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一
《诗歌鉴赏形象答案》

《寻陆鸿渐不遇》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登幽州台①歌

此诗塑造了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从时间的角度,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将“怆然泣下”的诗人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突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点绛唇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顺序: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春 思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1.此诗选取江山、春风、花草、飞燕、鸳鸯等意象

2.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3.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4.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西溪无相院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鹧鸪天 代人赋①

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分

③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

寄远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早 梅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早开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送人归京师①

子规即杜鹃,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凉的,它的啼叫使作者想起了故土,流露出有家难归的悲伤

咏 蝉

1.该诗展现了蝉吸风饮露,行为高洁的形象。

2.“露重”“风多”“难进”“易沉”等词表明蝉餐风饮露,体现了蝉的高洁,也表现了蝉遭遇不幸。3.抒发了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的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借蝉明志,寄托作者的不平和悲愤。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二
《诗歌鉴赏学生习题含答案》

诗歌人物形象分析练习(学生)

1、 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2、 卢纶的《塞下曲》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7、 玉阶怨·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问: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8、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10、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和柳宗元《渔翁》中“渔翁”的形象有何异同之处?

12、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芳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草堂打枣充饥。后杜甫草堂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人在枣树四周插上篱笆。老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

(1)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劝告吴郎的?你觉得

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答案:

1、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2、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3、(1)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在这样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3)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4、(1)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总括)

(2)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分析)

(3)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结) 5、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6、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7、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萤虫飞回休息,(身份)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

8、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

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

9、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开头景物具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皱了思妇的心;闲逗鸳鸯、揉搓杏蕊的细节,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看斗鸭等动作情态体现了更深的愁苦相思及孤单寂寞。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10、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11、相同之处: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翁或渔父,实际上都是自己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世间红尘,追求高洁境界。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三
《现代文阅读鉴赏答题模式及解法》

2010-04-06 08:57:28 新闻来源: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分类归纳【考纲解读】(一)、考点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点阐释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考情综述】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选材形式多样,为诗歌鉴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对今后的诗歌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试题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题量分值稳定2、 选材数量以单一诗歌为主除湖南选用两首诗歌外,其他均为一首,诗歌考查的重点在对单首诗歌的深入鉴赏上,这启示我们要指导学生把一首诗读深读透。3、体裁趋向较为集中近体诗还是2009年考查重点,律诗8首,绝句4首,占2009年全部鉴赏作品的63.2%;唐诗6首,宋诗6首,宋词3首,告诉我们复习重点应放在诗词高峰的唐宋诗词上。4、 考点分布全面稳定2009年诗歌考查基本落实在对诗歌形象、语言、手法、感情的分析鉴赏上,从试卷来看,考查思想情感及态度的有16套,考查字词句考点的有13套(08年7套),考查的重心明显向深入把握诗歌内容方面转移。(湖北09年考查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5、 大部分选用的是熟悉作家的作品。6、 写景抒情诗独领风骚。【失误分析】在高考考场,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在于:1、缺少对采分点的把握。比如:单个词的鉴赏,由于没有规范格式的约束,常常会丢失采分点,最常见的丢分在于:缺少作者情感的分析。2、手法鉴赏题不知道从何下手,往往看到试卷一片茫然,缺少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其

实大处记住抒情(直接、间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言志)、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方法,小处记住几个常用手法(对比、衬托、动静、虚实、想象、渲染、感官、色彩、正面侧面描写加修辞手法)即可,掌握了这些基本可以应对表现手法的大多题型。3、情景鉴赏题中的“景“不细,往往比较粗,其实一定要把景物概述具体,另外情感概括往往会忘记作者的内心感受,而只有作者对景物的态度。4、风格特征类题型缺少举例和例析,只有概括性的句子。不能证明自己的界定。5、对一些类别诗缺少总体把握,比如怀古诗、田园诗、边塞诗的基本思想内容要清楚,心中有类别诗的主要思想内容的概括,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别来判断诗歌的思想内容。6、平时对诗歌的阅读量较少,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不是太了解,所以在完成考题时显得手足无措。第一课时重点突破之形象【考查重点】鉴赏诗歌形象的设题形式有:1、感受诗歌的物象2、描述诗歌画面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4、理解诗歌的情景一、【典题导练】(一)感受物象型例1(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考点】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试题解析】古诗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从而使客观物象与诗人的主观感情融为一体,因此鉴赏诗歌的物象,应抓住诗中描写物象的诗句,理解物象的特征,再赏析物象的表意效果。回答应包含三个要点:1、写的是什么物象?2、最能体现物象处境的词语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是哪些?3、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参考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总结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模式常常是描绘意象+作者的情感。(二)描述画面型例2、(0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①姜 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于景物,概括时要抓住意象,分析出意境的特点。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总结归纳】这首诗 (或哪一联)描写了 (景、人、事、物),创设了 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三)鉴赏人物型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诗中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了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细节的作者的情感分析概括。解题思路:1.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识别性质;2.概括描述形象特征;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格式:通过哪些细节,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有:豪放潇洒、斗志昂扬、寂寞惆怅、勇猛剽悍、干练果决、情趣高雅、壮志难酬、怡然自得、怀才不遇、安闲宁静、零落漂泊等。答题步骤:1、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2、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概括形象的意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总结归纳】诗中塑造了 形象,(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抒写了

