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苏轼

| 网络规划设计师 |

【www.guakaob.com--网络规划设计师】

心术苏轼篇一
《《心术》》

心术苏轼篇二
《《心术》_ 北宋 苏洵 著》

心术苏轼篇三
《心术_苏洵》

心术苏轼篇四
《心术·教学设计》

《心术》教学设计

一、其人及其文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后人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 苏洵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宋王朝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上,一直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因此苏洵的忧国之心,甚于忧民。他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心术》是其中的第一篇。除引言以外,另有《法制》、《强弱》、《攻守》、《用间》、《孙武》、《子贡》、《六国》、《项籍》、《高祖》。

二、文题及文脉

心术,在本文中是指将领的心理素质和军事修养,即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 苏洵在《权书》开篇的引言中就已经阐明了“心术”与“仁义”的关系:

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然则《权书》,为仁义之穷而作也。

苏洵认为,术道相济,不可偏废,仁义之师无术而自胜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术”恰恰是实现仁义的手段和方法,和毛泽东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意思差不多。苏洵的思想性情和行事为文都颇有孟子之风,大刀阔斧,斩钉截铁,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逻辑严密,机智犀利。

围绕“心术”,全文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敌我、忍发(或曰“静动”)、长短、物人。

三、通读与联读

通读全文,遇到重点和难点,即联读相关材料,深入思考,准确定位,并针对重点话题展开辩论。

1、治心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⑴重点字词:为、治、左、瞬、然后、制、利害、待。

左,附近、邻近,泛指旁边。有“左近”一词,譬如:房屋左近有一片草地。

利害:形容词用作名词。有利或不利的形势。

然后:这以后。

⑵重点句式: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介词结构后置)

⑶深入思考:为将之道,为什么“治心”第一?心性要修养到怎样的境界才能对环境和形势

应对自如?为什么?

联读1: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管子•心术》)

心在人体中处于君王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有如文武百官各有职务。心合于正道、处于本位,九窍就能按部就班地运行;心充满了(“益”同“溢”)欲望和杂念,眼就看不见颜色,耳就听不到声音。所以说:在上的君王若离了正道和本位,下面的臣子就会荒怠职事。不要代替马去跑,让它自尽其力;不要代替鸟去飞,以免其羽翼日益衰退。不要先物而动,要静观细察事物的规律,方能知己知彼。先物而动,心就会失去本位;静下来,自能有所领悟,掌握事物的规律。

这段文字也强调了心的重要性,它是人体的统帅。心只有静下来,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应对自如。

联读2: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外篇·达生》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驯养斗鸡,才过了10天,齐王就心急地来问:“鸡驯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 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 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10天后,齐王又来问,纪先生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去好像木头做的鸡,其心性很完全了。其他鸡都不敢应战,只有转身逃跑。”

“呆若木鸡”一般做贬义词用,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就是一种“呆若木鸡”的境界。这种不为环境所动的境界,最有战斗力。

联读3: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圣经·箴言》4章23节) 心决定一切,所以苏洵说为将之道,当从治心开始。

2、尚义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⑴重点字词:上、虽、之、他日、措、惟、怒、与。

上:通:“尚”。

怒:激怒。

⑵深入思考:何谓“义”?战争的性质能决定什么?

义,即道义,正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是因为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这里所谓“义”,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义”有所不同。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衡量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主要是看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看由什么人来发动战争。

战争的性质能够决定什么呢?无论古今,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舆论和民心的背向。《礼记·檀弓下》说:“师必有名。”就是说,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没有正当的理由,就会理亏,理亏则士气不张。

联读1:

古之善军者,以刑使人,以赏使人,以怒使人,而其中必有以义附者焉。不以战,不以掠,而以备急难,故越有君子六千人。韩之战,秦之斗士倍于晋,而出穆公于淖者,赦食马者也。(《权书•法制》)

