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伤害的话语

| 公路造价师 |

【www.guakaob.com--公路造价师】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一
《语言对人的伤害》

好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个世界上最神奇是莫过于语言了,它时而像美丽的音符,将绚烂的乐章传入脑海;也如同美味的糖果,把浓蜜的香甜沁入心扉。但同时语言也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在片刻间刺入身体最深处,虽然并未在身体表面上留下伤痕,却在心底那柔软处割开了即使岁月无数交叠也愈合不了的创伤。

曾经听过一则寓言:在茂密的森林里,一个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于是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翌日清晨,樵夫对熊说:“你招待的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熊,问她头上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过后伤口好了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却一辈子也忘不了。由此可见,语言伤害有时超过肉体伤害,因为它刺伤的是心,是灵魂!

恶毒的语言如一把弯刀,就那么几个字,却可以给人带来最大的伤害。人们把语言的伤害深深埋在心里,装在记忆的深处,渐渐的成为难以抚平的精神伤疤。时光流逝,冲不走语言伤害引起的隐隐的灼痛。我们不是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吗?情侣之间,亲人之间,师生之间,邻居之间因一些小事发生争吵,相互之间用恶毒的,污秽的语言辱骂对方,结果对方气懂得发了心脏病,猝然而终;或引起恶性械斗,造成双方人员伤亡的悲剧。生活在尘世间,有人只顾自己说话痛快,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他人,伤人的语言,有的尖利,有的沉钝,有的毒辣……

有一对情侣,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争吵,可以说是欢喜冤家吧!每一次吵完,女孩都说:“我们分手吧!”但几天冷战后,在男孩的挽留下又和好了。分分和和,和和分分,男孩的心累了,痛了。他认为女孩经常把分手挂在嘴边,说明她根本不重视这份感情,随时都可将之抛弃。那次争吵后,男孩提出分手,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出,就在也没有和好过。也许在爱情的世界里,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理解,而且是相互的理解。曾经听多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你只要跨出第一步,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其余的999步;通常愿意留下来和你争吵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但争吵时失去理智的语言却也可能把爱人伤的很彻底。肉体上的伤害在短期内就可以愈合,但语言的伤害却是久治不愈的。

家庭的语言伤害也是屡见不鲜的。北京市某小学五年级一个优秀生当选为副班长,回家后他兴冲冲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爸。他老爸的第一个反应是“班长是谁?”儿子回答说是邻居的女孩。“真笨!连丫头片子都不如!”可怜这个本想受到表扬的学生却受到了训斥。从此,他自暴自弃,最终精神出了问题,住进了医院。家庭中,父母常常会有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语言的伤害远远比身体的伤害来的大,这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孩子常常被伤害后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改变他的努力的目标。

是啊!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此时,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个女孩畏畏缩缩的身影。 “这位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再请她吃两个。”说到这儿,老师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小女孩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圆圈。“转过身去,叫全班同学都看看!”声音里充满威严。小女孩不知所措,乖乖地转过身子,全班同学立时哄堂大笑。这个小女孩就是三毛!那一年,她才13岁。从此以后,她的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障碍,性格已被严重地扭曲。那再也不肯到学校去,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7年。30多年后,三毛自杀了。有识之士在研究了三毛的身平之后指出:“三毛之死,是一出性格悲剧,而在三毛心中埋下悲剧种子的就是这位老师。”

语言伤害是一种言语行为,有的是别有用心的、故意的,有的是不经意、无意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用不雅的字眼称呼人家,或者用污言秽语侮辱对方,甚至谣言中伤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伤害现象是普遍存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但此时我想重点谈谈语言危害对

学生的危害。

青少年正在成长阶段,心灵比较脆弱,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语言伤害之重。因此,虽然语言伤害是软伤害,但是,它刺伤的是儿童或青少年的心,是他们的灵魂,在被伤害者心理上所形成的“内伤”,比皮肉所受的“外伤”更难愈合,后果更加严重。

2003年4月12日,中国西部某城市一个15岁的女中学生因为上学迟到,被班主任教师用木条打了,教师还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她“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有资格”。当天上午第三节课是班主任教师的华文课,这个学生趴在桌上哭泣,教师竟然熟视无睹,下课后也没有注意她的去向。谁知中午12时30分左右,这个学生就从学校的教学大楼八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花季年华。

没错,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

为人处世,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语言,学会运用良好的语言,就不至于会使他人遭受痛至心扉的伤害,这些实在的例子给我们以启示: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注意选择语言,就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这种语言伤害比伤害人的肉体更严重。就象母熊能够忘记头上的伤痛,却无法忘记言语的伤害一样,有时一句侮辱性的语言完全可能葬送学生的一生。所以,让我们学会选择美丽的语言。

一、选择甜甜的语言

一位朋友的儿子不愿意吃饭,于是他把一个椰壳锯开,结果儿子吃得津津有味。椰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把语言包装一下,给语言裹一层糖衣,教育效果会更好。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小学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访学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了手,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是王友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简单粗暴的批评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陶行知先生这样送给学生精神的糖果,让甜甜的批评引导学生,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合情合理的因素,给学生以自我反省的契机、自我修正的时间,从而体现出教育特有的人文教育功能。

二、选择温暖的语言

某小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经常赖在家里不去上学,父母十分头痛。为此老师登门家访。学生对老师说:“我不愿意上学!”老师微笑着说:“你不去上学,我会想你的啊!”学生高兴极了,从此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她对同学们说:“老师可喜欢我啦!我不来学校老师会想我的!”