之情(概括形象的意义)(四)理解情景型例四、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考点】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试题解析】古代诗歌创作讲究含蓄。含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它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情景分析题,答题关键在把握景物的特点(哀伤、欢乐),再分析感情的内涵。答题分三步:第一步指出景物特点,第二步指出情与景的关系,第三步揭示情感的内涵。【参考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总结归纳】诗歌描写了 ( 景物、图景的特点,用双音节词或表时令、季节的词语) (景物、图景)。通过对 的描写(结合原诗具体分析景物的特点),表达(抒发)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二、【强化训练】第二课时重点突破之语言考查内容:1、 考查诗中词语(多为动词、形容词)的含义2、 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3、 考查诗歌的语言风格一、【典题导练】(一)炼字型例5、(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题的思路为:(1)释义析理: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境义。(2)还原画面: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还原该字所描述的景象。(3)抓住关键:要注意实词中动词、形容词的新奇用法,也要体会虚词中数词、连词、副词的特别意味。(4)明确重心:一定要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全篇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

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总结归纳】炼字题常见的答题模式为:这个字的意思是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形象(景色),烘托了什么 意境,表达了 情感。例6、(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内容上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结构上要抓关键词在诗中的位置以及其作用。【参考答案】“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总结归纳】该词在突出主旨上所起的作用和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结合。(二)炼句型例7、例(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考点】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试题解析】“炼句”就是诗人精心提炼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诗歌是以具体的物象连缀来表情达意的,我们在赏析句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要善于从这些物象中概括基本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做概括题一定要提炼,找出共性的内容进行抽象,不能照抄,不能简单翻译。答题时要分二步:第一步找出概括对象的典型意象及特点,第二步抽出意象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与上述各题不同的是,概括要求字数精炼,作为思维过程的第一步就不要写出来,只是在思考时要注意到即可。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四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年级

答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本试题分Ⅰ卷和Ⅱ卷,Ⅰ卷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题答案一律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中性笔)写到答题纸上。不得使用修正液或修改胶条。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邯郸 禅让 弹奏 肆无忌惮 噤若寒蝉 .....

B.凋零 调解 稠密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

C.核心 弹劾 遗骸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

D.饯行 信笺 实践 明修栈道 浅尝辄止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膊 度假 貌合神离 坐收鱼利

B.凋敝 谍血 既往不究 金碧辉煌

C.辖制 勘误 层峦叠嶂 墨守成规

D.沉缅 幅员 人才倍出 反映问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座激情的讲台,拨动万众的心声。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到处都传颂着方..

永刚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事迹,方永刚的名字也在部队战士、学校师生之间广为传诵。 ..

B.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催人泪下,几近完美。但由于在制作设备、技术等方面存有缺憾,它也给观众留下了不少的缺陷。 ....

C.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

并不容易。

D.“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两会”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B.《神曲》精深博大,包罗万象,内容涉及诸多知识、神话、宗教和文化典故等比比皆是。

C.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的呢?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的呢?

D.“完了?”赵大爷不觉失声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慢生活”流行

谭敦民

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个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阳光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悠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

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对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

6.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7.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8.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

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

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

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

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

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

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

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

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 .

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

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

A.每之田中,号泣 .

B.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

为? .

