b

注:同列数据上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宽体金线蛭的孵化5月2日,放在室内将卵茧从产茧床中取出,

孵化。室温在26~28℃,保持土壤和室内湿度。约20d,一部分幼苗孵出,此时加大土壤湿度,让幼苗有足够的水分。又过了1周左右,幼苗基本

42(5)水产科技情报2015,

遂将其放入精养池精养。上都已孵出,

2.4孵化箱的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孵化率的影响【宽体金线蛭价值】

本研究中,宽体金线蛭的平均孵化率为89.6%。由表2可见,第3组(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40%)的空茧数最少(4枚左右),孵化率最高(96%±1%)。第2组、第3组的空茧数显著少于第1组、第4组、第5组(P<0.05),孵化率显著高于第1组、第4组、第5组(P<0.05)。但第1组与第4组、第5组之间,空茧数和孵化率差第2组、第3组之间差异异均不显著(P>0.05),

第4组、第5组之间则差异显不显著(P>0.05),

著(P<0.05)。

表2孵化箱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孵化率的影响

组别12345

土壤湿度/%

2030405070

空茧数/枚14.0±1.0ac6.0±1.04.0±1.0

bb

227

殖环接近尾部吸盘时,表明种蛭即将产茧,此时应立即将其移到产茧床内。种蛭放入产茧床时对天气的要求很高,投放种蛭必须选择晴朗天气,并且

[10]

最好在10:00~15:00进行。高明等在种蛭养殖池塘水面的四周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沙壤土

[9]

筑建产卵平台。赵楠等则是在产卵池内设置产卵床。本研究将亲本培育和繁殖放在不同的地方进行,采用在水泥池内交配、产茧床产茧的模式,便于卵茧的收集,也有利于提高卵茧的质量,防止繁殖期间水漫过土床而导致卵茧缺氧死亡。在宽体金线蛭产茧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其繁殖,造成停产、产空茧现象。种蛭移到产茧床20d后,定期翻土查看产茧情况,当大部分卵茧变成紫色时,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挖茧,如不及时挖出会影响卵茧的孵化,导致减产。

3.2产茧床的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产茧量的影响

种蛭投入产茧床时,适当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蛭由水泥池向产茧床过渡,如湿度太小,会妨碍种蛭钻入土壤,湿度太大则不利于产茧。本研究结果表明,种蛭投入产茧床时,土壤湿度为60%组的产茧量显著高于70%湿度组,说明60%的土壤湿度最有利于种蛭钻进土壤中产茧。在种蛭投入产茧床5~8h后,应维持土壤湿度在50%

[12]

~60%。此结果与秦建生等[14]、丁辰龙等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分析原因,秦建生等产卵平台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是因为产卵平台设置在养殖池中央,平台中间栽种葡萄、蒲

[12]

公英等植物。丁辰龙等产卵平台的相对湿度在70%~80%,是因为其产卵场是筑于池中高出水面20cm的土台,平台土为疏松的沙土,保湿效果较差。本研究将产茧床与养殖池分开,未栽种植物,种蛭投入产茧床时的土壤湿度为60%~70%,之后产茧床的土壤表面用稻草覆盖,相对

50%~60%的土壤来说保湿及温控效果更好,

湿度足以满足水蛭繁殖的需要。关于种蛭产茧过

程中的最适土壤湿度有待进一步研究。3.3

种蛭投放密度对产茧量的影响

[9]

赵楠等的人工繁殖试验中,种蛭的放养密

[14]

孵化率/%86±1.0ac94±1.0

b

96±1.0b89±0.5a84±0.5c

11.5±0.5a16.5±0.5c

注:(1)空茧数为随机取出卵茧100枚的统计数量;(2)同列数据上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

3.1

讨论

宽体金线蛭的繁殖

宽体金线蛭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本强化培

育和繁殖两个部分。养殖宽体金线蛭多数采用池塘养殖的模式

[11]

。丁辰龙等[12]研究发现,在水

蛭的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中生物量较高,浮游动

物、底栖动物密度大,能够为水蛭的生长提供物质基础。林小清等

研究发现,投喂螺蛳,再适量添加原生动物可促进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本研究中,宽体金线蛭的亲本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与池塘相比,水泥池中生物量较少,因而在以螺蛳为主的饵料中添加了复合维生素,以增强宽体金线蛭的免疫力。水泥池养殖采用循环水系统,定期换水有利于保持水质良好,但问题是水体中水生生物及微生物少,不易形成良性循环。是否应在水泥池培育亲本的过程中适当泼洒微生物制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种蛭强化培育30d后,要注意观察其变化。一般在产茧前,水蛭的生殖环带变化明显。当生

