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仓央嘉篇一
《仓央嘉拓》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 牵尔玉手, 收你此生所有; 我, 抚尔秀颈, 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那一天---仓央嘉措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篇二
《仓央嘉措简介及诗集》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门巴族人。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 门隅 纳拉山下 宇松地区 乌坚林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1682年2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2](被清政府册封为“西天大慈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在刚刚重建好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了。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根据罗桑嘉措的心愿和当时西藏的局势,秘不发丧,隐瞒了僧侣大众和当时中央的康熙皇帝,时间之长达15年之久。并且在保管秘密的同时,也开始了秘密查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工作。

1683年(藏历水猪年),西藏纳拉活域松(现西藏山南县)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斯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莫测而多厄的命运会伴随着他短促的一生。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找到多年前寻到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3]1697年(藏历火兔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

1701年(藏历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

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了。事发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1706年(藏历火狗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染病去世,按照传统实行天葬(藏族最高是塔葬,只有高僧才可以使用,天葬一般普通民众都可以使用)。正史就记载到这里。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3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弘扬佛法,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

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度等文字译本。可见,《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作品“歧译”

藏文中,所谓“仓央嘉措情歌”,本意是“仓央嘉措道歌”或“仓央嘉措诗集”。 在人们的想象中,仓央嘉措是一位向往世俗生活、离经叛道的情僧,“在那东方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娇娘的脸蛋/浮现在我心上”、“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等情诗被人们广为传诵。而真实的仓央嘉措到底什么样,在这几句诗外,人们又了解他多少?

事实上,不是“情歌(杂鲁)”,而是“道歌(古鲁)”,因为原文的题目是“仓央嘉措古鲁”而并非“仓央嘉措杂鲁”。在藏语里,“杂鲁”是有规范的,“杂”是名副其实的“情”。而“古鲁”的含义是“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道歌。所以,最初翻译仓央嘉措诗歌的人,不论怎么权威,其实他都很失败,因为单在诗歌题目的翻译上,他就犯了错误,以致以讹传讹到今天。而对仓央嘉措诗歌内容的翻译,更有不少歪曲历史、扭曲事实之处,甚至置真正的西藏文化及其宗教的意义于不顾,事实上扭曲了这些诗歌的本意。

其作品

六世达赖(1683--1706)仓央嘉措,大家都记得他流传很广的《见与不见》,这位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极具才华、又最受争议的喇嘛写出了他的心声: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 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 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 曾,以父之名,免你一生哀愁; 曾,怜子之情,祝你一生平安! 二《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四《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五、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 我问佛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

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七 无题 我终于明白

仓央嘉篇三
《仓央嘉措》

仓央嘉篇四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作品集

有谁还能听到优美的歌声

就在生命的最深处慢慢响起

又有谁能够

把整个世界的尊贵

用几句情诗轻轻代替?

六世达赖仓央嘉错(一六八三――一七四五)

1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转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3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 转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 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 我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4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于是佛曰:忘却,忘却。

5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6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7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8

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时我就忘了该有冗长的对白,读经文 转着经筒,长跪在羊皮纸托起的文字里屏息

20年前我的句子丢失足迹,偶然醉酒,遇见己身 在大漠里流干泪水,风沙袭来,三千繁华深埋 旷古的烟尘从此便拥有了接近众生的质地

9

我愿知晓你的愿望,以及一些称呼的含义

坐在月光里的妹妹,是否你的长头发已改变了秩序 是否我该用枯坐代替断肠,禅定,寂静无语 可一百次的转世,你仍旧会看见我打马徐行 而我也注定看见你,面庞上眨着玛吉阿米的眼睛

10

在那众人之中,

莫露我俩真情;

你若心中有意,

请用眉眼传递。

表达爱情欢乐的如:

杜鹃来自门地,

带来春的气息;

我和情人相会,

身心无限欢喜。

抒发思念之情的如:

第一最好不相见,

免得彼此相爱恋;

