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一)
广州市新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四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课题名称: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初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1课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安排了“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使用规范等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信息的概念、表现形式和什么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还是不清晰的。学生对计算机极感兴趣,大多数学生知道一些有关计算机的信息,不少同学已有接触。只是了解还不够全面。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名词术语等对于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2)了解计算机及其应用

(3)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归纳的事实,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通过对计算机实物的观察活动,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3)通过小组讨论并归纳,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室的使用规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养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2)养成良好的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信息技术课堂规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使用计算机的规范。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 (五)教学策略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活动“猜猜木棉仔的家”、“”说说身边的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的应用、“上信息科要注意什么规范”等活动引出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新知。同时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展示计算机的组成。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我直接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常见的应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学生沿着完成任务这条主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体验学习,在不断地认识冲突中慢慢地学习知识。教学流程设计为:课前准备——创设情景——学习新知——遵守规范—

—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六)教学媒体 1.多媒体电脑室 2.教学广播软件 3.课件

4.教材配套光盘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认识新朋友——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计算机的组成 软件

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三、计算机使用规范

课题名称:羊城的变迁——初识Windows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一册第2课内容,是学生已学习第1课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之后而设计的一堂课,主要以“羊城的变迁”为主线学习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Windows桌面的组成、鼠标的认识与基本操作、窗口的认识与操作,这些都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因此,此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能够顺利学习后续知识的前提。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第1课的学习,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使用计算机,学生们充满希望和期待。其中部分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能更快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让这些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鼠标的结构、Windows桌面的组成、窗口的组成。 (2)掌握鼠标单击、双击、移动、拖动等操作。

(3)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教材自学、上机实践,掌握计算机启动和关闭、鼠标的操作及窗口的操作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羊城的变迁”,体验利用鼠标操纵计算机的乐趣和成功感,提升学习兴趣。

(2)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窗口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窗口的移动和缩放。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了解羊城变迁”的活动为任务主线,学习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Windows桌面的组成、鼠标的认识与基本操作、窗口的认识与操作。共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任务来开展教学:基础任务“打开‘过去的广州’”解决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习新知;巩固任务“对比图片”解决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强化新知;综合应用任务“看看羊城的变化”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上机实践、小组互助互学、问老师等方法进行学习。为此本课设计了“情景引入——新授知识——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六)教学媒体 1.多媒体电脑室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目 录

第一课 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第二课 从这里启航

第三课 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第四课 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 第五课 有趣的自选图形

第六课 制作表格

第七课 制作统计图

第八课 用Word编一份小报

第九课 走进幻灯片世界

第十课 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第十一课 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第十二课 制作一组幻灯片

第十三课 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第十四课 参观动物的家

第十五课 我的作品

第一课 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 选择[是]。 (图2)

5、学生练习将一个文件或程序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四、更改“快捷方式”图标

1、如果你对建立的快捷方式图标不满意,也可以更改!

2、鼠标右键单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快捷方式]选项卡。

3、单击[更改图标]按钮。

4、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标,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也可以按[浏览]按钮,去找另外的图标。

5、选择1——2个快捷方式的图标,更改它们的图标。(A、B同学各操作一次)

五、练一练:

1、 将同桌的文件藏起来,让他自己找出来。

2、查找所有文件中带有“我”的文件,将其中一个创建快捷方式。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查找文件、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三个内容,用电脑来查找文件好不好?为什么?

课后记:

本课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电脑课,应让学生稍将旧知识复习一下,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应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来实践。其中“文件的查找”是重中之重。

返回目录

第二课 从这里启航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和在编辑文字方面的作用。

3、熟悉word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将所编辑的文字进行格式化。

教学重点:

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排版。

教学难点:

文字的格式化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供学生欣赏的word文章、学生机上准备好范例word文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万里长城]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这么漂亮的文章,你想不想来试一试?

