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领抒情的诗句

| 高考励志 |

【www.guakaob.com--高考励志】

古诗借景抒情上课用
借领抒情的诗句(一)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一、 景、情反衬

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 以哀景写乐(豪)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①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②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③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苏活。

④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

【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所以,尽管情和景之间的关系有多种形式,但实际上两者是相合为一的,惟其相融相契,才称之为“诗”,才是历代诗家追求的高境界。

2、 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

【借领抒情的诗句】

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如:

《行 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就是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逾:更加、更多。欲:好像。燃:燃烧。过:过去。何:什么。 译文: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要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家?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二、景、情正衬

情、景正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正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快乐愉悦的心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内心的悲苦之情。

1、以哀景写哀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⑴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⑵幢幢(chuáng):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译文】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忽的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借景抒情诗
借领抒情的诗句(二)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借领抒情的诗句】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借领抒情的诗句】

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诗歌鉴赏十二讲:借景抒情诗的延伸阅读——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

一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

二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领抒情的诗句】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
借领抒情的诗句(三)

诗歌鉴赏类【借领抒情的诗句】

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等多种类型。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 鉴赏要领:

借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

伤春伤别诗:是借春光流逝,抒发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目睹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

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依依惜别或勉励之情。

等等。

【考点透视】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两年来,

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从题型上看,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还是比较阅读题等,其考查范围无外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感情倾向,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分析近年中考卷后,可把诗歌鉴赏题主要归纳为 “景物意境类” “诗眼炼字类” “名句赏析类” “表达技巧类” “情感内容类”五种表现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类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渗透,进而营造出诗词美妙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中的哪些字词形象地写出了景物什

么样的特点;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等。

典例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理解。“白玉条”是形象的说法,要判断这比喻贴切与否需紧扣诗中的景物描写,考虑诗人景物描写的侧重点及所观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第2题要求对诗句赏析,赏析时应展开想象描绘诗句画面,突出景物特点,同时点明景物中蕴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技巧点拨]①明确诗中具体景物景象;概括提炼景物的特点。②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尽可能再现和重塑当时的情境氛围。③景物衬托诗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蕴藏的哲理。

借物抒情的诗
借领抒情的诗句(四)

篇一:红叶流水
 

作者:萧沐雨
 

一片枫叶
何时能飘过万水千乡
抵达有情人的手中
载满幽怨的文字
墨汁还未褪尽
已在波澜中沉浮了
一生一世
 

那深沉的叹息
相思聚成弦
弹奏风也哀伤的句子
于是秋水也憔悴了
 

千年前的
那一片枫叶
如红色的幽灵
穿过世纪的空隙
飘进有心人的眼中
 

这一刻
湮没了的传奇
在指尖的晃动下
成了笔下常新的旋律
爱情永不死去
 


篇二:钉子
 

作者:林国鹏
 

一根钉子,改变不了好强心
除了验证地球的吸引力
还要揭露人的双面性
摔在地上,虚假的享受样
 

我只是一个目击者
无权过问它的生死
 

还要遵循人类的规则
拔起这根世人的眼中钉
让它不再是一个祸害
 


篇三:鸢尾花
 

作者:紫色的郁金香
 

随朦胧的月,栖息窗前
透过琉璃的光,撩起半月纱 
照亮满园秀色美丽 
 
夜色里梨花雨,翩翩飞舞 
沉醉缱绻的翠烟细风 
意乱情迷,叠加在一片皎洁中 
 
雨蝶轻轻地舒展 
慢慢沉浮,倒影里的叹息 
溅起一地的鸢尾花 
含在月光里煽动 
 
涟漪夜晚的悄悄话,钟情绿荫下 
随一片叶席卷,粘着花香如醉的岁月 
泥土中慢慢发芽 
 


篇四:偶然草
 

作者:鸿文
(一)

岁月掠过脆弱书卷,把我载回
没有诗意,没有欢宴的庸常世界
周围充满浓重脚垢气味
我陷入了另一个自己的思考
悬着的回想,引首压脚
狼毫笔沾着海枯石烂的雪
用很小文字火柴,点亮生命头顶
寂静吼叫,我在赶写箴言隽语录
 