第二最好不熟识,

免得彼此苦相思。

11

一个把帽子戴在身后,

一个把辫子甩背后,

一个说请你慢慢走,

一个说请把步儿留,

一个说心儿莫难受,

一个说很快会聚首

12

回味起你那甜美的温存,黑夜 就荡漾起你的眼睛,令我热血沸腾 白日里没能和你融为一体

夜晚的宫殿,也懊丧如旧苑荒城

13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14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哪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15(1)

跨鹤高飞意壮哉,

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

咫尺理塘归去来。

(2)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一飞

不会远走高飞

只到理塘一转就回

16

心头幻影乱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最是东山山上月, 轻轻飘出最高峰

17

高山是你的敌人 大川是你的敌人 千里迢迢的回乡路 更是你心灵的敌人

18

野鹅爱上了泥水, 打算亲近一回, 哪料想冰封湖面, 叫它意冷心灰

19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20

见了她

是眼里得恨 不见她

却满怀惆怅 相逢已无言

只在梦里彼此缠绵

21(1)

喇嘛仓央嘉措 别怪他风流浪荡 他所追寻的 和我们没有两样

(2)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 风流浪荡; 他想要的,

和凡人没什么两样。

22

在这短短的今生 这样待我已足 不知来世少年时节

仓央嘉篇五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

1、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诗传》

2、《水空》第七首 仓央嘉措 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 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 沉默——苦不堪言 我喝水,替别人解渴 ——仓央嘉措

3、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4、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上幽居. ——仓央嘉措

5、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Had better not meet, and thus you would not fall in love; Had better not be in acquaintance, and thus you would not be drowned inlovesickness ——仓央嘉措

6、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 ——仓央嘉措

7、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仓央嘉措

8、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仓央嘉措

9、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仓央嘉措

10、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仓央嘉措

11、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仓央嘉措 《十诫诗》

12、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

13、薄暮出去寻找爱人,破晓下了雪,住在布达拉宫的,是瑞晋桑央嘉措,在山下住着的,是浪子宕桑旺波 ,秘密也无用的,足迹已印在了雪上。 ——桑央嘉措

14、世间上除了生死,哪一件事都是小事。 ——仓央嘉措

15、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仓央嘉措

16、从那东山顶上/升起皎洁的月光/玛吉阿米的面容/不时浮现在我心上 曾缄译: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如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 ——仓央嘉措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17、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18、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仓央嘉措

19、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仓央嘉措

20、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仓央嘉措

21、第一最好不相见,免得彼此相爱恋;第二最好不熟知,免得彼此苦相思! ——仓央嘉措

22、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桑央嘉措

23、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仓央嘉措

24、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25、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仓央嘉措

26、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 ——仓央嘉措

27、回眸一笑嫣然娇,断魂飘摇上碧霄。 愿与卿卿两相欢,不发毒誓不肯饶。 ——仓央嘉措

28、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 ——仓央嘉措

29、朝来无情丛林去,不似昨夜风情郎 ——仓央嘉措

30、我们的爱 比死亡还要理所当然 ——仓央嘉措

31、未知来生相见否?陌上逢却在少年。 ——仓央嘉措

32、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33、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

34、天上的仙鹤,借我一双洁白的翅膀, 我不会飞得太远,看一眼池塘就回返。 ——仓央嘉措

35、梦浅情深 不过去的河留给来生 繁花错落有序 我被一页一页地误伤 而窥视我的人 转眼便立地成佛 ——仓央嘉措

36、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仓央嘉措

37、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38、我为了死,才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 ——仓央嘉措

39、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40、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

41、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 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仓央嘉措 《道歌》

42、地空 好多年了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却从未放下过你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 任你一一告别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谁的隐私不被回光返照 殉葬的花朵开合有度 菩提的果实奏响了空山 告诉我 你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印 暗示着多少祭日 专供我法外逍遥 ——仓央嘉措

仓央嘉篇六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 门隅 纳拉山下 宇松地区 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

