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课时教案
湖北省枝江市枝江英杰学校 马红玉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及其少数民族分布;
(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城市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了解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
(2)通过读图,了解东北地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
(4)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并能结合地图归纳城市分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基本概况,树立民族平等的意识,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收集哈尔滨的相关图片,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民族风情。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收集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民族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
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法、自主学习、学生读图归纳、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基本的规律。【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满汉全席”的故事导入:
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清代名宴还包括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分三天吃完。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主学习。
二)学生分学习小组自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完成课本上的活动题,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内容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
自主学习提纲:
1、人口密度=人口/面积,根据公式,计算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
2、读图,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独立思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知识回顾: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地区。
4、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5、在图上找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图们、绥芬河、大庆、齐齐哈尔、丹东等城市的位置,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这些城市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6、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的城市特色分别是什么?
三)小组展示
1、提出问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可以请其他学习小组解决,无法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展示满族的传统服饰的图片和现代旗袍的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走秀现代旗袍。
3、教师展示《文化大百科——鄂伦春族》视频,教师补充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的相关材料。
4、学生展示收集的哈尔滨的相关图片,并简单介绍哈尔滨为什么具有异国风情?
四)小组合作探究:
1、一个鄂温克族部落的酋长是位90岁老奶奶,她带着驯鹿到湖南电视台参加《快乐大本营》节目录制,她首先要从富克山到北京,请对照“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找出老酋长经过的最近便的铁路线名称。
2、大连是一个美丽的北方海滨城市,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在组内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补充板书,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课堂练习:
1、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是 。该地区人口稠密最主要的原因是
2、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满族 C、鄂温克族 D、鄂伦春族
3、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的交点是( )
A、哈尔滨 B、大连 C、满洲里 D、绥芬河
4、中国著名的汽车工业基地是下列哪个城市( )
A、哈尔滨 B、大连 C、长春 D、沈阳
5、2013年9月大连服装节要开幕,来自满洲里的李明要乘火车到大连观看开幕式,请你帮忙设计一条从满洲里到大连的行车路线,并写出沿途经过的省会城市。
答案:辽宁省 冬季气温较高 B A C 滨洲线——哈大线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和小组展示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针对学生漏掉的、不清楚的的地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对于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路图以外,还要提醒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和气候进行分析。
神木县尔林兔初级中学
教 案
年级: 科目:地理 主备:姬和 参与: 审核人: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
分布
教 学 设 计
授课教师: 万永香 学 校: 麻栗坡民族中学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4、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渗透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主要针对“运用地图学习”的教学要求进行说明。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系,城市分布与交通线分布之间的关系等。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课后练习]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 。 2、东北地区有 、 之别称。这里的“关”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 。闯关东造成了东北地区人口的 。 3、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 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4、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 女性传统的旗装。
5、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 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
上一篇:丰富家园,场景,教案
下一篇:财政与税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