古时候善于治军的人,虽然用处罚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赏赐的方法使士兵效命、用激愤的方法使士兵效命,但其中一定都灌注着正义的原则,不是要用他们去发动战争,也不是要用他们去进行掠夺,而是要用他们应对国家的危难。所以越国依靠六千名志士,战败了强大的吴国。在韩原(地名,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秦晋大战中,秦国的勇士比晋国多一倍,然而把秦穆公从泥沼中解救出来的,却是当年被他赦免的吃了他的马肉的普通百姓(秦穆公丢失良马,百姓得而食之者三百人。官吏捕得食马者,将要诛罚,穆公说:“不可因为畜生而加害人民。”于是赦免了他们。等到韩原之战时,这三百人请求参战;当穆公因马陷于泥淖之中而被晋军围困的危急时刻,他们奋力作战,把穆公从重围中解救出来,并战胜了晋国)。 这就是正义和道义的意义。战争的性质决定了士兵的士气,从而间接决定着战争的结局,甚至会带来长远的影响(“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3、养士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⑴重点字词:既、烽燧、斥堠、所以(前面四个“所以”和最后一个“所以”的区别)、优游、益、急、厉、尽、并、殆

白日为“烽”,烽烟;夜间为“燧”,烽火。

“斥堠”亦作“斥候”,《释名》曰:“五百斛以上还(环)有小屋曰斥候,以视敌进退也。” 前面四个“所以”是“用来”,最后一个“所以”是“„„的原因”。

“厉”,书上解释为“发奋自厉”,笔者认为不妥。本段讲如何养士,是站在为将者的立场说的,所以并非士兵“自厉”,而是为将者对士兵的“激励”,同“励”。

“殆”,同“怠”。

⑵重点句式:“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判断句。

⑶难点突破:为将者之“治心”与士之“养心”,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为将者之心,贵在“静”,而士之心,贵在“动”。

为将者的心若不能静,就不能冷静分析,理性判断;而士兵的心若太静,就会失去好胜心和战斗力。

所以,对于士兵,需要“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因为“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养兵千日,用兵其实也应“千日”而非“一时”。若是“不养其心”,就会“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军队不是一次性消费品,而是综合国力中的一项长期的指标。因此,对于士兵,不仅要重视养其心,还要养其财、养其力、养其气。

4、智愚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

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⑴重点字词:欲、委、而后、皆

委:放下。

皆:同“偕”,一同,一起。

⑵难点突破:为什么要“将智士愚”?是否单纯是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的愚民策略?

为将者智慧威严,才能服众;士兵愚鲁迟钝,才能甘心放下自己听从号令,并甘愿与将领一起出生入死。

这是否仅仅是一种封建社会中的尊卑秩序呢?或者说只是一种愚民策略?是不是太不够人性化?缺少民主和人权?

联读1:

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管子•心术》)

管子认为,得道之人的处事,不是出于他自己的主观筹划;他的行动,不是出于他自己的主观择取。有过错在于自以为是,发生罪过在于妄加变化。因此。有道的君子,他在自处的时候,像是没有知识和智慧;他在治理事物时,像是只起配合作用(偶:配合)而非主宰,这就是静因之道。

真正的有道之君,看起来没有杀伐决断的魄力,没有主宰沉浮的智慧,他们只懂得顺应和配合,不固执己见,看起来也不擅变通,好像很无知的样子,而恰恰是一种大智慧。有些秩序,君王也必须遵守,否则整个宇宙就会陷入混乱。所以士兵个体的“愚鲁”,恰是对整个军队的成全。否则指东打西,各自为阵,不待敌方费一枪一箭,自己早已溃不成军,不攻自破。 联读2:

“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管子•心术》) 管子随后又进行解释,“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是说“因”的道理,所谓因,就是放下自己而以客观事物为依据。感知事物而后去适应。就不是由自己所筹划的了;根据事理采取行动,就不是自己所择取的了。“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以为是就不能够做到“虚”,不能“虚”,主观认识就与客观事物发生抵触了;妄加变化就会产生虚伪(为,通“伪”),产生虚伪就陷于混乱了。所以,道以“因”为贵。因,就是根据事物自身的性质功能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说的是“虚”的至高境界。“其应物也若偶之”,说的是经常适应事物,好比影子与形体相随,回响与发声相应一样。

这里讲的就是“顺应”的重要性。顺应自然,顺应客观环境,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要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妄加批评,妄加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和谐,才有可能建立功业。 所以苏洵的主张,也就是将士之间要有一个和谐严明的秩序,才可能打整体仗。不是他不珍视个体生命,而是他忧国甚于忧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国强则民富,国泰则民安。

5、敌我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⑴重点字词:主、缒、固、侮、尝、去就、决

第一个“尝”,是试探;第二个“尝”,是检验,衡量。

去就:进退。

⑵难点突破: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具体如何制胜?