3、引出word软件。介绍word。

Word是微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它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可以方便地实现图文的混排,它和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合成为office。目前office有97和2000等版本。

二、Word的启动与主界面。

1、 启动。

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单击[Microsoft Word],就进入Word程序了。(教师还可介绍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方法)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三)
重大(第七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重庆市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学校

(2012—2013学年度)

教 案

学 科: 信息技术

年 级: 四年级

教 师: 刘 俊

【四年级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由四个单元共12课组成,包含了操作系统、网络模块、文字处理三个模块的教学。

第一单元为操作系统模块(文件夹的建立和文件的管理),主要学习用建立文件夹的方式来分类管理文件。由第1课《新建文件夹》和第2课《当好小管家》两课组成。

第二单元为网络模块(查找和保存网络信息),主要是搜索引擎的深入运用。学会用分类和关键词组合等方式快速准确地查找需要的信息,并能将搜索到的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里。由第3课《准确快速查找信息》和第4课《保存网络信息》两课组成。

第三单元是文字处理模块(电子作文),通过电子作文的制作了解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office Word的基本操作。由第5课《电子作文好帮手》、第6课《修改电子作文》、第7课《美化文字》、第8课《插入艺术字和图片》四课组成。

第四单元是文字处理模块(电子小报),用文字处理工具Word来制作电子小报。由第9课《规划电子小报》、第10课《设计刊头》、第11课《美化标题》、第12课《编辑美化小报》共四课组成。

第一 单元: 文件夹的建立和文件的管理

本模块是操作系统单元,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是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中一些文件管理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模块的教学,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能够自建文件夹,对文件进行归类管理。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将文件归类管理的实际操作,培养整理文件、规划分类的能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规律、有调理地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在规划文件分类的操作中,建立路径的概念,树立系统化观念。

本单元所教授的是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实际上也就是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操作的过程,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要经常进行文件的管理和操作。所以熟练地掌握本单元中的知识点对学生今后使用计算机十分重要。

本单元由2课组成,分为:新建文件夹(第1课)和当好小管家(第2课)。

【系统版本说明】

该模块的编写是以Windows XP版本中的操作为准进行编写的,但文件夹

的建立操作对于目前微软的操作系统大同小异,教者可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第1课 新建文件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初步理解文件路径的概念。

2.学会新建文件夹的方法以及重命名文件夹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养成对自己文件进行合理分类的习惯,逐步形成科学分类和存放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对文件夹功能的理解和文件的合理分类。

【教学建议】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虽点击和感知过文件夹,但还没有真正认识文件夹,了解文件夹的意义,所以本课特别通过‚看一看‛中阳阳和丽丽两种不同文件的存放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通过文件夹分类存放和管理文件的好处,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合理管理的欲望。借‚丽丽‛的文件管理方式,感受路径、理解路径的概念。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种不同的存放方式,并说一说区别和各自特点。

2.在进行新建文件夹时,需特别提醒学生自己的文件不要放在系统盘中,让学生第一次接触就形成好的习惯。在建立中文文件夹时,强调输入法的选取。针对学生容易产生误操作的情况细致引导,建议通过学生自己或相互发现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顺势引导出‚重命名文件夹‛。

3.建立文件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区别对待,但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两种方法,鼓励有余力的学生探究更多的方法。

【相关概念】

系统盘:在计算机硬盘中,操作系统所占用的磁盘分区。

路 径:在计算机中,文件和文件夹相对于一个磁盘驱动器或另一个文件夹所在的位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 选择[是]。 (图2)

5、学生练习将一个文件或程序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

四、更改‚快捷方式‛图标

1、如果你对建立的快捷方式图标不满意,也可以更改!

2、鼠标右键单击快捷方式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对话框中选择[快捷方式]选项卡。

3、单击[更改图标]按钮。

4、找到自己喜欢的图标,按[确定]按钮就完成了,也可以按[浏览]按钮,去找另外的图标。

5、选择1——2个快捷方式的图标,更改它们的图标。(A、B同学各操作一次)

五、练一练:

1、将同桌的文件藏起来,让他自己找出来。

2、查找所有文件中带有‚我‛的文件,将其中一个创建快捷方式。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查找文件、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三个内容,用电脑来查找文件好不好?为什么?

教学后记:

第2课 文件巧管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文件夹的功能,初步了解文件的移动、复制、删除、还原的意义。

2.学习掌握文件的选取、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删除、还原的操作方法,能用这些方法利用文件夹对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

3.激发学生对自己文件进行合理管理的欲望,培养学生细致选取、耐心操作的好习惯,渗透科学分类、合理存放文件的信息素养。

【重难点分析】

文件的选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删除的操作方法以及对文件夹功能的理解。

【教学建议】

1.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对文件夹的操作可以通过自学和相互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

2.不同的系统对文件夹的操作有细微的不同,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老师可视情况调整。

