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现代

| 高考励志 |

【www.guakaob.com--高考励志】

《古诗现代文》
诗词现代 第一篇

碧血玉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行,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谁的眼泪沉醉了霜叶?谁的忧愁掠哀了孤雁?谁的冷筝翻飞了枯蝶?谁的情思寄给了明月?谁的思念青丝替代?谁的孤独碧玉慰怀?谁的香魂翩然为蝶?谁的青冢静谧了荒塞?

她,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冰肌玉骨天赐予,兼付与清凉。她常翩然于花间,与蝶同舞,与花同眠,饥则啖花,渴则饮露,宛然九天玄女误入了人间。她爱与蝶燕作玩,与花草静然。忽然,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从远而来,惊飞了蝶燕,粉破了静然。她怒起,马长嘶。盈眼望去白马上一个萧萧玉衣郎,碧玉通灵挂身旁。夕阳染醉了她的

桃花面,她一笑,他倾然。仿佛前世的回眸作红线,碧玉牵定了今缘。 夜间的篝火已经升起,人们聚在一起,该欢歌笑舞了。她翩翩而来。风摇裙裾,月莹琼冠,长袖飘飘,窈然玉仙。眼波流转,如星星般明亮。似蓝天般清澈。她歌了,黄莺般的歌声,听的人如痴如醉,四面悄然,连那弄筝的强手也愧然。红丝飘飘,女郎们该选伴了,她走向他,红丝轻系在他颈上。牵动了明月莹,羡煞了孤独影。他拿出了碧玉环云:“但愿玉如人常伴,不叫长夜冷指寒”。她羞然一笑,桃之夭然,玉挂身边,盟誓无言。

美花好月遨人恋,比翼连理情宇间。此后,他们白日骑马游山,闲观云聚云散。夜晚竹林弄箫,醉卧长亭舞翩。我想嫦娥看此也应有恨,悔吃仙丹居广寒。可天公不与人作美,书信连连催人还。两人欲别,相对无言,唯泪无限。她好想留下他。可是柳丝虽长难系他的离马,倩疏林也难留下那夕阳西下。一句“等待”让她断肠,一声“珍重”使她凄凉,想宛尔一笑,蓼花泪留下了数千行。无奈看着马融夕阳下,人消原野青茫中。恍然一梦,碧玉还凉。

天茫茫,野茫茫,望断云月人何方?人儿无语独立斜阳,碧玉在怀血泪盈眶,滴滴点在碧玉上。自别后,秋日立冬残日中,愁眼望尽归去路。自别后,三暑热天不摇扇,碧玉难为寂寥寒。自别后,纷纷雪季握玉环。白茫野中,祈盼那阵阵马蹄来。自别后,玉肌已减俏颜瘦,再也承不住厚重的罗衣衫。自别后,旧地不敢再重览,荒苔大概已长满。自别后,莺蝶不再歌舞欢,乐影不成徒凄然。日日立于君别处,不见旧识人归来,红豆思泪滴玉乱。天天等,日日盼,时时念,那阵阵马蹄何时还?无语问天天不言,低首扶玉玉犹寒,泪连一串串。

一匹白马踏惊飞燕,奔向原野,卷起风尘埃埃,大声呼唤,我归来,我归来。可茫茫原野那位丽影已不见,大声呐喊,惊落孤雁。低首呢喃,卿何处?怎不见?疑问人人何处,邻人遥指荒野中。飞马奔去,人不见,青冢一个,荒草盖。晴天霹雳,雷震耳,无力坠马蹄,马长嘶。匍匐前行至墓前,打碎祭品,心如刀割般。“你说好你会等