正如苏洵在《权书》引言中所说,孙武所谈的兵法只是一般规律(“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譬如:“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

至于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具体如何制胜,孙武则并未细说。

但苏洵却给出了具体的办法:

将战,必审知其将之贤愚。与贤将战,则持之,与愚将战,则乘之。持之则容有所伺而为之谋,乘之则一举而夺其气。虽然,非愚将勿乘。乘之不动,其祸在我。分兵而迭进,所以持之也,并力而一战,所以乘之也。(《权书•法制》)

将要打仗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敌人的将帅是贤能还是愚鲁。同贤能的敌将作战,要善于和他相持;同愚鲁的敌将作战,要善于乘势压服他。善于同敌人相持,就让自己能有机会窥测到对方的弱点和规律,然后运用智谋战胜他。善于乘势压服敌人,就可以一举而使敌人丧失胆气。虽然如此,敌方将领如果不是平庸之辈,就不可对他用压服的办法,因为对他实行压服而他却拒不出战,就会造成我军的灾难。把军队分为几个部分轮流进攻,这就是同敌人相持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这就是压服的办法。

6、忍发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⑴重点字词:理、势、节、屈、沮、穷、辱、技、支、自爱

屈:理亏。

穷:陷入困境。

支:对付。

⑵深入思考:为什么说“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联读1: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权书•项籍》)

我曾经说过: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而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刘玄德有夺取天下的度量,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所以,这三个人终其一生都未能获得成功。况且不能舍弃一些东西,就不能取得天下的形势;不能忍让一些事情,就不能完全拥有天下的财利。因此,有些地方不去夺取,有些城市不去攻占;有些胜利不去获取,有些失败不去逃避。得到不得意忘形,失掉也不恼羞成怒;任凭天下人各自为所欲为,我从容地后发制人,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在苏洵看来,忍,是飞跃之前的一步后退,是为了积蓄更多的力量和拓展更大的空间。所以必须有所舍弃,有所节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联读2:

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管子•心术》)

事物总是纷繁复杂好象很乱,静下来就自然有条不紊。能力再强也不能把一切事情都包揽起来,智慧再高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谋划周到。所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慈祥的仙女来到一位幼小的王子的摇篮旁,这位王子将来就是他的国

心术苏轼篇五
《心术》

第五单元《心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洵的军事思想,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中去;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翻译全文。

五、教学难点: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

六、教学方法:自读、讲析

七、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三字经》里面有这样几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是苏老泉这个人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那么,苏老泉是谁呢?

二、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三、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四、解题:心术:

(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五、正音

糜(mí)鹿 谨烽燧(suì) 严斥堠(hîu) 丰犒(kào) 蓄(xù)其怒 蜥(xī)蜴(yì) 使之狎(xiá)而堕其中 缒(zhuì)兵于穴中

知势则不沮(jǔ) 尺箠(chuí) 据兵而寝(qǐn) 冠胄(zhàu)衣甲 有所恃(shì)

六、 1、先听朗读,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2、自读课文,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

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练习册中字词句掌握情况。

八 学生质疑文中的字词句 ,老师解答。

九、研读课文

1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为将之道的核心在于治心,何为治心?包括哪些方面?

明确:第一段论为将之道。治心即心理修养,包含两方面:超人的镇定(临大事不乱)和极度的沉静(能有效排除一切干扰)。

2、第二段论述治兵之道,治兵的关键何在?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治兵的关键在于上义,正义性是军事行动的准则。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3、待战之道在于四养,请指出四养的方法,并思考四养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养心”之道有何作用?

