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造句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并且造句篇一
《解释成语并造句》

解释成语并造句

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造句:我们应当怀有一颗学习的心,正所谓见贤思齐,遇到比我们强的人,应该虚心请教,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造句:和谐的同学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任重道远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造句: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然任重道远。 2、

我们的肩上都扛着任重道远的担子。

【解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释】: 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造句:1、做人不仅要有宽容的美德,还要有成人之美的胸襟。2、既然你喜欢这支笔,那我就成人之美把它送给你。

并且造句篇二
《关联词造句大全》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

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

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1)

虽然小红考了一百分,但是她没有骄傲。

因为我考了一百分,所以妈妈带我去欢乐谷玩。

今天不是妈妈的生日,而是爸爸的生日。

小红不但聪明,而且能干。

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所以我们取得了成功。

并且造句篇三
《不仅而且造句》

不仅而且造句

1、小明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内名列前茅,他不仅文科学的好,而且理科成绩也特别好。

2、天空中不仅有美丽的月亮,而且也有闪烁的星星。

3、李华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乐于助人。

4、我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喜欢音乐。

5、这些问题不仅深刻,而且玄妙。

6、生命不仅伟大,而且无价。

7、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

8、多读课外书,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9、我们小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真人”。 他不仅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好。

并且造句篇四
《造句练习》

1、每个词语造句,句子要通顺,不少于3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 2、要求书写工整,横平竖直。

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否则重写! 二、造句词语: 周五:(10月25日)神秘莫测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应接不暇

10月28——11月1日

周一: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周二:奔腾 依旧 恢复 灿烂 周三: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周四:静寂 颤动 镇静 屹立 周五: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11月4——11月8日

周一:均匀 重叠 空隙 痕迹 周二:隐蔽 隐藏 平坦 周三:搜索 倾斜 宽敞 宁静 周四:慎重 豪放 无聊 周五:证据 轻易 鼓舞 起源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句子要通顺,不少于3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 2、要求书写工整,横平竖直。

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否则重写! 二、造句词语: 周五:(10月25日)神秘莫测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应接不暇

10月28——11月1日

周一: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周二:奔腾 依旧 恢复 周三: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周四:静寂 颤动 镇静 周五: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11月4——11月8日

周一:均匀 重叠 空隙 痕迹 周二:隐蔽 隐藏 平坦 周三:搜索 倾斜 宽敞 宁静 周四:慎重 豪放 无聊 周五:证据 轻易 鼓舞 起源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句子要通顺,不少于3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 2、要求书写工整,横平竖直。

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否则重写! 二、造句词语: 周五:(10月25日)神秘莫测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应接不暇

10月28——11月1日

周一: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周二:奔腾 依旧 恢复 周三:规律 缝隙 照耀 树梢 周四:静寂 颤动 镇静 周五: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

11月4——11月8日

周一:均匀 重叠 空隙 痕迹 周二:隐蔽 隐藏 平坦 周三:搜索 倾斜 宽敞 宁静 周四:慎重 豪放 无聊 周五:证据 轻易 鼓舞 起源

柔弱 崭新 灿烂 屹立 柔弱 崭新 灿烂 屹立 柔弱 崭新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4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2、要求书写工整。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 二、造句词语: 周六:(11月9日)胸有成竹 逃散 洋溢 训斥

11月11——11月16日

周一:坐卧不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周二: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随遇而安 周三:围墙 隆冬 覆盖 周四:凝视 告示牌 火辣辣 周五: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狂风大作 周六:脸颊 彼此 诧异

11月18——11月23日

周一: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可怜巴巴 周二: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不胜其烦 周四:涟漪 主宰 欺侮 周三: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周五:凄惨 慈爱 引吭大叫 周六:慢条斯理 生气勃勃 盘旋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4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2、要求书写工整。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 二、造句词语: 周六:(11月9日)胸有成竹 逃散 洋溢 训斥

11月11——11月16日

周一:坐卧不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周二: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随遇而安 周三:围墙 隆冬 覆盖 周四:凝视 告示牌 火辣辣 周五: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狂风大作 周六:脸颊 彼此 诧异

11月18——11月23日

周一: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可怜巴巴 周二: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不胜其烦 周四:涟漪 主宰 欺侮 周三: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周五:凄惨 慈爱 引吭大叫 周六:慢条斯理 生气勃勃 盘旋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4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2、要求书写工整。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 二、造句词语: 周六:(11月9日)胸有成竹 逃散 洋溢 训斥

