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欧阳修译文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一
《田家 欧阳修 阅读答案》

田 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①笑语喧。

林外鸣鸠②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①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②鸠:一种小鸟

9.诗中描写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的诗句是: (1分)

10.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图画。(1分)

1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样的情怀?(2分)

答案:

9.屋头初日杏花繁(1分)

10.春光明敏、欣欣向荣的“农家欢乐图”(

11.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2分)

1分)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二
《欧阳修传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 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

宋朝立国已有百余年,而文章体裁风格仍然承袭五代之陈规遗风,士人大多因循守旧,所作文章见识浅薄,格调不高。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等人都曾想创作古文并借此大力提供,以改变当时的文风,但因笔力不足而未能如愿。欧阳修随叔父欧阳晔任职于承受州时,在当地一大姓李氏家的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昌黎先生文集》,读后十分仰慕。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以至废寝忘食,决心要追赶他,和他并驾齐驱。考进士,名列第一,选拔到甲科,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儿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他五品官的服饰,对侍臣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原著啊?”让他同修起居注,于是又让他掌管制诰。按惯例,对这个官职必须先考试而后才能任命,仁宗了解欧阳修,诏令特意授予他。

主持嘉佑二年(1056)礼部进士的考试。当时士子崇尚作新奇怪的文章,号称“太学体”,欧阳修对那些险怪奇涩的文字,坚决加以排斥,凡是像这样的都不予录取。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但是考场的文风,也从此大为改变了。

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让他退休。及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

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所发乞求退休更加迫节。熙宁五年(1072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为文忠。

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文字的多少恰到好处。议论上,简单而明了,精确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有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独到之处,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他提携后进,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泛宣传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

他奉皇帝的命令纂修《唐书》的纪、志、表,又独立写成了《新五代史》,笔法严谨而文

字简练,大多继承了《春秋》笔法。苏轼为欧阳修文集作序说:“论说道理与韩愈相似,议论政事与陆贽相似,记叙事情与司马迁相似,诗词歌赋与李白相似。”有见识的人认为这番评论是很有见地的。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三
《12田家》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四
《70、欧阳修《正统论》译文》

70、欧阳修《正统论》译文

《传》上写“君子大居正”,又写着“王者大一统”。正,就是匡正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之后是不是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

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都统一了天下,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符合帝王相承的义理而且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到了后世出现混乱,篡权夺位的事有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周平王有吴国和徐国就是这种情况;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正当的,前世认为秦处闰位霸而不王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又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不必争论却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争论的人很多,孰是孰非又各持己见,使后世的人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原来在疑惑不清的问题上,又各怀私心,从而就远离了圣人的学说。

西晋灭亡后,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北方是后魏、北齐、后周、隋。偏袒东晋的人说:“隋继承了陈的政权,然后天下统一。推理的统绪为:晋、宋、齐、梁、陈、隋。偏向于后魏的人说:统绪一定要有人承继。于是推理其统绪说:唐承继于隋,隋承继于后周,后周承继于后魏。彼此违背最相矛盾的是,著《南史》的人,诋毁北方统治者为虏;著《北史》的人,诋毁南方统治者为夷。这是怀有私心的不公正的说法。

自古以来,王者兴起必有大德而受之于天命,或者功德遍及百姓,或者世代累积而成就王业,怎么可以一定要归于五德中的一德呢?商汤、周武王兴起的时候,为了拯救万民,挽救弊端,出于不得已,才提出五行休王的说法,一方因彼而衰,一方因此而胜,这是历官和那些搞方术的人们的事。认为帝王兴起必定依赖五运的说法,是荒谬不可取的,不知道是从哪个人那里流传出来的。孔子去世后,周朝益加衰微混乱,先王的学说不被推崇,离奇怪诞的说法泛滥起来。后世的学者,不能努力批驳消除它,反而附和这种说法,沆瀣一气,使之越来越有地位。所以秦代从五行相胜的推理中得出自己占据水德,从汉之后,取得天下的人没有不奉行这种学说的。这就是所说的沉溺在歪理邪说中了。

天下只有公允与正义,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让人不怀有私心。内心没有偏私,疑虑得以消除,那么是非之争才能平息,正统自然清楚明白。那些有悖于圣人学说的言论,可以置之不理。

(田连胜译于2012-1-19)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五
《70、欧阳修《正统论》译文》

70、欧阳修《正统论》译文

《传》上写“君子大居正”,又写着“王者大一统”。正,就是匡正那些不正当的;统,就是统一天下尚未统一的。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的情况存在,之后是不是正统的争论就出现了。

尧舜相传,夏商周相互取代,有的因为大公,有的因为大义,都统一了天下,天下人都认为是正当的,所以君子从不讨论他们是否符合正统,这是因为符合帝王相承的义理而且始末清楚明白的缘故。到了后世出现混乱,篡权夺位的事有了,伪政权出现了,所以就有正当却不能统一天下的,周平王有吴国和徐国就是这种情况;也有统一了天下却不正当的,前世认为秦处闰位霸而不王就是这种情况。从此,关于正统之争就兴起了。