明确:四养即“养财”、“养力”、“养气”、“养心”,“养财”的方法为“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养力”的方法为“丰犒而优游之”,“养气”的方法为“小胜益急,小挫益厉”,“养心”的方法为“用人不尽其所欲为”。四养中“养心”最重要。“养心”能够培养和保持士兵积极的心态、高昂的战斗意志。

十、小结:以上三段论“将”、“兵”、“战”,着眼大处,讲为将、治兵、待战之大道。以下再论将、兵、战,讲战时为将之道、战时用兵之道、战时运思之术。

十一、作业,

2

心术苏轼篇六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课件_心术课件》

心术苏轼篇七
《心术》

《心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

2、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要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清思路。

三、教学方法:自读、讲析、比较(2课时)

四、教学步骤:

1、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2、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3、解题:心术:

(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4、研读课文

(1)第一步:齐读课文,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齐读课文,力争不读破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二步: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

(2)课文结构:(板)

[1]论“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2]论“兵”(“凡兵上义”)

[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

[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

[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

[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

[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3)思考探究:

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治心(首段)、养士(二、三、四段)、审势(五 、六段)、出奇(七段)、守备(八段)。

◆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4)精华赏读:

[1]文章切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 ,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

[2]文章的语言十分鲜明。

起语多用“凡”字 ,使行文理直气壮;

转接多“然后”“而后”、“故” ,语气果断斩截;

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5、作业:

(1)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补充练习:)

(2)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

文段一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1)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 (2)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

(3)然后可以制利害( ) (4)凡兵上义( )

(5)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 (6)惟义可以怒士( )

(7)未战养其财( ) (8)所以养其财( )

(9)丰犒而优游之( ) (10)小胜益急( )

(11)小挫益厉( ) (12)而士不厌兵( )

(13)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 (14)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译:

(2)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译:

文段二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因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士皆委已而听命( ) (2)邓艾缒兵于蜀中( )

(3)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 ) (4)彼因有所侮而动也( )

(5)能以兵尝敌( ) (6)故去就可以决(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

译:

(2)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

译:

5、这两段中,作者认为作战时,作将领的应该( ),作士兵的最好( );出兵时应该要做到( )。

文段三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晰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形固,则力有馀矣

6、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出动) 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节制)

B、知节则不穷(困窘)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应付)

C、彼将不与吾校(通“较”,较量) 吾蔽而置之(隐藏)

D、彼将强与吾角(坚决,强硬) 吾抗而暴之(反抗)

7、下列加点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疑而却(退却) 吾阴而养之( 暗中)

B、使之狎而堕其中(阴险) 使之无所顾,有所恃(依靠)

C、尺棰当猛虎(相当) 可以将矣(带兵)

D、冠胄衣甲(衣服) 据兵而寝(靠着)

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10、翻译下列句子:

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译:

⑵、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译:

文段四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 冠胄衣甲 衣:衣服 据兵而寝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

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兵劲城固

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14.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11.A12.B 13.B(暴为显露) 14.C

教学后记:

心术苏轼篇八
《精品教案 心术》

心术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2、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二、教学要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清思路。三、教学方法:自读、讲析、比较(2课时)四、教学步骤: 1、走近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2、写作背景: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3、解题:心术:(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2)心计、计谋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4、研读课文(1)第一步:齐读课文,要学生注意正音和句子的停顿及语气——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大义,能流利地朗读课文——齐读课文,力争不读破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步: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逐段疏通文意。(2)课文结构:(板)[1]论“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2]论“兵”(“凡兵上义”)[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3)思考探究: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治心(首段)、养士(二、三、四段)、审势(五 、六段)、出奇(七段)、守备(八段)。◆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4)精华赏读:[1]文章切

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 ,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2]文章的语言十分鲜明。起语多用“凡”字 ,使行文理直气壮;转接多“然后”“而后”、“故” ,语气果断斩截;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5、作业:(1)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补充练习:)(2)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后面的问题文段一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1)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 (2)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3)然后可以制利害( ) (4)凡兵上义( )(5)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 (6)惟义可以怒士( )(7)未战养其财( ) (8)所以养其财( )(9)丰犒而优游之( ) (10)小胜益急( )(11)小挫益厉( ) (12)而士不厌兵( )(13)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 (14)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1)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译: (2)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译: 文段二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因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