11月11——11月16日

周一:坐卧不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周二: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随遇而安 周三:围墙 隆冬 覆盖 周四:凝视 告示牌 火辣辣 周五: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狂风大作 周六:脸颊 彼此 诧异

11月18——11月23日

周一: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可怜巴巴 周二: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不胜其烦 周四:涟漪 主宰 欺侮 周三: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周五:凄惨 慈爱 引吭大叫 周六:慢条斯理 生气勃勃 盘旋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4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2、要求书写工整。3、格式按照老师讲过的去写! 二、造句词语: 周六:(11月9日)胸有成竹 逃散 洋溢 训斥

11月11——11月16日

周一:坐卧不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周二: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随遇而安 周三:围墙 隆冬 覆盖 周四:凝视 告示牌 火辣辣 周五: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狂风大作 周六:脸颊 彼此 诧异

11月18——11月23日

周一: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可怜巴巴 周二: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 不胜其烦 周四:涟漪 主宰 欺侮 周三:架子十足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周五:凄惨 慈爱 引吭大叫 周六:慢条斯理 生气勃勃 盘旋

泰国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2、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韩国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3、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朝鲜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4、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美国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5、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日本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6、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德国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7、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英国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8、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法国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9、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印度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0、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俄罗斯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1、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瑞士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2、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波兰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3、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巴西

澳大利亚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5、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马来西亚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6、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菲律宾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7、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柬埔寨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8、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新加坡

手抄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介绍这个国家:

19、 国旗形状及简介2、国树3、国球、国庆日4、首都、国歌5、重要城市有哪几个6、人口和民族7、国家的地理位置 8、名校有哪些 9、景区有哪些主要的 马尔代夫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10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可分段。每句尽量使用成语和关联词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2、要求书写工整。 二、造句词语:

12月9日——12月14日

周一:协调有序 周二:号啕大哭 周三:恍然大悟 周四:踊跃 周五:挫折 周六:困惑

12月16日——12月21日

周一:衣衫褴褛 周二:血脉亲情 周三:融洽 周四:质朴 周五:余晖 周六:摇曳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10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可分段。每句尽量使用成语和关联词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2、要求书写工整。 二、造句词语:

12月9日——12月14日

周一:协调有序 周二:号啕大哭 周三:恍然大悟 周四:踊跃 周五:挫折 周六:困惑

12月16日——12月21日

周一:衣衫褴褛 周二:血脉亲情 周三:融洽 周四:质朴 周五:余晖 周六:摇曳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10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可分段。每句尽量使用成语和关联词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2、要求书写工整。 二、造句词语:

12月9日——12月14日

周一:协调有序 周二:号啕大哭 周三:恍然大悟 周四:踊跃 周五:挫折 周六:困惑

12月16日——12月21日

周一:衣衫褴褛 周二:血脉亲情 周三:融洽 周四:质朴 周五:余晖 周六:摇曳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10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可分段。每句尽量使用成语和关联词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2、要求书写工整。 二、造句词语:

12月9日——12月14日

周一:协调有序 周二:号啕大哭 周三:恍然大悟 周四:踊跃 周五:挫折 周六:困惑

12月16日——12月21日

周一:衣衫褴褛 周二:血脉亲情 周三:融洽 周四:质朴 周五:余晖 周六:摇曳

一、造句要求:

1、每个词语造句不少于100字,并且字数越多越好,可分段。每句尽量使用成语和关联词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2、要求书写工整。 二、造句词语:

12月9日——12月14日

周一:协调有序 周二:号啕大哭 周三:恍然大悟 周四:踊跃 周五:挫折 周六:困惑

12月16日——12月21日

周一:衣衫褴褛 周二:血脉亲情 周三:融洽 周四:质朴 周五:余晖 周六:摇曳

并且造句篇五
《造句》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词语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在指导造句时更要多下一番功夫。