从汉代往后就是西晋,再往后,是宋、齐、梁、陈。从唐朝往前推是后魏,再往前推,就是夷狄政权。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界限也不分明,因此学者就有了疑惑,而对是非的评判又大多不够公允。从周朝灭亡到显德年间,一千二百一十六年里,或治或乱,或分裂或统一,是否符合正统,不可一概而论。可疑之处大概有三点:周、秦的时候,东晋、后魏的时候,五代的时候。秦直接传承周的政权统一天下,其行为和大禹、商汤没什么区别,可是评论的人却贬黜它,这是第一个可疑之处。东晋传承了西晋,可无法再传下去,是无终;隋传承了后魏,可再往前推就找不到源头,是无始,这是第二个可疑之处。五代夺取政权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属于乱臣贼子,可是前代议论的人认为只有梁是伪政权,这是第三个可疑之处。为什么要有争论呢?因为有疑惑。尧、舜、夏商周三代,始末明明白白,千秋万代没有人疑惑,不必争论却清楚明白。后世拥有天下的人,王朝的传承不是顺理成章,始末不分明,所以不可能不疑惑。所以说,因为有不正当和不统一,之后才有是否符合正统的争论。

争论的人很多,孰是孰非又各持己见,使后世的人无所适从,为什么呢?原来在疑惑不清的问题上,又各怀私心,从而就远离了圣人的学说。

西晋灭亡后,南方是东晋、宋、齐、梁、陈,北方是后魏、北齐、后周、隋。偏袒东晋的人说:“隋继承了陈的政权,然后天下统一。推理的统绪为:晋、宋、齐、梁、陈、隋。偏向于后魏的人说:统绪一定要有人承继。于是推理其统绪说:唐承继于隋,隋承继于后周,后周承继于后魏。彼此违背最相矛盾的是,著《南史》的人,诋毁北方统治者为虏;著《北史》的人,诋毁南方统治者为夷。这是怀有私心的不公正的说法。

自古以来,王者兴起必有大德而受之于天命,或者功德遍及百姓,或者世代累积而成就王业,怎么可以一定要归于五德中的一德呢?商汤、周武王兴起的时候,为了拯救万民,挽救弊端,出于不得已,才提出五行休王的说法,一方因彼而衰,一方因此而胜,这是历官和那些搞方术的人们的事。认为帝王兴起必定依赖五运的说法,是荒谬不可取的,不知道是从哪个人那里流传出来的。孔子去世后,周朝益加衰微混乱,先王的学说不被推崇,离奇怪诞的说法泛滥起来。后世的学者,不能努力批驳消除它,反而附和这种说法,沆瀣一气,使之越来越有地位。所以秦代从五行相胜的推理中得出自己占据水德,从汉之后,取得天下的人没有不奉行这种学说的。这就是所说的沉溺在歪理邪说中了。

天下只有公允与正义,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让人不怀有私心。内心没有偏私,疑虑得以消除,那么是非之争才能平息,正统自然清楚明白。那些有悖于圣人学说的言论,可以置之不理。

(田连胜译于2012-1-19)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六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译文》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译文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七
《欧阳修的7首采桑子译文及赏析》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文】

百花过后的暮春,西湖风景依然美好,凋残的落红,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飘飞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的枝条纵横交错,整日里暖风融融。

喧闹的笙歌散尽,游人离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顿觉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屋中,我垂下窗帘,一双燕子穿过细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赏析】

这首词写颖州西湖暮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的闲淡自适的胸臆。格调清丽明快,平易自然。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作者通过热情赞扬残春之美,写出退居时闲适、恬静心情。

下片写游人散去,西湖显得格外幽静,“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 “春空”二字创造出空旷、寂静、闲适的意境。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双燕归来”暗喻了欧阳修的退居颖州,身心获得了官场没有的自然闲适,在寂寞之中让燕子软语呢喃与其作伴聊以慰藉的心境,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在短棹轻纵的过程

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廖廖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

下片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此句与王维笔下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声”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译文】