C.群盗闻而避焉 . 给:衣食充足,丰裕 寇:侵扰,劫掠。 许:夸耀,自夸 笃:忠厚,诚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项是( )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②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③计口平分,

同其丰俭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⑤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⑥知事不济,遂从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为尽孝心和解决家用不足,十四岁就勤力耕种,于

秋天获得大丰收。最终“足充葬用”。

B.后高祖与吴明彻诚恳相交,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势,高祖认为吴明彻精

通兵法,博览群书,堪称英雄。

C.太建四年,吴明彻被任命为侍中、镇前将军,率军十三余万北伐,在寿阳

大败齐将皮景和,夺得辎重无数。

D.太建九年,吴明彻奉命北伐,并多次击溃敌军,后因军溃被俘。不久因忧

愤生病,死在长安.享年六十七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5分) 译文:

(2)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5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5分)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五
《二年级课外阅读题》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试题

一、选择题。

1、《秋浦歌》的作者是( )。

A 李白 B宋之问

2、飞流直下三千尺,( )。

A日照香炉生紫烟B疑是银河落九天

3、《剑客》的作者是( )。

A贾岛 B李白

4、 《寻陆鸿渐不遇》的作者是( )。

A皎然 B王维

5、 《江雪》的作者是( )。

A杜甫 B柳宗元

6、《咏柳》的作者是( )。

A刘长卿 B贺知章

7、葡萄美酒夜光杯,( )。

A欲饮琵琶马上催 B古来征战几人回

8、不知细叶谁裁出,( )。

A万条垂下绿丝绦 B二月春风似剪刀

9、问说边城苦,( )。

A今来到始知 B唱与陇头儿

10、春来万里客,( )。

A乱定几年归 B高高向北飞

11、( ),视死忽如归。

A捐躯赴国难 B昔时人已没

12、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这句话说的是( )。

A蝉 B风

1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句话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天 B秋天

14、( ),不敢问来人。

A此地别燕丹 B近乡情更怯

1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话出自( )。

A《渡汉江》 B《送元二使安西》

16、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这句话描写的是( )。

A风 B舞蹈

17、平明寻白羽,( )。

A没在石棱中 B林暗草惊风

18、荆溪( )石出,天寒( )叶稀。

A白 红 B青 黄

19、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A珍惜时间 B折花欣赏

20、“两小无猜”这个成语出自( )这句话。

A绕床弄青梅 B两小无嫌猜

二、连一连 。 )

1、《江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

《绝句》 千山鸟飞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居》 春来万里客

《营州歌》 强欲登高去

《归雁》 营州少年厌原野

2、《望庐山瀑布》 刘长卿

《江村即事》 李白

《凉州词》 司空曙

《碛中作》 王翰

《送灵澈上人》 岑参

三、判断。

1、《秋浦歌》的第一句是白发三千丈。 ( )

2、《江雪》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 )

3、《咏柳》作者是唐代的贺知章。 ( )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出自古诗《归雁》。 ( )

5、“移家虽带郭”的下一句是“野径入桑麻”。 ( )

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这句话中的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 )

7、“动枝生乱影”的下一句是“非是借秋风。” ( )

8、《白马篇》是魏国曹植的诗。 ( )

9、《易水送别》的作者是骆宾王。 ( )

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诗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

答案:

一、选择

1A 2B 3A 4A 5B 6B 7A 8B 9A 10A 11 A 12A 13B 14B 15B 16A 17A 18A 19A 20B

二、连线

1、《江雪》 -- 千山鸟飞绝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行军九日思长

安故居》---强欲登高去 《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 《归雁》---春来万里客

2、《望庐山瀑布》--李白 《江村即事》--司空曙 《凉州词》---王翰 《碛

中作》--岑参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三、判断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10、对