3、选定是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的基础,选定的方法根据选定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涉及到文件的选取,但基本上是单个文件的选取,但在对文件进行管理时往往涉及多个文件的选取,所以教师在教学本课时,要充分让学生感知、练习对单个及多个文件的选取。在此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功能键shift键、ctrl键与鼠标的配合。

4、复制、移动文件的方法有多种,考虑到学生初次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避免介绍更多的方法,以避免干扰学生的学习。

5、移动磁盘是现在生活中常用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文件的操作渗透对移动磁盘的认识。

6、用好和管理好回收站、打造富有个性功能的回收站可以更加方便我们日常的文档维护工作,所以认识和学会使用‚回收站‛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去更多地了解回收站。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四)
(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文件与文件夹

文件与文件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 (2)知道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 (3)学会选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4)学会打开和关闭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2.能力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会选定、打开和关闭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方法,理解外界的各种信息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以及计算机如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到文件和文件夹的重要性,学生初步形成良好使用文件保存信息的习惯和学会使用文件和文件夹把信息进行分类归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 (3)文件和文件夹的打开和关闭。 难点:

(1)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2)文件和文件夹的打开和关闭。

教学过程: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五)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计划部分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电子作文”,第二单元“飞鸽传书”,第三单元“小小编辑”。有以下特点:

1、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掌握web邮箱的申请、使用,让学生养成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3、重点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4、认识网络的应用,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电子作文、名片、表格等的制作。

2、通过web邮箱的申请、使用,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

3、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4、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能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利用Word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3、使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任务的设置,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有21周,每周一课时,其中:

第一周:课堂常规教学

第二周:错别字无处藏身

第三周:感受千变万化

第四周:体验缤纷色彩

第五周: 我们的作文集

第六周:我的E-mail

第七周:邮件传祝福

第八周:分享成功

第九周:名片DIY

第十周:小小通迅录

第十一周: 画龙点睛写标题

第十二周:图文并茂赞西湖

第十三周:杭州美食知多少

第十四周:精益求精话美食

第十五周:因特网上游宝岛

第十六周:宝岛美景带回家

第十七、八周:期末考试

机动:3课时

教案部分

【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电子作文

第一课 错别字无处藏身

知识目标:

1.认识Word窗口及主要工具栏。

2.学会在Word中文本的修改。

技能目标:

1.能通过开始菜单打开Word,并能关闭窗口。

2.文本的插入与删除。

3.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是办公自动化的一种体现和趋势,感受计算机与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密切。(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明白我国在软件开发上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小学广州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教学重点:Word界面的认识,在Word中对文字进行插入、删除

教学难点:新文件的保存方法、文件名

课前准备:

1.检查电脑和Word软件

2.一篇有错别字的学生作文,要求是Word文档,放于“我的文档”下。

3.将word的格式工具栏与常用工具栏的位置调整成教材中的示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会在„写字板‟中输入文章,但„写字板‟有时也会„力不从心‟……”,有很多任务它还是无法完成!(教师介绍一些在实际排版时不能用“写字板”解决的情况)

二、认识Word

1.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本领更大的朋友。(教师引入Word)。

2.找到新朋友,教师告诉学生Word图标的特征或出示一个图标,让学生想办法打它打开!提示学生同时打开写字板,进行比较。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

4.让工具栏变一下魔法:

师:“有时WORD还会变脸呢!”出示工具栏被移动后的WORD,告诉学生如何移动工作栏(尤其是当工具栏的一部分被隐藏时)。让学生将常用工具栏与格式工具栏移动到一排上,看看有什么变化,再移回来。

三、修改文章

1.打开文章

师:有一个同学老写错别字,今天我们就用“word”来帮助它改正错误。你能打开“……”这篇放在“我的文档”中的文章吗?

2.抓“虫子”

A:师:文章中的错别字就像菜园里的虫子一样,请大家找一找这篇文章中的“虫子”,看谁抓的虫子最多。

B:请几个小组来总结一下,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C:改正错别字。师:我们已经找到了文章中的错别字,现在我们一起来改一下好吗?看谁改得越快越好!

四、保存文章

师:我们已经抓完了“虫子”,并把他们全部改正了,同学们都做得很好、很快!但是改正错别字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它是什么呢?怎么做呢?