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故士皆委已而听命( ) (2)邓艾缒兵于蜀中( )(3)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 ) (4)彼因有所侮而动也( )(5)能以兵尝敌( ) (6)故去就可以决( )4、翻译下面的句子(1)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译:(2)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译: 5、这两段中,作者认为作战时,作将领的应该( ),作士兵的最好( );出兵时应该要做到( )。文段三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晰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形固,则力有馀矣6、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出动) 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节制)B、知节则不穷(困窘)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应付)C、彼将不与吾校(通“较”,较量) 吾蔽而置之(隐藏)D、彼将强与吾角(坚决,强硬) 吾抗而暴之(反抗)7、下列加点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使之疑而却(退却) 吾阴而养之( 暗中)B、使之狎而堕其中(阴险) 使之无所顾,有所恃(依靠)C、尺棰当猛虎(相当) 可以将矣(带兵)D、冠胄衣甲(衣服) 据兵而寝(靠着)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

量了。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10、翻译下列句子: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译: ⑵、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译: 文段四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冠胄衣甲 衣:衣服 据兵而寝 兵:武器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兵劲城固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 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14.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①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②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③兵有长短,敌我一也。④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⑤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⑥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参考答案】11.A12.B 13.B(暴为显露) 14.C

心术苏轼篇九
《语文:5.18《心术》课件(2)(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心术苏轼篇十
教案:心术》

教案:

心术

苏洵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本文长短排偶句

综合运用的战国纵横家文风。

2、多诵多读,了解苏洵政论文的文风,整体感知文中的思想内容,赏析文中的

艺术特色。

3、学习苏洵的军事思想,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中去。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长短排偶句综合运用的战国纵横家文风。

教案难点:

1、把握苏洵的军事思想,赏析文章各自独立又合为一体的艺术文风。 教学方法:

1、自读法。让学生熟读本文,根据教师的问题去理解文章。

2、讨论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把握文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熟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画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尽量查工具书解决。

2、思考:归纳本文所表现的军事思想。

二、 导入新课:

据说苏洵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代表作——《心术》

三、解题:

(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四、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简单复述文章内容,点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师

生一起解决。

2、 理清结构。

本文8个自然段,提出了8条意见,各自独立,自成段落:

板书:

(1)论“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2)论“兵”(“凡兵上义”)

(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

(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

(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

(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势、知节”)

(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3、 分析主旨:

(1)了解背景: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2)讨论:联系背景来看文章的主旨。

本文讲述的是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涉及战争中诸多重要问题。本文说明为将之道,首在治心。本文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思想,希望可以对当时的将领以指导,改变当时国家弱势的状况,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4、分析重难点:

(1)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治心(首段)、养士(二、三、四段)、审势(五 、六段)、出奇(七段)、守备(八段)。

◆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2)这篇文章对我们有没有指导意义?我们该如何借鉴本文的思想?你觉得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只要学生能围绕苏洵的军事思想转变为我们日常待人处事的方法即可。

补充材料: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他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五、艺术鉴赏:

让学生归纳一下本文的生动表现在哪些地方。

1、论点鲜明突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又围绕文题“心术”展开。

2、语言风格鲜明。语气果断斩截,起语多“凡”字,转接多“然后”“而后”“故”等语,使行文理足气壮。全篇多短句而少长句,语调峻急,锋不可犯;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些排偶句,不仅音韵铿锵,气势不凡,而且是极富哲理的句子。

3、论证有力,以理服人。如:在论述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时讲

到“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在论述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时讲到“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我们应该“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在论述“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就摆了邓艾“缒兵于穴中”并取胜的事实。

六、拓展练习:

阅读苏洵《六国论》,试比较《心术》与《六国论》在论说方式上的异同。 参考:1、《心术》采用了分析推导的论说方式,《六国论》采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2、《心术》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有相对独立性,又彼此有机结合。《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紧接着以历史事实为据,深入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suanjileikaoshi/9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