十年前,酒席宴上我是客,春风得意前途顺畅。 如今好友相继离世,忧愁疾患倍觉凄凉,回想往事,倍觉光阴飞逝。

如今鬓发虽已渐白,然初心不改,席上仍旧把酒饮乐。耳边传来旧时歌曲,再次倾听,好像还是当年醉里听过的一样。

【赏析】

此词是作者宋神宗熙宁四年退居颍州后所作,词中以慷慨悲壮的感情发身世之慨,读来沉郁顿挫,荡气回肠,极一唱三叹之致,在《六一词》中属豪放一路。全词以情语胜,写情疏隽深婉,自然真切。 此词开头是回忆。十年以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那一时期,他曾出守滁州,徜徉山水之间,写过著名的《醉翁亭记》。后来移守杨州,又常常到竹西、昆冈、大明寺、无双亭等处嘲风咏月、品泉赏花;特别是仁宗嘉佑中,很顺利地由礼部侍郎拜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最后又加了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只以 “月白风清”四字概括。“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人的想象是美好、广阔的。至“忧患凋零”四字,猛一跌宕,展现十年以后的生活。这一时期,他的好友梅尧臣、苏舜钦相继辞世。友朋凋零,引起他的哀痛。英宗治平二年,他又患了消渴疾。老病羸弱,更增添他的悲慨。后来英宗去世,神宗即位,他被蒋之奇诬陷为“帷薄不修”,“私从子妇”;又因对新法持有异议,受到王安石的弹劾。这对他个人来说,可谓种种不幸,接踵而来。种种不幸,他仅以“忧患凋零”四字概之,以虚代实,更有千钧之力。接着以“老去光阴速可惊”,作上片之结,语言朴质无华,斩截有 力。“速可惊”三字,直似从肺腑中发出。

此词下片承前片意脉,有如藕断丝连;但感情上骤然转折,又似异军突起。时光的流逝,不幸的降临,使得词人容颜渐老,但他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于是他豪迈地唱道“鬓华虽改心无改”!他是把一腔忧愤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语言虽豪迈而感情却很沉郁。在这里,词人久经人世沧桑、历尽宦海浮沉的老辣性格,似乎隐然可见。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其中渗透着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词中接下去就说“试把金觥”,本来就有销愁的意思在;但此词着一“把”字,便显出豪迈的气概。结尾二句紧承前句。词人手把酒杯,耳听旧曲,似乎自己仍陶醉在往日的豪情盛慨里。这个结尾正与起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在这里,词人说“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便补足了前面的意思,首尾相应,运转自如,于是便构成了统一的艺术整体。曲既旧矣,又复重听,一个“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

这首词以情语取胜,即使谈到十年前后的景况,也是在抒发感情时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的,因而情感充沛,有一气呵成之势;又沉郁顿挫,极一唱三叹之致,已颇具豪放派之词风。

【采桑子·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译文】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

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赏析】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 “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 “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采桑子·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平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十首《采桑子》联章体中的一首,即事即目,触景生情,信手拈来,不假雕琢,而诗情画意却油然而生。“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湖水明净澄鲜,白云倒影其中。游人沉醉在这琉璃般的世界中,荣辱皆忘,物我浑然一体。词人从中另外寻觅到一种清幽静谧的美感,全词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韵味

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与欢乐场面:画船、美酒、管弦,微风习习,波光粼粼,词人心情舒畅,与朋友无拘无束,开怀痛饮。湖面之上,欢笑声、乐曲声、划船声交织在一起。

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表现醉后的观湖之乐:俯视江面,白云朵朵,船往前行,云儿陪伴;仰望天空,朵朵白云,云儿飘拂,小船紧跟。俯仰之间,天空与江水是一样的澄清明净、一尘不染!看着看着,微醉中的词人觉得:这湖中另有一个青天在,而自己的小船简直就是在白云之间穿行。“空水澄鲜”一句,本于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言天空与湖水同是澄清明净。这一句是下片的关键。兼写“空”、“水”,绾合上句的“云”与“舟”。下两句的“俯”与“仰”、“湖”与“天”,四照玲珑,笔意俱妙,虽借用成句,而恰切现景,妥贴自然,如同己出。“俯仰留连”四字,又是承上启下过渡之笔。从水中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他一会儿举头望天,一会儿俯首看水,被这空阔奇妙的景象所陶醉,于是怀疑湖中别有一个天宇在,而自己行舟在两层天空之间。“疑是湖中别有天”,用“疑是”语,是就其形貌来说。说“疑”者非真,说“是”者诚是,“湖中别有天”的体会,自出心裁,给人以活泼清新之感。

这首词,上片描绘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下片写酒后醉眠船上,俯视湖中,但见行云在船下浮动,使人疑惑湖中别有天地。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采桑子·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译文】

我平生因为喜爱西湖的风光美妙,所以到这里任最高地方长官(朱轮为古代贵官所乘的车),可富贵像浮云一样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个春天。

这次归来,就像离家千年才化鹤归来的仙人丁令威,无论是城郭、人民等等,一切都是过去所未见。有谁还能认得当年的旧主人——曾任当地长官的我啊!