温暖的语言就像春雨,滋润着孩子幼稚的心灵,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关爱的温暖,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使教育教学变得自然顺畅,学生自然会因爱上自己的老师而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选择宽容的语言

有一位老师批评一个经常吃到的同学,批评多次,他依然如故。有一位老师这样处理这种情况:当他发笑这位同学又一次在上课10分钟之后满头大汗尴尬地站在教室门口,而同学们对他头来嘲笑的目光,希望看一场老师训斥学生的重戏时,老师面向大家说:“看得出,这位同学是一路小跑赶来的。他心里一定很着急,尽管他由于各种原因迟到了,但他还是来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第二天,这位“迟到王”是全班第一个到校的。

宽容的阳光照耀了这位同学的心灵,而且给全班同学带了温暖。多说宽容的话,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也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位智者。给学生一次宽容,你就多打开一扇心窗,拥有一份生活的温馨,收获一份感恩的心情和成功的喜悦。

四、选择信任的语言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说是没听清。对此我们可采用三种说法。

第一种:“真的没听见?那你上课在干什么?”第二种:“为什么老是不专心?我再说一遍。”第三种:“老师相信你是在思考其他的问题,那你坐下来再仔细想想。”

第一种说法透出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第二种说法传达出的信息是教师对学生的不耐烦和不满意。第三种说法,教师传达出的信息是信任、体谅,同时又表示了遗憾,而且暗示学生:老师非常希望看到学生认真听讲。相信学生听了这样的话,如果真的没有听清,不仅不会感到委屈,相反会感到后悔:如果学生是在“开小差”,那他接下来一定会认真听讲。 充满理解和信任的语言似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枯的心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成效。你的信任就是你的期待,它产生的力量会让学生的错误绽放美丽。

五、选择尊重的语言

曾经读过这么一篇文章,日本幼儿园的一位老师在介绍本班孩子的美术作品时,举起一幅画,那上面除了些规则的横竖道外,什么也没有,这位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老师数过了,这位小朋友的画中一共用了24种颜色,是我们班使用颜色最多的小朋友。我们为他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而感到高兴。”的确,这幅画看似一无是处,然而这位老师却从中发现了孩子的长处。

尊重,是一种教育智慧,一种教育艺术。多说尊重的话,就会促进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并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大写”的人。

为人处世,每时没刻都离不开语言,学会运用良好的语言,就不至于会使他人遭受痛至心扉的伤害,使大家在一个安全,洁净,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里和谐美好的生活。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二
《有效地反驳别人的语言伤害攻击》

有效地反驳别人的语言伤害攻击(日本鬼子军敌人假情感论生活)

在平时交谈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知对方的话不对,却不知如何反驳:即使反驳了,也不得要领,甚至给对方留下了言行把柄。那么,交谈行事应该怎样进行反驳呢?

一般说来,反驳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两种:直接反驳:就是用一些真实的原理和事实,直接指出对方的论题、论据或论证的虚伪性的一种反驳;所谓间接反驳:是先假定或证明反论题的真实,转而根据矛盾定律推出被反驳论题是虚假的一种反驳方法。在间接反驳中,又分独立证明和归谬反驳。独立证明:是通过证明与所反驳的论题相矛盾或反对的论题之真实性,从而达到反驳论题的证明。归谬反驳(又称归谬法):是先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系列结论,从而证明被反驳者论题的荒谬。这是一种较为有力的反驳方法,常使论敌哑口无言,口服心服、甘败下风,从而彻底的折服。

在实际生活中,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的使用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论怎样反驳,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反驳的突破口,看破反驳对象的观点主要错在哪里,论题?论据?论证?有了目标,才能做到一箭射中要害,驳倒对方。

为了有效反驳别人,以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利益,少了“进退”的技巧是不行的,具体可参考以下技巧:

1、针锋相对。若判明来者不善,有意挑衅,你应该毫不犹豫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礼貌而巧妙地回敬对手,针锋相对,“原物”顶回。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

选时,演说刚刚进行了一半,突然有个故意捣乱者高声打断了他:“狗屎!垃圾!”显然,他的意思是叫威尔森别胡说八道。威尔森却只是报以容忍的一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捣蛋者一下子哑口无言。

2、含蓄答对。如果有人说了不得体的言词伤害了你,或使你为难,应以婉转的方式加以反驳,或装聋作哑、拐弯抹角,一种得体的方法。有人以开玩笑的口气问:

“你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还没结婚?”你可以避实就虚地回答:“我不知道,我想你得找个像我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问问。”或者这样回答:“因为我挑得比你仔细。”语言中带点锐气,别人也不便再暗伤追问了。

3、幽默以对。有时,遇到棘手的问题,以幽默谐趣的方式回答,往往会“化险为夷”,改变窘态,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如果有人厉声训斥你:“你这样子,迟早要倒霉。”你则报之以一笑:“哦!是迟还是早,多早?”对方会被你弄得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必须指出的是,不管是用“进”的办法,含蓄反驳,还是采取“退”的策略,原话顶回,都要有礼、有节,不要愤怒失态、失言被对方抓住话柄,留下后患和被反击的机会。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三
《语言伤害》

第二节语言伤害

一、语言伤害的界定

讨论语言伤害,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伤害?什么样的语言会对受者造成伤 害?本文所谓语言伤害是指说写者直接或间接地运用怀疑、奚落、愚弄、侮辱、漫骂、嘲 笑、讽刺、挖苦、歪曲、威胁、揭短、排斥、歧视、污言秽语等语言,从}fu造成受话人(听 读者)感到严重不安、心情沮丧、自尊心受伤、自信心受损、人格受挫、心灵受伤,是一 种精神虐待,常被人们视为精神伤害。如果把这类语言写下来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传播, 从}fU有意或无意造成对受众的伤害,也同样构成语言伤害。所以,语言伤害既包括口头伤 害,也包括书面伤害,其外延要远比不文明语言广泛,属十不和谐语言。

需要中明的是:正常的适度的批评、教育、责备以及亲密的亲人、恋人、同学、朋友 之间的反语呢称等不纳入语言伤害范畴。有的时候,为了传达特殊的含义、取得特殊的效 果,人们在交际时常常故意表现得鲁莽}fu不礼貌、直白}fu不含蓄、通俗}fu不幽默。有时候

不礼貌的言语反}fu能表现亲近甚至亲呢的感情。汉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这样的反语呢 称。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称宝玉为“狠心短命的”(二十八回),贾母称土熙凤为“泼 皮破落户”(二回),史湘云称宝琴为“傻子”(四十九回),都表现出了亲热甚至亲呢

的感情色彩。现代人在恋人间、亲人间、亲密的朋友间等也有类似的现象,如热恋男女常 常会用“小冤家”、“负心郎”、“小傻瓜”不I I“小笨蛋”等互相称呼,长辈常常用“小 家伙”、“小鬼”等称呼晚辈。二、语言伤害的特点

