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任务三 丰富家园场景
教学目标:
1.学会文本框的插入及文字的输入。
2.掌握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
3.学会插入幻灯片和制作幻灯片。 重点、难点:设置文字和段落格式。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3页
第 14 页
第 15 页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 17 页
二 快乐的家园
一、教学目标:
1. 应掌握的知识
经历从日常中抽象出的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数量的1的物体,认识1~10各数;初步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2. 应发展的能力【丰富家园,场景,教案】
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能力。
3. 应培养的情感
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体会交流的乐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力。 二、设计要旨 1. 课标解读
课标中指出“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数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根据学校学生特点,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数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硬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学和了解数学。例如:可创设“排队”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基数与序数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区分。 2. 内容分析
本教时教学重点就是正确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理解1可以表示单个的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教学难点是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1. 学情认识
学龄前儿童对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基数这一范畴内,如家里有几个人,数数有几本书等等,而对序数的认识较少。因而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几个”与“第几个”的联系和区别较抽象,所以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需要在教学中引起重视。
4. 经验介绍
这部分教科书设计了两个生活情景:一个是“快乐的家园”情景,意在通过这幅图理解1~10各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个是“小小足球场”情景。目的是让学生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教科书还在练习中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教学中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实施要领 1.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生活中那些地方存在着或用到了0—10各数 教师:二幅情景图(教材第4页主题图),1~10的数学卡片。 2. 教学流程
蛟川双语小学整合课程设计
主题: 校园丽景
甜甜的大家园
寿宁县鳌阳小学 周江华
教学内容:湘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家园》
1、 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2、 歌曲创作与表现等音乐活动
课 型:唱歌课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歌曲情绪,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歌曲表现;
2、能用欢快、喜悦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3、了解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教学准备:
CAI课件、钢琴、等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并带有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 拍子,C大调。
歌曲的旋律中多次出现音阶旋律上下行。前八个小节以简练上口的歌词,稍有起伏变化的旋律,形象的表现了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景象。9至12小节,歌词简单,但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作者对甜甜的大家园由衷的赞美。13至31小节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更为宽广、舒展,加上主题旋律不断反复穿插出现,更为形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圆,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风景特别美的地方?(„„)
老师也知道很多美丽的地方。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天山、六盘山、五指山。。。各地风景,介绍特产。背景音乐《甜甜的大家园》(初听音乐旋律)。
师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产自哪里吗?让我们用“对歌”的方式来回答这个
问题吧!
师:真棒!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个地方还盛产各式各样甜美的
瓜果,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出示课题,播放歌曲录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闭上眼睛,仔细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自豪、骄傲、喜悦、兴奋、激动、高兴„„
2、歌词教学
(1)按节奏读词
A、齐读一遍。
B、分组读
甲: 天山下的葡萄 乙: 丝溜溜的甜
甲:大青山的凤梨 乙:脆生生的甜
合:、、、、
3、听老师自弹自唱一遍
(1)分析重点乐句
师:你能听出最能体现欢快、喜悦、甜蜜情绪的是哪一乐句?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难点教学)
1=C 4.4 4 4 4 .6︱3 3 3 05︱2.1 7 6 5 4 3 2︱1 1 1 0‖
哎呀呀呀呀 甜甜甜,哎 呀 呀呀呀呀呀呀甜甜甜。
A、师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
B、教师引导学生唱出音乐的味道,加上形体动作。(个别唱、小组唱) 师:最能体现自豪情绪的又是哪一乐句?(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代表乐句) 1=C 1. 5 1 5 4 3 ︱1 .5 1 5 4 3︱ 2 .6 7 6 5 5 ︱ 2 6 7 6 5 4︱ 热 土遍地 飞 花,从 没这 样灿 烂。 树 上万 紫千 红,心上 这样喜欢 2 6 5 4 ︱ 3. 2 1 5 ‖
东 西 南北 ,日月 同 甜。
A、乐谱分析:一、二小节完全相同;三、四小节完全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节奏型相同,旋律级进。
B、师随伴奏范唱后,学生随伴奏学唱这一乐句。(分组对接,最后一句齐唱)
3、听歌曲录音,熟悉歌曲演唱顺序
(1)教师提示‖: :‖ D.C.
(2)师生共同梳理歌曲演唱顺序。
4、跟琴学唱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演唱顺序,跟着老师的琴声将这首歌曲演唱一遍。 学生跟琴模唱,教师适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
5、歌曲接龙
师生接龙,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四、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富饶的祖国,我们都深深地热爱!可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呢?
1:第一、二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
轻巧、欢快。
2、“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呢? 骄傲、自豪。
3、“哎呀„„甜甜甜”同样一句话,前后能唱的完全一样吗?(不能)那应该怎样唱?【丰富家园,场景,教案】
①力度上,前者较之后者稍弱;
②情绪上,前者有自我陶醉的感觉,而后者则有些得意的意味。
师:让我们一起准确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播放歌曲伴奏)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看指挥。
五、歌曲伴奏
师:“热土遍地飞花„„”这一段骄傲自豪的情绪总觉得表现得还不够。怎样才能突显出这种情绪呢?我们把这一段加上鼓点。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处也加上鼓点。【丰富家园,场景,教案】
1、敲击节奏 × × × 0 ‖
左 右 拍手 握拳
⑴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第一拍:左手拍桌子;
第二拍:右手拍桌子;
第三拍:击掌;
第四拍:休止。
⑵学生按照老师的手势,每四小节为一组,进行练习。
2、学生边唱边击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六、拓展
师:大家唱得这么高兴,你们知道歌词中丰富的物产都在哪些地区吗?(教师简单介绍)我们国家真是物产丰富,东西南北都有自己的特产。我们寿宁也有很多自己的特产,谁来说一说自己熟悉的?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词,并由教师引导唱词。
师:我们可以把歌词改一改,唱一唱我们寿宁嘛。
2、教师归纳,并取名。把歌词展示在大屏幕上。
3、集体演唱歌曲,第一段唱家乡,第二段唱祖国。
七:课堂小结
我们寿宁县就有这么多土特产,更别说全中国了。我们的祖国真是一个甜甜的大家园!同学们,让我们为可爱的寿宁,为甜美的祖国,努力吧!
上一篇:二年级欢乐泼水节教案
下一篇: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