【赏析】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古代太守乘朱轮车,“ 拥朱轮”即指担任知州的职务。这里特意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 “来拥朱轮”一下子

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来拥朱轮”到 “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 “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 “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这首词的内容,不过是抒写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及归颍而引起的感慨,但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赏析】

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宋代士大夫们游湖,习惯带上歌妓,丝竹管弦,极尽游乐之兴。鸥鹭对于这些管弦歌吹之声,早已听惯不惊。这一方面表明欧公与好友陶醉于湖光山色间;另一方面也间接表现了欧公退隐之后,已无机心,故能与鸥鹭相处。相传古时海边有个喜爱鸥鸟的人,每天早上到海边,鸥鸟群集,与之嬉戏。欧公引退之后,欢度晚年,胸怀坦荡,与物有情,故能使鸥鹭忘机。

词的下片写夜晚泛舟西湖的欢悦之情。虽然西湖之美多姿多态,但比较而言要数“风清月白偏宜夜”最有诗意了。这时泛舟湖心,天容水色相映,月光皎洁,广袤无际,好似“一片琼田”。“琼田”即神话传说中的玉田,此处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这种境界会使人感到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人在此时此境中,很容易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后来张孝祥过洞庭湖作《念奴娇》云“玉界琼田三万倾,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且曰“妙处难与君说”,同此境界,同此会心。

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习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八
《2012浙江高考古文: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参考译文》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译文参考

我恭恭敬敬向乐秀才足下陈述:当初乘船相遇,承蒙您来看望我,又得到您赠送的自己写的锦绣文章一册,在此之前与我交谈,就好像后进见前辈时所尽的礼仪一样。我刚刚三十岁时,我随同乡里秀才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到现在也才有七年,做官只做了个县令,又是有罪之人,我的品德、官位、年龄三样,都不能与您对我的礼节相称,这就是我惭愧的原因。自冬到春,我一直腹泻不止,(不服)夷陵水土之气,我接连得病,又苦于事务繁忙,所以久久未能回信。 我听说古人钻研学问,研究深透并笃信自己学问。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丰富的学识充溢于胸,他们所写的文章非常伟大并散发出永恒的光芒。就好像金玉有耀眼的光辉,不是因为琢磨、装饰、染色、洗涤而形成的,而是因为它质地坚硬,光辉来自它自然形态罢了。《周易》中《大畜》一章有句话说:“刚正健壮诚实,就会发出光辉,天天更新。”说的就是内心积累的东西饱满充实,然后就会发出光辉,天天更新,永不衰竭。所以《大畜》中的象辞说“君子应该多多认识学习前代的好言行,以涵养美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代的学者不是属于一个流派,他们即使崇尚的思想一致,然而表达的言语和所写的文章从来都不一样。孔子曾经为《周易》写过系词,周公写过《尚书》,奚斯写过《颂》诗,他们的言辞都不一样,然而都各自成为了后世经典。子游、子夏、子张和颜回有同一个老师,他们为人处事方式都不同,各自从自己的本性出发而接近“道”的。当今求学的人就不是这样,那些不追求深入钻研和笃信自己学说的人,把文辞写得很巧妙,以此作为华美;把话说得很夸张,以此作为伟大。道德学识功夫没到就勉强写文章,就会感觉艰难吃力;感觉艰难吃力那么思想就会受局限;受局限就会导致思维枯竭。他们写文章又不以前代贤士作为榜样来学习,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是佶屈聱牙形式扭曲以取媚于世俗,很少有人能够自成一家。这就是因为他品德和学识不够,而不知道应该坚守主张什么。 私下里我读了您的文章,高古雄健,志向高远又精神充沛。就好像一匹好马,有着优秀的本质,如果让它驾起大车,由王良来驾驭,并且和着御车上的铃声,走在大道上,这是很容易做到的。经由深入钻研,并且到了一定的深度,然后就知道自己该坚守主张什么。能够做到这样,那话说出口都是好文章。 我被世俗厌恶,被抛弃在这个小县城,我也不敢与一般人相等同。人们都抛弃我,而足下对我则过分尊重,把我看作贤明正直、有才能的人。对此我实在不敢当,所以我毫无保留回复你,以弥补自己惭愧之情。欧阳修叩首敬上。

提示: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主要阐述道与文的关系.他认为文章主要是阐述道与文的关系,强调道对文的重要性,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而不应该过分追求文采,进而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他不是不要文采,而是说不能"作文害道",道的修养能够提高文章的文采,他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的"充道"还是在于"为文".另外,他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即在实际生活中培养"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九
《欧阳修集7》