我,等我打理好万里江山就来迎娶你,可是你为什么食言?为什么?为什么?哈哈哈!为什么?为什么?”仰天大问声嘶力竭,可是四面寂寥无音回,萧风飒飒吹思乱。“我不信,我不信!”他满目凄然摇头后退道。既而又指着坟墓含泪笑道:“这一定是空的,一定是空的。一定是你这个鬼精灵在和我开玩笑,对不对?对不对?”他把于是他开始用手刨坟墓。四面静然,他的喘气声震得荒草纷断。等他把墓刨开,刨出棺木,他犹豫了,可是回头一想,不对,这一定是空的。她一个皎皎杜若蘅怎么会在这?于是他就用最后一丝力气把棺木打开。等他把棺木打开,他闻到一股清香,那股散发于她身,那股令他魂牵梦萦的清香。他怆然一看棺木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块当时自己送给她的那块碧玉。他拿起碧玉,玉犹温,细看玉里面有红豆般的血点,那是她的血泪!他无声了,两眼直直的看着玉,回想着往日点点滴滴,他听到了,听到了,他听到她在唤他。在花丛中,在白云里,在蓝天上,在青原处。于是他拿起那块思泪凝成的碧血玉,飞上马背,跟着她的声音而去。又消失在夕阳里。不过这次她不会再孤单,也不会再等待,更不会再寂寞了。因为他会永远陪着她,永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问谁去?一块碧玉血泪凝,千般情丝聚心中。莫问它朝情旧否?蝶影双飞百花从!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
诗词现代 第二篇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

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

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问题入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含义?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想象,离不开诗歌语言环境。

《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2、分析写作手法,体味表达技巧。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 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抒情小诗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

特点出发。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诗意的跳跃与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用语的独特等,要靠我们不断地去进行赏读训练。

3.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现代诗歌鉴赏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 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 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 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 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 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 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 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诗词现代】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 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 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 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 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 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诗词现代】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诗词现代】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 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 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二)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二、品味诗歌含蓄之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方。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和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三)现代诗歌欣赏

首先:应该先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其次:斟酌其用词及句法构成。

再次:考虑“平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顺口或是通顺。

最后:以自己的观点及认知,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及具体章法;逐一点评。 针对第三及第四点个人意见讲解如下:

如何考虑“平仄”,先总体考虑其整首诗歌是否蹩脚,是否读起来不顺畅,那么肯定是其用词或是句子构成间存在矛盾之处。然后再逐句进行斟酌,推敲具体是哪里存在问题。

注: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给人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更是读起来都让身心愉悦,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及态度。

(四)如何鉴赏现代诗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现代诗则反映了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了“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新诗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呢?

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见《语文读本》),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要把握形象。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抓住诗的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很重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实际上是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接着诗中写一遍又

【诗词现代】

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99年高考阅读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四要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五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六要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情的形象。“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这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附着在一定的物象上,二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物是情感的载体。所以,通过诗中物象的分析.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正确解答诗歌的一些鉴赏题。请看现代诗人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所咏之物——礁石。礁石的特点是坚硬的,作者把它放到一个又一个的浪中,但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它已蕴涵了作者的情和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抓住了礁石这一物象,中华民族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对前途充满希望,百折不回的形象就突现出来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也就抓住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即本诗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4.以理解诗。有些诗歌,我们可以从推敲作者所表达的哲理或事理方面来鉴赏。如阅读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一首诗,我们只要弄清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问题,全诗的主旨就明确了。在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中,以理解诗也是一种方法。例如1999年第lO题,分析B这个备选项是否正确,就可以从抓事理方面人手。诗中作者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这几个字来修饰限制“土地”,可见诗人所写的“土地”并非和平时期的土地,而是正在遭受着磨难的土地。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的人民.也就生活在苦难之中。挣扎在苦难中的人民能逆来顺受,一点都不愤恨吗?道理非常明确:他们一定又悲又恨。加上诗中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来象征这种情感,用“温柔的黎明”来象征对光明

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我们就可以判定备选项B是恰当的。又如要判断这一题的C项是否正确,我们也只需弄清,作者为什么愿意“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原因。通过下文的阅读,我们发现,作者之所以愿意这样,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既然爱得深沉,为她献身也是情理中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判定C项也是恰当的。5.以文解诗。文学性强也是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现代诗歌虽然在形式、押韵方面比古诗自由,但现代诗歌也同样具有语言委婉、概括,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色。所以,鉴赏现代诗歌.不得不注意它的文字特点。例如分析纪念与“四人帮”作坚决斗争而惨遭杀害的张志新烈士的<重量>一诗:“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到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分析这首诗,我们就要抓住这首诗的文学语言来看。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作者把英勇献身的烈士和“苟活者”进行了对比,表达出了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充分揭示出了革命者与“苟活者”生命价值的巨大反差,前者重如泰山,后者轻如鸿毛.从而达到了歌颂烈士的目的。又如判断1999年高考第lO题D项分析是否恰当,我们也要注意分析这首诗的文学特点。诗人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激情而又深沉的意境。所以,我们要抓住比喻手法的运用情况来分析。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鸟,表达出了要为土地歌唱.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的深情。通观全诗,比喻句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为止,最后两句已不是比喻的内容,诗人回到了直抒胸臆上。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定.D项的说法是不恰当的,D项是该题的答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代诗歌的鉴赏是高考的一项新内容,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地探索和灵活地把握各种鉴赏方法,以达到现代诗歌的鉴赏和审美目的。