语言伤害的施加者往往抢占话语权,将自己置十优势地位,置理性和逻辑的原则十不 顾,充分表达个体的情绪与意志,因此伤害性语言往往属十非科学的感性语言。

从语言学角度来分析,语言伤害表现在语音上是嗓门大、声调高,语气生硬,语调急 促;表现在词语上是常用譬词、贬义词、歧视侮辱性的称呼,不爱用尊称、敬词和谦词; 表现在话语上是常用反语、冷嘲热讽、指桑骂槐,习惯十说命令式的无主句;表现在语气 和I神情上是常带有鄙视、厌弃、怀疑等口气和表情。

在两者的唇枪舌战中,语言伤害通常是逐步升级的,其程度和频率也是逐步加强的。 语言伤害的最高层次就是语言暴力,其威力最大,杀伤力最强。在肢体冲突中,往往是弱 者成为受害者,Ifu在语言伤害中,无论身体强弱与否,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在言语冲突中, 随着语言伤害的不断升级,有许多转变为肢体冲突,最终导致身体伤害。

虽然言语交际的主体涉及说话人、听话人以及其他受众,但话语是否构成语言伤害不 是说话人说了算,Ifu是由听话人和其他受众决定的。语言最为神奇的特点之一就在十它的 灵活多变。大多数情况下,同一内容无论在词语方面还是在语气、表情等方面都有多种表 达式。某句话是否对听话人构成伤害,这是因人}fu异的,因此受话人对说话人语言的感受 全在个人,在一个人听来很平常的一句话,也许在另外一个人听来就是伤害性语言。成人 和孩子,男性和女性,文化程度高者和文化程度低者,心理素质强者和心理脆弱者,性格 外向者和性格内向者对语言伤害的承受能力、敏感度是有差异的,所以只要受话人产生心 理反感,就对他构成了语言伤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的镜子,它随社会的变化Ifu变化,反之亦会对社会产生一 定的反作用。语言不是一本死的“词典”,是与社会随时互动的,是活的。社会在进步, 语言也在发展,社会发展更注重以人为本,人们对文明的要求也更高,对语言伤害的敏感 度也在提高,许多在以前不被看作具有伤害性的语言在今天听来已不和谐入耳了。

三、语言伤害的类型

语言伤害的类型很多,表现形式各异。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大致进行如下的划分:

(一)根据言语内容分:

1.骂侮辱型

用刺耳、刺目的恶言恶语、粗言脏语、淫辞秽语来粗暴、恶意地伤害或斥责他人,是 最直接、最公开的语言伤害方式。宣泄愤怒、怨恨、气愤、不满之情以攻击对方的词语就 是譬语,这些譬语往往是禁忌语C Taboos。

汉语历史悠久,譬词极其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以动物之名作譬词,把被骂 者比作动物,Ifu动物是没有人性的,表明在骂人者眼里,对方不是人、不配做人,“非我 族类”,以显现出不屑为伍的极为鄙视的态度,如“兔患子”、“蠢驴”、“畜生”;以 什物之名作譬词,如“蠢物”、“饭桶”、“贱坯”、“不是东西”;以相貌、生理缺陷

作譬词,如“秃子”、“瘸子”、“瘦猴子”,管个头不高的男人叫“二等残废”,骂智 力低下的人“傻子,二百五”;以人体器官、排泄物作譬词,如“狗屎”、“屁话”、“贱

骨头”;与性有关的譬词,由十深受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锋芒大多针对女性,如“我口*”、 “我操*”、“他妈的”;与年龄有关的譬词,如“老不死”、“臭小子”、“乳臭未干”; 与地位、身份有关的譬词,如“乡巴佬”、“书呆子”、“破烂土”;与宗族意识有关的

譬词,如“杂种”、““‘挺的”、“断子绝孙”;诅咒类譬词,如“不得好死”、“杀千

刀”;与鬼神等有关的譬词,如“讨债鬼”、“丧门星”;与尊卑观念有关的譬词,如号 称自己是骂譬对象的“祖宗”、“老子”、“姑奶奶”等,将对方叫作“小子”、“小患 子”、“孙子”等;与生死观有关的譬词,如“短命鬼”、“不得好死”等等。汉语中还 有一种很奇特的“厉骂”现象即“指桑骂槐”,很含蓄,要仔细推敲才能听或读出来。

至十譬骂的形式,也相当丰富,孙顺霖先生在《中国人的骂》一书中把它们分为七种: 大街上的泼骂、小巷中匿骂、家中的吵骂、床第间的俏骂、军阵上的叫骂、宫殿上的怒骂 和文章中的讥骂。除了“床第间的俏骂”外,其余六种形式的骂,都会给他人造成心灵上 的伤害。

2.讽刺挖苦型

讽刺、挖苦的语言不带任何粗词脏字,Ifu是提高声调,拉长音节,加重语气等,表示 讽刺、挖苦、恼怒、反对等多种含义,如“噢一一他能考及格一一?”“你能办成,那太 阳就从西边出来了!”有的讽刺挖苦话字面上还带有敬词、赞语,如“您„„”。

3.指责和责备型

有些语言伤害的施加者经常指责受话人,把自己的愤怒、恼火统统怪罪在受话人头上, 并目_没完没了地指责,如“你总是小题大做!”、“朽木不可雕!”、“你真是不可救药!”

4.恐吓威胁型

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不同级别的人之间,如父母对子女说“下次再考不好,看我怎么 收拾你?”上司对员工说“谁砸了我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

5.拒绝沟通型

一方有强烈的沟通要求与愿望,但另一方却拒不理睬,不与其交流,也不认真对待对 方的话,或对对方说的话根本没有反应,这种情形可能持续几个月,也可能是数年,从Ifu 使误会更深,矛屑更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夫妻、同学、朋友和同事之间,尤其是夫妻之 间居多。

6.歧视型

常见的歧视型语言包括:

(1)地域歧视:如媒体关十“艾滋村”、“骗子村”、“河南人”的报道。

(2)性别歧视:如骂女人“八婆”、“头发长见识短”,一些报道中爱将女人比作 + }I_颜祸水”。

C3)身份歧视:一些自认为高贵的人总是瞧不起另一些人,诸如脑力劳动者看不起 体力劳动者、政府官员看不起普通百姓、城里人看不起农民。比如,“农民”

一词在有些人嘴里已经成了一个“骂词”;有的领导喜欢打官腔,用从咧咧

的语气、救苦救难的姿态、居高临下的神态,伤害着下属、老百姓的情感,令 人生厌,如“你等一一一下嘛,啊一一。着急怎么行呢?我们还得一一研究一 一研究嘛!”