白须翁。花时浪过如春梦,酒敌先甘伏下风。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  【小桃】  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当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  【戏书〈嘉二年〉】  支离多病叹衰颜,赖得群居一笑欢。人老思家甚年少,身闲泥酒过春寒。来时御柳天街冻,归去梨花禁残。纵使开门佳节晚,未妨双鹤舞霜翰。  【春雪〈嘉二年〉】  逗晓风声恶,褰帘雪势斜。应怜未归客,故勒欲开花。病思寒添睡,春愁梦在家。谁能慰寂寞,惟有酒如霞。  【和梅公仪尝花〈嘉二年〉】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和较艺书事〈嘉二年〉】  相随怀诏下天阍,一锁南宫隔几旬。玉麈清谈消永日,金尊美酒惜余春。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犹是人间好时节,归休过我莫辞频。  【和公仪赠白鹇〈嘉二年〉】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我有铜台方尺瓦,惭非玉案欲酬君。  【再和〈用其韵。嘉二年〉】  佳玩能令百事忘,岂惟闲伴倒余缸。珍奇来自海千里,皎洁明如璧一双。日暖朝笼青石砌,春寒夜宿碧纱窗。蛮烟瘴雾虽生处,何必区区忆陋邦。  【和圣俞春雨〈嘉二年〉】  檐瓦萧萧雨势疏,寂寥官舍与君俱。身遭锁闭如鹦鹉,病识阴晴似鹁鸪。年少自愁花烂漫,春寒偏著老肌肤。莫嫌来往传诗句,不尔须当泥酒壶。  【出省有日书事〈嘉二年〉】  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著草日晴明。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  【和较艺将毕〈嘉二年〉】  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踏青寒食追游骑,赐火清明忝侍臣。拂面蜘蛛占喜事,入帘蝴蝶报家人。莫嗔年少思归切,白发衰翁尚惜春。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用其韵。嘉二年〕】  冲鉴惭叨选,英豪此所钟。古今参雅郑,善恶杂皋共。挥翰飘飘思,怀奇落落胸。披文惊可畏,奏下始开封。但喜真才得,宁虞横议攻。欲知儒学盛,首善本三ń。  【和出省〈国朝之制礼部考定卷子奏上字号差台官一人拆封出榜。嘉二年〉】  僮奴袱被莫相催,待报霜台御史来。晴陌便当联骑去,春风任放百花开。文章纸贵争驰誉朝野人言庆得才

。共向丹墀侍临选,莫惊鳞鬣化风雷。   ●卷十三·居士集卷十三◎律诗五十五首  【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嘉二年〉】  少年乡誉叹才淹,六十犹随贡士函。握手亲朋惊白发,还家闾里看清衫。阁涵空翠连衡阜,门枕寒江落楚帆。试问尘埃勤斗禄,何如琴酒老云岩!  【和原父扬州六题〈嘉二年〉·时会堂二首〈造贡茶所也。〉】  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忆昔尝修守臣职,〈余尝守扬州,岁贡新茶。〉先春自探两旗开。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和原父扬州六题·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入蒙谷戏题春贡亭】  昆丘蒙谷接新亭,画舸悠悠春水生。欲觅扬州使君处,但随风祭管弦声。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和原父扬州六题·昆丘台】  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彩旗行。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  【和原父扬州六题·蒙谷】  一径崎岖入谷中,翠条红刺卖春丛。花深时有人相应,竹密初疑路不通。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至和□年〉】  千门钥入断人声,楼阁沉沉夜气生。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霜云映月鳞鳞色,风叶飞空ベベ鸣。犬马力疲恩未报,坐惊时节已峥嵘。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嘉二年〉】  万室东南富且繁,羡君风力有余闲。渔樵人乐江湖外,谈笑诗成尊俎间。日暖梨花催美酒,天寒桂子落空山。邮筒不绝如飞翼,莫惜新篇屡往还。  【送沈学士康知常州〈嘉二年〉】  旧馆芸香锁寂寥,斋ぎ东下入秋涛。江晴风暖旌旗,木落霜清鼓角高。吟就彩笺宾已醉,舞翻红袖饮方豪。平生粗得为州乐,因羡君行首重搔。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嘉三年〉】  南宫官舍苦萧条,常忆群居接俊寮。古屋醉吟灯艳艳,画廊愁听雨萧萧。残春共约无虚掷,一岁那知忽复销。顾我心情又非昨,只思相伴老渔樵。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嘉四年〉】  积雪照清晨,东风冷著人。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贳酒闲邀客,披裘共探春。犹能自勉强,顾我莫辞频。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嘉四年〉】  闰后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ザ。少年自与芳菲竞

,莫笑衰翁拥弊袍。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嘉四年〉】  狂来有意与春争,老去心情渐不能。世味惟存诗淡泊,生涯半为病侵陵。花明晓日繁如锦,酒拨浮醅绿似渑。自是少年豪横过,而今痴钝若寒蝇。  【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嘉四年〉】  春分腊雪未全销,凛冽春寒气尚骄。摄事初欣迎社燕,寻芳因得过溪桥。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莺篁舌渐调。兴味爱君年尚少,莫嫌斋禁暂无そ。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嘉四年〉】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嘉五年〉】  花间鸟语愁泥滑,屋上鸠鸣厌雨多。坐见残春一如此,可怜吾意已蹉跎。萧条两鬓霜后草,潋滟十分金卷荷。此物犹能慰衰老,稍晴相约屡相过。  【寄阁老刘舍人〈嘉五年〉】  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莓苔生壁图书室,风雨闭门桃李时。得酒虽能陪笑语,老年其实厌追随。明朝雨止花应在,又踏春泥向凤池。  【详定幕次呈同舍〈嘉四年御试进士,时详定卷子幕次在崇政殿后。嘉四年〉】  来时宫柳绿初匀,坐见红芳几番新。蜂蜜满房花结子,还家何处觅残春?  【禁中见呈红牡丹〈洛中花之奇者也。嘉四年〉】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呈红。  【和江邻几学士桃花〈用其韵。时在崇政殿后详定幕次。〈嘉四年〉】  草上红多枝上稀,芳条绿萼忆来时。见桃著子始归后,谁道仙花开落迟。  【送襄陵令李君〈嘉四年〉】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君服何首〉乌,须发皆黑,颜容如少时。〉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景灵宫致斋〈嘉四年〉】  摄事衰年力不强,谁怜岑寂卧斋坊。青苔点点无人迹,绿叶阴阴覆砌凉。玉宇清风来处远,仙家白日静中长。却视九衢车马客,自然颜鬓易苍苍。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嘉四年〉】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凤城绿树知多少,何处飞来黄栗留。〈田家谓麦熟时鸣者为黄栗留。出《诗》义。〉  【送王平甫安国下第〈嘉四年〉】  归袂摇摇心浩然,晓船鸣鼓转风滩。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执手聊须为醉别,还家何以慰亲欢?