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阅读题

一、选择。

1、《一万三千公里的感恩之旅》中,黄舸是一个( )的男孩。

A 感恩在心 B乐于助人 C热爱集体

2、《结草衔环》是一个成语,用来表达( )的意思。

A 感恩报德 B 爱护动物 C 保护草原

3、《一饭之恩》中的韩信( )。A 忘记了漂母 B 给漂母重修了坟

4、《感恩的狗》在主人李信纯遇到火灾时,( )。

A 只是大声叫 B 舍命救主人 C把火灭了

5、《霍金的动力》中的霍金不幸患病,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他( )。

A 天天哭泣 B 怨恨上帝

C 感恩生活,坚持写出有重大意义的科学论文

6、《黄香的故事》中黄香很会照顾父亲,他( )。

A 卧冰求鲤 B 刻苦练字 C 冬天给父亲暖被窝

7、《相互的感恩与报恩》中农民弗莱明( )。

A 见义勇为,不求回报 B 请求丘吉尔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

8、《包公辞官》中,包拯28岁考中进士后,( )。

A 感恩父母,辞官回家,照顾多病的父母 B马上当官,迅速得到提拔

9、《豫让感报知遇之恩》中豫让( )。

A 与赵襄子相遇相知相识,得到赵襄子的厚爱有加,最终被委以重任。 B 为了报恩,毁掉自己的声音和容貌,反复刺杀赵襄子,直至失败自杀身亡

10、《跪乳与反哺》中,小男孩在爷爷家前面的林子里,看到( )。 A两只老乌鸦老得飞不动了,最后活活饿死 B小乌鸦衔了虫子为父母

11、《一只让人流泪的缸》中,女孩保存那口缸的原因是( )。

A父母在火灾中,将生的机会留给她,用那口缸救了她 B 那口缸是几百年前的古董,很值钱

12、《感恩的阳光》中,头班公交车从满身是雪的老夫妇身边驶过,却没有停下,原因是( )。

A司机没有看到两位老人 B两位老人是司机的父母,担心儿子,专程来看他

13、《感恩之心》中羽凡感激父母的原因是( )。

A他进门有热水喝,有饭吃,有干净衣服穿 B父母给他请了名师

14、《感恩生活》中那些孩子因为( ),才去感恩生活。

A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B他们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15、《鞋》林然只买一只鞋的原因是( )。

A他爸爸只有一条腿B他家里已经有一只鞋了 C 他的一只鞋坏了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C 6、C 7、A 8、A

9、B 10、B 11、A 12、B 13、A 14、A 15、A

《101个知识童话》阅读题

1、在《小马过河》中,老马让小马去( )

A 玩耍 B磨面

2、咕噜孵出的是( )

A 一条蛇 B一只鸟

3、《小马过河》中,( )觉得水很浅。

A老牛 B山羊

4、猫头鹰的本领是( )

A消灭老鼠 B捉虫

5、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是( )

A被风吹走 B动物带走

6、蝌蚪长大了变成( )

A青蛙 B小鱼

7、刺猬遇到危险怎么保护自己( )

A把身体抱成一团 B逃跑

8、防止牙疼的办法是( )

A少吃糖 B少吃饭

9、啄木鸟的歌声像( )的声音。

A鼓 B琴

10、青蛙的歌声是( )

A哈哈 B呱呱

11、水经过日晒变成( )升上天。

A水蒸气 B雪花

12、( )又叫火萤。

A萤火虫 B小鸟

13、( )会冬眠。

A燕子 B青蛙

14、通过读《蚕和桑树》,我知道了蚕吃( )

A桑叶 B草

15、在《野兽过冬》中,房子是( )盖的。

A公鸡 B公牛

16、青蛙的肚皮是( )

A白的 B黑的

17、读了《蜈蚣和蜗牛》,我知道了( )没有脚。

A蜗牛 B青蛙

18、( )在夜间开放。

A 昙花 B向日葵

19、泥娃娃是用( )做的。

A泥 B面

20、读了( )故事,我知道了大海里有很多种财宝。

A 《大海妈妈的难题》 B《用什么唱歌》

答案: 1B 2 A 3A4A 5A 6A 7A 8A 9A 10B 11A 12A 13B 14A 15B 16A 17A 18A 19A 20A

二年级语文课外读本美丽童年阅读试题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1、读了《桃树、花喜鹊和啄木鸟》这篇文章我知道帮助别人( )

A 要宣扬自己做的好事,让所有人都知道 B不过分宣扬自己,要诚恳谦虚

2、读了美丽童年的《鹅和鹤》我知道,最终被猎人捉住的是( )

A 一群鹤 B 一群鹅

3、读了美丽童年的《小猴吃瓜果》我知道下面哪种瓜果不是小猴吃的( )

A 西瓜 B 桃子 C 鸭梨 D香瓜

4、美丽童年的《卧冰求鲤》的故事写了王祥用温暖的身体将冰融化来捉鲤鱼给( )吃?

