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 高考励志 |

【www.guakaob.com--高考励志】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第一篇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唐僧取经—— 一心一意 唐三藏取经—— 好事多磨 唐僧的书—— 一本正(真)经 唐僧看书—— 一本正经 唐僧取经----天经地义

唐僧西天取经-----好事多磨 唐僧西天取经-----力尽艰辛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儿 猪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孙猴子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心 孙猴子跳出水帘洞——好戏在后头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大圣听见紧箍咒——头痛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像 孙悟空的眼睛——火眼金睛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孙大圣闹天宫——翻了天 孙悟空的毫毛——神通广大 孙悟空听念紧箍咒——头疼 孙悟空西天取经——大显神通 孙悟空七十二变——尾巴丢不掉 孙悟空翻筋斗——十万八千里【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有点本事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人妖分得清 孙悟空守桃园——自食其果

孙猴子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心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孙悟空龙宫借宝——有借无还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唐僧的二徒弟——无(悟)能

《西游记中描写人物的歇后语》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第二篇

西游记中描写人物的歇后语

唐僧读佛经------------出口成章

拜唐僧------------改邪归正

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孙悟空上了话果山------称王称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唐僧取经______多灾多难

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翻了天

孙悟空坐天下____毛手毛脚

孙悟空碰到如来佛______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照镜子____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败阵________倒打一耙

孙悟空的毫毛-----随变(便)神通广大。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请孙悟空上天-----叫他当了弼马温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

唐僧的龙马——————腾云驾雾

唐僧的心胸——————慈悲为怀

唐僧的眼睛——————不识好坏人

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唐僧跑进和尚店——————同吃一碗斋饭

唐僧取经——————千辛万苦

唐僧上西天——————一心取经

唐僧相信白骨精——————人妖不分

唐僧遇见白骨精——————敌我不分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除魔【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打猪八戒——————倒打一耙

孙悟空放屁——————猴里猴气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悟空看进了八卦炉——————越练(炼)越结实 孙悟空拿(捉)猪八戒——————能人之上有能人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孙悟空听见紧箍咒——————头痛

孙悟空住在水帘洞——————称王称霸

招亲找来猪八戒——————自找难看;自讨难看 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猪八戒扮新娘——————好歹不像;其貌不扬 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

猪八戒吃大肉——————忘本

猪八戒吃核桃——————囫囵

猪八戒吃黄莲——————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面条——————粗中有细;狼吞虎咽 常用歇后语精选100条

日常生活中的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精选100条

小学六年级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集锦100条

《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第三篇

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

00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00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00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00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00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00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00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00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00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0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0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0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0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0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0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016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017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018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019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020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021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022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023猪八戒戴花——自美

024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025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026猪八戒读书----竟冲识字的

027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028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029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030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031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032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033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034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035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第四篇

1、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仙界一只由仙石生出的猴子拜倒菩提门下,命名孙悟空,苦练成一身法术,却因醉酒闯下大祸,被压于五行山下。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写作时代为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透过故事提出批评。共一百回,六十余万字。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2、人物简介: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着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金蝉子投胎——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隐去了。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金箍棒。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敢于反抗,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石猴——弼马温——齐天大圣)(72变)[金箍棒——斗战胜佛]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对师傅也是很忠诚。[天蓬元帅(戏嫦娥)——净坛使者](36变)[九齿钉钯]

沙和尚: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观音菩萨收服,命沙和尚拜唐僧为师,保他去西天取经。因他最后拜唐僧为师,一路上任劳任怨,负责挑担。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卷帘大将(蟠桃会上打碎琉璃盏)——塘虱精——金身罗汉](18变)[降妖宝杖]

白龙马:任劳任怨。[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贬蛇盘山)——八部天龙]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借机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十分生动。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二)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经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丹炉锻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如来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观音点化陈玄奘去西天求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做御弟,赐号三藏。唐三藏西行,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孙悟空被带上观世音的紧箍,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头疼难忍。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高老庄,收伏猪悟能八戒,猪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在流沙河,又收伏了沙悟净,沙和尚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求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婿,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有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为了赔偿,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了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僧,都被悟空识破。唐僧不辨真伪,又听信八戒谗言,逐走悟空,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人物歇后语 第五篇

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描写了每一个人得特点,下面让我来告诉你吧。

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但是他忠心保护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经。他得头闹很机灵,但是做事太鲁莽。但是孙悟空就怕一个紧箍咒,因为每一次犯了大错,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疼得一直叫师傅。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唐僧,在去经得路上不受任何诱惑和阻力。就算他被妖怪所抓,他也从不慌张,因为他相信他的徒弟会救他得,只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得冤枉孙悟空,每次看到三打白骨精那一集我都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只要每次看三打白骨精得时候,猪八戒,可跟唐僧得相反,他可抵挡不了美食、金钱、和美女得诱惑,但他对师傅也很忠诚。

沙僧,憨厚老实,不贪图富贵和金钱,他也忠心耿耿,可以拼了命的保护师傅。

吴承恩作家在写这本书得是后写了?勇敢??这两个字。

做每件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是一部古老神话故事。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里有四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但是我最喜欢是孙悟空了,因为他最聪明、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和坏人,守护唐僧和兄弟,他就像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消除坏人帮助好人,时刻保卫我们。

说道猪八戒,他虽然本领没有孙悟空高,但是这个形象同样非常好,猪八戒在这个故事里是个喜剧可爱的形象,他老实憨厚,他好吃,好色,遇事情有点狡猾,但是他也有很多优点,他也敢于和妖魔作斗争,也为取经成功奠定基础,也是不可缺的主要人物因此人们并不讨厌他相反感到十分可爱。

说道沙和尚,他的细心善解人意不怕苦任劳任怨一心一意跟随师父西天取经也是不缺的人物

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所遇到种种困难,就像人的一生遇到挫折一样,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遇到困难有时不是一个人能克服的,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朋友一起分担,遇到困难要有不怕困难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精神。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三)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啦!()因为他总是聪明过人、助人为乐、能分辨好人与坏人,来守护唐僧和弟兄们。他就像我们现在的人民警察一样,火眼金睛,抓坏人救好人,时刻保卫着我们。或许由于唐僧遇到麻烦的事情就不动脑筋,盲目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的缘故吧,有时才会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掉入妖怪的手中。这足够说明了遇到麻烦的事情要动脑筋,如果不动脑筋,听了别人不好的意见,反而会更糟糕。不过我还认为唐僧过于善良,哪怕对待坏人也十分好,因为他只看表面,不了解人的本质。

总之,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正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lizhiwendang/46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