自惭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  【对雪十韵〈嘉四年〉】  对雪无佳句,端居正杜门。人闲见初落,风定不胜繁。可喜轻明质,都无翦刻痕。铺平失池沼,飘急响窗轩。惜不摇嘉树,冲宜走画辕。寒欺白酒嫩,暖爱紫貂温。远霭销如洗,愁云晚更屯。儿吟雏凤语,翁坐冻鸱蹲。病思惊残岁,朋欢赖酒尊。稍晴春意动,谁与探名园。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用其韵嘉四年。〉】  多病淹残岁,初寒卧直庐。朝廷务清静,铃索少文书。向学今为盛,优贤古莫如。靓深严禁署,闲宴乐群居。赐马联金络,清尘侍玉舆。讨论三代盛,献纳万机余。号令存宽大,文章复古初。笑谈挥翰墨,俄顷列琼琚。夜漏销宫烛,春辉上玉除。歌诗唐李杜,言语汉严徐。自顾追时彦,多惭不鄙予。无盐烦刻画,寒谷借吹嘘。朋友飞鹭,君臣在藻鱼。贪荣同卫鹤,取笑类黔驴。皎皎心虽在,萧萧发已疏。未知论报效,安得遂樵渔。云破西山出,江横画阁虚。余生叹劳止,搔首念归欤。引绶夸民吏,椎牛会里闾。一麾终得请,此计岂踌躇。  【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嘉六年〉】  新花来远喜开封,呼酒看花兴未穷。年少曾为洛阳客,眼明重见魏家红。却思初赴青油幕,自笑今为白发翁。西望无由陪胜赏,但吟佳句想芳丛。  【应制赏花钓鱼〈嘉六年〉】  绛阙晨霞照雾开,轻尘不动翠华来。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梦听钧天声杳然默,日长化国景徘徊。自惭击壤音多野,帝所赓歌亦许陪。  【清明赐新火〈嘉六年〉】  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自怜惯识金莲烛,翰苑曾经七见春。  【明堂庆成〈嘉七年〉】  辰火天文次,皋门路寝闳。奉亲昭孝德,惟帝飨精诚。礼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九筵严太室,六变导和声。象魏中天起,风雷大号行。欢呼响山岳,流泽浃根茎。宝墨飞云动,金文耀日晶。从臣才力薄,无以颂休明。  【群玉殿赐宴〈嘉七年〉】  至治臻无事,丰年乐有成。图书开秘府,宴饫集群英。论道《皇坟》奥,贻谋宝训明。九重多暇豫,八体极研精。笔力千钧劲,毫端万象生。飞笺金洒落,拜赐玉锵鸣。盛际崇儒学,愚臣滥宠荣。惟能同舞兽,闻乐识和声。  【永昭陵挽词三首〈仁宗。嘉八年〉】  与子虽天意,如人昔帝难。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太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孤臣恩未报,清血但泛澜。  干戈不用臻无