A 生病的父亲 B 生病的母亲 C 生病的继母

5、美丽童年中《变色房子》小兔造的房子春天的颜色是( )

A 红色 B 金黄色 C绿色

6美丽的童年中《北风和小鱼》中不怕北风的是( )

A 青草 B 小鱼 C鸟儿 D梧桐树

7、美丽童年《月亮姐姐的衣裳》 月亮姐姐最终没有合适的衣裳穿是因为( )

A 月亮姐姐的大小总是在变 B裁缝没有量好尺寸 C月亮姐姐不喜欢穿衣裳

8、美丽童年《吃墨汁》写的是( )练字太专心了,把墨汁当成了蒜泥蘸着吃。

A 王羲之 B 爱因斯坦 C凡尔纳

9、美丽童年《忘了家门的博士》中科学家爱因斯坦忘了自己家住哪儿,是因为( )

A 他在回家的路上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 B 他在回家的路上打了一个电话

10、读了美丽童年的《气象预报员》,我知道了背上出汗,不久就下雨是( )预报天气的本领。

A小蜜蜂 B青蛙 C 乌龟 D小狗

11、读了美丽童年的《海马爸爸孵娃娃》我知道小海马是( )孵出来的。

A 海马妈妈 B海马爸爸

12、美丽童年《动物怎样睡觉》告诉我们小松鼠睡觉用( )当被子。

A 腿 B身子 C 尾巴

13、美丽童年《动物怎样睡觉》谁倒挂着睡觉?( )

A 黑猩猩 B刺猬 C 大象 D蝙蝠

14、美丽童年《动物怎样睡觉》,睡着了还睁着大眼睛的是( )

A 大雁 B 小金鱼 C 大象 D刺猬

15、美丽童年《换尾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用处,不能随便更换。

B如果觉得别的动物的尾巴好,可以相互换尾巴

16美丽童年《不怕冷的大衣》中小白兔的姥姥家真的有不怕冷的大衣可以穿吗?( )

A没有 B有

17、美丽童年《小蜜蜂做好事》小蜜蜂做了哪些好事?( )

A 帮小蚂蚁运粮食了 B一件好事也没做 C帮小青蛙找家了

18、美丽童年《小蘑菇听音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从中受益 B帮助别人会弄坏自己

19、读了美丽童年《公鸡和狐狸》我们知道,狐狸怕哪种小动物?( )

A 公鸡 B小猫 C狗

20、美丽童话《舌头的妙用》中谁的舌头可以代替鼻子和耳朵?( )

A 变色龙 B 蛇 C长颈鹿 D 狗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x)

1、美丽童年《舌头的妙用》中变色龙的舌头比它的身子还长,平时藏在嘴里。( ) 2美丽童年《舌头的妙用》狗常常伸出他的舌头,就像人出汗一样,能帮助散发身体内的热量。( )

3、美丽童年《小白兔问路》中可以知道辨别方向看树干粗糙的那边就是南。( )

4、美丽童年《海豚救人的秘密》中救人的海豚是用肺来呼吸的。( )

5、美丽童话《种金子》阿凡提拿了国王的金子没长出来是因为金子都干死了。( )

6、美丽童年《拜年》中我们知道小松鼠、小熊和青蛙都是冬眠的小动物。( )

7、美丽童年《红枫树》文中的“小红鸟”指的是红色的枫叶。( )

8|、美丽童话《幸福的红蜡烛》中小白鼠为冬天准备的最好的东西是香喷喷的面包渣。( ) 9读了《桃树、花喜鹊和啄木鸟》这篇文章我知道帮助别人不过分宣扬自己,要诚恳谦虚( )

10、读了美丽童年的《鹅和鹤》我知道,最终被猎人捉住的是一群鹅。( )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六
高考答案山东》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七
《2015期末诗词阅读训练正式》

2015期末诗词阅读训练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

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这首诗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作者在诗中出发了怎样的感情?

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阴。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字。请从三、四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

简要赏析。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菩萨蛮 李白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你同意这种看法么?试说明理由。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谈谈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六朝如梦鸟空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

2015期末文言文阅读训练

阎罗包老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①,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②。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③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⑤,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选自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②包待制: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故称“包待制”。 ③阎罗:佛教称其为管理地狱之魔王。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阎罗王即源于此。这里“阎罗”比喻刚直、不畏权势的官吏。 ④径造:直接走到。⑤曲直:是非,有理和无理。本文指案件的情况。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闻者皆惮之( ) ②适京师大水( )

2.包拯是妇孺皆知、传送已久的封建时代的清官。文章主要记叙了关于“包老”的哪两件事?(2分)

3.选文虽然短小,但构思却很精巧。作者在开篇即指出“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踩,践踏)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出,坐佛膝上,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心神安适)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侍奉)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通“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①或牵牛来责蹊田 ( )②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 )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依僧寺以居 或以钱币丐之

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C.暮归,忘其牛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录为弟子 可以为师矣。

3.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候牵着牛来责怪王冕践踏了他们的田地。

B.曷不听其所为?——怎么不听听他这样做的想法呢?