中文名:仓央嘉措 出生地:西藏 出生日期:1683 逝世日期:1706 信仰:宁玛派(红教)佛教

生平

1682年2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刚刚建成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了。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根据罗桑嘉措的心愿和当时西藏的局势,密不发丧,隐瞒了广大僧侣大众和当时中央的康熙皇帝,时间之长达15年之久。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找到多年前寻到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这个少年,便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浪漫诗人,闻名一世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1697年(藏历火兔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领的地位,却不能掌握政教大权。

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1701年(藏历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事变发生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火狗年(1706年),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失踪,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有的传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古、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评价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但这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可见,《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名显赫。

以讹传讹的诗歌《见与不见》

这首诗歌,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2008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2010年12月22日,在电影《非诚勿扰2》的片尾出现,由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川川在其父的人生送别会上念诵。

2011年10月法院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是广东籍女子谈笑靖(笔名扎西拉姆·多多)。 2011年初,在漫画《偷星九月天》的第十四册单行本中出现过。

2011年2月也作为湖南台电视剧《宫》的片尾曲之词出现。也曾出现在电视剧《宫》第35集中雍正给晴川的信中。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

守门的狗儿呀

你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别说我清晨才归

这是仓央嘉措在和玛吉阿米约会时候写的文章。玛吉阿米是活佛在一次酒馆中偶遇的女子,如月亮一般美丽。这所小酒馆现在还在拉萨的帕廓街,是一座黄色的楼房,房主人以此为荣耀,黄房子三百年金色不改。现在那里已被改造成一处咖啡馆,招牌上用藏、汉、英文赫然书写着店名——“未嫁娘”。

门达旺是门隅地区的首府。在门巴人的传说中,太阳名叫“达登旺波”,意谓七匹马拉的车,达旺就是达登旺波的简称。七匹马的太阳车辚辚过处,还生长着门巴人起源的爱情故事,说的是明镜般的湖水中走出一位美男子,怎样以月亮为弓,以流星为箭,将定情的靴带射向美丽的姑娘;这里还生长着卓瓦桑姆的美丽传说,说的是天女化身的贫家姑娘卓瓦桑姆怎样

与嘎拉王一见倾心,后来又怎样遭致反面人物王后的迫害,最终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仓央嘉措就是在这样的故事环境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藏族,母亲则是门巴族人。在这藏族和门巴族聚居地,两个民族的文化相异而又交融。这是仓央嘉措的幸运,也是仓央嘉措的不幸。因为生在红教区,他向往着爱情。而黄教则是唯一一个限制结婚和情欲的藏传佛教。 与其他转世灵童不同,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仓央嘉措并非自小被迎请入宫,因此他是在天籁中长大的。当年五世喇嘛圆寂。第悉·桑结嘉措作为摄政王正当其政,那个人上对朝廷下对人民隐瞒了真相,长达15年之久秘不发丧,只在私下里秘密查访转世灵童。这一事件改变了仓央嘉措人生的轨迹,揭开了他悲剧命运的序幕。如果仓央嘉措一辈子只生活在东山顶上,也许他会幸福;如果他一生下来就成为活佛,也许同样的他会幸福;可是没有。两样对他来说都是惘然。虽然藏史声称两三岁时就将他隐秘地转移并教授佛法,但民间的说法则让他一直在家乡成长到15岁。我宁肯相信后者,不然何以解释那个自由的性灵和人间情怀缘何而来。

其时西藏上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明争暗斗:位高权重的摄政第悉·桑结嘉措与朝廷册封的蒙族汗王的藏蒙之间,以及蒙族人内部矛盾冲突日益白热化,局势动荡不安,正值一次政治大地震前夕。无心于政治也无心于佛身的仓央嘉措被迫参与其中,满心的厌倦与失望。他看不到未来,一切都无从逆料。心灰意冷,彷徨无倚。任凭第悉好言规劝或严厉申饬,年轻的活佛只是不思学经。