事,朝野多欢乐有年。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柏梁篇》。衣冠忽见藏原庙,箫鼓愁闻向洛川。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  行殿沉沉画た重,凄凉挽铎出深宫。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日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柏自生风。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嘉八年〉】  王者居尊本无外,由来天下以为家。六龙白日乘云去,何用金钱买道车。  苦雾霏霏著彩旗,犹排吉仗杂凶仪。常时凤辇行游处,今日龙盾恸哭随。  都人扰扰塞康庄,西送灵车过苑墙。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  素幕悠悠逗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  叨陪法从最多年,惯听梨园奏管弦。从此无因瞻黼坐,惟应魂梦到钧天。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嘉八年〉】  琳阙倚瑞烟,忆陪游豫入新年。云深晓日开宫殿,水阔春风管弦。千骑清尘回辇路,万家明月放灯天。一朝人事凄凉改,惟有灵光独岿然。  【夜宿中书东阁〈嘉八年〉】  翰林平日接群公,文酒相欢慰病翁。白首归田徒有约,黄扉论道愧无功。攀髯路断三山远,忧国心危百箭攻。今夜静听丹禁漏,尚疑身在玉堂中。  【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嘉八年〉】  汉家财利析秋毫,暂屈清才岂足劳。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春寒欲尽黄梅雨,海浪高翻白鹭涛。平昔壮心今在否,江山犹得助诗豪。  【早朝〈治平元年〉】  阊阖初开瑞雾中,丹霞晓日上苍龙。鸣鞭响彻廊千步,佩玉声趋戟百重。雪后朝寒犹凛冽,柳梢春意已丰茸。少年自结芳菲侣,老病惟添睡思浓。  【下直〈治平元年〉】  宫柳街槐绿未齐,春阴不解宿云低。轻寒漠漠侵驼褐,小雨班班作燕泥。报国无功嗟已老,归田有约一何稽!终当自驾柴车去,独结茅庐颍水西。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治平元年〉】  雪压枯条脉未抽,春寒そ栗作春愁。却思绿叶清阴下,来此曾闻黄栗留。  老来何与青春事,闲处方知白日长。自恨乞身今未得,齿牙浮动鬓苍浪。  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休把青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刁骚。  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兴味不衰惟此尔,其余万事一牛毛。  【摄事斋宫偶书〈治平元年〉】  斋宫岑寂偶偷闲,犹觉闲中兴未阑。美酒清香销昼景,冷风残雪作春寒。丹心未死惟忧国,白发盈

田家欧阳修译文篇十
《初2013级嘉祥外国语英语九上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初三上期语文入学测试答案卷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长长的暑假,你一定徜徉在语文的世界里,穿行在文山墨水中,

你定然明白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人应该刚毅坚卓,奋发图强的道理。站在

初三的起跑线上,祝愿你如强弓劲弩,开弓中的,一举成功!

友情提示:全卷分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满分共150分,完成时间120

分钟。所有试题均完成在答题卷上。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理想使你倔强(juè)地反抗着命运。理想使你忘记鬓发(bìn)早白。 ..

B.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zèn)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tán) 。 ..

C.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理怀着炽(chì)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zhā..

o)唤我回去。

D.这片巨大的空间,不过是咫(zhǐ)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

蒿(hāo)之间罢了。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B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

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这叫声与我平时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

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

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炼达,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A.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 ....

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B.小王在李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篇文章,可谓是妙笔生花。 ....

C.年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希望,年轻人怎能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呢? ....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

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 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值”,价值 ) .

B.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抢:撞 ) .

C.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祲:不祥 ) .

D.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是:这样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B )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野芳发而幽香 ..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

D.虽千里不敢易也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

6.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唐雎不辱使命》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

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B.秦王先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接着又指责唐雎“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可谓是

软硬兼施。

C.《唐雎不辱使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秦王先倨后躬,唐雎先躬后

倨,对比十分鲜明。

D.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巧”在言辞委婉,

言之有节上;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巧在以行正言,言之有力上。 第II卷(共82分)

三、翻译、默写(10分)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那韩国魏国灭亡,但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默写名句的上下句(任选两句填写)(2分)

①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②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③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___。

(2)王安石《等飞来峰》和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答: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林 泉

一些科学家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届时将给地球带来“多米诺骨

牌式”的影响,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太阳风暴是

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它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

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

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空间天气和人类关系密切,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人类社会以灾难性打击。首

当其冲的受害者是人造卫星。2000年7月14日,日本的“宇宙学和天体物理高新卫星”

(ASCA)在太阳风暴中失去能源,姿态失控,几个月后便坠入了大气层。在几个小时内,太

阳风暴就能使人造卫星的寿命缩短大约两年。因为带电粒子会侵蚀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同时它还会在电路中引发错误的指令,或者造成放电等卫星故障。此外,太阳风暴能量的

注入会使得地球大气层膨胀,增加了低轨卫星的大气阻尼,让它们提早坠落。

接下来毁坏的是供电系统。1989年3月13日,加拿大魁北克省有600万人在没有

电力的情况下度过了9个小时,因为太阳风暴毁坏了电网中的变压器。原来,随太阳风暴

爆发时侵入的等离子体,会造成地球磁场的快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电网中诱导产生电流。

但是电网的设计无法应付这些直流电,于是最大的危险就会出现在电网中造价高昂且难于

更换的变压器上。不断上升的直流电会产生强磁场,它会使得不堪重负的变压器磁核饱和,

其结果就是变压器的铜线升温熔化。

太阳风暴还会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它不仅会干扰传播信号的电离层,还会产生

额外的噪音信号。在2003年万圣节的太阳风暴中,除了民航客机的导航系统受到影响,太

阳风暴中的高能粒子还干扰了飞机的无线电通讯。特别是对于高纬度地区的航线,由于地

球磁场的保护作用较弱,太阳风暴甚至会使得航班改变航线达数天之久。

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向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