(一)测试要点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阅读诗歌对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高考十分重视有关诗歌鉴赏的测试。那么,鉴赏现代现代诗歌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成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而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对有些诗歌背景了解得不特别细致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要把握诗歌的形象。现代诗歌总会在诗中塑造艺术形象,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从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如2000年试题诗歌鉴赏题,阅读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金黄的稻束”这一艺术形象。“金黄”指稻束的成熟,那么,“金黄的稻束”就是指劳动的成果和结晶了。全诗由“金黄的稻束”这一中心形象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了探寻劳动的意义,表现了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主旨。

第三,要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行间。所以必须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如99年高考试题阅读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第四,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练而概括,用最恰当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共有四个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高考现代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也是设在以上几个方面的。

《双桅船》 作者: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中国现代诗歌》
诗词现代 第三篇

中国现代诗歌 (1917~1949)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新诗的诞

生―“五四”新诗运动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胡适《尝试集》及早

期诗人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象征派诗歌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第一节 概述 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的发展大致

经历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几个阶段。 一、

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 。1920

年胡适出版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二、初期诗歌创作的题材

主要有三个方面: 1.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关注他们不幸的生活,是关于现

实的; 2.反对封建礼教,表现恋爱自由的; 3.抒发小资产阶级自我情怀的。

胡适《尝试集》 1.胡适《尝试集》的价值不在于它水平多高,而在于它的首创 性、

尝试性,带有浓重的尝试意味,也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 传统诗词中脱胎、蜕

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的艰辛过程。 2.《尝试集》收录1916―1920年间46

首新诗。真正走出半文半白、半新半旧 的怪圈,是他翻译了美国意象派诗人莎

拉?替斯代尔的《关不住了》以后。 《老鸦》《一颗星儿》《威权》《应该》《希

望》《上山》等是理想的白话诗。 3.《尝试集》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

梁”。 4.胡适的诗歌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要有剪裁”

“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意境要平

实”。 ――“胡适之体”。 天狗

?????? 郭沫若 一 我是

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二 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 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诗词现代】

三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 我飞跑,我飞跑,【诗词现代】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四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二、闻一多及其创作 闻一多(1899―

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

绘画和文学。1925年回国后,参与新月诗派活动,成为新格律诗的倡导者。1928年到大学任教,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成为著名学者。40年代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著名诗人、学者、战士。 著有诗集《红烛》《死水》。他潜心钻研究古籍,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闻一多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的贡 献很大,主要表现在他对新格律诗 的贡献。著名的《诗的格律》一文 中提出系统的新格律诗理论。 1.“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诗的形式格律化 2.提出了“三美”的主张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闻一多诗歌 我要回来 乘 你的 拳头 像 兰花 未放 乘 你的 柔发 和 柔丝 一样 乘 你的 眼睛 里 燃着 灵光 我 要回来 这里体现的是建筑美,包括音乐 美,句数、字数相等相称,压韵 (江阳辙)。 忆菊 ?? ?? 镶着金边的绛色的鸡爪菊; 粉红色的碎瓣的绣球菊! 懒慵慵的江西腊哟; 倒挂着一饼蜂窠似的黄心, 仿佛是朵紫的向日葵呢。 长瓣抱心,密瓣平顶的菊花; 柔艳的尖瓣攒蕊的白菊 如同美人底蜷着的手爪, 拳心里攫着一撮儿金栗。 ??诗人写了各色的菊。 ? 闻一多诗歌创作内容 1.爱国主义诗篇。代表性的诗作是《忆菊》 《太阳吟》《死水》《发现》《七子之歌》等。 2.爱情诗。大多写于留美期间,写得真挚,热烈,专一,写出了为爱情所折磨的<a name=baidusnap0></a>相思</B>之苦。《红豆》组诗。 三、徐志摩及其创作 徐志摩是20年代著名的诗人,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20年代的文坛上,以一种飘逸灵动、潇洒优美的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志摩创作过多种文学体裁,散文、戏剧、小说、诗歌等。其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1925年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即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一)max.book118.com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先后留学美、英,尤其是1921年在英剑桥大学,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回国后在大学任教。1924年随泰戈尔做翻译,在中国讲学并游欧洲。1926年主编《晨报.诗镌》,1928年主编《新月》月刊,是新月诗派主将。1931年飞机失事身亡。 徐志摩诗歌 四个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 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 1.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作是“高调抒情”。《去吧》