用墨写下的字迹

一经雨水就洇湿了

没能写出的心迹

想擦也擦它不掉

仓央嘉措的眼睛和心不属于布达拉宫。深夜的雪地上开始踏出一行脚印,从布达拉宫一直伸向帕廓街;一个名叫宕桑旺波的高贵儒雅青年出现在街头的酒肆中。虚幻的物质世界多么诱人,假如真有来世,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哪怕一生贫困清苦,浪迹天涯,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想她想的放不下

 如果这样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 就会成佛了吧

戒律森严的环境和多情的内心世界、角色和天性的冲突,终于在20岁那年不可遏止地爆发了。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满脸的乌云密布。我们无从得知一路上他想了些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他的决心已定。经由五世班禅自传我们得知了结果: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在后来的许多天里,不仅没有转机,甚至变本加厉: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

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这就是仓央嘉措,惟一不再的仓央嘉措,无可奈何的仓央嘉措。他从来就身不由己,他的命运全由别人来安排。他甚至不如一个农奴还有逃亡的自由,甚至不如一个小僧也有还俗的自由。他是藏传佛教第一人,他拥有的是最多的不自由。说那番话的时候,他的心在流血吧。

从那以后,我们看到的仓央嘉措,就是一个放浪的活佛。他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他决定背叛,即使这种背叛极为危险,并且,终于成为了悲剧。回到那首诗的结局。狗遵从了活佛的意愿,然而天没有。在破晓时分,人们读着男人在雪野里清晰地印下的夜奔的足迹,那足迹急促而有力,人们疑惑,沉思, 继而惊愕。这些蜿蜒连接着布达拉宫和小巷深处的脚印, 在坦然以爱情的名义歌唱的同时,也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神圣庄严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出轨的离经叛道。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于酒色, 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年仅24岁。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样在监视的目光下仓惶走在逃亡的路上, 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卒年及准确的圆寂之地。此去无痕,有人说是在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被水肿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有人说是被清朝皇帝软禁于山西五台山并圆寂于当地,有人说是在藏南一山洞坐化,又说是决意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等地。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细节,当人们迎接六世达赖的灵童的时候,大家发现灵童居然就在玛吉阿米的故乡„„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 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仓央嘉措。在西藏的历史上, 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达赖喇嘛, 除却第一代达赖的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它历代达赖喇嘛总有灵塔、塑像、 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拉宫, 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达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达赖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 声名远扬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

然而, 他的诗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传遍了大江南北。

喇嘛仓央嘉措

别怪他风流浪荡

他所追寻的

和我们没有两样

这就是仓央嘉措最后的结局,三百年来我们一直传唱这首歌,只为了仓央嘉措,一个不成功的活佛,然而却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读完这段回头再看他流畅轻盈的情诗,感受蕴涵其中的偷偷的喜悦,对世俗不畏惧不张扬的态度,想起三个字“不容易”。原来情诗中也有禅,不管外界多么纷繁嘈杂,心内始终平静如砥,爱情始终明澈快意,这就是爱他的理由。

让我们再看仓央嘉措最传世的一首诗: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1 从东边的山尖上,白亮的月儿出来了。“未生娘”的脸儿,在心中已渐渐地显现。 2 去年种下的幼苗,今岁已成禾束;青年老后的体躯,比南方的弓还要弯。

3 自己的意中人儿,若能成终身的伴侣,犹如从大海底中,得到一件珍宝。

4 邂逅相遇的情人,是肌肤皆香的女子,犹如拾了一块白光的松石,却又随手抛弃了。 5 伟人大官的女儿,若打量伊美丽的面貌,就如同高树的尖儿,有一个熟透的果儿。 6 自从看上了那人,夜间睡思断了。因日间未得到手,想得精神累了吧!