C4)生理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残疾人、病人的称呼中,如一些人仍在沿用“残 废”、“瞎子”、“聋子”、“傻子”等歧视、侮辱残疾人尊严的旧称谓。

(二)根据动机和效果分

我们在对一个人的言语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要看其言语的动机和所产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动机和效果,语言伤害可以分为二类:

1.恶意伤害

从动机和效果角度来看,该类语言伤害的施加者明显带有恶的言语动机、目的,其言 语行为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出十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考虑所进行的蓄意破坏。这一类人 并不是对言语行为的社会价值判断模糊不清,实属自身道德品质恶劣、低下。他们只着眼 十一己之利,Ifu无视自身负有的社会道义责任。俗话说:“骂人吵架没好话,怎么恶毒怎 么骂”。有人为了解一时之恨,就是要不顾一切地去攻击、伤害对方。这种情况在口头交 际中尤其显得突出。

2.无意伤害

第二类语言伤害的施加者并无明显恶的动机,只是基十“逗你一下”或其它程度相类 似的目的,比如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取绰号、餐桌上的“黄段子”、相声小品拿残疾人当 笑料等。然}fu由十缺乏言语行为的社会道德价值判断,其言语行为很容易走向不道德的一 面。有人只顾自己说话痛快,无意间伤害了他人。有些语言对十一般人也许不造成伤害, 但对十细致敏感者就有可能造成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不可忽视,一些熟人、友人之间喜欢用一些伤害性语言互相嬉骂,以刺 激对方神经兴奋,提升交流气氛。有时一不小心,玩笑当了真,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甚 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说话者事后往往追悔不迭。

3.“好意”伤害

第二类语言伤害的施加者完全出十好意,即其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受话者的,但却出 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比如有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口不择言,就属十这种情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评价上主张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论,即在评价一个人的行 为是否是道德的,不仅要看动机,还要看效果。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 不问效果,等十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所以,基十“一切 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好的效果”,2此类言语行为我们也不能称之为道德的言 语行为。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语言是“善”还是“恶”,要看他的动机和效果是否统

一。中国有句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可是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斥骂严重挫伤了受话 人的自尊心,甚至导致不良的后果,这样的“爱”只能算是恶意的伤害。

为了使好动机产生好效果,必须提高自己的言语沟通技巧和能力,多进行换位思考, 才能把善良的动机转变为预想的善良的结果。

(二)根据言语意义分

根据所用语言在意义上的伤害指I句,语言伤害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即直接伤害与间 接伤害之分。

显性的语言伤害,即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伤害指向明确,最典型的就是简单粗 暴的恶语、辱骂、训斥类的语言,是种直接的伤害。

隐性的语言伤害一般是在思维逻辑上玩花样,表面上骂得文质彬彬,往往比较隐蔽, 较难察觉,是种间接的伤害。讽刺挖苦的语言大多属十这一类。有的幽默、玩笑、弦外之

音、双关语中的语言伤害现象也属十这一类。以玩笑、幽默为掩护的语言伤害不是玩笑、幽默本身能体现出来的,往往在人的一转念间,它已触及最敏感的地方,使受话者深感难 过。

(四)根据语言伤害的对象分

1.伤害对象固定的语言伤害

从语言伤害的对象来看,有的语言伤害的施受双方是相对固定的,如师生、夫妻、亲 子、雇佣之间的关系相对固定,其形式也是相对稳定的。比如,同一个老师总是对班级的 某些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夫或妻总对另一方的过错喋喋不休、揪住不放;母亲常常对孩 子身上的某个问题的唠唠叨叨等等。这些现象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天长口久, 对对方也是一种伤害。

2.伤害对象不固定的语言伤害

还有一种语言伤害的对象并不固定,如半道上与人发生摩擦导致的双方的叫骂,等等。 以上种种类型的语言伤害,无论是哪一种,其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尤其是说脏话, 既不文明,又有失教养,既丢自己的颜面,又让别人难堪。说重了,这是颠倒了荣辱观。

四、语言伤害的危害

俗话说:“良言一句二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古人有‘赠人以言,重十珠玉,

伤人以言,重十剑戟’之说,俗话也有‘一言可以敬人,一语可以伤人’的说法”,‘所以 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足见语言伤害的危害之大。

有一篇外国寓言故事,写一位樵夫和熊,樵夫救了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一天 夜晚,樵夫迷路借宿到熊窝,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翌晨,樵夫 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股 臭味。”母熊心里快快不乐,但嘴上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头吧。”樵夫按要求做 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熊,问起熊头上的伤口好了吗,熊说:“噢,那次痛了一阵子, 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就是您用的那个词,我一辈 子也忘不了。”a

语言伤害,刺伤的是心、是灵魂,有时它超过肉体所遭受的侵害。熊把语言的伤害 深埋起来,然后,装在记忆的深处,渐渐成为一种难以抚平的精神疤痕。时光流逝,冲不 走语言伤害引起的隐隐灼痛。

(一)语言伤害的多层次性

语言伤害若是发生在家庭中,会导致家庭成员间的不团结,摧毁夫妻间应有的尊重、 信任、倾慕以及亲密感,影响夫妻感情,影响亲子关系甚至孩子的性格。若是发生在学校, 从近期结果看,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压抑学生的心理,挫伤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其和教师的对立情绪,直至引起厌学、辍学;从长期影响看,它刺 伤了学生的心灵,容易造成学生孤僻、冷漠、不合群的畸形心理,成为孩子一生无法消除 的痛,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若发生在社会上,则容易引起矛屑的升级, 导致人身伤害和暴力冲突。伤害性语言若是出自政府工作人员口中,则会恶化干群关系。 Ifu大众传媒由十具有强大的语言诉求力量与非同一般的语言范式塑造功能,因此伤害性乃至暴力语言若是出现在媒体上,其影响是几何级的、甚至是在宣传暴力。

标语口号客观上存在的语言歧视极大地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在本质上体现着 社会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歧视,阻碍了平等人际关系的建立。“标语口号用极限词语肆 意中伤有违规行为的人,甚至张扬过激行为,不仅仅是损害了受话者的经济利益,}fU是进 一步侵害了受话者的公民基本权利,形成了言语交际主题更严重的不公平。这样的宣传产 生了错误的舆论导向,经常激发矛后,造成影响社会安定的严重后果。”‘