C.门人事冕如事性。——他门下的人侍奉韩性像侍奉王冕一样。

D.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一段所写王冕苦学的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两段文章看,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乡里小儿”讪笑时,王冕为什么“亦笑”?请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再现王冕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君传(节选)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八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

.一、 田园山水诗

(一)田园诗

诗歌史上,把田园诗和山水诗是分开的。用诗歌吟咏田园风光描写农村生活的乐趣大约始于东晋的陶渊明。代表作是《归园田居》、《饮酒》等,到了唐代,田园诗不但描写出如画一般的朴素优美的田园景象,而且写出了诗意般的农家生活。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司空曙《江村即事》、王建《雨过山村》等都描绘了农村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辞章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宋代,不仅吟咏田园风光的诗词多了,内容也有了拓展。作品或描写农村风光,或描绘山村、水乡的风俗画,或写农村生活,农民劳动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它们不仅表现农村恬淡寂寥的闲适情趣,而且通过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描写,着意表现充满生机的自然及纯朴而富有活力的劳动者。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陆游《游山西村》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田园诗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语言清新质朴,不事雕琢,常常选择典型事物进行叙述描写,形象真切近人,生活意味极浓。

(二)山水诗

山水诗从曹操的《观沧海》始,经南朝谢灵运、谢眺的进一步创造到唐代

已臻成熟,成为蔚为大观的诗歌流派。出现一批胸襟旷达,气象宏伟,意境阔大的讴歌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登岳阳楼》、王维的《终南山》、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呈张丞相》等,更有大量的诗歌着意描写山水绮丽迷人的风光,山林的幽静花鸟怡人的自然秀美,如王维《山居秋暝》、杜甫《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牧的《山行》《江南春》等。

山水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什么样的

景(包含读者的感受),即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大凡用明丽的诗句写出壮美的诗篇,多表现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望岳》;用清丽的词句,描写秀丽迷人风光的山水诗,大多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用向上精神或恬淡快乐的生活情怀。如于良史《春山夜月》、刘方平《月夜》;如果诗歌刻意描绘的是静谧、幽深的景物,一般多则反映诗人寄情山水,陶醉于自然,厌恶世俗,超然尘外的情趣,或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或表现作者清高、孤傲的心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山中问答》、柳宗元的《江雪》。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情况,鉴赏诗歌,一方面要揣摩诗句,体会诗中景物特

征,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进行具体分析,仔细把握,千万不可“按图索骥”。

1. 江村即事 唐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题是“江村即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江村”的?写出了“江村”怎样的特点?

2.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限60字)

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3.. 四时田园杂兴 宋 ·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

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社 日 唐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5. 宿甘露寺 宋 ·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枕中云气”与“床底松声”的描写,作用有二,它们是2.“银山”是比喻的说法,它是指

3.全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怀?

6. 春山夜月 唐 ·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全诗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好?选出来试作简析,品味其妙处。

7. 淮中晚泊犊头 宋 ·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写的是春天晚暮之景,由于天色阴沉,所以这一景

的特点是 的,孤舟夜泊,反映出诗人的心情是 的,这就是景情相生的道理。

8. 鄂州南楼书事 宋 ·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无人管”?

2.全诗将脾的芰荷香味与作者所在的南楼一起化成优美无比的清凉意境。可见其时作者的心情是 。

9.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爰一夜声。

1.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而“”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2 .试说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真切感受的?

10.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诗论家杨慎曾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

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请简述你的见解。

. 11.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2. 从全诗看,诗人的“夏意”是什么?