7 花开的时节已过,“松石蜂儿”并未伤心,同爱人的因缘尽时,我也不必伤心。 8 草头上严霜的任务,是作寒风的使者。鲜花和蜂儿拆散的,一定就是“它”啊。

9 野鹅同芦苇发生了感情,虽想少住一会儿。湖面被冰层盖了以后,自己的心中乃失望。 10 渡船虽没有心,马头却向后看我;没有信义的爱人,已不回头看我。

11 我和市上的女子,用三字作的同心结儿,没用解锥去解,在地上自己开了。

12 从小爱人的“福幡”,竖在柳树的一边,看柳树的阿哥自己,请不要“向上”抛石头。 13 写成的黑色字迹,已被水和"雨"滴消灭;未曾写出的心迹,虽要拭去也无从。

14 嵌的黑色的印章,话是不会说的。请将信义的印儿,嵌在各人的心上。

15A 有力的蜀葵花儿,"你"若去作供佛的物品,也将我年幼的松石峰儿,带到佛堂里去。 15B 我的意中人儿,若是要去学佛,我少年也不留在这里,要到山洞中去了。

16 我往有道的喇嘛面前,求他指我一条明路。只因不能回心转意,又失足到爱人那去了。 17A 我默想喇嘛底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我不想爱人底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 17B 若以这样的“精诚”,用在无上的佛法,即在今生今世,便可肉身成佛。

18 洁净的水晶山上的雪水, 铃荡子上的露水,加上甘露药的酵“所酿成的美酒”,智慧天女当垆。若用圣洁的誓约去喝,即可不遭灾难。

19 当时来运转的际会,我竖上了祈福的宝幡。就有一位名门的才女。请我到伊家去赴宴。 20 我向露了白齿微笑的女子们的座位间普遍地看了一眼,一人差涩的目光流转时, 从眼角间射到我少年的脸上。

21 因为心中热烈的爱慕, 问伊是否愿作我的亲密的伴侣? 伊说:若非死别,决不生离。 22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23 工布少年的心情,好似拿在网里的蜂儿。同我作了三日的宿伴,又想起未来与佛法了。24 终身伴侣啊,我一想到你,若没有信义和羞耻,头髻上带的松石,是不会说话的啊! 25 你露出白齿儿微笑,是正在诱惑我呀? 心中是否有热情,请发一个誓儿!

26 情人邂逅相遇,被当垆的女子撮合。若出了是非或债务, 你须担负他们的生活费啊! 27 心腹话不向父母说,却在爱人面前说了。从爱人的许多牡鹿之间,秘密的话被仇人听去了。

29 宝贝在手里的时候,不拿它当宝贝看;宝贝丢了的时候, 却又急的心气上涌。 30 爱我的爱人儿,被别人娶去了。心中积思成痨,身上的肉都消瘦了。

31 情人被人偷去了,我须求签问卜去罢。那天真烂漫的女子,使我梦寐不忘。 32 若当垆的女子不死,酒是喝不尽的。我少年寄身之所,的确可以在这里。

33 彼女不是母亲生的,是桃树上长的罢! 伊对一人的爱情,比桃花凋谢得还快呢! 34 我自小相识的爱人,莫非是与狼同类? 狼虽有成堆的肉和皮给它,还是预备住在上面。35 野马往山上跑,可用陷阱或绳索捉住;爱人起了反抗, 用神通力也捉拿不住。 36 躁急和暴怒联合,将鹰的羽毛弄乱了;诡诈和忧虑的心思,将我弄憔悴了。 37 黄边黑心的浓云,是严霜和灾雹的张本;非僧非俗的班第,是我佛教法的仇敌。 38 表面化水的冰地,不是骑牡马的地方;秘密爱人的面前,不是谈心的地方。 39 初六和十五日的明月,倒是有些相似;明月中的兔儿,寿命却消磨尽了。

仓央嘉篇七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文/心如居士

生命的宿缘

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生命中,有几个人是他的宿缘。

桑杰嘉措:仓央嘉措命运悲剧的缔造者,五世达赖法王的实际代表,代替其掌管宗教权力(藏语叫第巴);但他很不幸,在让仓央嘉措成为自已的傀儡时,自已不得不接受着更为痛苦的傀儡命运,仍然要生活在蒙古汗王的统治之下。