(二)语言伤害的持久性

语言伤害虽然是软伤害,但它容易形成“内伤”,ifu b_比“外伤”更加难愈合。伤痕 留在心里,表面不露痕迹。语言伤害一旦形成,无论施加者再说什么,再怎么道歉,也不 能将影响消除干净,它将长期留在受话人的头脑中。

语言伤害烙下的伤痕甚至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ifu b_要从这种痛苦中恢复需要很长的 时间。对十少不更事的学生更是如此,并成为学生心理干扰声。这种心理干扰声具有空间 扩散的无限性,谁也没有能力为它的运行画上休止符。这种心理干扰声具有时间影响的滞 后性,即使事过境迁,一经想起,依然愤愤不已,即使教师已悔改不再,但有关学生甚至 无关学生也依然认为这种教师太缺少品德。

(二)语言伤害的突变性

由十语言的相互作用,语言伤害往往还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反馈循环圈,即我怎样理解 你对我说的话,我就会怎样对你说话,反之亦然。卷入争吵的双方都想争个输赢,结果使 得语言的暴力程度不断升级,从}fu最终导致人身伤害事件,甚至触犯法律。俗话说“祸 从口出”。观察一下打架的,没有无端直接动手的,往往都是从对骂开始的,结果是火上 浇油,矛后升级。许多人也就是头脑一热,逞一时口舌之快,以至事后后悔不迭。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伤害时,为了保护自己,常会选择反唇相讥,因}fU就会相互漫骂, 语言的火药味也会越来越浓,升级到语言暴力程度,最终导致大打出手,十是语言伤害就 成了肢体暴力的前奏。更可怕的是,这种伤害还有“再生”能力,有的人一旦受到伤害, 往往就会如法炮制,把怨气发泄到比自己还弱的人身上,伤害出现转移,伤害的范围和危 害性也随之增加。

语言伤害超过一定的度,对受话对象造成严重危害的,就会构成语言暴力。受害者还 可以以侮辱、诽谤罪起诉加害者。暴虐的时代会将其暴虐施十语言,丑恶的时代会使语言 变得丑陋,无人性的时代会使语言令人难以忍受。在“文化大革命”中,八亿中国人成天 听到的就是“牛鬼蛇神”、“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的语言,反映了那是个充满暴力的年代。 语言的冲突可能酿成暴力与流血。当今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武装冲突、分离运动,都有语言 方面的根源。1995年美国俄克拉何马城的联邦大楼发生爆炸事件,“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 许多人之后都公开谈到,此事件的发生应归咎十社会所使用的暴力语言”。2

(四)语言伤害的违法性

恶语伤人不仅是个道德问题,“骂死人”同样也违法。“气死人”虽然不偿命,但也可 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采取当众侮辱等行为给未成年人造成实质伤害的, 就明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誊权、荣誊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誊、消除影响、赔

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十审理名誊权案件若干问题的 解答》明确规定:“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誊的,应认定为 侵害他人名誊权”。连号称最为自由的美国,也有18种言论自由不受法律保护,其中的第 11条、12条规定没有辱骂他人和说下流脏话的自由。

小结: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卢勤女士说,当人听到赞美的语言,大脑就会分泌一 种叫“多巴胺”的快感荷尔蒙,进Ifu产生“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的欲望。听到责骂的语 言,大脑也会分泌一种有毒的荷尔蒙,让人产生烦躁,从Ifu影响自信心的形成。所以,恶 语能伤害大脑,Ifu赞美却有益十大脑。

语言伤害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损害人的心灵,有碍社会的安定团结,破坏民族和国家 的声誊。言语失德会引发社会公正、公平的失衡,社会信度的降低,言语失德是人际冲突 的根源之一,“实际上,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言语交际的基础上的,一旦话语 信息出现了道德危机,言语交际秩序将会出现混乱,社会信度也将失去保障。”‘如果我们 的生活中充斥着冷酷、伤人的“暴力语言”或“垃圾语言”,恶语相向成为许多人的一种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四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僧人,年轻人对僧人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道:“不就是几句话么,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吗?”僧人听了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多人包括这个年轻人都围在了这个僧人的旁边,准备听僧人讲故事。僧人顿了一下开始讲故事:

有一个人养着一只从小就从深山里捡回来的狗熊,他一直养着这个狗熊,可是有一天这个狗熊把邻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邻居找上门来。他很生气,拿起棍子对着狗熊就是乱打,而且边打边骂:畜牲始终就是畜牲,我白养你了。打完后,他把狗熊赶出了家门。 第二天的时候,他又后悔了,可是狗熊已经走进了后山。

他很后悔,可是再也找不到狗熊了。在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他碰到了一只老虎,手无寸铁的他闭上了眼睛。突然他听到了搏斗

的声音,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那只狗熊回来了。狗熊把老虎赶跑了,他高兴地上去爱抚着狗熊说道:“太好了,上次我打了你还疼吗?你跟我回去吧!”

狗熊说:“早就不疼了,可是你说过的那些话却还在让我疼,而且很疼很疼。”狗熊说完头也不回就又回到了后山中。

僧人的故事讲完了,大家都在感叹说过的话竟然会有这样大的伤害,惟独这个年轻人却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僧人又从口袋里取出了几颗钉子对年轻人说:“你去把这几颗钉子钉在树上。”年轻人按僧人的话去做,把钉子钉在了树上。

年轻人刚回去,僧人又说道:“你去把钉子取下来。”年轻人没有说什么,又回到了树下准备把钉子取下来。可是年轻人费了半天的劲,用各种工具折腾了半天才取下了一颗钉子。

僧人来到了年轻人身边,用手指着那个钉子留下的痕迹说:“就是拔出来,那又能怎么样呢?树干上不是还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吗?就像那个故事里的狗熊一样,虽然棍子留下的疼早已消失了,可是那个人说过的话对它的伤害却是终身难忘的。”

僧人又看了一眼年轻人,接着说:“对别人有所伤害的话,就

像钉子一样,尽管你能取回来,可是你留给别人的伤害就像钉子留在树上的疤痕一样是永远消除不了的。”

年轻人听了,顿然大悟,他说:“我现在终于明白出言不逊对别人会是多么深的一种伤害,谢谢大师的指教。”僧人听了点头称是,然后飘然而去。

世界上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永远是语言,当我们对别人出言不逊的时候,也就是把钉子钉进了别人的心中,而且这样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五
《伤害一个人只要一句话》