[13]

2[6]

度为1.05~1.20kg/m。王信海等的种蛭放

2

养密度在3.0~3.6kg/m,产茧量未提及。本研

究的种蛭投放密度相对较低,当投入的种蛭量为

228

0.25kg/m2时,最高产茧量为(14.88±0.43)kg;

2

而当种蛭的投入量为0.5kg/m时,最高产茧量为(25.95±0.51)kg。结果表明,种蛭的投放量与产茧量呈非线性关系。关于种蛭的最适放养密度、种蛭放养密度和产茧床土壤厚度对产茧量的影响均有待进一步研究。3.4

宽体金线蛭的孵化本研究中,宽体金线蛭的孵化基质是经粉碎

42(5)水产科技情报2015,

润的纱布保湿,卵茧的间距约为2.0cm,平均孵

化率达92.57%。本研究中,孵化箱的规格为50cm×40cm×40cm,采用夹心结构,每个网箱放1kg卵茧(约800个),空隙用土填卵茧挨个排放,

[17]

满,结果平均孵化率为89.6%,低于李军等试验的孵化率。这可能与卵茧的投放密度有关。关于卵茧投放密度对宽体金线蛭孵化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智恒,白秀娟.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东北杨洪雁,

2012(3):128-133.农业大学学报,

[2]腾少瑞,李亚珍,等.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王晓明,

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5):469-470.用[

[3]苗智慧,董力,等.水蛭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刘京生,

2001,12(10):884-885.时珍国医国药,

[4]刘曙晨.水蛭抗凝血作用及化学成份的研究[D].北京:中国

2006.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5]郭永良,田雪飞,肖竺.水蛭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

2009(8):30-31.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宽体金线蛭价值】

[6]丁辰龙,姜爱兰,等.宽体金线蛭人工可控高效繁殖技王信海,

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327.术[

.水产科技,[7]陈建平,李丽琼.水蛭实用养殖技术[J]赖春涛,

2006(1):24-27.

[8]宫洪沛,赵淑贞,等.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试验[J].齐吴凯,

2003(3):15-16.鲁渔业,

[9]赵楠,徐子亮.宽体金线蛭人工繁殖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14(1):112,116.

[10]刘玉芝,李双安.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高明,

[J].宁夏农林科技,2012(7):54-55.

[11]杨大坚.中国水蛭人工养殖的现行模式调研[J].世界刘飞,

2014(10):2170-2173.——中医药现代化,科学技术—

[12]蔺玉华,王信海,等.水蛭养殖池塘生物组成与生长丁辰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条件的研究[J](4):64-67.

[13]徐海圣,沈乃峰,等.不同饵料对宽体金线蛭生长的林小清,

.浙江农业科学,2014(9):1447-1449.影响[J]

[14]潘桂成,吴俊堂,等.水蛭人工养殖技术试验[J].河秦建生,

2010(4):38-39.南水产,

.[15]于翔,龚元,等.宽体金线蛭室内繁殖的初步研究[J]张涛,

2014(2):52-55,60.水产学杂志,

[16]高明,侯建华,李双安.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2(22):11305-11306.

[17]李军,于翔,宋文华,等.宽体金线蛭室内产茧、孵化及仔蛭饥

.中国现代中药,2012(11):31-36.饿研究[J]

机粉碎后再用筛子筛过的粉末细土。卵茧体质量

约1.25g,室内温度为26~28℃。孵化期间保持27d后土壤及室内湿度。约20d,幼苗开始孵出,

[15]

幼苗全部孵出。张涛等采用水箱孵化法,卵茧在室温26~28℃条件下,孵化期为26d,与本研

[16]

【宽体金线蛭价值】

究的结果类似。高明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宽体金线蛭产卵和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5℃,孵化时间在25d左右,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产茧量越大,孵化时间越短。当温度超过30℃时,宽体金线蛭出现死亡,且不产卵。本研究宽体金线蛭的孵化条件与之略有差异,但高明等并未设置25~30℃范围的试验组。3.5影响

丁辰龙等将卵茧放在室内塑料筐内孵化,在室温25~28℃和湿度30%~40%的条件下,蛭苗15d孵出,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当孵化箱的土壤湿度为30%~40%时,空茧数显著低于其它组,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在进行宽体金线蛭孵化时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其结果与本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与孵化箱的类型、规格、孵化基质等有关。本研究的孵化箱为泡沫箱,规格为50cm×40cm×40cm,孵化基质为细土;而王信海等采用的孵化箱是在地面上砌成的,砖混结构,规格为50cm×50cm,采用塘底肥泥、猪粪、牛粪、青草发酵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层作为卵茧孵化基质。不同孵化基质对宽体金线蛭孵化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李军等进行了宽体金线蛭室内产茧、孵化的研究,孵化网箱的规格是35.0cm×14.5cm×11.5cm,每个网箱内放40枚卵茧,卵茧上覆盖湿