五、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 感受千变万化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格式工具栏为文本设置字体、字号和字形。

2、文本的选定。

3、通过格式工具进行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

4、初步学会工具栏的设置。

5、用Word可以方便地改变文字的字体、大小和样子,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计算机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境况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初步体验文字编排的美感。

教学重点

文字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

教学难点

怎样通过文字的设置体现出文章文字编排美。

教学准备

一篇设置好不同字体、格式的作文范本。

在学生的计算机中添加一些活泼的字体。

把文章“画鼻子的游戏”发送到学生电脑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在Word中修改错别字,这只是Word一个很小的用处。其实Word这个文字处理软件有着很强的文字修饰功能。比如说可以改变文字的字体和字形啊!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呢?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出示几份已经设置好的文章,文章的题目为“画鼻子的游戏”。

2.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认为它们哪个地方最漂亮?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3.其实这几份文章都设置的非常漂亮,请你挑选种自己最喜欢的效果试一试。

4.你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在写字板中对文字进行设置时,第一步应该操作什么?(选中要变化的文字)

5.让学生自己打开文件“画鼻子的游戏”进行文字设置。

6.教师巡视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7.展示部分的学生的作品。

8.教师小结:

(1)选中要变化的文字。

(2)在工具栏上选择相应的效果按钮。

9.让学生将“画鼻子的游戏”这篇文章设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比一比,谁的更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

10.展示部分优秀学生作品,评一评哪些学生的比较美。

11.表扬这一部分学生。

12.教师机屏幕广播,你发现教师的Word中少了什么?(常用工具栏)

13.你能把它再次拿出来吗?(行的指名演示)

14.教师小结并演示操作方法。

15.学生把工具栏先隐藏再拿出来。

三、练习

1.打开上节课中未录入后的“自我介绍”,并反它输入完整。

2.再给它选择适当的字体、字号、字形。

3.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4.评出最棒的几篇,并表扬。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 感受千变万化(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格式工具栏为文本设置字体、字号和字形。

2、文本的选定。

3、通过格式工具进行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

4、初步学会工具栏的设置。

5、用word可以方便地改变文字的字体、大小和样子,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计算机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初步体验文字编排的美感。

教学重点:文字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

教学难点:怎样通过文字的设置体现出文章文字编排的美。

教学过程:

一、范例激趣

打开一份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让学生先欣赏一下用word制作出来的小报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说一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二、新授

1、出示已设置好的文章,题目为《画鼻子的游戏》。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它们哪个地方最漂亮。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2、挑选一种学生最喜欢的效果,让学生试一试。

3、教师讲解并演示。第一步:选择要变化的文字。第二步:在工具栏上选择相应的效果按钮(板书)。再让学生将这种效果设置成他喜欢的样子,和同桌比一比,谁的更漂亮。 提醒:如果格式工具栏的界面被隐藏了,你如何才能把它找出来。学生回答时教师演示。

4、千变万化:让学生尝试将“画鼻子的游戏”设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比一比,谁的更美。并提出字体格式上的要求。

三、作品展示小结

利用屏幕广播的形式让学生说说他们喜欢哪一篇。然后小结:都是利用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形、字号等设置要求。

四、课后反思:

在《感受千变万化》的教学中,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并不完全是新的知识内容,而WORD中对文字字体、字号、字形的设置方法有好几种。在教学中我忽视了这一点,应尽量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体会不同的方法的优缺点。

第三课 体验缤纷色彩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格式工具栏为文本设置适当的颜色。

2.学会通过菜单为文本设置合适的动态效果。

3.通过菜单设置文本格式。

4.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对文字色彩设置,利用字体对话框对文字进行设置。

教学难点:

文字色彩设置中不同色彩的组合搭配,实现文章内容与文字色彩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1.使用不同配色方案的作文范本。

2.将优秀作文文档复制到学生机的“我的文档”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设置文本的字体、字号和字形,但是一篇漂亮的文章只是改变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对它修饰的更好!

2.打开准备好的《20年后的我》文档,让学生们说说它与前面所接触到的文档有何不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设置字体颜色

1.指导学生打开文档。

2.今天我们要把这一篇短文设置得非常漂亮,先从文章的标题开始吧。

3.要改变文字的颜色我们就要用到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颜色”按, 教师演示错误操作。

4.问:看到标题颜色改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变化,因为操作前必须选中标题中的文字)

5.教师重新操作,学生练习,交流反馈,总结要点。

三.设置动态效果

1、Word不仅可以改变文字的颜色,还可以添加一些动态效果,使文档变得更加吸引人,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