伤害一个人只要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却要一辈子。

最糟糕的莫过于在青春年华耽于一场无望的爱情。

现在的我 一切只求顺其自然 别说我不在意 在意了又能怎样 我只不过是看得更开了

我其实都没有忘 只是有些事需要深藏

原来我眼里的喜欢 只是你眼里的一个玩笑

你知不知道 你的不小心 让我有多难过

在所有幸福都消失的那一刻 我变得坚强起来

对不起 失去的就再也不可能回来 我有我的高傲

不想承认 失去你 我的世界一败涂地

真正在乎你的人 就连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放在心里

有一些人一直在心里固执的爱了那么多年 原来只能等真正失去了 才明白那份爱终究不是属于自己的 结局 便只能自己孤单的在黑夜里舔舐伤口 久久不能愈合

我们的故事 像黑白画映刻回忆你的温柔 这些年 我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 但 永远忘不了 那些年 你陪我走过的日子

茶凉了 就别再续了 再续 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人走了 就别再留了 再留下 也不是原来的感觉了 情没了 就别再回味了 再回味 也不是原来的心情了 慢慢的都会远 渐渐的都会淡 拥有时 好好珍惜 离开了 默默祝福 人生的旅途 没有人是应该要陪你走到最后的 在有生之年能遇见你 竟花光了所有运气

爱上你不是错

错的是 我没办法让你爱上欧文

我等你 直到我不再懂得爱你

我想你 直到我不再有记忆

离开并不代表我放弃了

沉默不代表我不懂得说爱你

有个人 爱过了 就结束了

有句话 说过了 就后悔了

有道伤 痛过了 就麻木了

有颗心 颤过了 就破碎了

据说 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 看见 转身 遗忘

每个人都是一个半圆 而这苍茫世界上 终有另外一个半圆与你严丝密缝 刚好可以拼出完美的圆

看着孤独的日 守着黯淡的夜 并且要以岁月为马 奔腾驾驶到彼岸 找到和你周长角度裂口都相互衔接的故事 然后捧着书籍 晒着月光 做怎样的跋山涉水 等怎样的蹉跎岁月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对面有谁在等你

我错过了多少 从此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安静的跟自己说 原来你不在这里

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 守静 向光 安然 敏感的神经末梢 触着流云和微风 窃窃的欢喜 脚下踩着最卑贱的泥 很踏实 还有 每一天都在隐秘成长

穿行在茫茫尘世 洗净铅华 在路上 见识世界 在途中 认清自己 很多时候 我们视为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别人却早已忘记 与其纠结于心 不如看淡 看轻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六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说了伤害父母的话语》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说了伤害父母的话语,虽然你可能是无意的,但是请体谅我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子女,我们都不要再说:“知道啦!烦死了”这样的话,人生很短,一定要珍惜你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你才知道这些人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善待生命孝敬爸爸妈妈,要知道不管你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原谅你的。家,才是你永久的港湾!当你一人在外漂泊时,当你伤心难过时,当你被同学排挤时,当你„你第一时间会想起谁呢?也许你会说是朋友,没错他们会帮我们,可他们也有自己的事啊!永远在你身边关心,陪伴你的人是父母啊,请不要到“子欲孝,而母不在”时后悔啊。请多关心我们的父母吧!

有些话,请不要对他(她)说

编后语:他们把青春给了你,把皱纹留给了自己;他们把温暖给了你,把日渐佝偻的身躯留给了自己;他们把世间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我们绝不能再把遗憾留给他们!要记得“百善孝为先”。有些话,我们再也不要说......

【精彩分享,从这里起航】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七
《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只有抱怨别人和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障。——罗曼。罗兰

生命是一场充满意外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灾难时相遇,同样也会在惊喜时相逢。生命,有喜悦,就会有灿烂夺目的笑容;亦会有挫折,也就会有难以承载的泪水。

身出逆境之时,会有一些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出现,他们会拉我们一把。给予我们鼓励,给我们笑容,让我们体会到,身处逆境之时还是会有阳光,天空并不全是阴霾。可是,我们身处逆境之时,我们有没有感谢过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呢?我想,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想过。我们身处逆境之时,对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心里记住的是他们对我们的坏。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那些人他们不曾伤害过你,现在你又会怎样?感谢伤害过你的人,他们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只有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或事,才能体会出那事实上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意义;只有懂得宽容那些不可能宽容的人,才能看见自己心中的辽阔,才能重新的认识自己。

我的性格,是属于那种大大咧咧,活泼的。刚转入新的班级,免不了接受一些流言蜚语。很多同学就不喜欢我,有甚者更讨厌我的一切言行举止。我无法说什么,嘴巴长在他们的嘴上,管不住。他们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在他们看来,纯属发泄。可那些话到我耳朵里,让我很不舒服。被别人误解,犹如钢针一般,直剜到我的心尖。他们的话语,让我一时之间迷茫了。闲下来的时候,一想到这件事,我就很无奈。想着想着,眼泪就会流下来。

那时,我一边哭,一边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断断续续地向远在北京的哥哥叙说。哥哥会很耐心地开导我,他说,那些生活中的人们思维各异,千奇百怪,你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赞同或接受你的所有.如果喜欢你的人多些,那你便是幸运的,又何必在意那一点点不同的声音,也许,他们真的是上帝派来用他们的方法来让你变得更坚强些.你不能因为别人的伤害而让自己变成充满仇恨的人.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哥哥的几句话,让我陷入了思考:难道我就这样被他们的口水给击败了?如果他们的目的是要我消沉,那我岂不是如他们愿了?想了好久,想得头都疼了。最后,我选择原谅他们的所做所为。是呀,我何必在意那一点点不同的声音?我想,当一个人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强的时候,便是不在恐惧任何的伤害的时候了。我想,或许他们只是无心之过,贪口舌之快而已了。我想,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你的人,不要做一个轻易被人伤害的人。也训练自己,做一个不被别人的话语轻易扎伤的人。

我想,凡事要学会感谢。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

感谢抛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

感谢斥责你的人,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凡事感激,学会感谢,就学会了成熟处世,自强做人!在我们感谢伤害我们的人的时候,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自己的灵魂。