[17]

[12]

孵化箱的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孵化率的

王信海等

[6]

篇四 宽体金线蛭价值
水蛭的药用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

水蛭的药用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

水蛭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无吻蛭目,在全吐界范围内,无吻蛭目分为医蛭科和山蛭科,近300种。我国约有60余种,但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药用和经济价值最大的有3种,即宽体金线蛭、闩本医蛭、尖细金线蛭。在我国民间大部分地区把水蛭俗称为蚂蟥、蚂蜞,肉钻尹等,但在某些地区还有不同的别名,如蚂鳖、水麻钻、吸血虫,茶色蛭、医蛭等。水蛭是我国传统的名贵动物类中药材,以其整体人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水蛭性平,味咸、苦,有微毒,具有破瘀消肿,逐山恶血,消炎解毒之功效。它含有抗血栓素、肝素、水虾亲、纠1织胺佯物质。水蛭素不受乙醇之破坏,有抗血小板凝聚和溶解凝血酶所致的血栓作用?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闭经、跌扪·损伤,高血压、心力衰弱、多发性脑血栓、心肌梗塞、急性血栓静脉炎,产后血晕等病症,且疗效显著?我国是水蛭利用最早的国家,在《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中均孔记载。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英、美、法等囚医生在显微外科手术中要复置和连接手指,脚趾和鼻子的小骨头,在拼合碎骨时,柔软,纤细的小静脉血管很容易被周围的组织阻塞。如在这一部位放一条水蛭,它会不断地吸吮渗出的血液,同时释放出防止血液凝固的水蛭素。几天后,患者的骨头重接处就会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现代医学实验药理研究证明:水蛭对抗凝血、抗栓塞作用显著,是活血祛瘀的良药。水蛭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水蛭素是目前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能阻止凝血因子的活化,并能使凝血酶同血小板解离,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血管的供血。随着医疗卫生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水蛭正被实验研究应用于肿瘤癌症方面的治疗。各地医疗和临

床应用的实验证明,水蛭的药用价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并引起国内外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众多中医学著作中均有水蛭人药治病的记载。

目前,我国以水蛭配成的中草药方有上百种,用水蛭配制而成的中成药也有30余种,如:“通心络”、“维奥欣”、“欣复康溶栓胶囊”、“韩氏瘫速康”、“脑心通”、“活血通脉胶囊”,“逐瘀活血胶囊”、“舒血通注射液”等。

篇五 宽体金线蛭价值
宽体金线蛭养殖初探

篇六 宽体金线蛭价值
野外捕捉水蛭方法

野外捕捉水蛭方法

蛭俗名蚂蟥。在我国,药用水蛭有3种,即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分布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辽效奇特。在国际市场上,水蛭十分走俏。目前水蛭干品收购价每公斤约为65~70元,鲜活水蛭约为20元。因此,人工养殖水蛭是农村致富的又一条好门路。

水蛭生活在水田、河沟和溪流中。冬季蛰伏土中,春暖时开始活动,对气候变化敏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的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耐饥能力特别强。6~9月是产卵期。现介绍一种野外捕捉水蛭的简便方法。

1.将竹筒剖成两半,除去中间疤节,将动物血涂于竹内,再按原来形状捆好,插在水田角上或浅滩河边,让水淹没。然后用树枝搅动田水或河水,使血的腥味四处扩散,水蛭闻腥味后即刻到筒内吮血。次日旱晨取出竹筒,即可捕到水蛭。

2.用一竹筛,上面扎以用纱布包着的动物血或内脏,将筛绑在竹杆末端,手拿竹杆另一端,等到把竹筛提起后,即可获得水蛭。

选择健壮无伤,120~150条/公斤的大个宽体金钱蛭作种蛭。水蛭雌雄同体,条条均可繁殖。它们在泥土中产卵,每次产1~4个卵茧,每个卵茧内有15~35条幼水蛭,在7月间卵化,1个月以内长到2厘米以上,9~10月可长大,捕捉出售加工干品或鲜货出售。 1

篇七 宽体金线蛭价值
宽体金线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38232.html

    上一篇:土豆保鲜技术

    下一篇:经济养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