12.次北固山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急切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写出诗中表现这种心情的意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简述这句诗的内涵。

13.鹿 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试述“人语响”在创造意境上的作用。

2.第三句中的“入”字极为洗练,说出它的传神之处。

14.题君山 唐〃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注:麻姑即仙姑

本诗是怎样表现君山神奇和灵秀的?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附录两首同题材诗

望洞庭湖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浑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5.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篙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村有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即事”是个饶有情趣的小故事,试简述之。“去却关”又写出了什么呢?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九
《诗歌形象试题答案》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解析】: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1.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什么形象)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 5.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参考答案:

(1)寒冷、寂静。 (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示例: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意义)

3.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杜甫《南邻》诗中的锦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他的性情的? 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连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和谐、宁静!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解析"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参考答案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刻画。 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答案合情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最大特征是抒情性和形象性。诗歌有直接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通过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抒情,而这些便是诗歌的形象。所以说诗歌形象是情感的载体。那么准确的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也就成了鉴赏诗歌一把钥匙。

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二、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四点: 1.、作品的情节对人物的刻画。

2.、抓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4、诗中作者的评论。

(二)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 (三)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阅读答案篇十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宁海职教中心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间有误的一项是( )

A.隽永(juan)亘古不变(gen)恪守(ke)慰藉(jie) ....

B.魅力(mei)芸芸众生(yun)呼号(hao)湖畔(pan) .....

C.贬低(bian)悄然无声(qiao)教诲(hui)百舸(ge) ....

D.遒劲(qiu)宽宏大量(hong)辖区(xia)哄骗(hong) ....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弥漫 蝉蜕 苍凉 煊耀

B.犹其 珍视 诚然 七窍

C.遵循 须臾 贸然 暴躁

D.低廉 铸造 淘汰 融恰

3.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本来愿意 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 我的无知。

A.显露 展示 B. 炫耀 揭露 C. 显示 展现 D. 显露 揭露

4.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经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力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

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 可以选择它,

那时我们 不会受热情欺骗, 不会仓促从事。

A.只要 就 既 就 B.只有 才 既 也

C.如果 就 既 也 D.如果 就 就 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

B.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则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

C.今年的倒春寒真是厉害,走在路上冷风迎面扑来,令我战战兢兢。 ....

D.我收到了一封国外的来信,上面的邮票不翼而飞,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

6.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打印社会广告:“不打不相识”

②.裘衣大衣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③.皮鞋油广告:“XX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A.反复 反衬 拟人 夸张

B.双关 反语 双关 拟人

C.双关 拟人 比喻 比喻

D.反复 反衬 拟人 比喻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看他是否有信心。

C.为了防止列车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文件对餐饮服务业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8.说话咨询时要注意尊称、谦称和现在仍在用的习惯用语。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

字的敬辞谦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 ”。

②求人解答说“请教”,请人勿送说“留步”,看望别人用“ ”。

③请人帮忙说“劳驾”,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先说“ ”。

④请人指点用“赐教”,麻烦别人说“ ”。

A.尊母 浅见 拙作 指教 B.令堂 拜访 免贵 打扰

C.令爱 高见 舍弟 骚扰 D.家母 愚见 尊名 指正

9.下列各项对作家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的一篇自传性的散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多年

来在地坛的沉思和感悟。

B.《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最后的常春藤叶”展开的,这一片叶子联

系着两条生命,寄托着小说的主旨,这是小说的构思巧妙之处。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

始于唐,盛于宋。

D.《在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中,“父亲”的人生经历表明:父亲的成功在于有M.博

西先生这样的好心人相助。

10.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A.前四句描写了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B.前四句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同时也隐含了对他的委婉批评。

C.最后两句通过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他的潇洒疏放。

D.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形象。

(二)填空题。(10分)

11.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 和美国的 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

匠,他们的作品依次为《变色龙》、《羊脂球》、《最后的常春藤叶》。

12.按课文原文填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到中流击

水, 。

13.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一句话。

风,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秋高气爽的愉悦,又可以给人们带来秋尽叶落得悲悯。

雨, , 。

14.请根据文意补出结尾的一句话。

老鹰站在岩壁上,盯住一只野兔,正打算逮住她饱餐一顿。而弓箭手却早已

瞄准了他,一箭正好射中了他的要害。疼痛不已的老鹰痛苦的挣扎着。突然,

他发现,箭上的羽毛原本是自己翅膀上的。他绝望地大叫:

“ ”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3分)

我们兄弟姐妹无论何时相聚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谈论起我们的父亲,以及父亲那个晚上

在火车里遇到的神秘的先生。

我们是黑人。父亲西蒙·亚力山大·哈利,1892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农场

里。作为刚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儿子,可以想见他的地位之卑微。当他吵着要去上大学时,祖

父总共只给了他50美元。“就这么些,一个子儿也不会加了。”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

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勉强读到二年级。一个秋风萧

瑟的下午,父亲被召进教师办公室,他被告知,因为无钱买课本的那一门功课的考试不及格。

失败的沉重负担,使他抬不起头来:“也许该回农场去了吧?”„„

几天以后,父亲收到客车公司的一封信,“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

的临时服务员。”父系匆匆忙忙地去报到,上了布法罗开往匹兹堡的火车。显然,不积累点

路费,又怎么回农场呢?