一、理解词意

运用的前提是理解。因此,首先要重视词义教学。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准确,把使用范围交代明白。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采取多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他们理解词义。如,利用实物、挂图和电教手段,借助动作和表情口头描述词语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现象。有些词语往往很难下确切的定义,在许多情况下,不能以词解词。怎么办?多听,多看。词语见多了,听多了,自能凭着语感理解它,运用它。再说,有些词语的使用、搭配,带有习惯性,也只有多听多看(包括运用),才会逐步明了。在这方面,笔者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老师在讲话时有意识地反复变换句式和内容,并且使用学生刚刚学过的、特别是要求用来造句的词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词语的意思,体会它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如学了“榜样”一词后,我有意识地利用晨会、周会,向学生讲这样的话: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榜样就在我们的周围,××同学刻苦学习,××同学爱劳动,××同学助人为乐,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榜样;中队长、小队长要处处带头,为大家做个榜样……当学生用“榜样”造句时,不但不感到困难,而且能造出各种句式的句子。这种办法是“耳濡”。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耳朵听来的信息,不需经过左脑的加工处理,就可以进入右脑贮存起来,因而比单纯用视觉获得的信息记得快,记得长久。二是“目染”——扩大阅读量,号召学生多读书报。阅读不但能加深对学过的词语的理解,而且能获取表达(包括造句)的素材。这就是阅读面广的小朋友造句不困难的原因所在。老师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外”功夫的训练。

二、创造必要的条件

和作文一样,造句也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不同的是造句要用指定的词语正确地反映事物,这对儿童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设法为儿童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笔者主要采取三种方法:

1.结合造句创设情境,提供表达素材。有些词语学生不会用,并不是不理解,而是头脑里没有适合表达的客观事物,可引导学生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动作造句。如指导学生用“流利”一词造句时,我是这样做的:①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锄禾》,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用“流利”口头造句,评价背诵的情况;②让学生观察教师用草体书写“高山流水”四个字,然后用“流利”口头造句。由于从侧面提供了造句的素材,学生发言踊跃,所造句子内容丰富。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造句。如指导学生用“安安静静”造句时,我出示了一幅一家人看电视的挂图,让小学生观察后造句。也可以由教师口述一种情境让学生造句。指导学生用“安安静静”造句时,除了看图外,我还口头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境:一天,唐僧要孙悟空坐下来念经,可孙悟空好动,这时唐僧说了一句批评孙悟空的话,他的话里也有“安安静静”这个词,想想唐僧说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2.提供线索,帮助造句。有些词语使用范围很广,有的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这就需要多角度引导,提供线索帮助造句。

如“管理”一词,负责某项工作可以用“管理”;保管和料理某一事物可以用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也可以用管理。这就需要多渠道引导。例如,我先在黑板上写了“卫生委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计、经理、交通民警”等词语,让学生想想担任这些职务的人是干什么

的,然后就他们各自承担的工作,用“管理”说一句话。“出色”一词在《精彩的马戏》里是充当补语的——“山羊走钢丝表演得也很出色”。这个词也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为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它,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句子,让学生想想“出色”一词可以加在这些句子的什么地方:

(1)山羊的表演把大家吸引住了。

(2)马季是一位相声演员。

(3)解放军战士完成了任务。

接着,要求学生就我校一位同学参加电子琴比赛载誉归来一事,用上“出色”说一句话。因为有了上边训练的基础,开拓了思路,学生能造出几个形式不同的句子。

为指导好学生造句,备课时,我首先弄清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弄清词在句子里可以充当什么成分,然后用这个词造多种形式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词的难易和学生的实际,设计训练形式和程序。

3.提供范例,模仿造句。模仿是创造的先导,模仿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指导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句时,采用模仿填空的方法,形式如下:

例:点播机一边开沟、施肥,一边播种、盖土。

(1)音乐老师一边______,一边唱歌。

(2)大雁一边______,一边_______。

(3)________ 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_。

三、把句子写具体

低年级学生造句常出现模式化,如用“辛苦”造句,甲说:“妈妈很辛苦。”乙就说:“爸爸很辛苦。”丙则说:“老师很辛苦。”从语法角度讲,这些句子都没有毛病,但从训练目的看,意义不大。我在此基础上作这样的引导:谁能把“妈妈很辛苦”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再加点内容?学生思路打开了,有的说:“妈妈很辛苦,下班回家还要做饭。”我又进一步启发:“谁能把„辛苦‟放在句子后面?”学生又造出了这样的句子:“妈妈上班干活,下班还要做家务,多么辛苦啊!”“关心”一词学生虽容易理解,但造出的句子也会千篇一律。指导时,我出示了一幅图(第三册《家访》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后造句。一位同学说:“老师很关心小芳。”一位同学说:“老师很关心小芳的学习。”不出所料,学生造的句子很笼统。我提示:“老师是怎么关心小芳学习的,能说具体一点吗。”学生说:“老师关心小芳的学习,晚上到小芳家里给她补课。”我进一步启发:“老师来到小芳家会说什么,能不能用„关心‟来说明老师说话的语气。”学生说:“老师来到小芳家,关心地问:„小芳,你这两天学习退步了,是身体不好吗?‟”继而我又启发:“老师走时,谁能在小芳向老师告别的话里用上„关心‟?”学生又造出了这样的句子:“老师要走了,小芳感动地说:„谢谢老师的关心!‟”就这样,通过观察一幅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造出了好几个内容不同而又具体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造句

李海雅

二年级语文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造句子。造句是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

这种训练对提高孩子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用。怎样进行二年级的句子训练?