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千米的地球也“感冒”。其实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一直存在,只

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立的高科技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这些系统的依赖

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因而技术系统的灾害事件对

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目前来看,对于太阳爆发活动敏感的高技术系统主要

有:航天、通信、导航、电网、输油管道等系统。

但是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并非那么“耸人听闻”。太阳风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

太空,而由于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阻挡效应,生活在地球上并不会因此受到过于明显的干

扰。专家们表示,当太阳风暴活动活跃时,黑子不断燃烧、爆炸,期间释放的大量紫外线

会使地球上空的电离层浓度突然增加,吸收掉短波的能量,从而造成对短波无线电信号的

干扰。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包括部分无线电都不通过电离层传播信号,因此一

般的太阳风暴对地球表面的通信影响不会太大。理论上,一般的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

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8期)

9. 文章开头连续发问“这次太阳风暴是否真的会到来?它究竟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作用是什么?(2分)

①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关于太阳风暴对人类带来影响的内容

的说明。(标准:一点一分)

10.阅读全文,概括太阳风暴可能对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造成怎样的灾难性打击?(3分)

①损害人造卫星;②毁坏供电系统;③影响GPS的无线电信号。(标准:一点一分。必须

在中心句中提取。答案是动宾短语形式或者文中中心句,其余答案太长都不给分)

11.从文章内容看,作者认为太阳风暴对人类的影响是否会逐渐加大?为什么?(2分)

①是会逐渐加大。②因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建立的高科技系统规模越来越

大,对这些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因而

技术系统的灾害事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结论和理由阐述,一步一分)

12.文中以“打喷嚏”“感冒”来说明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①这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其实就像

人类“打喷嚏”和“感冒”一样很平常,一直都存在。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指出说明

方法一分;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等表达效果的词语一分;说明的内容归纳一分。内容归

纳不够准确酌情扣0.5分)

13.太阳风暴强度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构成致命威胁,

因此人类大可不必担心。联系原文分析,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2分)

①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原文中有“理论上”“一般”等限定词语,用语很准确。没有这些

限定词语,原句的意思就变成了“不管什么太阳风暴都对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不构成致命威

胁”,这种说法与原句是不符合的。(判断和理由阐述各一分。理由阐述不够清楚可酌情扣

0.5分。)

五、作文(60分)

请以“垒高自己”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欧阳修《田家》完成下面的题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1)笑语喧。

林外鸣鸠(2)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释:(1)赛田神:是指古代农村以祈盼丰收为内容的一种祭祀活动。(2)鸠:一种小鸟

1.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基本上每句都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

画面的概括:

,春祭笑语,初日繁花。 (2分)

(要求:仿照示范,归纳应是四字短语才得分;答案不唯一,有诗句中的意象及意

象特点即可。)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表现了作者对田家生活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一点一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

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

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1)。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

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2)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之初与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高祖使。还定三秦,从击项籍。至彭城,

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往。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3)虏在后,

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4)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

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遗阏氏,冒顿开围一角。高帝出

欲驰,婴固徐行,弩皆持满外向,卒得脱。

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

鲁元于下邑之闲(5)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

高后。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进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

大臣共立为孝文天子,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 (节选自《史记》)

注解: (1)相爱:亲近 (2)系:关押 (3)罢 :同“疲”,劳累的意思。

(4)面,面向,面对。 雍,通“拥”,抱着。 (5)闲:路上。

3.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此处应该为“最终” )

A.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 (为:当,做) .

B.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卒:士兵) .

C.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 (德:感激) .

D.婴固徐行 (固:坚决) .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

翻译: 高祖开玩笑伤害了夏侯婴,有人就揭发了高祖。(落实“戏”和“告”各1分,句

意大致通顺1分) (戏:开玩笑;告:揭发或者告发)

(2)追北至平城,为胡所围,七日不得通

翻译:高祖追赶逃跑的士兵到平城,被匈奴围困,七天都不能逃脱。(落实“为”和“通”

各1分;句意大致通顺1分)(为:被;通:逃脱)

5.你认为夏侯婴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①夏侯婴是一个他重情重义的人。他年轻时就和刘邦有所交往,“与高祖相爱”。高祖无意

中伤害了自己,犯“重坐伤人”罪,但夏侯婴却为高祖开脱,并替高祖受过,“终以是脱高祖”。

②夏侯婴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在关键时刻,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护高祖的子女;

③夏侯婴还是一个做事谨慎,有谋略的人。当高祖被围平城而脱险时,夏侯婴劝高祖“徐

行”,以防敌人用诈。④夏侯婴还是一个为刘氏江山尽心尽力,无怨无悔的忠臣。他以太仆

身份先后侍奉高祖、惠帝、高后、文帝,他毫无怨言,忠心耿耿,废少帝,立代王,稳定

了刘氏基业,促进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91629.html

    上一篇:关于叙事的古诗

    下一篇:冬雨的诗句

    【田家欧阳修译文】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