(二)

寒濑泻过,手心被冷意浸冰
笔成了毛锥,墨盒变成干绵
但仓颉灵感不灭,漂亮的中文不老
在生活冰面修炼,错把晨光当成月光
召回墨氛袅袅,浓化诗的香火气运
 

(三)

一个人的名字是禁忌喊叫的
幸好无人能记住我的名字
浅色小花缀满肩头
这样手中春天是否会褪色
挑灯夜战,满嘴燎泡
背灼足蒸没有任何水系润泽爆裂唇舌
风吹着无奈
不甘于死去绝望的静谧
与思想吵架,跟自己搏斗
我将在一个怎样世界签到册空白处
签上自己名字
 

(四)

掉落一朵光阴之菊,泡在墨水中
怀念容光焕发的日子
立志扶摇成鹏的白鸟飞越换日线
把心叫成碧野
雨淋湿一簇身影隐藏着天涯
焚稿的烟熏透墙壁厚沉的冷色
不碎的暗红纸灰保持形状,长于未燃尽的许诺
 


篇五:两只大筐
 

作者:蓬蒿老翁

黄色的灰尘 
将岁月深深地刻在秋天的记忆里 
像两个疲倦的老农 
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并肩靠着 
默默的打量着晾晒的稻子 
和几只跳来跳去的麻雀 
远处的夕阳没了精神 
软软的光线照射下 
一群小蚂蚁浩浩荡荡地开拔过来 
 
两只大筐和岁月一样老去 
如同年迈的父亲和母亲 
装载过很多东西红柑橘黄稻谷
故乡的花鼓父亲的老烟枪
还有童年的我和我的童年
那时的两只大筐
崭新的竹条结实的麻绳
一头装着童年的我一头装着秋天的收获
和父亲那不着边际的小调
一起在去往集镇的山路上飞扬
 

日子一页页翻过,岁月一年年交替
陈旧的两只大筐现在空空荡荡
缠绕的麻绳疲惫而浑身无力
曾经期盼收获的秋天早点到来
如今面对满地的金黄稻谷
和那挂满果树的红柑橘
困倦的两只大筐
在装载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秋天后
终于平静下来
和故乡守着老屋的父亲母亲一样
不再欣喜
 


篇六:花心菜
 

作者:紫藤晴儿
 

走在春天里的女人手里没有镰刀。麦田是绿色的。泥土是黄色的。
还有一只蚯蚓是褐色的。借物抒情的诗
画面如此真实。风可以吹起画纸。一只飞行的
蝴蝶是春天的象征。而有谁会不热爱鲜活的生灵。很多时候
有人学会了反串。有人学会了敷衍。有人学会了沉默。借物抒情的诗。而我,
学会了伸展。从脚底流出来的热泪流进
了海底,流进沙漠。手指渗出的汗珠去抚摸蓝天,去慰藉
贫苦。是不是你会说我在歌颂自己,或许吧。如果我是虚伪的演说
那就来一场狂风吧!手心里的稿子哗哗作响。当你点上一只柴火
我想这个世界我可能望不到尽头了。而那棵雪地里的花心菜,是我始终没有
舍得收割的心病。或许会有成群的老鹰带一群小鸡越狱。而我退回春天

李贺:马诗
借领抒情的诗句(五)

作者:李贺

原文: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1、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的北部。
2、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李贺:马诗
3、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翻译: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
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
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赏析: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树功勋呢?<马诗>其一云:“龙背铁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襜,谁为铸金鞭?”“无人织锦襜”二句的慨叹与“何当金络脑”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金络脑”、“锦襜”、“金鞭”统属贵重鞍具,都是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此诗与<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都是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南园>是直抒胸臆,此诗则属寓言体或比体。()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而用比体,则觉婉曲耐味。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征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作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声调铿锵,词语搭配新奇,盖“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恰是“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所以字句的锻炼,也是此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455700.html

    上一篇:做爱怎样嘴爽

    下一篇:简短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