一、朗读理解课文。

二年级学生已有拼音基础知识,且课文都有注音,先让学生小声试读,然后朗读。通过朗读逐步理解课文。

二、理解回答。

请同学们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这对于巩固句子概念,建立自然段概念有好处。接下来再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找这句话写的是“谁”,再看写“谁”在“干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理解并表达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是缩句的训练。训练学生抓住句子的主干,构建句子的概念。

三、抄写与听写。

听写有训练学生写字、记忆的作用,尤其是按标点符号停顿来念,让学生听写,并写出标点符号,这种训练对学生理解、记忆句子更有好处。听写和朗读是“逆运算”,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可是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手段竟让问问答答给挤没了。课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都要进行听写练习。

四、造句。

除了一年级那些造句形式,二年级还可以用一个词让学生分别造叙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如用“互相”组词造句:“我们同学要互相帮助。”“我们不是一班的同学就不应该互相帮助吗?”“这次劳动成绩这么大,真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呀!”

还可以把要用的词写在说话的内容里。如“王老师告诉我们:„大扫除时,同学们互相照顾点。‟”还可以先组词,练习词语搭配,如互相追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比赛,互相谈论……然而再用词组造句。然后,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如(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

并且造句篇六
《既....,又.....,造句》

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他既胖又肥,既懒又馋.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知识堂既好玩又有趣,既增长知识又能得礼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这个西瓜既新鲜又便宜,既大又甜

我经常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既丰富课外生活又起到锻炼的效果,既可以认识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又可以愉悦心情。

夏天既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季节,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既让人们汗如雨下,又让草木们的枝叶越发地郁郁葱葱。

场景剧本既具体又粗糙,既切实又灵活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法赫米这个人既开朗又含蓄,既善于交际而又喜欢磨人。

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他既胖又肥,既懒又馋.

它的和声显得既严峻又柔和,既忧伤又委婉。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我们班长既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又是最勤奋的;既是最口才最好的,又是最乐于助人的学生。

对一个干部的考察,既要看原地,又要看异地;既要看一岗,又要看多岗:既要看官意,又要看民意;既要看成绩,又要看败绩;既要看近期,又要看长期;既要看作为,又要看不为;既要看顺境,又要看逆境。

并且造句篇七
《怎样造句》

怎样造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

1.在理解词义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如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能起到强烈的对比,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如用比拟词造句,就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如果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你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增添力量”或“XX增添了”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最后应提醒小朋友的是造句要自己脑筋,不能抄书上现成句子。 怎样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人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还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上的标点符号。

怎样扩句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

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二、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怎样变换句式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常见的句式变换有: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如:

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二、把陈述句改成主动句和被动句。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1.主动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

2.被动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小青虫”与他“他”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是个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讲卫生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在“是”的前面要加上“难道”,还要加上否定词“不”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反过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

四、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 句式变化很多,我们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

什么叫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1.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1.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2.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3.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并且造句篇八
《关联词造句大全关联词大全》

关联词造句大全关联词大全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

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

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

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并且造句篇九
《关联词造句大全》

关联词造句大全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

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 、论……都…… 、管……也…… 、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无不即所

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

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

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并且造句篇十
《造句指导》

七册语文造句指导 (2011-08-30 19:16:55)

转载

标签:

杂谈

1、敏捷

别看奶奶上了岁数,可跳起舞来步伐轻盈,敏捷极了。

眼看篮球就要砸在他的头上了,谁知他敏捷地一闪身居然躲了过去。 奥运会的赛场上,我国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舞步轻盈,展现了敏捷的身姿。

2、小心翼翼

河上刚结了冰,踏上去要小心翼翼,以免掉下去。

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我小心翼翼的把鸡宝宝抱回了家,并好好照顾它。 我小心翼翼将玻璃杯放置在桌子上。

我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生怕自己惹他生气。

女儿总是小心翼翼地帮妈妈把菜端到餐桌上。

我站在悬崖上头晕目眩,小心翼翼地向前走。

我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看到房间里一切井然有序。

我小心翼翼的打开信封,生怕被别人看见。

3、寂静

夜晚,我独自走在寂静的小路上.

