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17、大师画我也画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 书 设 计
17、大师画我也画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
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课题:娇艳的花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三维目标:
1、 认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
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2、 技能: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
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3、 情感: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
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
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学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12课
《 娇 艳 的 花 》 教 案
苏州市新康小学校 王佳
(一)教材简析:
多姿多彩的花把我们的世界打扮得分外美丽,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花卉,无论是在表现方法上,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上,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趣,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中国画的特殊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四)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抹布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五)教学活动:
l、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上过一节叫做:“彩墨游戏”的课,大家还记得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联系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会是哪两者的结合呢?(中国画与花)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提出问题:(ppt出示花卉图片)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鲜花再艳,也有凋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展示中国画花卉。(ppt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怎样才能展现娇艳的花呢?(色彩鲜艳才)
②在画中国画时,可能会用到的笔法有哪些?(中锋、侧锋)
③如何将花瓣画出深浅的变化?(蘸深浅不同的颜色 侧锋画出花瓣)
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和书本范例直观感受中国画画花卉的过程。
下面请学生拿起你的画笔,尝试用中锋和侧锋来画一下。
在尝试画过花朵之后,让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么画花的。
(ppt播放中国画大师画的作品)
再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画的画。(ppt播放其他班级同学的作品) 4、艺术实践
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画一簇不同颜色娇艳的花,配以适当的叶子。
2.注意色彩的深浅、浓淡的变化。
3.构图饱满。
5、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并组织交流评价。
6、课后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画“花”的画法,你们知道吗?我们可以用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娇艳的花是怎么运用的(ppt展示)。
老师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装饰美化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降低或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要求。在上课时,更需要注意的是要掌控好时间。第一,教师示范时间不宜过长。第二,ppt展示图片不能过多。第三,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实际操作。最后,需要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要留学生发表自己感受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苏州市新康小学校 王佳
2012年12月
人美版17册集体备课教案
第O课《加莱义民》教案
一 、教学目标【人美版娇艳的花17课教案】
1、了解罗丹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2、对《加莱义民》作深入的了解和简单的分析。3、在欣赏和反思中感受艺术大师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罗丹的精神,即要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教学难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图片展示《加莱义民》
2、新教学内容。
A、教师谈话设疑:你知道这座群雕叙述了怎样的 一个故事吗?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雕塑中人物形象的灵魂呢?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和同学一起分析作品(人物的造型、刻画的心理及情感等)。
B、媒体展示罗丹代表作品若干,教师设疑:罗丹的雕塑作品整体的风格和手法?学生欣赏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罗丹的风【人美版娇艳的花17课教案】
格和手法,并重点分析作品中作者所注入的浓厚的思想性。
C、教师设疑:罗丹的作品是否表达了他的感情?艺术即感情吗?学生讨论、辩论。
四、小结
艺术即感情,要学艺先做人。
备课组成员:张蓉蓉 夏波 鲁善波 陈蝉 陈红云
第一课《艺术的多元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2、了解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3、欣赏不同艺术流派的现代艺术作品,感受各自的艺术特点。4、学会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艺术多元化的认识。
教学难点:如何对待艺术的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媒体展示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若干,并设疑:说说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欣赏并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课题:艺术的多元化
2、 教师媒体展示各大洲相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古代文明的美术作品若干。设疑:这些作品传递了哪些方面的信息?为什么在同一时
期,人类的艺术会有着这么大的差异?学生欣赏、讨论。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了解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
3、 媒体展示现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若干,教师设疑:由于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历史上的古老文明所孕育出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多元化,那现代艺术又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呢?学生欣赏作品、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见解。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艺术作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多元,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也是艺术多元化的重要原因。。
4、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多元化的现状?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艺术的多元花是必然的。(2)肯定自我的审美感受,尊重他人的审美选择和个性。
四、小结
美术作品是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艺术家自己哲学观和人生观及情感的反映。不同时的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有着不同变革,各个艺术家在各个方面也迥异,因此艺术必是多元化的。
备课组成员:张蓉蓉 夏波 鲁善波 陈蝉 陈红云
第九课 小区规划畅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环境艺术方面的知识,初步理解和认识“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这一观点,理解小区建设应体现“人文、绿色、现代”的特点。
2.、使学生增强绿色环保意识,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畅想小区环境,探索小区环境的平面布局与立体规划设计的制作方法。
难点:在环境规划设计中,对功能整体与创新意识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三.课前准备:
1. 搜集你喜欢的小区整体规划图片。(照片、模型、设计效果图、平面设计图等)
2. 准备绘制时所需工具、材料(如:绘画:纸、彩色笔、水彩画工具等。制作模型:泡沫板、海棉、牙签、胶水、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
( 一)引入:老师借用儿童积木,摆出一个小区建筑布局场面。(教师可以故意摆得挤一点,乱一点)
1. 问:如果你住在这里其中一幢楼里,感觉如何?
学生答:太挤,采光不好; 绿化太少; 整体规划乱。
2.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意愿摆放(学生上台)
(二)讲授新课
1. 你觉得余姚有没有符合你们意愿的小区?
2. 欣赏同学搜集的优秀小区图片,并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小区的特点。(如有游泳池、有健身、游戏区等)
3. 畅想:如果你是环境规划设计师,从人们自身需要出发,你会怎样设计或特别增强某项设施?
(学生畅想:葡萄架下看书、瀑布景观、喷水池等)
(三)设计绘制(小组合作):
1. 老师简单介绍
平面:绘画 剪贴
立体:各种材料模型制作
2. 讨论本组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并请组长简单说明构想。
3. 小组合作完成。
(四)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1. 本组介绍作品优点
2. 其他组员点评
3. 教师总结补充
(五)课题拓展
四明山小区环境优美,请在那里规划个住宅小区。
1. 实地考察当地环境、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情况。
2. 因地制宜,规划住宅类型、布局
3. 上交一份报告(文字或图片)
子陵中学 罗林红 实验学校 董海波
第十一课
上一篇:人教版正数和负数试题
下一篇:向上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