清晨二点钟,车厢内拥挤闷热,忠于职守的父亲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仍在颠簸的车厢里

缓缓巡回。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子叫住了他,他说他与妻子都无法入睡,想要一杯热牛奶。父

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范地端到这

位男子面前,这人递给他妻子一杯,又递给父亲5美元小费,随后,慢慢地从杯中一口一口

地呷着牛奶,并开始了交谈。

15.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①卑微: ②克勤克俭:

③忠于职守: ④颠簸:

16.上文中父亲“失败的沉重负担,使他抬不起头来”的原因是(2分)

17.下列表现“父亲读书的愿望之强烈”的句子有 。(2分)

①当他吵着要去上大学时,祖父总共只给了他50美元。

②凭着克勤克俭,父亲艰辛地读完了预科班,接着又考取了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堡大学。

③父亲匆匆忙忙地去报到,上了布法罗开往匹兹堡的火车。

④从几百名应聘者中,你被选上作为夏季旅客列车的临时服务员。

18.第4自然段描述“父亲”清晨两点钟在车厢内工作的情景,其描写方法是( )

(2分)

A.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 B.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 D.行动描写和神态描写

19.只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父亲不一会儿就在银色的托盘里放了两杯热牛奶与餐巾,穿过拥挤的车厢,极为规..............

范地端到这位男子面前。(3分) ....

① “不一会儿”表现出“父亲”

② “穿过拥挤的车厢”表现出“父亲”

③ 极为规范地端到”表现出“父亲”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3分)

①一位老人路过乡村公路时,被一辆从后面开过来的小车碰着了,老人倒在了地上。路

上没有行人,没有人看见。

②小车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男人,男人看了看老人,老人就要坐起来。

男人说:“你先别动,伤着哪里了?”老人说:“轻轻地碰了一下,没伤着。”男人又看

了看老人,说:“你真的没伤着?”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男人说:“你没伤着那我

走了啊。”老人说:“你走吧。”

③男人走到车门边,要打开车门上车时,又回到老人身边,说:“你真的没伤着?我真

的走了啊!”老人说:“我真的没伤着,你走吧。”男人上车了,发动了引擎,又熄了火

下来,再次走到老人身边,说:“你真的没伤着?那你坐起来给我看看。”老人动了一下,

想坐没坐起来。男人说:“要不要我扶一下?”老人说:“不用,人老了,起床时也不能

一下子就起来。”老人挣扎了一下,坐了起来。

④老人坐了起来,男人帮老人拍了拍身上的衣服,看了看老人的头和手,又对老人说:

“你真的没事?那你站起来走几步我看看。”老人用手撑了一下地,踉跄了一下,站了

起来走几步,说:“是吧?我真的没伤着。”男人看了,笑了,说:“你真的没伤着,可

是,你要是说你伤着了,我会给你钱的,你真傻。”老人也笑了,说:“你还说我呢?你

还不是一样傻?这里没人看见,你是可以走的,可你怎么没走?幸好我没受伤,我要是

受伤了,你少不了花一笔钱为我治伤。”

⑤两人笑过了,男人又看着老人,说:“看得出,你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在农村,你

应该算是穷人了。你虽然穷,可你还是这样善良!”老人也看了看男人,说:“看得出,

你不是发了财就是当了官的,你不是有了钱就是有了权,你这么发达了,可你还是这样

善良!”

⑥男人拍了一下老人的肩膀,说:“好样的。”老人握了一下男人的手,说:“你也一样。”

两人就走了。

⑦这匆匆一遇,姓名是没记住,但两个人记住了彼此间不变的善良。

20.文章第⑤段中“你这么发达了”和上文哪两个句子相呼应?(请找出原句)(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16988.html

    上一篇:观雨 陈与义

    下一篇:人生感慨的诗