我独自一人寂寞坐在沙滩上,看着美丽的风景。

随着一阵下课铃声的响起,原来还是一片寂静的校园顿时热闹了起来。 第7册语文遣词造句练习指导

1、敏捷:(2课:《我爱家乡的柿子》第5页 倒数第1行)

⑴体会句意:原句为: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坐到高高的树杈上。(他象猴子吗?不是!是比喻他的行为动作象猴子。)如:思维敏捷、行动敏捷、

动作敏捷。

⑵理解词意:迅速而灵敏。用于动作、思维、行动等。

⑶比较辨析 :

①同义词比较:如:敏捷——灵敏——灵活

②近义词比较:如:敏捷——敏锐

③反义词比较:如:敏捷——笨拙

⑷遣词环境:“敏捷 ”用于描写动作、行动、思维反映的迅速而灵敏的语言环境。

如:动作敏捷:

球 类: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

攀爬、登:爬树、爬杆、爬升、登山、单杠、双杠等

手工制作:折纸、叠纸、剪纸等

运动项目:跑步、跳高、跳绳、踢毽子

行动敏捷:侦察行动,集合站队行动,做游戏时行动。

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知识竞赛、数学智力竞赛、智力测验、作文竞赛、读书看书提出问题。

⑸示范例句:打乒乓球时,谢馨怡一板接一板的扣杀,动作非常敏捷。 ⑹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2、小心翼翼(2课:《我爱家乡的柿子》第6页 倒数第9行)体会句意:原句为:“然后小心翼翼地往回一拉,柿子便乖乖地落到柿子兜里面。” ⑵理解词意:小 心:注意;留神;谨慎;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⑶比较辨析:

①同义比较:

②近义比较:

③反义比较:

⑷遣词环境:用于描写行动、举动及动作小心、谨慎不敢疏忽的样子。 行动:侦察行动,解放军战士到敌人阵地去侦察行动小心翼翼。

科学家到南极考察,小心翼翼地在冰上行走。

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

登冶仙塔下山时„„

雪天走路,„„

雪天汽车行驶,„„

雪天骑自行车,

举动、动作:医生给病人做外科手术

扶着盲人过马路

一个人说话、办事

营救地震灾区被埋在废墟的人

解答数学应用题

用针拨手上扎的刺

擦洗伤口

缝补衣服

⑸示范例句:医生小心翼翼地为小华擦洗伤口。

⑹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3、寂静。(3课:《可贵的沉默》第4页 倒数第1行)

(1)体会句意:原句为:“教室里一片寂静,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

(2)理解词意:没有声音;很静:寂静无声。

(3)比较辨析: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宁静:指环境或心情。

平静:心情环境没有不安或动荡。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慰、平静。

静悄悄: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如:寂静:屋子里非常寂静。 山洞里这么寂静。

宁静:游人散后,湖边十分宁静。

公园里十分宁静。

心理渐渐宁静下来。

平静: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风浪已经平静下去了。听他说话的声音,他很平静。

安静:病人需要安静。 教室里同学们做作业时很安静。

孩子睡得很安静。 过了几年安静的日子。

(4)遣词环境:“寂静”用于没有声音,很静的环境。

如:教室、操场、校园、公园、湖边、山野、村庄、会场、礼堂、

教堂、院子、大街、街道、胡同、医院、工厂、公路、

公路上车来车往,从没有过寂静。

(5) 示范例句:夜深了,村子里一片寂静。

游人散后,公园里一片寂静。

(6)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4、异口同声:(3课:《可贵的沉默》第8页 正数第4行)

⑴体会句意:原句为:“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⑵理解词义: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⑶比较辨析:(词义、近义、反义等)、

①同义比较:异口同声——众口同声

②近义比较:

③反义比较:异口同声——众口纷云

⑷遣词环境:用于多人在一起说话、讨论、交流的语言环境。

⑸示范例句: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老师问“扫干净了?”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扫干净了。”

“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知道。”

⑹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5、朴实:(7课:《尊严》第29页 正数第3行)

⑴体会句意:原句为: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⑵理解词义:朴 素:他穿得很朴素。客厅布置得朴素而雅致。