拉藏汗:蒙古汗王,驻军西藏,掌管西藏三区的的军政大权,为实际上的藏王。明崇祯1 4年,五世达赖联合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消灭了当时的两藏世俗政权统治者藏巴政权,一举确立了格鲁派集团在两藏的政教地位。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固始汗的蒙古驻军就是赖着不走。形成了五世达赖的代言人桑吉嘉措与蒙古人联合统治西藏的政治格局,二者的矛盾,可想而知。固始汗去世后,其子拉藏汗继续驻西藏,妄图独霸西藏。就是这位拉藏汗主宰仓央嘉措和桑吉嘉措的人生悲剧。

故乡理塘的少女:故乡牧羊的少女,让仓央嘉措梦绕魂牵的恋人,她的存在让仓央没有一刻能静心念佛。

灵童悲剧的启幕

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逝世后的第十五个年头,大清帝

国的康熙皇帝才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其去逝的消息。十五年来,一直未间断五世达赖朝拜中央的信函。这个世界上除了一个之外,都认为五世达赖还活着,只是在闭关修行,不见外人。唯一知道五世达赖早已不在人世的就是制造十五年谎言,以五世达赖名义发号施令的代言人——桑吉嘉措。

震怒的皇帝从十五年来一直为达赖代言的(第巴)的桑吉嘉措那里得到的解释是,达赖去逝前留下了三条遗嘱,一是一定要建成布达拉宫。二是蒙古各部都想插手西藏的事情,要继续削弱蒙古人在西藏的权力。三对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一定要保护好,不要让他过早地与人接触,孩子太小,容易被他势力控制。最好先把他培养成人。

也有人说,这是桑吉嘉措为了独霸政权而伪造的遗嘱。不论真假,既然五达赖早已不在人世的猜疑已经真相大白,新的转世灵童必须要登台了。

1697年十月,作为转世灵童的仓央嘉措以14岁的“高龄”正式入主布达拉宫。康熙皇帝虽然大怒,但出于稳定政局考虑,康熙仍派章嘉呼图克图参加了这一典礼,史书的记载是:“康熙皇帝亲派章嘉呼图克图等至藏,迎至布达拉坐床,御赐珍物甚多。”承认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

整个高原的人们都匍匐于他脚下,搭建了他神圣庄严迷幻悲剧的舞台,苍央嘉措的人生悲剧大幕徐徐拉开了。

作为西藏政教最高领袖,他生不逢时,出生于湍急的政治涡流中,然而,这何偿不是他的机遇,依靠中央,团结藏民,驱逐蒙军的统治,

那是雪域高原的无尚荣耀。退而求其次,仍可以大有作为一番,削弱蒙古在西藏的势力。

他的表现太让摄政的桑吉嘉措失望,不但不能担当起最紧迫的使命,而且甚至难以保留精神领袖的基本尊严和体统,他留恋儿女情长,男欢女爱,更可怕的是,放纵不捡的生活给蒙古驻军提供了攻击的借口。性情中人屈身政治历来是天作孽缘,委屈了自已,败亡了家国! 如同本可以成为天才音乐家诗人的唐玄宗,本可以成为画家的赵构,来可以成为鲁班级木工大师的朱由检,本可以成为伟大作家的李煜,似乎都错生于帝王之家,误入政坛的罗网。仓央嘉措似乎更适合于作一位专业的诗人。

迷失菩提的法王

人们经常看到这位雪域高原原的最高精神领袖,身着便装,在拉萨黄昏的古老街市上酗酒。他已记不得自己从哪一间店铺里踱出来,眼下他的全部世界只是被捧在手心里的那只木碗。一个少女的面孔从圆形的酒液中浮现出来。她的名字已像梦中的星辰一样消失,但自打从她那里得到这只木碗,它就不曾离开他的身体。不论身在何处,他都会用舌头将它舔得干干净净,再用绸布包好,揣在他破旧的僧袍里,如同他心中的情人一样永不离开。