《拜献》 2.轻柔舒缓的情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典型的徐志摩风格。 成就最高,写得最出色。《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偶然》、《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再别康桥》等。 徐志摩诗歌 内容上――歌咏爱情与理想 1.追求光明与自由。《婴儿》《为要寻一颗明星》《我有一个恋爱》

2.抒唱爱与美的追求。《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 形式上――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雪花”、“白莲”“碧螺烟”(《她是睡着了》)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多采用西洋韵法,随韵(AABB 抱韵 ABBA 交韵 ABAB 。 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长则369句,短则4句 4.辞藻华美,风格明丽。“浓得化不开” 关于《再别康桥》 徐志摩最优秀的作品,也是流传最广的作品。 1.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诗人的情怀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包含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 2.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李金发诗歌的主要内容 他的诗歌并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直接表现自己的内心生活,内容往往是悲剧性的人生感受:死亡、悲哀、绝望、孤独。这实际是也是现代诗歌的一个主题,多表现人的“异化” 。代表诗歌《弃妇》就倾诉了人生的悲哀和痛苦,用弃妇的悲惨象征人生的悲惨。 李金发诗歌的艺术价值 李金发的诗歌艺术价值要高于思想价值。 首先,李金发的诗歌大量意象的使用。 其次,李金发的诗歌意象新奇。 第三,李金发的诗歌大量地选用了文言词语 。 其他的早期白话诗人的创作

1 .沈尹默 初期新诗的代表作品是《三弦》《月夜》。他写诗追求意境,以含蓄著称。 2.俞平伯 初期新诗的代表作品是1923年的《冬夜》集,1924年《西还》。他的诗也有旧诗的痕迹,绝大部分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借景抒情。他最突出的是有些诗朦胧含蓄,但也很晦涩。 3.康白情 新诗的代表作品《草儿》(1922年),风格比较接近胡适,语言自然浅白。 4.周作人 新诗代表作品《小河》表

现了反对束缚人性,要求个性自然发展的思想,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胡适之、刘半农、沈尹默在《新青年》上出现,在当时被称为“新诗三巨头”。 其他的早期白话诗人的创作 5.朱自清 写的抒情长诗《毁灭》曾轰动诗坛。 6.刘半农 关注新诗的形式,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 《瓦釜集》是他从故乡江阴采风时,用江阴方言写成的“四句头山歌”,是新诗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写作的民歌体新诗集。著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7.刘大白 直接借鉴了民间歌谣的体式,写出了《卖布谣》和《田主来》。 情诗《邮吻》。 湖畔诗人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的个人诗集《惠的风》 1923年又出版合集《春的歌集》。文学史上称这四 个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诗人,他 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 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他们写的爱情诗与自然 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的特色。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汪静之《伊的眼》《过伊家门外》 冯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这一时期写有诗集《昨日之歌》。他的诗注重抒情,有自己独立的创造与贡献 。冯至抒情诗的最大特色是处处表现出了艺术的节制,内心的激情不采取直接倾泻的方式。他的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语言明净,大致压韵。 2.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一条小河》《蛇》。 冯至对新诗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的叙事诗。代表作是《帷幔》《蚕马》及《吹萧人的故事》,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艺术表现十分精致,把现代叙事诗的创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冯至还写了许多十四行诗,编成《十四行集》。 新月诗派

1.新月诗派的出现,是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是继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45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