质朴诚实:言行朴实。性格朴实。

踏 实:不浮夸;演唱风格朴实;

作品朴实地描写了山区人民的生活。

⑶比较辨析:(同义、近义、反义)

①同义比较:朴实―朴素

②近义比较:朴质—俭朴。

③反以比较:

⑷遣词环境:用于描写衣着、言行、作品、表演、演唱、言谈举止的语言环境。有的句式可以与大方并用:朴实大方。引申:朴实美观,朴实可爱,善良朴实。 ⑸示范例句:他言谈举止,即朴实又大方。

这位同学真朴实可爱。

他们家的条件很好,但他却穿得很朴实。

这位演员的表演风格多朴实。

这位歌手演唱风格很朴实。

⑹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6、款待:(7课:《尊严》第29页 正数第4行)

⑴体会句意:原句为: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 ⑵理解词义:亲切优厚地招待:款待客人。盛情款待。

⑶比较辨析:(同义、近义、反义)

①同义比较:款待——招待 ②反义比较: ③反义比较:

⑷遣词环境:用于接待客人的语言环境。

⑸示范例句:妈妈特别好客,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都热情款待。 我几个同学到王雪纯家去学习,他妈妈热情的款待我们。

那天,学校来了不少客人,校长热情地款待他们。

国家领导人盛情款待外国朋友。

⑹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7、„„不但„„还„„(语文实践活动②第38页)

①体会句意:原句:刘叔叔不但驾驶汽车的本领高还有修理汽车的本领。 我们的小队长不但自己刻苦学习,还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②理解词意:不但:连词,用在表示递进的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里通常有连词“而且”或副词“也、还”等相呼应。

如:不但以身作则,而且乐于助人。

这条生产线不但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反而)会增加新的困难。

③比较辨析:不但„„还„„

不但„„也„„

不但„„而且„„

不但„„并且„„ 不但„„反而„„

④遣词环境:用于描写人、事物、植物、动物、景物等语言环境中。 ⑤示范例句: 人:这个人不但„„还„„。(坚强、勇敢)

事物:这件事不但„„还„„。(难办、麻烦)

动物:这种动物不但„„还„„。

植物:这种植物不但„„还„„。

物品:这种物品不但„„还„„。

人:李老师教我们做操,不但细心还很注意方法。

X X同学写字不但清楚整齐,还很漂亮。

X X同学读书不但流利,还有感情。

X X同学不但图画画得好,还有体育特长。

事物:做这件事不但要人多,还要快干。

现作业要求,(生产这个零件)不但要质量,还要数量。

我们班跑步不但跑得整齐,还跑得快。

我们班集合站队不但整齐,还很快。

景物:校园的垂柳不但高大,还很美观。

月季花开了,不但漂亮,还开得很多。

动物:这只小狗不但好看,还很懂事。

蚊子不但吸人血,还会给人们带来疾病。

物品:这个水杯不但漂亮,还很实用。

这支钢笔不但精巧,还很好用。

⑥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8、奇异:(11课《五彩池》第47页第2行)

①体会句意:原句:一下子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②理解词意: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惊异。

奇异:●奇怪:海底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惊异:路上的人都用惊异的眼光看着这些人。

③比较辨析: 奇异——奇怪——奇特

④遣词环境: 用于描写人、事物、动物、植物、景物的语言环境。

⑤示范例句:人:这个人有奇异的功能。

这个人有奇异的本领。

这个的身体,长像很奇异。

事物:自从他来到这里,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动物:海底有很多奇异的动物。

骆驼在沙漠里行走有奇异的本领。

植物:含羞草有奇异的功能。

这个植物的形状很奇异。

景物:这是一个景色奇异的地方。

⑥遣词造句:(学生相互交流)

9、闪耀:(11课《五彩池》第47页倒数第7行)

①体会句意:原句:满山遍野的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红、黄、白绿、紫、兰等各种光彩。

②理解词意:光彩耀眼。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③比较辨析:(同义、近义、反义等)

同义比较:闪耀——闪烁

近义比较:闪耀——闪光

④遣词环境:用于有光亮的语言环境中(电、太阳、星星、灯光、霓虹灯、电焊、汽焊、湖面、水面等)

如:●繁星闪耀

●塔顶闪耀着金光

●电光闪耀

●江面上闪耀着夜航船的灯光

⑤示范例句:●金色的太阳闪耀着万道光芒。

●夜晚,鼓楼大街两侧的霓虹灯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9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