那是在家乡门隅,仓央嘉措有了自己的初恋。他无法忘记故乡林卡中追逐嬉戏的脚步声,于深宫诵经礼佛,依然不能阻挡他澎湃汹涌的情思: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开始频繁地出入位于拉萨城中的茶楼酒肆。传说今天地处帕廓街的玛吉阿米酒吧就是他曾经幽会情人的密宫。那时,这里也作酒家,当垆的是位漂亮的藏族姑娘,仓央嘉措化名宕桑旺波,经常黄昏就来,拂晓才去。对此,仓央嘉措曾毫不隐瞒地写道: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然身居西藏政教首领的地位,却不能掌握政教大权。他便经常化装到拉萨街头,结识了一位十分漂亮的民间少女——仁珍翁姆。仓央嘉措对于仁珍翁姆天仙般的美貌,也同样浸沉在想入非非之中。

但当他猛想起数百条佛教的清规戒律时,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喇嘛与女人,就像水与火一样,是绝对不相容的。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接受了她的爱,我却牺牲了佛缘。若毅然入山修行,又违背了她的心愿。

“在那东方山顶,升起皎洁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

正如仓央嘉措自己所说,他与情人幽会的秘密其实早就在拉萨城传开了。当桑结嘉措来规劝他时,只愿服从内心召唤的仓央嘉措,却宁愿选择作一个宗教叛逆者的角色。

他甚至跑到日喀则,跪在扎什伦布寺门前,向曾为他剃发受戒的师父五世班禅罗桑益西明确宣布:你给我的袈裟我还给你,你加在我身上的教戒我也还给你。严格的僧规戒律在他心中确实抛掉了,但仓央嘉措尚未能脱掉袈裟,这位性情中人成了最终没能摆脱轮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命运。

风中消逝的莲花

年轻达赖惊世骇俗的举动正在逐步成为阴谋的理由,它使政敌上奏皇帝的密折显得更加情节生动。公元1701年,拉藏汗向康熙密奏一本,认定仓央嘉措为假达赖,显然消灭假达赖的导演者桑结嘉措才是拉藏汗的真正目的。康熙皇帝曾派使者进藏观察达赖真伪,得出结论如下:“此喇嘛不知是否是五界达赖化身,但确有圆满圣体之法相。”三大寺会议,企图审判仓央嘉措犯戒的罪状,但在拉藏汗的刀尖下,没有一个喇嘛认为仓央嘉措是假达赖,而仅仅是认为他“迷失菩提”而己。废仓央嘉措未邃,拉藏汗和桑吉嘉措的矛盾更加白热化,四年后,桑结嘉措以一副毒药回赠拉藏汗,可惜他运气不好,他的暗杀计划以失败告终。

拉藏汗调集藏北和青海的蒙古骑兵,于藏历木鸡年(公元1705年)率军长驱直入,进抵拉萨。桑结嘉措被抓获.押至堆龙德庆的朗孜村时斩首。

虽然桑吉嘉选仓央为灵童,亲手缔造他感情的悲剧,但桑吉嘉措对仓央充满了宗教的爱,如今这个“爱”他的人走了,失去保护的仓

仓央嘉篇八
《仓央嘉措.ppt1》

仓央嘉篇九
《仓央嘉措诗集》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那一天---仓央嘉措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1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32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黄昏去会情人,黎明大雪飞扬,莫说瞒与不瞒,脚印已留雪上。...喇嘛仓央嘉措,别怪他风流浪荡,他所追寻的,和我们没有两样。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故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同时,仓央嘉措还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热情奔放的情歌,他的《情歌》诗集,词句优美,朴实生动,在民间广为流传歌诵。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藏族人虽然是虔诚的佛教徒,可是他们内心最感亲近的达赖,据说就是这位在布达拉宫没有灵塔的仓央嘉措。他们之所以如此崇拜这位年仅二十四岁就遭到政治人物谋害的少年喇嘛,就因为少年喇嘛的情诗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热爱与理解。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席慕容、、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仓央嘉篇十
《仓央嘉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8580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