初一:丿人生丨如梦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八
《男人伤害女人最深的6句话》

人们的语言起着一种交流沟通和表达一种思想观点和情感的作用。一句得体恰当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一句不恰当的话,往往会使人感受到难受、憋气,甚至感到羞辱,从而起到的副作用很大。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谈论女性话题时,有些人一不小心往往会脱口而出说出些看似文明但却令所有女性感到十分伤心和羞辱的语言,常听到的有这么四句:  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如果说小人难以教养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将女人与小人一概地归于一类,显然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因为,在女性人群中,有很多是相当优秀的,甚至比大男人们还要优秀。因此,说出这样的话,的确是对女性的一种羞辱。  二、头发长见识短。古代的女性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一般都是主内,有的甚至大门不出,因此,她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的确要少一些。  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特别是在中国,我们主张男女平等,男同志在社会上风风火火闯九州,女同志也同样里里外外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对外部信息的了解、她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她们的思想和能力并不亚于男性。因此,将“头发长见识短”挂在嘴上,自然会使女性朋友蒙羞,实在是对女性的不礼。  三、女人的话你也听?有些人总认为男人说话那是落地有声,而女人说话好像就是那么无边无际了。女人虽然说话可能有些温柔、可能有些唠叨,但并不都是没有逻辑、没有思想、没有道理的。很多的女性已经走上了各级重要的领导岗位,她们在工作中指挥若定,谁敢说不听她们的话!?  四、女人啊女人啊......别看这简单几个字的一句话,别看这句话里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却包含着很多贬义的东西在里面。女人听到这样的话,可以说从头到脚都感到不对劲、心里的难受真是一言难尽!  男同胞们:女人怎么了?女人是社会的种重要组成部分,女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女人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员,女人将温柔贡献给了男人,女人将智慧贡献给了社会!  没有女人,这个社会将变得没有了色彩,没有女人,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女人所起到的种种作用,男人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不能再言语中诋毁女性,我们不能在行动上压制女性。  男人伤害女人最深的6句话  绝对伤心榜第六名   男:“我一直就拿你当妹妹看啊?”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必将胸闷百倍,轻则强颜欢笑一天,重则心烦气躁数  绝对伤心榜第五名   男:“因为你长得太像她了”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必将胸闷千万倍,

轻则一个耳光后扬长而去,重则伺机报复。  绝对伤心榜第四名   男:“那天我喝醉了,其他的我不知道”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心如刀绞,轻则无奈伤心离去心中留下永久疤痕,重则让你一辈子没好日子过!   绝对伤心榜第三名   男:“我只是想做个试验,别告诉我你当真了?”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痛不欲生,轻则虐待自己肉身,重则严重虐待对方肉身!   绝对伤心榜第二名   男:“这是你的——咪咪?”  分析:此言可大可小,轻则一笑而过,重则让你做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若无绝对把握,请严防说漏。   绝对伤心榜第一名   男:“......,我怎么知道是不是我的?1  分析:此言一出,必有血光之灾!轻则伤一命,重则三命及以上,后果不堪设想。  但我想一般还留有一丁点良知的男人都不会那么找死,请千万千万不要模仿电影电视胡乱开口。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九
《男人伤害女人最深的6句话》

男人伤害女人最深的6句话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谈论女性话题时,有些人一不小心往往会脱口而出说出些看似文明但却令所有女性感到十分伤心和羞辱的语言。

绝对伤心榜第六名

男:“我一直就拿你当妹妹看啊?”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必将胸闷百倍,轻则强颜欢笑一天,重则心烦气躁数。 绝对伤心榜第五名

男:“因为你长得太像她了”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必将胸闷千万倍,轻则一个耳光后扬长而去,重则伺机报复。

绝对伤心榜第四名

男:“那天我喝醉了,其他的我不知道”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心如刀绞,轻则无奈伤心离去心中留下永久疤痕,重则让你一辈子没好日子过!

绝对伤心榜第三名

男:“我只是想做个试验,别告诉我你当真了?”

分析:此言一出,女子痛不欲生,轻则虐待自己肉身,重则严重虐待对方肉身!

绝对伤心榜第二名

男:“这是你的——咪咪?”

分析:此言可大可小,轻则一笑而过,重则让你做中国最后一个太监,若无绝对把握,请严防说漏。

绝对伤心榜第一名

男:“„„我怎么知道是不是我的?!”

分析:此言一出,必有血光之灾!轻则伤一命,重则三命及以上,后果不堪设想。

但我想一般还留有一丁点良知的男人都不会那么找死,请千万千万不要模仿电影电视胡乱开口。

被人伤害的话语篇十
《为什么有人就喜欢用话语来攻击别人》

为什么有人就喜欢用话语来攻击别人? 回答者:壹心理 2014-11-27

近日,国内上演了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10岁小女孩暴打1岁小男孩,并将其从25楼残忍抛出。人们不禁要发问,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小女孩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做出了攻击别人的行为。

攻击行为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什么是攻击?心理学上,攻击的定义是一切有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它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生理攻击、言语攻击、愤怒以及敌意。接下来我们就探索一下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1、弗洛伊德:人类具有攻击的本能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具有死的本能,正是基于这个本能,人们有了攻击的天性。攻击可以向内转化为自毁行为,或是向外转化为对他人的攻击。攻击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因为它的表达是一种宣泄。当我们向外对他人或向内对自我进行攻击时,被抑制的攻击本能就减少了;当它再次升高时,又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最近爆红的某漫画就引发了大众的攻击行为的宣泄,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妈妈再打我一次》。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围观群众,都能从漫画中得到攻击的快感。

2、洛仑兹:攻击本能具有进化意义

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洛仑兹认为,攻击本能具有进化学上的意义。由于攻击可以帮助雄性动物得到想要交配的对象,以及帮助雌性保护子女,所以自然选择定律使得这些攻击形式得以延续。

3、其他观点

a.生理攻击受雄性激素以及其他生物化学因素影响(女性也有雄性激素,男性也有雌性激素)。

b.人类攻击和犯罪行为中似乎有很重要的遗传基因因素。某些特定的反社会攻击行为具有高遗传性,而且在家族中的表现很明显。

神经学家 James Fallon 在2005年对着上千张涉及连环凶手、精神分裂症患者、沮丧患者和正常人的 PET 脑部扫描底片,试图寻找大脑模式和心理变态倾向之间的联系。他发现了明显呈现病态的扫描图像大部分是在,大脑皮层涉及同理心、道德和自控力的额叶和颞叶的活跃度较常人更低。

二、社会因素

无论生理因素对攻击的作用是怎样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人类的攻击性。研究发现,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愤怒的感觉和攻击反应的学习。

1、袭击

各种各样令人讨厌的袭击或侵犯都会引发攻击。想像一下,自己正在读报纸,突然一杯水冲着你的脖子倒了下来。你很有可能会感觉到愤怒,因为你感知到了别人的攻击,就会刺激你做出报复的反应。正所谓“以牙还牙”,这会使攻击行为升级。群殴的起因经常是一点儿小事儿,而却以杀人结尾。攻击引发报复,暴力行为由此升级(据说东北引发火拼的高频词是—— A:你瞅啥?B:瞅你咋的?A:我次奥!开始肉搏)。

2、挫折

当一个人想要到达某处,想做某个动作,或是想获得某些东西,而又遭到阻挠,这时他就会感到受挫。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出现预示着挫折的存在,相反的是,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代表人物是受到挫折后总是找大熊出气的胖虎。

3、报复的期望

攻击行为逐步升级的另一个因素是报复动机。实验研究表明,愤怒且想要进行报复的男性更倾向于记住负面信息,甚至包括那些与他们愤怒最初来源无关的信息。简而言之,期望能够进行报复的人更容易对各种类型的事物感到生气,愤怒的持续时间也更长。愤怒与预期报复使人记住负面想法,因此使得一个攻击导致更进一步攻击的可能性增加。

4、竞争

Deutsch 在1993年提出了“无情感参与的攻击”,也就是说,与情绪状态无关的攻击性可以在竞争情境中产生。在一项检验该理论的研究中,被试首先被引入一个具有模棱两可攻

击性的竞争环境中。然后,当被试玩“马里奥兄弟”这一电视游戏时,相对于二人合作一起通关的被试来说,二人竞争一起通关的被试干掉了更多游戏里的怪物。

心理学家还认为,情境中的攻击线索对那些倾向于有外显攻击行为的人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例如,具有高攻击性格的人,也即攻击性特质高的人,比攻击性特质低的个体更容易建立与攻击相关的认知网络。这就使得环境中的攻击性提示会更易于引发攻击行为。

5、归因

人们的攻击倾向性通常依赖于对方行为背后明显的动机或意愿。大多数情况下,攻击或受挫必须被知觉为有伤害意图时,才会导致愤怒与攻击行为。道歉可以避免攻击行为,然而当伤害很严重时,道歉的作用也会降低。说对不起有用,要警察来干嘛?

6、长期性的攻击倾向

攻击倾向在儿童时期一直保持,非常稳定。那些开始上学时就具有攻击性的儿童会在他们在校的前几年一直保持下去。与在突发的攻击性事件中一样,归因在长期性的攻击行为中也会发挥作用。具有长期性攻击倾向的儿童,通常对他人意图具有典型的归因偏差,总是设想别人怀有敌意并抵抗他们,尤其在处境模棱两可时更是如此。由于攻击性的儿童通常会对意图进行不恰当的归因,他们便会觉得有正当的理由以攻击方式进行报复。

7、模仿

儿童通过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而模仿习得攻击行为。Bandura 研究发现,那些看见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孩子要比那些看到成年人安静地装配拼贴玩具的孩子,对玩具娃娃更有攻击性。通过模仿学习,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详情查看「为什么人们喜欢到此一游」案例二。)8、强化

当一个特定的行为被奖励时,人们倾向于在将来重复这一行为。例如,一个男孩被另一个孩子在学校打倒后哭着回家,他的父亲责备他没有回击。下次发生同样事情时,这个男孩便回击了,即使带着一鼻子血迹回到家,他的父亲还是热情地夸奖他。生活中,父母不仅是儿童的主要模仿对象,而且是强化的主要来源,所以孩子未来的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和他们自己的行为。

9、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划分了哪些攻击是反社会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社会需要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候进行攻击是合理的,什么时候不合理。比如,你懂得对老师或着姥姥大喊大叫是不好的。然而,在特定条件的下,攻击可能会被接受并被社会嘉奖。比如,体育、战争和逮捕罪犯。

10、酗酒

大部分实验室研究发现,酒的摄入通常会增加攻击性。1975年,Taylor 和 Gammon 让被试多量饮酒或少量饮酒,然后允许他们互相电击对方,结果发现,饮酒越多的被试所施加的电击越大。他们认为,醉酒的被试降低了对自身行为潜在后果的觉知,释放出更多自身所受到的社会压力和进攻性;而清醒的人进行攻击时,会明白实验煽动他们互相攻击的意图,然后抑制报复意识。

三、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怎样减少攻击行为?心理学家们认为,对攻击行为的最重要控制是学习对攻击性的抑制。以下几条讨论和建议仅供参考。

1、当袭击者注意到受害者的痛苦时,攻击行为会减少。

在 Baron 的实验中,他让攻击者接收不同程度的被害者的痛苦反馈。首先运用电击-学习技术,将假称受到伤害的虚构人物的生理反应以 “痛苦仪表” 的形式传达给被试。无论攻击者是否在发怒,这种痛苦指示都减少了进一步的攻击。甚至当被试与被害者十分陌生,很难产生移情时,这种痛苦指示也会让他减少攻击。

2、宣泄

愤怒被释放后,进一步攻击的可能性会降低。弗洛伊德称之为宣泄过程。当一个发怒的人把愤怒直接传达给他的敌人时,宣泄可以成功地降低攻击性。然而,宣泄也有风险,并在某些环境下可能会增加攻击。比如,在已婚夫妇中,口头“自我释放”不利于和睦融洽,而且导致了以后更多严重暴力事件的发生。

3、惩罚和报复

研究发现,对惩罚或报复的畏惧可以暂时减少攻击行为。然而,这些控制有时候可能酝酿隐性的攻击或长期在实际中增加攻击。比如,有研究发现,儿童因为攻击性倾向而被惩

罚后会变得更具有攻击性。所以,尽管惩罚和报复在暂时抑制直接攻击行为上通常有效,但作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还是代价太高。

4、沉淀自己,放下欲望

人的欲望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在这个过程里,欲望如果慢慢减少了,也不再执着了,就是学会了放下。放下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很多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不是说丢掉就可以丢掉的。所以,如何去放,还是要经历很多的磨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972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